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陽春寡和 調(diào)高難和 寡和
典出《昭明文選》卷四十五戰(zhàn)國策·宋玉《對楚王問》
  •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唐。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陽春》《白雪》,高曲名也?!?/li>
 例句:     [更多...]

荊和 抱玉卞和 誤卞和 獻玉和 卞和
典出《韓非子》卷四〈和氏〉~238~
  •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煌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煌跄耸褂?..[詳細]
 例句:     [更多...]
  • 其兄因獻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元稹出門行
  •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 元稹諭寶二首
  • 堅貞與和璧,利用歸干將。 劉商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駐羲和
典出《楚辭補注》卷一〈離騷經(jīng)·王逸序〉~27~
  •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東漢·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宋·洪興祖補注:「虞世南引《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注云:『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淵,羲和至此而回?!弧?/li>
 例句:     [更多...]

羲和
典出《楚辭》卷一《離騷》
  • 「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箹|漢·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例句:     [更多...]
  • 煙島摶鵬亸雙翅,羲和赫怒強總轡。 僧鸞苦熱行
  • 羲和舒靈暉,倏忽西極通。 儲光羲登秦嶺作時陷賊歸國
  • 試問羲和能駐否,不勞頻借魯陽戈。 司空圖有贈

天時地利人和 地利屬人和
典出《孟子注疏》卷四上〈公孫丑章句下〉~72~
  •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li>

獨唱何須和
典出《昭明文選》卷四十五〈對問設論辭序上·對問·對楚王問〉~999~
  • 楚襄王問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與?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陀懈栌谯姓?,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皇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鴳,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詳細]

永和
典出《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傳》
  • 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詳細]
 例句:     [更多...]

羲和
典出《尚書·虞書·堯典
  •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古f題漢·孔安國傳:「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時之官,故堯命之,使敬順昊天?!?/li>
 例句:
  • 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
  • 用為羲和天為成,用平水土地為厚。 杜甫可嘆

薰風殿屬和
典出《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柳公綽列傳·(弟)柳公權〉~5030~
  • 公權博貫經(jīng)術,于詩、書、左氏春秋、國語、莊周書尤邃,每解一義,必數(shù)十百言。通音律,而不喜奏樂,曰:「聞之令人驕怠。」其書法結體勁媚,自成一家。文宗嘗召與聯(lián)句,帝曰:「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公權屬曰:「薰風自南來,殿閣生馀涼?!顾鼘W士亦屬繼,帝獨諷公權者,以為詞情皆足,命題于殿壁,字率徑五寸,帝嘆曰:「鐘、王無以尚也!」

亞仙元和
典出《太平廣記》卷四百八十四〈雜傳記一·李娃傳〉~3985~
  • 汧國夫人李娃,長安之倡女也。節(jié)行瑰奇,有足稱者。故監(jiān)察禦史向行簡為傳述。天寶中,有常州刺史滎陽公者,略其名氏,不書,時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雋朗有詞藻,迥然不群,深為時輩推伏。其父愛而器之,曰:「此吾家千里駒也?!箲l(xiāng)賦秀才舉,將行,乃盛其服玩車馬之飾,計其京師薪儲之費。謂之曰:「吾觀爾之才,當一戰(zhàn)而霸。今備二載之用,且豐爾之給,將為其志也?!股嘧载撘暽系谌缰刚?。自毗陵發(fā)...[詳細]

云和
典出《周禮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樂〉~342~
  • 大司樂掌成均之●。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于瞽宗。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以樂語教國子。興。道。諷。誦。言。語。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以祀天神...[詳細]

云和
典出《藝文類聚》卷四十四〈樂部四·笙〉~792~
  • 《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故曰匏竽,亦是也。其中空以受簧也?!赌绿熳觽鳌吩唬何魍跄敢髟唬骸复刁瞎幕?,中心翔翔?!埂妒印吩唬荷倘萦^舞,墨子吹笙,墨子非樂,而于樂有是也。《漢武內(nèi)傳》曰:西王母命侍女董雙成,吹云和之笙。

張志和
典出《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張志和〉~5608~
  • 兄鶴齡恐其遁世不還,為筑室越州東郭,茨以生草,椽棟不施斤斧。豹席?屩,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瓏L撰漁歌,憲宗圖真求其歌,不能致。李德裕稱志和「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嚴光之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