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新荷葉 欽譜
新荷葉 蔣氏《九宮譜》作正宮引子。趙抃詞名《折新荷引》,又因詞中有“畫橈穩(wěn),泛蘭舟”句,或名《泛蘭舟》,然與仄韻《泛蘭舟》調(diào)迥別。

新荷葉 雙調(diào)八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韻 黃裳

  落日銜山 行云載雨俄鳴 一頃新荷 坐間總是秋聲 煙波醉客 見快哉 風惱娉婷 香和清點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中中中仄平平中平平仄

為人吹在衣襟 
中平中仄平平


  珠佩歡言 放船且向前汀 綠傘紅幢 自從天漢相迎 飛鴻獨落 蘆邊對 幾朵繁英 侑觴人唱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乍聞應似湘靈 
中平平仄平平


此調(diào)以此詞及趙彥端詞為正體,宋人皆如此填,若趙抃詞之句讀不同,趙長卿詞之句讀參差,皆變格也。 此詞換頭句不押韻,侯寘“柳幄飛綿”詞,鄭斗煥“乳鴨池塘”詞,正與此同。 按侯詞前段第二句“風池煙泛新萍”,“煙”字平聲。鄭詞后段結句“鴛鴦催起歌聲”,“鴛”字平聲。辛棄疾詞前段起句“人已歸來”,“人”字平聲。第四句“游絲盡日低飛”,“游”字平聲。第五句“兔葵燕麥”,“兔”字仄聲。第七、八句“小窗人靜,棋聲似解重圍”,“小”字仄聲,“棋”字平聲,“似”字仄聲。后段第四句“朝來翠撲人衣”,“朝”字平聲。第六句“問騁懷游日誰知”,“騁”字仄聲,“懷”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所采諸詞。至前段第二句“零落一頃為萁”,“落”字入聲,此以入代平,查宋詞此字,俱用平聲,故不校注。

格二 雙調(diào)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八句五平韻 趙彥端

  欲暑還涼 如春有意重歸 春若歸來 任他鶯老花飛 輕雷澹雨 似晚風 欺得單衣 檐聲驚醉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起來新綠成圍 
仄平平仄平平


  回首分攜 光風冉冉菲菲 曾幾何時 故山疑夢還非 鳴琴再撫 將清恨 都入金徽 永懷橋下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系船溪柳依依 
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黃詞同,惟換頭句押韻異。 按辛棄疾詞四首、趙詞二首皆如此填。

格三 雙調(diào)八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韻 趙抃

  日晚芳塘 圓荷嫩綠新抽 越女輕盈 畫橈穩(wěn)泛蘭舟 波光艷粉 紅相間 脈脈嬌羞 菱歌隱隱漸遙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

依約回眸 
平仄平平


  堤上郎心 波間妝影遲留 不覺歸時 暮天碧襯蟾鉤 殘蟬噪晚 馀霞映 幾點沙鷗 漁笛不道有人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獨倚危樓 
仄仄平平


此與黃詞同,惟前后段兩結俱作六字一句、四字一句異。

格四 雙調(diào)八十二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韻 趙長卿

  冷徹蓬壺 翠幢鼎鼎生香 十頃琉璃 望中無限清涼 遮風掩日 高低襯 密護紅妝 陰陰湖里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羨他雙浴鴛鴦 
仄平平仄平平


  猛憶西湖 當年一夢難忘 折得曾將蓋雨 歸思如狂 水云千里 不堪更 回首思量 而今把酒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為伊沈醉何妨 
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黃詞體,惟后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四字異。 按趙彥端“玉井冰壺”詞后段第三、四句“況有雙轓舊譜,黃閣清油”正與此同。
歷代作品
共44,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近現(xiàn)代
汪東 1890 - 1963 二首
趙尊岳 1895 - 1965 一首
盧前 1905 - 1951 一首
當代
范詩銀 1953 - ? 六首
張曉虹 1958 - ? 三首
頗怪枝頭,杜鵑終日悲啼。
我已無家,啼鵑勸我安歸。
遼東鶴語,嘆人民、城郭都非。
不如萍梗,漂流猶在天涯。

一畝園池。
新荷出水離離。
繚以周墻,蕙蘭更滿階墀。
主人情重,肯彈琴、傾倒芳卮。
卜鄰有愿,病中先報鵑知。
如鏡平湖,菱洲深處堪歸。
綠幕紅欄,畫船雙槳輕飛。
風荷窈窕,映玉人、淺碧羅衣。
一樽花下,重重錦裹香圍。

素手曾攜。
閑來同賞芳菲。
昨夜搴幃。
容光疑是還非。
鳴琴閑撫,恨朱弦已脫瑤徽。
他年重到,剩吟楊柳依依。
新荷葉 本意 現(xiàn)當代 · 趙尊岳
日淡煙疏,清和得似韶光。
幽路花天,畫闌凝佇紅薌。
黛顰初展,窺鏡奩一抹橫塘。
誰傳綠意,櫓柔依約瀟湘。

珍重情芳,亭亭青蓋扶將。
碧玉苕年,凌波自惜容妝。
風裳水佩,罨翠陰恰近垂楊。
田田無數(shù),何時夢穩(wěn)鴛鴦。
新荷葉 酬實秋 現(xiàn)當代 · 盧前
棋子燈花,有人雅舍無眠。
并轡中條,等閑過了三年。
男兒四十,取功名、不算華顛。
我行吾素,揚眉坐對樽前。

隨處桑田,幾多過眼云煙。
只為池荷,往時曾托詩篇。
韶華如再,久江湖、鷗夢都圓。
空階負手,景光還待明天。
戊戌端陽,在荊州主持新中國首屆中華詩人節(jié)。
楚綠新紅,迎風新笑榴花。
如豆初芯,騷痕又釀丹霞。
可人季節(jié),都為這、詩句如沙。
詩人心眼,盈盈一片清嘉。

流韻奇聲,銅簫鐵笛桑麻。
短霓彎虹,黃裳翠袖琵琶。
長帆高掛,飛勁槳、夢寄云槎。
江城風起,把歌吹向天涯。
銜露南山,秋馨不負花黃。
裁玉東溟,春晶猶記云長。
清明過了,誰還憶、翠袖紅裳。
心泉情釜,笑眉秀口柔腸。

鈞擔輕蹄,月彎掛住行囊。
孤膽沉肩,異鄉(xiāng)又是他鄉(xiāng)。
一杯在手,早忘卻、世態(tài)炎涼。
千山萬水,任它煙雨蒼茫。
劉備招親,出從此門還從此門。人們念之迎之,因又稱公安門。
公可安哉,落紅已嫁流青。
翠水漣漪,依然悄弄輕盈。
征舟如是,應搖過、雨豎云橫。
楚裳吳帶,柳腰漢玉還鳴。

無語苔花,幾回夜冷曾驚。
葉露塵痕,不知當日飄零。
城臺拍過,千載矣、孤月伶仃。
英雄歸未,門邊星亂潮生。
關羽單刀赴會出此門。門內(nèi)州衙舊址現(xiàn)為關廟。
綠鐵青鋒,寒光還照荊州。
水拍城高,波花寂寞東流。
南帆北槳,為君了、多少恩仇。
飄髯盈把,天風吹雨蠶眸。

北國桃紅,壯心已許封侯。
征騎巴川,唯能相望塵頭。
連營千里,無處覓、丈八蛇矛。
英雄已矣,情真難勒層樓。
思黍搖青,露花沾上棉襟。
山鬼焚香,玉纖拂過桐琴。
分蘭搴芷,休笑我、蒼發(fā)斜簪。
離騷還讀,與君相捧詩心。

洲渚關關,癡懷自可高吟。
楚語悠悠,說來那景堪尋。
新征路上,晴正好、日出云沉。
國殤催淚,荊江知夢多深。
不止云來,靈均新友來過。
韻語清風,晴川嘉樹婆娑。
濯纓相約,滄浪卷、依舊如歌。
東流天水,觀音磯下清波。

真愛無形,詩心敢問如何。
冷石無知,癡痕一鏡難磨。
當時歲月,羞與道、多少蹉跎。
夜殘星雨,綠花開上青蘿。
月嵌西窗,疏疏兩兩寒星。
一縷玫瑰,為誰吹向梅瓶。
馨盈玉斗,也無言、正值三更。
涼檐凝露,纖纖約約蛩鳴。

如此清輝,堪當如此心情。
翠袂牽風,曾經(jīng)倩影娉婷。
多情吟稿,逗秋雨、塘冷波聲。
韻拈天巧,相知還是云萍。
翠袖添香,三杯兩盞紅袍。
手稿驚風,凋零片片瓊謠。
噓呵凍墨,題不得、月瘦花消。
繞梁敲玉,堪分沈雨瀟瀟。

筆暈秋聲,愁眉最是難描。
又上心頭,難梳敷雪蒼髫。
且呼清照,漫料理、殘句閑抄。
信潮無楫,夢邊應有蘭橈。
幾點梅痕,春蘇還印霜紈。
香淺紅深,絲絲縷縷嬌寒。
輕簾乍卷,詫魏紫、忽染閑壇。
榴花搖火,倏然暑色初殘。

漫漫姍姍,汀邊難系心船。
臨水摹山,任緣生韻流丹。
斷宵夢筆,莫辜負、雁字蠻箋。
小窗弦月,悄來窺我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