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望海潮 欽譜
望海潮 柳永《樂章集》注“仙呂調(diào)”。

望海潮 雙調(diào)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韻,后段十一句六平韻 柳永

  東南形勝 江湖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家 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 
  中平平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中中仄

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 戶盈羅綺競豪奢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仄仄平平


  重湖疊巘清佳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乘醉聽簫鼓 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 歸去鳳池誇 
中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秦觀、張元干、史巂之、石孝友、趙可、折元禮諸詞俱照此填。若秦詞別首之句讀小異,鄧詞之換頭押短韻,皆變格也。 此詞前結(jié)“市列珠璣,戶盈羅綺”例作對偶,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多。 按折詞前段第一句“地雄河岳”,“地”字仄聲。張詞第三句“玉簪羅帶綢繆”,“玉”字仄聲,“羅”字平聲。折詞第六句“野煙縈帶滄州”,“野”字仄聲,“縈”字平聲。第七句“虎旆擁貔貅”,“虎”字仄聲。趙詞第九句“似隔盈盈”,“似”字仄聲。劉一止詞第十句“雙闕連云”,“雙”字平聲。史詞第十一句“駒留空谷接英游”,“駒”字平聲,呂渭老詞“半篙綠水漫斜橋”,“綠”字仄聲。張詞后段第一句“使君冠世風流”,“使”字仄聲。晁補之詞“年年高會江陽”,“高”字平聲。石詞第二句“奈碧云暗斷”,“碧”字仄聲。折詞第六句“賀闌烽火新收”,“賀”字仄聲,“烽”字平聲。張詞第七句“逸興醉無休”,“逸”字仄聲。石詞第八句“但烏啼渡口”,“烏”字平聲。張翥詞第九句“釃酒長瀾”,“釃”字仄聲。石詞第十句、十一句“擬把無窮幽恨,萬疊寫霜綃”,“幽”字平聲,“萬”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秦、鄧二詞。 前后段第四、五句例作“平仄仄平,平平仄仄”。若石詞之前后段第四句“柳色搖金”、“春草生池”,“搖”字、“生”字俱平聲。趙詞之前段第五句“百街高選”,石詞之后段第五句“芳塵凝榭”,“高”字、“凝”字俱平聲,及鄧詞之前段第四句“錯”字仄聲,俱與調(diào)不合,譜內(nèi)不校注平仄。

格二 雙調(diào)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韻,后段十一句六平韻 秦觀

  梅英疏淡 冰澌溶泄 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游 銅駝巷陌 新晴細履平沙 長記誤隨車 正絮翻蝶舞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 亂分春色到人家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西園夜飲鳴笳 有華燈礙月 飛蓋妨花 蘭苑未空 行人漸老 重來是事堪嗟 煙暝酒旗斜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但倚樓極目 時見棲鴉 無奈歸心 暗隨流水到天涯 
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與柳詞同,惟后結(jié)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異。 按晁補之、呂渭老、劉一止、張翥、沈公述詞俱與此同,唯沈詞前段第八、九句“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鉤”,句讀與此小異,注明不另列。

格三 雙調(diào)一百七字,前段十一句五平韻,后段十二句七平韻 鄧千江

  云雷天塹 金湯地險 名藩自古皋蘭 營屯繡錯 山形米聚 襟喉百二秦關(guān) 鏖戰(zhàn)血猶殷 見陣云冷落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時有雕盤 靜塞樓頭 曉月依舊玉弓彎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看看 定遠西還 有元戎閫命 上將齋壇 甌脫晝空 兜鍪夕解 甘泉又報平安 吹笛虎牙間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且宴陪朱履 歌按云鬟 招取英靈毅魄 長繞賀蘭山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與柳詞同,惟換頭藏短韻異。
龍譜
望海潮 始見《樂章集》,入“仙呂調(diào)”。一百七字,前片五平韻,后片六平韻。亦有于過片二字增一韻者。

望海潮 定格 柳永

  東南形勝 江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 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家 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 
  平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 戶盈羅綺競豪奢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乘醉聽簫鼓 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 歸去鳳池夸 
仄仄平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前片第八句有作“仄仄平仄仄”為上一下四句式,后片結(jié)尾作“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者。亦有前片第四句作“平平仄仄”,后片首二字增一韻者。

格二 格二 秦觀

  梅英疏淡 冰澌溶泄 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游 銅駝巷陌 新晴細履平沙 長記誤隨車 正絮翻蝶舞 
  平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 亂分春色到人家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西園夜飲鳴笳 有華燈礙月 飛蓋妨花 蘭苑未空 行人漸老 重來是事堪嗟 煙暝酒旗斜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但倚樓極目 時見棲鴉 無奈歸心 暗隨流水到天涯 
仄仄平中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搜韻君按:依定格附注,補該詞格。
歷代作品
共177,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下一頁
近現(xiàn)代(續(xù)上)
黃光 1872 - 1945 一首
高旭 1877 - 1925 一首
梁啟勛 1879 - 1965 一首
林修竹 1884 - 1948 一首
吳梅 1884 - 1939 一首
喬大壯 1892 - 1948 一首
吳湖帆 1894 - 1968 二首
劉鳳梧 1894 - 1974 二首
顧隨 1897 - 1960 二首
沈軼劉 1898 - 1993 二首
張伯駒 1898 - 1982 一首
黃公渚 1900 - 1964 一首
黃詠雩 1902 - 1975 一首
顧毓琇 1902 - 2002 一首
陳家慶 1903 - 1970 一首
吳壽彭 1906 - 1987 一首
袁榮法 1907 - 1976 一首
劉家傳 1911 - 1995 一首
江上青 1911 - 1939 一首
莫仲予 1915 - 2006 一首
劉逸生 1917 - 2001 一首
劉永平 1924 - ? 一首
李繼熙 二首
當代
胡惠溥 1915 - 1993 一首
林士模 1917 - 1980 一首
劉斯翰 一首
門前車轍,花間笑語,提壺爭喚登樓。
裙屐乍來,朋簪聚會,吾宗欣介黃浮。
幕府擅風流。
正劫余撫輯,吟興偏優(yōu)。
蘆月菱風,照翻詩稿到床頭。

年時又報新秋。
望濡須塢口,應動離愁。
祲沴未銷,莼波漸老,畫船暫賦依劉。
公暇醉鄉(xiāng)游。
更縣門翠落,拾句攜儔。
春水生時,可待裒集寄盧州。
望海潮 登六和塔 清末民國初 · 高旭
靖康半壁,偷安南渡,中原王氣全收。
虎倒龍顛,當年英物,匆匆淘盡東流。
白雁恨難休。
看倉皇蹈海,橫掃貔貅。
滿眼滄桑,那堪吊古為勾留。

行行莫再回頭。
說不如歸去,拋卻杭州。
上巳風光,名流觴詠,相期且續(xù)前游。
韻事要千秋。
笑一時高會,云散風流。
怕把心期重訴,一醉解千愁。
望海潮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梁啟勛
飛帆來去,吟蛩斷續(xù),沉沉大地山河。
風卷暮潮,天浮暝色,蘆邊驟起漁歌。
良夜也蹉跎。
看迢迢銀漢,云薄秋羅。
亂石縱橫,依依楊柳自婆娑。

冰輪乍涌澄波。
對玲瓏玉宇,明媚姮娥。
孤潔自憐,清輝共賞,分光此夜誰多。
無語奈天何。
漾琉璃、萬頃瀲滟相磨。
窺戶徘徊,一天涼露靜中過。
望海潮(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六日) 清末至民國 · 林修竹
李黃大工杜口回憶。民國十五年余奉命總辦杜筑李升屯(在濮縣)黃花寺(在壽張)兩處決口大工。戰(zhàn)事初停,庫空如洗,事出萬難,嗣以呈請截留濮范壽陽汶鄆平阿八縣丁漕,作為工款,幾經(jīng)艱辛,始底于成,回憶有作
豫魯戰(zhàn)酣,李黃河決,山東內(nèi)患外憂。
兩岸匪憑,三游盜踞,人民生命蟻螻。
到處起戈矛。
況庫貧如洗,財盡難搜。
工傷銅瓦,何人冒險保金甌。

一心力挽狂流。
任萬難環(huán)境,不杜不休。
八縣丁漕,代工代料,籌來獨展奇謀。
河上英名留。
看官民一體,工作同仇。
平成底績,滔天洪水截沙邱。
⑴ 余任三游河務總局局長,對民宣誓,不杜不休。
旌旗嚴陣,樓船飛渡,平生萬戰(zhàn)爭先。
南國罷兵,東藩卸甲,知君破虜多年。
云氣暗攖川,看將星夕隕,烽靖甘泉(自秀吉歿,東患始平。)。
斗大滄溟,掛弓鰲闕報淩煙。

高名父老猶傳,有新書紀實,談笑安邊。
筤筅健兒,鉤鐮妙手,如今勝算難全。
霜騎走朱鳶,問廣寧直北,誰換星躔。
空念梅林,繡衣橫海拜嬋娟。
⑴ 南塘罷后,繼任者胡梅林“宗憲”,其平徐海,功由海妾翠翹。事平,翹失志死。吾鄉(xiāng)秦膚雨曾作《翠翹曲》吊之。
蠡湖珠月,鄱陽風信,連天九派東流。
前浦射蛟,孤亭送客,高城自古江洲。
揮手四弦秋。
怕夜深商婦,移近空舟。
萬里之官,千山遮斷望京樓。

依然楚尾吳頭。
惹尋常倦旅,滿目閒愁。
殘照亂鴉,一春夢雨,何人舉酒相酬。
煙水助清游。
向戍笳聲里,隨分夷猶。
從此機心盡矣,人事問沙鷗。
大江東去,高城北望,愁縈舊夢宣華。
魂斷夜潮,神游故國,那堪滿目塵沙。
禁騎逐羊車。
對青鐙無語,霜鬢尋加。
怕問中原,不知今日是誰家。

還聽隱隱悲笳。
念離宮淡月,上苑凄花。
一片素懷,千行別淚,傷心只自堪嗟。
山外夕陽斜。
想茂陵煙樹,空老啼鴉。
葉亂長安,鳳樓何處恨無涯。
秦關(guān)險越,五嶺危度,崎嶇重嶺云封。
仡佬踞林,貔貅載道,綿連瘴雨蠻風。
野火閃流虹。
令倦途孤客,行退何從。
百感情懷,斬荊披棘亂山中。

那堪偃蹇人雄。
祗雙親無恙,萬慮俱空。
瞻望大姚,凝思滇海,茫茫甚處潛龍。
飄泊訴征鴻。
嘆煙溪鎖靄,縹緲離宮。
灑盡團圞血淚,慘淡有靈鐘。
① 次劉平山先生廣陵懷古韻,用淮海詞體
龍山煙淡,皖江潮咽,荒園薈萃名流。
桔柚正香,芙蓉怯冷,梧桐濺淚誰收?
楓葉墮寒溝。
悵斜陽不語,殘碣難求。
碧水蒼天,一輪新月滿湖秋。

孤亭檻外橫舟。
看平沙劃雁,紅蓼藏鷗。
西苑鏤金,東籬綴玉,有人乍囀珠喉。
豪客劍光浮。
上小樓望遠,簾卷銀鉤。
無那西風,冷凝香艷憶揚州。
望海潮 民國卅四年客南岳中學感懷賦此(民國卅四年) 現(xiàn)當代 · 劉鳳梧
水麗潛溪,山巍南岳,杏桃遍植宮墻。
葉甫成陰,花初含蕊,東風吹作紅妝。
萼破發(fā)微香。
怕清明雨驟,上巳風狂。
壓線生涯,忍聽雛燕話雕梁。
客中夜更凄涼。
悵星回北極,月轉(zhuǎn)西廊。
縱心有靈犀,身同彩鳳。
夢回仍在他鄉(xiāng)。
曉起看鴛鴦。
任雙棲淺渚,穩(wěn)睡南塘。
拼把鹔鹴沽酒,沉醉倚斜陽。
望海潮(一九二五年) 現(xiàn)當代 · 顧隨
無邊枯草,千山落木,黃昏一陣西風。
豪興漸衰,詩情日減。
應難作個詩翁。
新恨一重重,恨相思未了,綺夢無蹤。
萬里煙波,夕陽難照海云東。

西園落盡疏桐。
見流天孤月,渡海征鴻。
休怪暮潮。
濤聲怒吼,飛花直上遙空。
長怪是初冬。
有幾枝桃蕊,幾樹丹楓。
不耐凄涼,者般時候向人紅。
自注:園中桃樹秋深有開花者。
望海潮(一九二七年) 現(xiàn)當代 · 顧隨
夕陽樓閣,無人院宇,天西一段明霞。
階下去來,闌邊徙倚,似聞向日喧嘩。
夜半自分茶。
忽瀟瀟颯颯,風雨橫斜。
不道凄涼,長楊聲里又鳴笳。

年來強半天涯。
慣飄零湖海,輾轉(zhuǎn)風沙。
還記舊游,平湖夏夜。
月華浮上蓮華。
回首暮云遮。
問此間別后。
有甚堪嗟。
第一難忘今宵,風雨困榴花。
望海潮 鰣 現(xiàn)當代 · 沈軼劉
梅潮京鎮(zhèn),薰風揚子,吳庖異味先登。
田雪斗銀,湖鯖較錫,奇鮮冠絕南烹。
椎破玉壺冰。
正江船五月,初上淮罾。
細柳穿來,翠蔥清醥帶鱗蒸。

泉唐俊品交稱。
有文鳊掛綠,霜蟹拖青。
長想富春,煙帆雨里,千絲越網(wǎng)齊升。
茅店酒三升。
聽鳴姜紫釜,一醉猶勝。
夢斷木天故事,分雋記誰曾。
中川煙媚,中洲星迸,排空二客奇才。
雙角斗螭,孤員戴鱉,何人半壁撐開。
江上獨登臺。
望靈湫爽氣,白雁初回。
麗水分青,亂鞭溪魄石門來。

蓬山左股生煤。
問神鰲釣卻,琪樹誰栽。
東海浪高,南溟霧惡,英雄赫怒風雷。
天地入螺杯。
數(shù)眼前光景,芳草銜枚。
叫起龍宮大鬼,一舉殪鬿堆。
鯨波吞日,蛟涎吹霧,滔天勢欲橫流。
鼉鼓地搖,神旗電閃,蕭蕭萬馬驚秋。
飛雨卷齊州。
看黑風水立,白浪山浮。
海表蒼茫,微身一粟夢蜉蝣。

扶闌放眼登樓。
縱銀河倒瀉,不浣清愁。
歸思箭端,雄心弩末,千斤難射潮頭。
好待霽光收。
又分離斷雁,來去閑鷗。
檢點囊中,半殘圖稿畫滄州。
禺??移海,塵飛鮫室,潮頭也染霜華。
如雪舊鷗,似曾相識,雙雙驚起圓沙。
疏磬促羲車。
渺翠微金剎,密樹交加。
照海樓臺高低,鐙火萬人家。

秋聲暗緊霜笳。
訪殘碑故壘,碧血凝花。
戟鐵未銷,沈沈霸氣,空贏牧豎咨嗟。
迤邐碧云斜。
伴微行楓路,三兩啼鴉。
桴海歸心,又隨帆影遍天涯。
兔絲年邃,龍?zhí)烊髓茫t云今已吹殘。
波竭草枯,蛟冥蜃誕,江山終付荒寒。
一雨洗塵寰。
楚庭舊喬木,猶護文鴛。
五嶺風煙,百蠻笳鼓對芳樽。

有人高處憑欄。
念綠眉繡蓋,翠鬣珠鞍。
金粉醉濃,鶯花夢淺,狂歌驚起癡頑。
眼底水天寬。
且與移滄海,作我杯盤,斟酌無窮世事,今古幾悲歡。
望海潮 南京 現(xiàn)當代 · 顧毓琇
石城西峙,大江東去,豪華一代風流。
朱雀橋邊,金雞巷里,歸來燕子知休。
曾泛后湖舟,憶落霞玄武,驚逐鷗游。
花雨亭臺,莫愁居處,總生愁。

云山洗眼明眸。
看飛花易聚,落葉難留。
金粉勝朝,胭脂古井,誰人憑吊悲秋。
扶醉上樓頭,笑仰天螻蟻,懷古夷猶。
何若焚香煮茗,閑賞百花洲。
望海潮 現(xiàn)當代 · 陳家慶
人來巴渚,夢回楚澤,蘅蘭開遍汀洲。
故國春心,新亭淚眼,可堪滄海沉浮。
往事任悠悠。
祗琴邊酒畔,重溯清游。
千古名山,寸心得失幾時休。

熏風又到南樓。
想梅花玉笛,吹落江頭。
江左夷吾,隆中諸葛,一時談笑風流。
天際趁歸舟。
指青山隱隱,好豁吟眸。
待集湘鴻海燕,雙槳發(fā)輕鷗。
煙深竹塢,潮落蘆根,輕寒時節(jié)雨潸。
柔綠西泠,初陽臺榭,嵐光澹浥塵阛。
騎火熄遙巖。
江海銷烽鏑,橫翠吳山。
萬家傍水,明湖容得共消閑。
花城無比清妍。
已吟闌桂子,唱杳池蓮。
曲港魚游,蘭舟波蕩,云行碧映澄鮮。
舞袖引哀弦。
感舊再登臨,樂此當前。
猶是六朝飏柳,莫更畫圖傳。
連云一白,浮空萬綠,天垂四闊周遮。
輕浪弄晴,驚濤卷雪,年年洗凈寒沙。
立盡夕陽斜。
正凝思望極,感嘆交加。
潮去潮來,為誰流恨到天涯。

聞根曾隔征笳。
換齋魚夕叩,粥鼓晨撾。
蘭殿送芳,禪房褪暑,一襟涼思偏賒。
波晚浴明霞。
蕩琳宮梵宇,丹碧千家。
何處鐘聲,古林圍暝帶棲鴉。
搖天風緊,壓城云黑,黃流亂注中華。
元首喪權(quán),將軍就縛,可憐都化塵沙。
到處走征車。
奈蕭墻禍起,有罪相加。
如此滔滔,怎知天下屬誰家。

驚聞講肆鳴笳。
看低頭遮帽,暗淚生花。
師道不存,斯文已墜,空前浩劫堪嗟。
年事夕陽斜。
幸退居蝸室,聊勝棲鴉。
更喜河清,夢安枕席樂無涯。
塔灣流速,江聲風急,奇云亂疊山頭。
北固遠蹲,金焦對峙,雨煙影里瓜洲。
最怕動貔貅。
聽浪花迫擊,快到中秋。
愁盡終宵,起看殘月畫斜鉤。

何時脫卻貂裘。
走長城萬里,壯氣誰侔。
亂鼓漸深,鬩墻久斗,中原烽火難收。
今更上層樓。
見蒼涼極目,隱約歸舟。
且自閑澆濁酒,醉后夢揚州。
⑴ 這首詞江上青寫于1934年秋在東海民眾教育館工作時。
望海潮 秋夕(壬戌) 現(xiàn)當代 · 莫仲予
闌痕堆錦,霓魂弄夜,露華輕漾江潮。
風卷畫簾,繡幌搖波,花瓷試瀹,月團細碾香飄。
倚檻仰層霄,正折涼展布,酷暑初銷。
萬里晴空,滿城笙管奏虞韶。
中秋月近堤梢。
念催人潘鬢,垂白蕭蕭。
青劍自磨,黃花未老,人間秋事方饒。
畫舟可樂今宵,任馀年向瘁,商略明朝。
且泛潭鵝逐影,鼓吹度雙橋。
新晴呼酒,華年如水,花前莫漫憑欄。
風雨留痕,相逢一笑,飄零何必關(guān)山?
春暖意還寒。
看詩情飄絮,墨影浮瀾。
杯底簾前,依然國色在眉彎。

重來桃萼無言。
念當年司馬,夢也闌珊。
回首浮名,從渠去住,馬蹄怎數(shù)長安?
崖海徑須還。
怕筑歌長引,止淚無端。
拋卻相思,多情誰問海天寬。
望海潮·慶賀重慶市升格為直轄市(1997年5月) 現(xiàn)當代 · 劉永平
溫泉美景,紅巖勝地,渝州自古繁華。
江岸千舟,嵐崖萬棟,臨風直上星槎。
激浪越長沙。
看金盆天府,物產(chǎn)無涯。
吳楚連襟,黔滇網(wǎng)絡,世爭夸。

中樞明令稱嘉。
要提升直轄,錦上添花。
半壁神州,大江雄踞,縉云飛起紅霞。
工貿(mào)聚專家。
聽市廛笑語,商廈喧嘩。
旋向新階邁步,聲譽冠三巴。
萍蹤初聚,蘭情方契,游心忽憶公園。
猿嘯暮云,花飛春榭,椰林縈帶荒煙。
瀑布正高懸。
看鑿池蓄水,移石成湍。
曲澗斜橋,思量何處不奇觀。

安排竟日流連。
且尋幽選勝,直上巖巔。
收入鏡頭,踏穿屐齒,幾回煞費鉆研。
美景自年年。
似綠肥紅瘦,蝶后蟬前。
正好吟筇醉袂,相與話滄田。
幽燕研史,滬淞講學,梁門衣缽真?zhèn)?sup class='reference inlineComment2'>⑴。
書校鵝經(jīng),文成獺祭,風流不減隨園。
雅宴話文壇。
似蘭亭修禊,畢至群賢。
青年會上,一時裙屐盡翩翩。

天涯我也情牽。
幸忝陪末席,共證前緣。
泛剡清愁,瞻韓夙愿,都教付與纏綿。
空際月輪懸。
問嫦娥何事,今夜偏圓。
不管華筵易散,照影自嬋娟。
⑴ 姚名達教授為梁任公先生之高徒。其精研史學,實淵源有自。
望海潮(丙戌) 現(xiàn)當代 · 胡惠溥
薰籠重爇,棉衣猶御,經(jīng)旬苦雨成秋。
瑟瑟檐前,瀟瀟窗外,黃昏作意添愁。
蒼莽入雙眸。
聽啼鵑鳴咽,為語休休。
料峭春寒,憑欄王粲怕登樓。

應憐身比浮鷗。
問無家張儉,就食誰投。
中酒心情,飛花時節(jié),凄涼拂拭吳鉤。
其大蔽千牛。
嘆棄材樗櫟,匠石難收。
何負于天,星星偏上少年頭。
注:余以甲申之歲初見二毛。
寂寥蕭索,凄零憔悴,并非傷酒悲秋。
遠海遙山,驚濤駭浪,廿年蹤跡閑鷗。
拈筆警詩儔。
算馮驩彈鋏,湖海同羞。
健飯廉頗,如今老矣竟心懮。

杖藜獨步芳洲,望茫茫天海,霧重煙稠。
一代風流,三更風雨,無端捲入波頭。
流逝幾時休。
喜殘宵已盡,曉日方浮。
好趁晴光,三山海上泛輕舟。
香港李玉梅博士,金應熙先生之弟子,陳寅恪先生之再傳弟子也。其新著《陳寅恪之史學》,乃由金先生指導,數(shù)年奮斗之碩果,亦晚近研究陳氏重要成果之一。陳先生在世時,嘗愿有人紹介其治學方法,此書之成,償其愿矣。而竟亦出于其門人兩代之手,倘先生泉下有知,真可無憾。讀其書既竟,感念因緣,爰書其后,用少游韻。
素蹊橫潦,高棉紅斷,春愁何止清華。
幽獨百年,孤明未發(fā),當時總付寒沙。
油壁是誰車?
正白門垂柳,飛絮交加。
老去無端,只馀深念在兒家。

悠悠海角胡笳。
照新編汗簡,一樹梅花。
恩怨待銷,斯文未喪,重頭檢點應嗟。
驚起月還斜。
但曉園凝望,三兩啼鴉。
猶惜馀春,更銜流彩向天涯。
按:
【陳永正曰】愿高校諸學究讀之。
【李舜華曰】尤喜“老去無端,只馀深念在兒家”句,忽作如此平常語、益覺沉痛。
【王曉峰曰】一結(jié)有象無境,由以意加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