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云輅(雲(yún)輅)
有云狀紋飾的車子。多指天子的車乘。文選·張協(xié)〈七命〉:“乃勑云輅,驂飛黃?!?劉良 注:“輅,車也?!?唐 錢起 《奉和圣制登會昌山應(yīng)制》:“玉鑾登嶂遠(yuǎn),云輅出花遲?!眳⒁姟?云車 ”。
《國語辭典》:云車(雲(yún)車)  拼音:yún chē
1.高車。為古時(shí)用來偵察敵城的樓車?!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云車十馀丈,瞰臨城中?!鼓铣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245' target='_blank'>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云車萬乘,載旗旆之逶迤?!?br />2.畫有云形的車。唐。王建宮詞一○○首之九一:「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車駕六龍?!固?。溫庭筠郭處士擊甌歌〉:「太平天子駐云車,龍爐勃郁雙蟠拿。」
3.神人以云為車,故稱神仙所乘的車為「云車」?!段倪x。曹植。洛神賦》:「六龍儼其齊首,載云車之容裔。」
《漢語大詞典》:鸞輦(鸞輦)
天子的車乘。 唐 李白 《駕去溫泉宮后贈(zèng)楊山人》詩:“幸陪鸞輦出鴻都,身騎飛龍?zhí)祚R駒。”
分類:車乘帝王
《漢語大詞典》:侍駕(侍駕)
伴隨君王車乘出行。 明 沈德符 野獲編·果報(bào)·亡國后妃流落:“ 唐中主 女號 李芳儀 者,備 太宗 后宮,北征 契丹 ,侍駕以行?!?/div>
《漢語大詞典》:警乘
警戒車乘;為車乘警衛(wèi)。《文選·曹植〈洛神賦〉》:“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李善 注:“文魚有翅能飛,故使警乘。警,戒也?!?呂延濟(jì) 注:“既是水神,故文魚為之警乘也?!?/div>
《國語辭典》:尊駕(尊駕)  拼音:zūn jià
駕,車駕,借指對方。尊駕為對對方的敬稱?!稌x書。卷七一。王鑒傳》:「愚謂尊駕宜親幸江州,然后方召之臣,其力可得而宣?!埂度辶滞馐贰返诙鸹兀骸概巳缭诒O(jiān)里,前日再三和我說,聽見尊駕回來了,意思要會一會,敘敘苦情。」
《漢語大詞典》:珠乘
(1).珠飾的車。 唐 李嶠 《車》詩:“無階忝虛左,珠乘奉王言?!?br />(2).即照乘珠。謂能照亮車乘之珠。 唐 張薦 顏真卿 《五言夜宴詠燈聯(lián)句》:“詎慙珠乘朗,不讓月輪明。破暗光初白,浮云色轉(zhuǎn)清?!眳⒁姟?照乘珠 ”。
《國語辭典》:照乘珠  拼音:zhào shèng zhū
戰(zhàn)國時(shí)魏惠王的寶珠。珠光能照明前后二十四輛車子。見《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后泛指珍貴的珠寶。唐。高適漣上別王秀才〉詩:「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姑?。張四維《雙烈記》第三五出:「莫因貪看中秋月,失卻盤中照乘珠?!?/div>
《漢語大詞典》:車幣(車幣)
車乘與幣帛。史記·孟嘗君列傳:“ 馮驩 曰:‘借臣車一乘,可以入 秦 者,必令君重於國而奉邑益廣,可乎?’ 孟嘗君 乃約車幣而遣之?!?/div>
分類:車乘幣帛
《漢語大詞典》:輿冕(輿冕)
車乘衣冠。 南朝 梁 沈約 《為文惠太子解講疏》:“暨七月既望,乃敬捨寶軀,爰及輿冕,自纓已降,凡九十九物,愿以此力普被幽明?!?/div>
分類:車乘衣冠
《國語辭典》:輻衡(輻衡)  拼音:fú héng
衡,車轅橫木。輻衡指車乘。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彼將躬耕,我脫輻衡,走郊坰以辟榛荊?!?/div>
《漢語大詞典》:欒車(欒車)
即鑾車。亦稱鸞車。古代帝王的有鈴的車乘。欒,通“ 鑾 ”。史記·封禪書:“唯 雍 四畤上帝為尊……畤駒四匹,木禺龍欒車一駟,木禺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 司馬貞 索隱:“謂車有鈴,鈴乃有欒和之節(jié),故取名也?!卑?,禮記·明堂位“鸞車, 有虞氏 之路也。” 鄭玄 注:“鸞,有鸞和也……或作‘欒’也?!?/div>
《漢語大詞典》:鸞軫(鸞軫)
天子的車乘。《宋書·孝武帝紀(jì)》:“昔 周王 驥跡,實(shí)窮四溟; 漢帝 鸞軫,夙遍五岳。”
分類:車乘帝王
《漢語大詞典》:緣覺乘(緣覺乘)
佛教語。佛教以車乘喻教法。佛對機(jī)說法,一般分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或加人乘、天乘為五乘。緣覺乘即三乘或五乘中之一乘。 隋 智顗 《法華文句》卷七之上:“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聲聞乘出三界無常苦,緣覺乘出從他聞法苦,菩薩乘出內(nèi)無利智外無相好苦?!眳⒁姟?緣覺 ”。
《國語辭典》:緣覺(緣覺)  拼音:yuán jué
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不從佛陀或其他人那里聽聞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圣諦、證涅槃。另外他也不對他人宣說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為人天導(dǎo)師。緣覺是梵語辟支佛的意譯,唐僧慧苑認(rèn)為,辟支佛意譯作緣覺是錯(cuò)誤的,應(yīng)譯作獨(dú)覺才正確。《中觀論疏。卷一末》:「問:『小乘有聲聞、緣覺二人……緣覺不稟教,聲聞稟教。』」
《國語辭典》:云車風(fēng)馬(雲(yún)車風(fēng)馬)  拼音:yún chē fēng mǎ
以云為車,以風(fēng)為馬。指神仙的車馬。晉。傅玄 吳楚歌:「云為車兮風(fēng)為馬,玉在山兮蘭在野?!挂沧鳌革L(fēng)馬云車」、「風(fēng)車雨馬」、「風(fēng)車云馬」。
分類:神仙車乘
《漢語大詞典》:魏車委照(魏車委照)
典出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威王 ﹞二十四年,與 魏王 會田於郊。 魏王 問曰:‘王亦有寶乎?’ 威王 曰:‘無有?!?梁王 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 威王 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與王異。吾臣有 檀子 者,使守 南城 ,則 楚 人不敢為寇東取, 泗上 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 種首 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后以“魏車委照”謂不用明珠照亮車乘。比喻珍惜人才。 唐 黃滔 《與盧員外啟》:“伏惟員外 魏 車委照,軒匣揚(yáng)光,儻憐其刻意探幽,焦心體物,雖則異於披沙之説,然略幾於架屋之譚?!?/div>
《漢語大詞典》:赴駕(赴駕)
謂迎接帝王的車乘。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永寧寺:“十三日,召百官赴駕,至者盡誅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