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金盤露
  
金掌露
 
銅盤露
 
仙盤
 
金莖玉露
 
承露金莖
 
仙莖
 
露下金莖
 
飲花露
 
漢帝金莖
 
漢宮仙掌
 
芙蓉仙掌
 
漢宮盤
 
露漙金掌
   
武帝金盤
  
瓊屑晨杯
 
魏宮銅盤
 
漢武盤
 
金莖盤
  
盤概碧霄
 
盤露
  
相關(guān)人物
漢武帝


《漢書》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
「其后又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谷龂?#183;蘇林注:「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固?#183;顏師古注:「《三輔故事》云: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蓋張衡西京賦所云『立修莖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瓊?cè)镆猿?,必性命之可度』也?!?/span>
《昭明文選》卷一〈賦甲·京都上·兩都賦二首·西都賦〉
于是靈草冬榮,神木叢生。巖峻崷?,金石崢嶸??瓜烧埔猿新?,擢雙立之金莖。軼埃堨之混濁,鮮顥氣之清英。

例句

金莖看尚在,承露復(fù)何為。 姚合 敬宗皇帝挽詞三首

金莖難復(fù)見,寒露落空中。 姚合 文宗皇帝挽詞三首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杜甫 秋興八首

珠綴留晴景,金莖直曉空。 楊巨源 春日奉獻(xiàn)圣壽無疆詞十首

曉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宮墻百雉陰。 吳融 和陸拾遺題諫院松

樹搖金掌露,庭徙玉樓陰。 張九齡 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

全勝漢武錦樓上,曉望晴寒飲花露。 李賀 拂舞歌辭

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 杜甫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滄池流稍潔,仙掌露方漙。 楊師道 初秋夜坐應(yīng)詔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寧乾。 武元衡 順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詞三首

如霞散仙掌,似燒上峨嵋。 段成式 觀山燈獻(xiàn)徐尚書

晴空露盤迥,秋月瑣窗涼。 獨孤及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輪移仙掌外,影下玉繩西。 許棠 陪(一作同)友人夏夜對月

露盤侵漢聳,宮柳度鴉疏。 錢起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只應(yīng)漢武金盤上,瀉得珊珊白露珠。 韋莊 白櫻桃

應(yīng)是仙人金掌露,結(jié)成冰入茜羅囊。 韓偓 荔枝三首(丙寅年秋。到福州。自此后并福州作。)

曉艷遠(yuǎn)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fēng)。 韓琮 牡丹

典故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
 
景升兒不似
 
笑殺景升豚犬兒

相關(guān)人物
曹操(魏武帝)
 
劉表
 
孫權(quán)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吳主權(quán)傳〉~8~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quán)與相拒月馀。曹公望權(quán)軍,嘆其齊肅,乃退。初,曹公恐江濱郡縣為權(quán)所略,徵令內(nèi)移。民轉(zhuǎn)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戶十馀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吳歷》曰:「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quán)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馀人,其沒溺者亦數(shù)千人。權(quán)數(shù)挑戰(zhàn),公堅守不出。權(quán)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zhàn)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quán)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浑奋娭薪跃珖?yán),弓弩不得妄發(fā)。權(quán)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典故
九牧爭羨

相關(guān)人物
孔融
 
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選》卷四十一〈書上·論盛孝章書〉~873~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nèi)知識,零落殆盡,惟有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永年矣!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菇裥⒄聦嵳煞蛑垡玻煜抡勈?,依以揚(yáng)聲,而身不免于幽縶,命不期于旦夕。吾祖不當(dāng)復(fù)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dāng)以招絕足也。惟公匡復(fù)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術(shù),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筑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fā)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難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yuǎn)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fù)有云者,欲公崇篤斯義。因表不悉。唐·李善注:「九牧,猶九州也。左氏傳,王孫滿曰:貢金九牧。孫卿子曰:文王鑒于殷紂,此其所以伐殷王而受九牧也?!?/span>
典故 
老驥思千里
 
老馬伏櫪
 
老馬思故櫪
 
相關(guān)人物
曹操(魏武帝)


《宋書》卷二十一《樂志三》
魏武帝《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驥老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span>

例句

朔風(fēng)悲老驥,秋霜動鷙禽。 劉禹錫 學(xué)阮公體三首

老馬思故櫪,窮鱗憶深流。 戴叔倫 從軍行

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jì)天寶七年。以韋韋濟(jì)為河南尹。遷尚書左丞

老驥念千里,饑鷹舒六翮。 權(quán)德輿 奉和崔評事寄外甥劉同州并呈杜賓客許給事王侍郎昆弟楊少尹李侍御并見寄之作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王昌齡 代扶風(fēng)主人答

典故
老盡力
 
念老馬

相關(guān)人物
田子方(魏文侯)


漢·韓嬰《韓詩外傳》
昔者田子方出,見老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問于御者曰:「此何馬也?」御者曰:「故公家畜也,罷而不為用,故出放之也。」田子方曰:「少盡其力,而老棄其身,仁者不為也?!故H之。窮士聞之,知所歸心矣。

例句

主人念老馬,廨署容秋螢。 杜甫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nèi)諸官

塵中老盡力,歲晚病傷心。 杜甫 病馬

典故
李將軍

相關(guān)人物
李典
 
魏都


《三國志》卷十八《魏書·李典傳》
「李典字曼成,山陽鉅野人也。……時太祖與袁紹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輸谷帛供軍。紹破,以典為裨將軍,屯安民。太祖擊譚、尚于黎陽,使典與程昱等以船運軍糧。會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將兵屯河上,絕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坏渑c諸將議曰:『蕃軍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軍不內(nèi)御;茍利國家,專之可也,宜亟擊之?!魂乓嘁詾槿?。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粣宦牐c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里,戰(zhàn)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從圍鄴,鄴定,與樂進(jìn)圍高干于壺關(guān),擊管承于長廣,皆破之。遷捕虜將軍,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請愿徙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純邪?』典謝曰:『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nèi),以制四方,非慕純也。』遂徙部曲宗族萬三千馀口居鄴。太祖嘉之,遷破虜將軍?!?/span>

例句

遙思魏公子,復(fù)憶李將軍。 王維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典故
禮干木

相關(guān)人物
段干木
 
田子方(魏文侯)


《呂氏春秋》卷二十一《開春論·期賢》
魏文侯過段干木之閭而軾之,其仆曰:『君胡為軾?』曰:『此非段干木之閭歟?段干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且吾聞段干木未嘗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驕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黄淦驮唬骸喝粍t君何不相之?』于是君請相之,段干木不肯受。則君乃致祿百萬,而時往館之。于是國人皆喜,相與誦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痪訜o幾何,秦興兵欲攻魏,司馬唐諫秦君曰:『段干木賢者也,而魏禮之,天下莫不聞,無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為然,乃按兵輟不敢攻之。

例句

戰(zhàn)國方須禮干木,康時何必重侯嬴。 費冠卿 酬范中丞見

典故 
心魏闕
 
忘魏闕
 
子牟心
  
子牟戀
 
心存闕
 
戀魏闕
 
子牟意
 
心居魏闕
 
子牟存闕下
 
子牟眷魏闕

相關(guān)人物
公子牟


《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979~
中山公子牟謂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柰何?」瞻子曰:「重生。重生則利輕?!怪猩焦幽苍唬骸鸽m知之,未能自勝也?!拐白釉唬骸覆荒茏詣賱t從,神無惡乎?不能自勝而強(qiáng)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刮耗玻f乘之公子也,其隱巖穴也,難為于布衣之士,雖未至乎道,可謂有其意矣。

簡釋

子牟戀:喻指官吏眷戀朝廷。唐武元衡《甫構(gòu)西亭偶題因呈監(jiān)軍及幕中諸公》:“信矣子牟戀,歸歟尼父吟?!?/p>


例句

魏闕蒼龍遠(yuǎn),蕭關(guān)赤雁哀。 令狐楚 王昭君

公車詣魏闕,天子垂清問。 元結(jié) 忝官引

魏闕從此去,滄洲知所便。 劉長卿 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者禪師隱居

君居洞庭日,詩句滿魏闕。 劉駕 送李殷游邊

魏闕望中何日見,商歌奏罷復(fù)誰聽。 嚴(yán)維 韋情獻(xiàn)相公

回瞻魏闕路,空復(fù)子牟心。 孟浩然 初下浙江舟中口號

魏闕心恒在,金門詔不忘。 孟浩然 自潯陽泛舟經(jīng)明海

子牟懷魏闕,元凱滯襄城。 崔湜 襄城即事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闕下。 張九齡 忝官二十年盡在內(nèi)職及為郡嘗積戀因賦詩焉

徒欲心存闕,終遭耳屬垣。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眷闕悲子牟,班荊感椒舉。 李德裕 夏晚有懷平泉林居

空持釣鰲心,從此謝魏闕。 李白 同友人舟行游臺越作

魏闕心猶在,旗門首已懸。 李華 詠史十一首之四

人慚公干臥,頻送子牟還。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xiàn)居守相國崔公兼呈工部劉公

丹心懸魏闕,往事愴甘棠。 杜牧 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lǐng)相印出鎮(zhèn)全蜀詩十八韻

回首周南客,驅(qū)馳魏闕心。 杜甫 晴二首之二

晉山雖自棄,魏闕尚含情。 杜甫 送李卿曄

信矣子牟戀,歸歟尼父吟。 武元衡 甫構(gòu)西亭偶題因呈監(jiān)軍及幕中諸公

豈惟長思君,日夕在魏闕。 王昌齡 次汝中寄河南陳贊府

欲送近臣朝魏闕,猶憐殘菊在陶家。 皇甫曾 酬竇拾遺秋日見呈

幾變陶家柳,空傳魏闕書。 竇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陽官舍寄懷十韻

大哉環(huán)海晏,不笇子牟心。 竇牟 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xué)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

塵迷魏闕身應(yīng)老,水到吳門葉欲殘。 羅隱 下第作

西游象闕愧知音,東下荊溪稱越吟。 羅隱 宿荊州江陵驛

山遮魏闕路,日隱洛陽云。 耿湋 赴許州留別洛中親故

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 蔣防 藩臣戀魏闕

子牟戀闕歸闕,王粲下樓相別。 貫休 送崔使君

誰言魏闕下,自有東山幽。 郎士元 題劉相公三湘圖

誰見子牟意,悁勞書魏闕。 錢起 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興赴嶺

魏闕賁翹楚,此身長棄捐。 錢起 海畔秋思

魏闕辭花綬,春山有杏田。 錢起 送宋征君讓官還山

惆悵江陵去,誰知魏闕情。 錢起 送衛(wèi)功曹赴荊南

千里趨魏闕,一言簡圣聰。 錢起 送襄陽盧判官奏開河事

定知懷魏闕,回首海西頭。 錢起 重送陸侍御使日本

子牟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

望闕路仍遠(yuǎn),子牟魂欲飛。 韋莊 婺州和陸諫議將赴闕懷陽羨山居

公干寂寥甘坐廢,子牟歡抃促行期。 韓偓 余寓汀州沙縣病中聞前鄭左丞璘隨外鎮(zhèn)舉薦赴洛兼云繼有急征旋見脂轄因作七言四韻戲以贈之或冀其感悟也

魏闕心猶系,周才道豈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xiàn)詩敘事

典故  
照乘寶
  
魏國明珠

相關(guān)人物
梁惠王


《史記》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齊)威王二十三年,與趙王會平陸。二十四年,與魏王會田于郊。魏王問曰:『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涣和踉唬骸喝艄讶藝∫?,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唐·司馬貞《史記索隱》:「韓嬰《詩外傳》以為齊宣王,其說異也?!?/span>

例句

玩馀輕照乘,謝欲等懸黎。 李咸用 謝友生遺端溪硯瓦

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人望皆同照乘寶,家風(fēng)不重滿籯金。 權(quán)德輿 奉和韋諫議奉送水部家兄上后書情寄諸兄弟仍通簡南宮親舊并呈兩省閣老院長

天真來照乘,成性卻沉泉。 獨孤綬 投珠于泉

潤川終自媚,照乘且何由。 王起 濁水求珠

色共梁珠遠(yuǎn),光隨趙璧圓。 褚亮 奉月望應(yīng)魏王教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三國魏·曹子?。ㄖ玻杜c楊德祖書》
蓋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于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于割斷。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卷三十一《潕水》引《晉太康地理志記》
(西平)縣有龍泉水,可以砥礪刀劍,特堅利,故有堅白之論矣,是以龍泉之劍,為楚寶也。

例句

金羈絡(luò)駿馬,錦帶橫龍泉。 李白 留別廣陵諸公(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薛公龍泉姿,其氣在斗牛。 李群玉 將之京國贈薛員外

典故
戮仆

相關(guān)人物
揚(yáng)干
 
魏絳


《春秋左傳·襄公三年》
「晉侯之弟揚(yáng)干亂行于曲梁,魏絳戮其仆?!箷x·杜預(yù)注:「行,陳次。仆,御也?!?/span>

例句

放縱是誰之過歟,效尤戮仆愧前史。 韓愈 寄盧仝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曹丕(魏文帝)
 
王粲(字仲宣)


《世說新語》下卷上《傷逝》
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垢翱徒砸蛔黧H鳴。

例句

塵滿空床屋見天,獨作驢鳴一聲去。 劉言史 題王況故居

典故
買絲繡平原
 
絲難繡
 
繡比平原

相關(guān)人物
趙勝(平原君)
 
魏無忌(信陵君)


《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2365~
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shù)千人。平原君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fù)位,封于東武城。平原君家樓臨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樓上,臨見,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門,請曰:「臣聞君之喜士,士不遠(yuǎn)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貴士而賤妾也。臣不幸有罷癃之病,而君之后宮臨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頭?!蛊皆?yīng)曰:「諾。」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觀此豎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殺吾美人,不亦甚乎!」終不殺。居歲馀,賓客門下舍人稍稍引去者過半。平原君怪之,曰:「勝所以待諸君者未嘗敢失禮,而去者何多也?」門下一人前對曰:「以君之不殺笑躄者,以君為愛色而賤士,士即去耳?!褂谑瞧皆藬匦L者美人頭,自造門進(jìn)躄者,因謝焉。其后門下乃復(fù)稍稍來。是時齊有孟嘗,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爭相傾以待士。

例句

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李賀 浩歌

典故 
名駒千里

相關(guān)人物
劉德(河間獻(xiàn)王)
 
劉徹(漢武帝)
 
屈原
 
曹操(魏武帝)
 
魯仲連


《楚辭補(bǔ)注》卷六〈卜居〉~76~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竭智盡忠,蔽鄣于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拐惨硕瞬叻鼾?,曰:「君將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寧廉絜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汜汜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抗軛乎?將隨駑馬之?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埂笇幇喊喝羟Ю镏x乎?」?jié)h·王逸注:「才絕殊也?!?/span>
《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2459~
魯仲連者,齊人也。好奇?zhèn)m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jié)。游于趙。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魯仲連子》云:「齊辯士田巴,服狙丘,議稷下,毀五帝,罪三王,服五伯,離堅白,合同異,一日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魯仲連,年十二,號『千里駒』,往請?zhí)锇驮唬骸撼悸勌蒙喜粖^,郊草不蕓,白刃交前,不救流矢,急不暇緩也。今楚軍南陽,趙伐高唐,燕人十萬,聊城不去,國亡在旦夕,先生柰之何?若不能者,先生之言有似梟鳴,出城而人惡之,愿先生勿復(fù)言。』田巴曰:『謹(jǐn)聞命矣?!话椭^徐劫曰:『先生乃飛兔也,豈直千里駒!』巴終身不談。」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列傳·楚元王劉交〉~927~
德字路叔,修黃老術(shù),有智略。少時數(shù)言事,召見甘泉宮,武帝謂之「千里駒」。唐·顏師古注曰:「言若駿馬可致千里也。年齒幼少,故謂之駒?!?/span>
《三國志》卷九〈魏書·曹休傳〉~279~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xiāng)里。休年十馀歲,喪父,獨與一客擔(dān)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zhuǎn)至荊州,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故古c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lǐng)虎豹騎宿衛(wèi)。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帥也?!购槁劥肆?,亦委事于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后。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dāng)伏兵潛行。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蘭破則飛自走矣?!购閺闹?,進(jìn)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太祖拔漢中,諸軍還長安,拜休中領(lǐng)軍。文帝即王位,為領(lǐng)軍將軍,錄前后功,封東陽亭侯。夏侯惇薨,以休為鎮(zhèn)南將軍,假節(jié)都督諸軍事,車駕臨送,上乃下輿執(zhí)手而別。孫權(quán)遣將屯歷陽,休到,擊破之,又別遣兵渡江,燒賊蕪湖營數(shù)千家。遷征東將軍,領(lǐng)揚(yáng)州刺史,進(jìn)封安陽鄉(xiāng)侯。帝征孫權(quán),以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張遼等及諸州郡二十馀軍,擊權(quán)大將呂范等于洞浦,破之。拜揚(yáng)州牧。明帝即位,進(jìn)封長平侯。吳將審?屯皖,休擊破之,斬?首,吳將韓綜、翟丹等前后率眾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戶,遷大司馬,都督揚(yáng)州如故。太和二年,帝為二道征吳,遣司馬宣王從漢水下,休督諸軍向?qū)り?。賊將偽降,休深入,戰(zhàn)不利,退還宿石亭。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休上書謝罪,帝遣屯騎校尉楊暨慰諭,禮賜益隆。休因此癰發(fā)背薨,謚曰壯侯。子肇嗣。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曹操(魏武帝)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卷三〈曹操·與太尉楊彪書〉~070~
操白:與足下同海內(nèi)大義,足下不遺,以賢子見輔。比中國雖靖,方外未夷,今軍征事大,百姓騷擾,吾制鐘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謂其能改,遂轉(zhuǎn)寬舒,復(fù)即宥貸,將延足下尊門大累,便令刑之。念卿父息之情,同此悼楚,亦未必非幸也。今贈足下錦裘二領(lǐng)、八節(jié)銀角桃杖一枚、青?床褥三具、官絹五百匹、錢六十萬、畫輪四、望通幰七香車一乘、青牸牛二頭、八百里驊騮馬一匹、赤戎金裝鞍轡十副、鈴眊一具、驅(qū)使二人,并遺足下貴室錯?羅縠裘一領(lǐng),織成靴一量,有心青衣二人,長奉左右。所奉雖薄,以表吾意,足下便當(dāng)慨然承納,不致往返。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二十〈樂府·烏棲曲四首〉~922~
〈烏棲曲四首〉其三:「青牛丹轂七香車,可憐今夜宿倡家。倡家高樹烏欲棲,羅幃翠帳向君低。」
《國語辭典》:仙人掌  拼音:xiān rén zhǎng
1.植物名。仙人掌科仙人掌屬,常綠肉質(zhì)灌木。高約二公尺。莖多節(jié),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扁平而肥厚,深綠色。葉退化為小針形?;o梗,著生于頂端者,常開放成盤狀,黃紅色。原產(chǎn)于南美洲,現(xiàn)分布廣泛,不限于熱帶。
2.漢武帝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銅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盤狀。
3.山名。陜西省華陰太華山的東峰。峰側(cè)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跡,據(jù)說為黃河河神以手擘開山峰以利河水通過所留。
《漢語大詞典》:仙掌
(1). 漢武帝 為求仙,在 建章宮 神明臺 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稱承露金人為仙掌。 漢 張衡 《西京賦》:“立脩莖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唐 王維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日色纔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唐 杜牧 《早雁》詩:“仙掌月明孤影過, 長門 燈暗數(shù)聲來?!眳㈤?span id="xl4vdem" class="book">《三輔黃圖·建章宮》。
(2). 華山 仙人掌峰 的省稱。 明 劉基 《徐資深華山圖》詩:“ 華岳 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開 仙掌 ?!?明 何景明 《華州作柬桑汝公》詩:“乘興欲攀 仙掌 去。”參見“ 仙人掌 ”。
(3). 唐 代一度改 華州 為 仙掌 ,后遂稱 華州 及 華陰縣 為 仙掌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志·華州:“﹝ 華陰縣 ﹞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尋復(fù)舊名。” 唐 姚合 《送裴中丞赴華州》詩:“自無 仙掌 分,非是圣心偏?!痹ⅲ骸叭ツ暝鴫舫?華州 刺史?!?唐 無可 《寄華州馬戴》詩:“水寒 仙掌 路,山遠(yuǎn) 華陽 人?!?br />(4).地名。即仙人掌。 清 王士禛 《真州絕句》之五:“殘月曉風(fēng) 仙掌 路,何人為弔 柳屯田 ?!痹敗?仙人掌 ”。
《國語辭典》:仙人掌  拼音:xiān rén zhǎng
1.植物名。仙人掌科仙人掌屬,常綠肉質(zhì)灌木。高約二公尺。莖多節(jié),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扁平而肥厚,深綠色。葉退化為小針形?;o梗,著生于頂端者,常開放成盤狀,黃紅色。原產(chǎn)于南美洲,現(xiàn)分布廣泛,不限于熱帶。
2.漢武帝為承接天上甘露所打造的銅器。形如仙人以手掌擎盤狀。
3.山名。陜西省華陰太華山的東峰。峰側(cè)留有形似手掌的痕跡,據(jù)說為黃河河神以手擘開山峰以利河水通過所留。
《漢語大詞典》:承露盤(承露盤)
漢武帝 迷信神仙,于 建章宮 筑 神明臺 ,立銅仙人舒掌捧銅盤承接甘露,冀飲以延年。后 三國 魏明帝 亦于 芳林園 置承露盤。漢書·郊祀志上:“其后又作 柏梁 、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顏師古 注:“《三輔故事》云: 建章宮 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div>
《漢語大詞典》:金莖露(金莖露)
承露盤中的露。傳說將此露和玉屑服之,可得仙道。 唐 李商隱 《漢宮詞》:“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賜金莖露一盃?!?馮浩 箋注引三輔黃圖:“ 建章宮 有 神明臺 , 武帝 造,祭仙人處。上有 承露臺 ,有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明 高濂 《玉簪記·假宿》:“禪居在別院。他是金莖露、玉井蓮,不是照凌波、夢中見?!?/div>
《漢語大詞典》:金掌
(1).銅制的仙人手掌。為 漢武帝 作承露盤擎盤之用。 唐 岑參 《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樹降甘露》詩:“ 魏 宮銅盤貯, 漢 帝金掌持。” 宋 晏幾道 《阮郎歸》詞:“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明 何景明 《元夕以道宅同蘇管二君子》詩:“煙滿春城夜色凝,露融金掌月初升?!?br />(2).喻帝王提拔。 唐 杜甫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詩:“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仇兆鰲 注:“金掌,謂內(nèi)擢?!?/div>
《漢語大詞典》:金莖(金莖)
(1).用以擎承露盤的銅柱。文選·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 李善 注:“金莖,銅柱也。”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五:“ 蓬萊 高闕對 南山 ,承露金莖霄漢間?!?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香飄玉鼎晴煙細(xì),日照金莖麗影移?!?br />(2).指承露盤或盤中的露。 明 葉憲祖 《碧蓮繡符》第五折:“潑陽烏放威剛此時,渴病爭如是。傾將石髓流,勝卻金莖賜?!?清 姚弘緒 《送閻荊州終養(yǎng)歸中州》詩:“霞觴味并金莖賜,綵袖香從玉殿分?!?清 金農(nóng) 《東岡臥病》詩:“久別金莖分草露,頓忘碧海守蹄涔?!?/div>
《漢語大詞典》:銅盤(銅盤,銅槃)
(1).亦作“ 銅槃 ”。 商 至 戰(zhàn)國 時期流行的一種銅制受水器。當(dāng)時盥洗用匜澆水,用盤承接。多數(shù)為圓形,淺腹,圈足或三足,內(nèi)飾龜魚等動物紋樣。少數(shù)為長方形,虢季子白盤是迄今所見最大的銅盤。亦泛指一般的銅質(zhì)盤。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毛遂 奉銅槃而跪進(jìn)之?!?span id="15jhj5n" class="book">《后漢書·左慈傳》:“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於盤中。” 宋 蘇軾 《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蚋嬷唬骸罩疇钊玢~槃?!蹣劧闷渎?。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宣德銅盤:“ 曾賓谷 方伯藏 宣德 銅盤,方徑三寸五分,內(nèi)刻御製《錦堂春》詞?!?br />(2).即銅鈸。通典·樂四:“銅鈸亦謂之銅盤,出西戎及南蠻?!眳⒁姟?銅鈸 ”。
(3).指燭臺。 唐 杜甫 《從事行贈嚴(yán)二別駕》:“銅盤燒蠟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仇兆鰲 注:“銅盤,燭臺也。” 清 吳偉業(yè) 《行路難》詩之二:“金吾之威不能禁,鐵柱倒塌銅盤傾?!?br />(4).見“ 銅盤重肉 ”。
銅槃:1.商 至 戰(zhàn)國 時期流行的一種銅制受水器。當(dāng)時盥洗用匜澆水,用盤承接。多數(shù)為圓形,淺腹,圈足或三足,內(nèi)飾龜魚等動物紋樣。少數(shù)為長方形,虢季子白盤是迄今所見最大的銅盤。亦泛指一般的銅質(zhì)盤。2.即銅鈸。
《國語辭典》:銅鈸(銅鈸)  拼音:tóng bá
樂器名。也稱鈸。參見「鈸」條。
《漢語大詞典》:銅盤重肉(銅盤重肉)
貴重的食器,豐盛的飯菜。引申指特殊恩寵。北齊書·楊愔傳:“ 楊愔 ,字 遵彥 ……學(xué)庭前有柰樹,實落地,羣兒咸爭之, 愔 頽然獨坐。其季父 暐 適入學(xué)館,見之大用嗟異,顧謂賓客曰:‘此兒恬裕,有我家風(fēng)?!瑑?nèi)有茂竹,遂為 愔 於林邊別茸一室,命獨處其中,常以銅盤具盛饌以飯之。因以督厲諸子曰:‘汝輩但如 遵彥 謹(jǐn)慎,自得竹林別室,銅盤重肉之食?!?清 俞蛟 《潮嘉風(fēng)月記·佚事》:“此余家賢宅相,有 北齊 楊遵彥 之風(fēng),真足消受竹林別室,銅盤重肉者也?!币嗍∽鳌?銅盤 ”。 唐 黃滔 《祭南海南平王文》:“雖瓊樹之未親,若銅盤之已接?!?/div>
《漢語大詞典》:露掌
即承露盤。語本史記·孝武本紀(jì):“其后則又作 栢梁 、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也?!?南朝 梁 王訓(xùn) 《奉和同泰寺浮圖》:“懸盤同露掌,垂鳳似飛禽?!?唐 耿湋 《朝下寄韓舍人》詩:“花間焰焰云旗合,鳥外亭亭露掌高?!?宋 范仲淹 《依韻酬吳春卿·鶴》:“露掌思高還警夜,芝田音斷欲傷春?!眳⒁姟?承露盤 ”。
《漢語大詞典》:承露盤(承露盤)
漢武帝 迷信神仙,于 建章宮 筑 神明臺 ,立銅仙人舒掌捧銅盤承接甘露,冀飲以延年。后 三國 魏明帝 亦于 芳林園 置承露盤。漢書·郊祀志上:“其后又作 柏梁 、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顏師古 注:“《三輔故事》云: 建章宮 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div>
《漢語大詞典》:露盤(露盤,露槃)
(1).即承露盤。 漢武帝 時建于 建章宮 。 三國 魏 曹植 《承露盤銘》:“固若露盤,長存永貴?!?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序:“ 魏明帝 青龍 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 漢孝武 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清 錢謙益 《丙戌南還贈別故侯家妓人冬哥四絕句》之一:“臨觴莫恨青娥老,兩見仙人泣露盤。”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那為頭的便吩咐道:‘你二位這趟可莫當(dāng)兒戲,一來要守 十三妹 姑娘的規(guī)矩,二則要保山寨的臉面,講不得辛苦。一路上逢山開路,遇水迭橋,甚至打點看車,都是你二位的事。到了地土,不可露盤兒,趕緊的回山要緊?!?br />(2).佛寺寶塔上所建盤蓋,又名相輪或輪相。陳書·宣帝紀(jì):“六月丁卯,大雨,震 大皇寺 剎、 莊嚴(yán)寺 露盤?!?唐 盧宗回 《登長安慈恩寺塔》詩:“東方曉日上翔鸞,西轉(zhuǎn)蒼龍拂露盤?!?br />(3).(露lòu)謂顯露真相。
露槃:即露盤。亦借指露盤中的甘露。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因暇日與弟姪輩評古今諸名人詩: 魏武帝 如 幽 燕 老將,氣韻沉雄…… 李長吉 如 武帝 食露槃,無補(bǔ)多慾。 孟東野 如埋泉斷劍,臥壑寒松?!眳⒁姟?露盤 ”。
《漢語大詞典》:老驥(老驥)
年老的駿馬。多喻年老而壯志猶存之士。 唐 杜甫 《贈韋左丞丈濟(jì)》詩:“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 宋 歐陽修 《送張生》詩:“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逾新。” 葉劍英 《自題近照絕句》:“百年贏得十之八,老驥仍將萬里行?!眳⒁姟?老驥伏櫪 ”。
《國語辭典》:老驥伏櫪(老驥伏櫪)  拼音:lǎo jì fú lì
好馬雖老了,伏在馬槽邊,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語出漢。曹操 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贡扔髂觌m老而仍懷雄心壯志。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于壯心?!挂沧鳌阜鼨览象K」。
分類:年老
《國語辭典》:老驥伏櫪(老驥伏櫪)  拼音:lǎo jì fú lì
好馬雖老了,伏在馬槽邊,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語出漢。曹操 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贡扔髂觌m老而仍懷雄心壯志。宋。陸游與何蜀州啟〉:「老驥伏櫪,雖未歇于壯心?!挂沧鳌阜鼨览象K」。
分類:年老
《國語辭典》:魏闕(魏闕)  拼音:wèi què
古代宮門外的闕門,為懸示法令的地方。后亦作為朝廷的代稱?!肚f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队讓W(xué)瓊林。卷三。宮室類》:「書室曰蕓窗,朝廷曰魏闕?!?/div>
《漢語大詞典》:魏闕心(魏闕心)
謂身居江湖而心向朝廷。語本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宋 范成大 《送張真甫中書奉祠歸蜀》詩:“一封朝奏鈞天夢,萬里 江 行魏闕心。” 宋 劉辰翁 《行香子·迭韻》詞:“嘆魏闕心,磻石魄, 汨羅 身。”
分類:江湖朝廷
《漢語大詞典》:梁珠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齊威王 ﹞與 魏王 會田於郊。 魏王 問曰:‘王亦有寳乎’ 威王 曰:‘無有?!?梁王 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寳乎?’”后因以“梁珠”指寶珠。 唐 褚亮 《奉和望月應(yīng)魏王教》:“色共 梁 珠遠(yuǎn),光隨 趙 璧圓?!?/div>
分類:寶珠
《漢語大詞典》:照乘
見“ 照乘珠 ”。
《國語辭典》:照乘珠  拼音:zhào shèng zhū
戰(zhàn)國時魏惠王的寶珠。珠光能照明前后二十四輛車子。見《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后泛指珍貴的珠寶。唐。高適漣上別王秀才〉詩:「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三五出:「莫因貪看中秋月,失卻盤中照乘珠?!?/div>
《國語辭典》:照乘珠  拼音:zhào shèng zhū
戰(zhàn)國時魏惠王的寶珠。珠光能照明前后二十四輛車子。見《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后泛指珍貴的珠寶。唐。高適漣上別王秀才〉詩:「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三五出:「莫因貪看中秋月,失卻盤中照乘珠?!?/div>
《漢語大詞典》:照車(照車)
照耀車輛。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后以代稱照乘珠。 南朝 宋 謝莊 《孝武宣貴妃誄》:“照車去 魏 ,聯(lián)城辭 趙 ?!眳⒁姟?照乘珠 ”。
分類:照耀車輛
《國語辭典》:龍泉(龍泉)  拼音:lóng quán
寶劍?!稌x書。卷三六。張華傳》:「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埂段倪x。曹植。與楊德祖書》:「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其斷割。」也稱為「龍淵」。
《漢語大詞典》:驢鳴一聲(驢鳴一聲)
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王仲宣 好驢鳴。既葬, 文帝 臨其喪,顧與同游曰:‘ 王 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翱徒砸蛔黧H鳴。”后以“驢鳴一聲”指傷悼故友。 唐 劉言史 《題王況故居》詩:“塵滿空牀屋見天,獨作驢鳴一聲去?!?/div>
分類:傷悼故友
《國語辭典》:千里駒(千里駒)  拼音:qiān lǐ jū
1.駒,少壯的馬。千里駒指日行千里的良馬。如:「這匹馬可連續(xù)奔馳數(shù)十里而不氣喘、不疲倦,真不愧為千里駒。」也稱為「千里馬」。
2.比喻年輕有為的少年。《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德字路叔,修黃老術(shù),有智略。少時數(shù)言事,召見甘泉宮,武帝謂之『千里駒』?!埂度龂尽>砭?。魏書。曹休傳》:「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弧?/div>
《國語辭典》:七香車(七香車)  拼音:qī xiāng chē
用多種香料涂飾,或各種香木制成的豪華車子。唐。王維洛陽女兒行〉:「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朝天子招賢,連登云路,五花誥,七香車,盡著他女兒受用?!?/div>
《國語辭典》:香車(香車)  拼音:xiāng chē
裝飾華美的車子。亦指婦女乘的車子。宋。歐陽修〈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詞:「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三國演義》第一六回:「連夜具辦妝奩,收拾寶馬香車,令宋憲、魏續(xù)一同韓胤送女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