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840,分323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羽儀
大王
配天
作書
明君
明命
歲事
朱明
國恩
圣王
常侍
宮觀
玉節(jié)
圣訓(xùn)
大寶
《國語辭典》:羽儀(羽儀)  拼音:yǔ yí
1.古代天子、后妃出游時所陳鹵簿旌旄之類?!顿Y治通鑒。卷九五。晉紀(jì)十七。成帝咸康二年》:「執(zhí)羽儀,鳴鼓吹?!?br />2.比喻賢人登用,為世儀表、表率?!缎绿茣?。卷一六一。張薦傳》:「真卿逮事四朝,為國元老,忠直孝友,羽儀王室。」唐。韓愈 燕喜亭記:「智以謀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儀于天朝也不遠矣。」
《國語辭典》:大王  拼音:dà wáng
1.古代君主或諸侯王的尊稱?!段倪x。枚乘。上書重諫吳王》:「是大王威加于天下,而功越于湯武也。」
2.俗稱盜匪的首領(lǐng)。《水滸傳》第五回:「被此間有座山,喚做桃花山,近來山上有兩個大王扎了寨柵,聚集著五七百人,打家劫舍?!?/div>
《漢語大詞典》:配天
(1).與天相比并。書·君奭:“故 殷 禮陟配天,多歷年所。” 蔡沉 集傳:“故 殷 先王終以德配天,而享國長久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禮記·中庸》:“高明配天?!?孔穎達 疏:“言圣人功業(yè)高明,配偶於天,與天同功,能覆物也。” 宋 蘇軾 《興龍節(jié)功德疏文》之一:“伏愿皇帝陛下,配天而治,如日之中,安樂延年。” 郭沫若 《文藝論集·王陽明禮贊》:“橫則齊家、治國、平天下,縱則贊化育、參天地、配天?!?br />(2).古帝王祭天時以先祖配祭。詩·大雅·生民序:“《生民》,尊祖也, 后稷 生於 姜嫄 , 文 武 之功,起於 后稷 ,故推以配天焉。”《漢書·郊祀志下》:“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緣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是以 周公 郊祀 后稷 以配天?!?span id="x5dzj75" class="book">《資治通鑒·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是故以 微子 而代 紂 則 成湯 配天矣?!?胡三省 注:“ 鄭玄 義曰:物之大者莫若於天;推父比天,與之相配,行孝之大,莫大於此,所謂‘嚴(yán)父莫大於配天’也。又 孔氏 曰:禮記稱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俱為其本,可以相配,故王者皆以祖配天?!?br />(3).謂受天命為天子。莊子·天地:“ 嚙缺 可以配天乎?” 郭象 注:“謂為天子?!?br />(4).謂如天之長久。 明 張居正 《軒皇問道治世長生頌》:“康齡不老,度歲百千,子孫萬葉,配天永延?!?/div>
《漢語大詞典》:作書(作書)
(1).謂作典冊。國語·楚語上:“ 武丁 於是作書,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類,茲故不言?!?br />(2).指撰寫獻與天子的書或策。 唐 韓愈 《贈族侄》詩:“作書獻云闕,辭家逐秋蓬。”
(3).創(chuàng)制文字。韓非子·五蠹:“古者 蒼頡 之作書也,自環(huán)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 蒼頡 固以知之矣?!?br />(4).寫信。《樂府詩集·雜曲歌辭·枯魚過河泣》:“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span id="lvnx7bd" class="book">《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 唐 李善 注:“太祖遣 徐劭 孫郁 至 吳 ,將軍 石苞 令 孫楚 作書與 孫皓 。 劭 至 吳 ,不敢為通?!?br />(5).謂寫作。三國志·吳志·魯肅傳:“ 曹公 聞 權(quán) 以土地業(yè) 備 ,方作書,落筆於地?!?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夏侯太初 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
(6).練字;寫字。 清 馮班 鈍吟雜錄·日記:“余教童子作書,每日只學(xué)十字,點畫體勢,須使毫髮畢肖?!?清 馮班 鈍吟雜錄·日記:“作書忌俗字,人皆知之,不知亦忌古字。”
《國語辭典》:明君  拼音:míng jūn
1.賢能英明的君王?!段倪x。曹植。上責(zé)躬應(yīng)詔詩表》:「舍罪責(zé)功者,明君之舉也。」《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加不能治,則為臣以佐之?!?br />2.漢元帝宮人王嬙。參見「王嬙」條?!段倪x。石崇。王明君詞序》:「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觸文帝(司馬昭)諱,改焉?!埂段倪x。潘岳。笙賦》:「子喬輕舉、明君懷歸?!?/div>
《國語辭典》:明命  拼音:míng mìng
受天意而即帝位。《書經(jīng)。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埂段倪x。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帝遷明命,民神胥悅?!?/div>
《國語辭典》:歲事(歲事)  拼音:suì shì
1.農(nóng)事。《尚書大傳。卷五。略說》:「歲事已畢,馀子皆入學(xué)?!?br />2.一年的政事?!抖Y記。王制》:「成歲事,制國用?!?br />3.四時的祭祀。《儀禮。特牲饋食禮》:「某薦歲事,吾子將涖之?!?br />4.四時的朝覲禮?!对娊?jīng)。商頌。殷武》:「歲事來辟,勿予禍適。」
5.季節(jié)。宋。蘇軾 再過泗上詩二首之二:「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霜雪驕?!?/div>
《國語辭典》:朱明  拼音:zhū míng
1.夏季。《爾雅。釋天》:「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埂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朱明感長,敷與萬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詘?!挂卜Q為「朱光」。
2.太陽?!冻o。宋玉。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br />3.明朝為朱氏所創(chuàng)建,故后世亦稱明朝為「朱明」。
《漢語大詞典》:國恩(國恩)
指封建時代王朝或君主所賜予的恩惠。后漢書·來歷傳:“ 耿寶 託元舅之親,榮寵過厚,不念報國恩,而傾側(cè)姦臣?!?晉 李密 《陳情事表》:“尋蒙國恩,除臣洗馬?!?span id="r5nhrz5" class="book">《舊唐書·李德裕傳》:“孜孜夙夜,上報國恩?!?清 魯一同 《關(guān)忠節(jié)公家傳》:“丈夫受國恩,有急,死耳。”
《漢語大詞典》:圣王(聖王)
(1).古指德才超群達于至境之帝王。禮記·冠義:“冠者,禮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左傳·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於神?!?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楊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唐 柳宗元 《封建論》:“彼封建者,更古圣王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魯迅 《花邊文學(xué)·知了世界》:“ 中國 的學(xué)者們,多以為各種智識,一定出于圣賢,或者至少是學(xué)者之口;連火和草藥的發(fā)明應(yīng)用,也和民眾無緣,全由古圣王一手包辦: 燧人氏 , 神農(nóng)氏 。”
(2).為對皇帝的諛稱。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四:“ 唐文皇 以藥酒賜 房玄齡 婦,我太祖為 徐中山 易夫人,即此知婦人妒者,必不容於圣王之世。”
《國語辭典》:常侍  拼音:cháng shì
1.中常侍的簡稱。參見「中常侍」條。
2.散騎常侍的簡稱。參見「散騎常侍」條。
《國語辭典》:宮觀(宮觀)  拼音:gōng guàn
天子、王侯居住的宮殿。唐。高適古大梁行〉:「魏王宮觀盡禾黍,信陵賓客隨灰塵?!?/div>
《漢語大詞典》:玉節(jié)(玉節(jié))
(1).玉制的符節(jié)。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為憑。周禮·地官·掌節(jié):“守邦國者用玉節(jié),守都鄙者用角節(jié)。”《公羊傳·哀公六年》:“﹝ 齊 陳乞 遣 陽生 ﹞與之玉節(jié)而走之。” 何休 注:“節(jié),信也。析玉與陽 生 ,留其半,為后當(dāng)迎之合以為信,防稱矯也?!?隋 江總 《洛陽道》詩之一:“玉節(jié)迎司隸,錦車歸濯龍。”
(2).指持節(jié)赴任的官員。 宋 楊萬里 《送吉州趙山父移廣東提刑》詩:“ 嶺 上梅花莫遲發(fā),先遣北枝迎玉節(jié)。” 清 唐孫華 《送趙二聞之官濟寧》詩:“玉節(jié)幨帷 濟水 東,少年練達許誰同。”
(3).古代一種用以調(diào)節(jié)樂聲的樂器。 北周 庾信 《北園新齋成應(yīng)趙王教》詩:“玉節(jié)調(diào)笙管,金船代酒巵。” 倪璠 注:“《漢書音義》曰:‘管,漆竹,長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jié),竹約也,以玉為之,故云玉節(jié)矣?!?唐 陸龜蒙 《奉酬襲美先輩初夏見寄次韻》:“洪崖領(lǐng)玉節(jié),坐使虛音生?!?br />(4).手杖的美稱。 唐 胡曾 《詠史·高陽池》:“何事 山公 持玉節(jié),等閒深入醉鄉(xiāng)來?!?br />(5).筍的美稱。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竹根乍燒玉節(jié)快,酒面新潑金膏寒?!?明 楊慎 《和方思道毛塢之什》:“冉冉孤生竹,遲此方苞月。玉節(jié)本璘珣,孚尹亦旁達。”
(6).藕的美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果蓏·藕》:“ 陶弼 詩:‘萬頃金沙里,誰將玉節(jié)栽?!?br />(7).形容高尚的節(jié)操。 宋 張孝祥 《西江月·重九》詞:“故人玉節(jié)有光華,高會仍逢戲馬?!?br />(8).形容聲音如鳴佩玉,鏗鏘而有節(jié)奏。 唐 張說 《皇帝行太和之樂一章》:“玉節(jié)四夏,金鏘五鐘?!?唐 陸龜蒙 《寒夜聯(lián)句》:“高唱戞金奏,朗詠鏗玉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圣訓(xùn)(聖訓(xùn))
(1).圣人的教導(dǎo)。指儒家相傳的訓(xùn)諭。 漢 蔡邕 《釋誨》:“且用之則行,圣訓(xùn)也;舍之則藏,至順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經(jīng)顯,圣訓(xùn)也;緯隱神教也。圣訓(xùn)宜廣,神教宜約。”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gòu)釁》:“ 章老先生 ,你背圣訓(xùn)了,怎么説一個似可去。” 清 陳夢雷 《抒哀賦》:“委吉兇以任運兮,永圣訓(xùn)以自強?!眳⒁姟?圣教 ”。
(2).帝王的訓(xùn)諭、詔令。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姚麟奏對:“ 麟 恐伏而對曰:‘誠如圣訓(xùn),然臣自行列,蒙陛下拔擢,使掌衛(wèi)兵於殿庭之間,此豈臣當(dāng)以私恩結(jié)下,為身計耶?’” 元 耶律楚材 《和平陽王仲祥韻》:“洪恩浹四海,圣訓(xùn)宜書紳?!?清 昭梿 嘯亭雜錄·太宗讀〈金史〉:“諄諄數(shù)千言,詳載圣訓(xùn)。”
(3).阿拉伯文的意譯,原意為傳聞、傳述。后專指對 穆罕默德 言行的傳述--“ 穆罕默德 言行錄”。在 中國 ,圣訓(xùn)也稱“圣訓(xùn)經(jīng)”、“至圣寶訓(xùn)”、“至圣寶諭”、“圣諭”等。
《漢語大詞典》:圣教(聖教)
(1).舊稱 堯 、 舜 、 文 、 武 、 周公 、 孔子 的教導(dǎo)。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孔 門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訓(xùn)之功而漸漬之力也。” 三國 魏 阮籍 《樂論》:“故圣教廢毀,則聰慧之人并造奇音。”新唐書·柳渾傳:“﹝ 柳渾 ﹞早孤,方十餘歲,有巫告曰:‘兒相夭且賤,為浮屠道可緩死?!T父欲從其言, 渾 曰:‘去圣教,為異術(shù),不若速死?!?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經(jīng)學(xué)理學(xué):“ 東吳 之 惠氏 、 東浙 之 萬氏 ,經(jīng)學(xué)皆宗 漢 ,而未嘗悖圣教也。” 梁啟超 《致伍秩庸星使書》:“今 中國 之人,號稱奉圣教,而農(nóng)工商賈,終身未登夫子廟堂,不知圣教為何物?!?br />(2).宗教信徒對各自宗教的尊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厘國:“時諸大圣莫不悲感,即召集諸苾芻,依毘奈耶訶責(zé)制止,削除謬法,宣明圣教。” 唐 盧士衡 《寄天臺道友》詩:“且住人閒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龍?!?/div>
《國語辭典》:大寶(大寶)  拼音:dà bǎo
1.極貴重的寶物?!度龂?。卷二一。魏書。衛(wèi)覬傳》:「夫鹽,國之大寶也。」《文選。潘岳。西征賦》:「唯生與位,謂之大寶?!?br />2.帝位?!兑捉?jīng)。系辭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位非大寶,爵乃上天?!?br />3.年號:(1)南朝梁簡文帝年號。(西元550~551)(2)南漢后祖年號。(西元958~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