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閒窗映碧紗 小池春水浸明霞 數(shù)樹海棠紅欲盡 爭忍 玉閨深掩過年華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仄韻中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韻
獨憑繡床方寸亂 腸斷 淚珠穿破臉邊花 鄰舍女郎相借問 音信 教人羞道未還家
中仄中平平仄仄換仄韻中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換仄韻中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韻
簾拂疏香斷碧絲 淚衫還滴繡黃鸝 上國獻書人不在 凝黛 晚庭又是落紅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韻平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平韻
春日自長心自促 翻覆 年來年去負前期 應(yīng)是秦云兼楚雨 留住 向花枝 誇說月中枝
平仄仄平平仄仄換仄韻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仄換仄韻平仄韻仄平平讀平仄仄平平平韻
一曲離歌酒一鐘 可憐分袂太匆匆 百計留君留不住 君去 滿川煙暝滿帆風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韻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韻
目斷魂銷人不見 但見 青山隱隱水浮空 擬把一襟相憶淚 試向云箋 密寫付飛鴻
仄仄平平平仄仄換仄韻仄仄疊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韻
點點行人趁落暉 搖搖煙艇出漁磯 一路水香流不斷 零亂 春潮綠浸野薔薇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韻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韻
南去北來愁幾許 登臨懷古欲沾衣 試問越王歌舞地 佳麗 只今惟有鷓鴣飛
平仄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換仄韻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韻
萬個瑯玕篩日影 兩堤楊柳蘸漣漪 鳴鳥一聲林愈靜 吟興 未曾移步已成詩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韻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韻
旋汲清湘烹建茗 時尋野果勸金卮 況有良朋談妙理 適意 此歡不遣俗人知
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換仄韻仄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平韻
好睡慵開莫厭遲 自憐冰臉不宜時 偶作小桃紅杏色 閒雅 尚馀孤瘦雪霜姿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休把閒心隨物態(tài) 何事 酒生微暈沁瑤肌 詩老不知梅格在 吟詠 更看綠葉與青枝
平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句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句仄平仄仄仄平平韻
何必穿針上彩樓 剖瓜插竹訴閒愁 聞道天孫相會處 銀漢無津 不待泛蘭舟
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韻
動是隔年尋素約 何似每逢清景且嬉游 但得舉杯開口笑 對月臨風 總勝鵲橋秋
仄仄仄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平韻
慵拂妝臺懶畫眉 此情惟有落花知 流水悠悠春脈脈 閒倚繡屏 獨自立多時
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仄句平仄仄平句仄仄仄平平韻
有約莫教鶯解語 多情卻妒燕于飛 一笑薔薇辜舊約 載酒尋歡 因甚懶支持
仄仄仄平平仄仄句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句平仄仄平平韻
暖日閑窗映碧紗 小池春水浸明霞 數(shù)樹海棠紅欲盡 爭忍 玉閨深掩過年華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仄韻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韻
獨憑繡床方寸亂 腸斷 淚珠穿破臉邊花 鄰舍女郎相借問 音信 教人羞道未還家
中仄中平平仄仄換仄韻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換仄韻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韻
共319,分1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金(續(xù)上) 馬鈺 1123 - 1183 一首元 元好問 1190 - 1257 六首魏初 1232 - 1292 一首 姚燧 1238 - 1313 二首 劉敏中 1243 - 1318 一首 張雨 1283 - 1350 一首 張翥 1287 - 1368 一首 王吉昌 三首 劉處玄 四首 明 楊慎 1488 - 1559 二首周珽 一首 李元鼎 1595 - 1670 一首 金炰 1597 - 1638 一首 徐士俊 一首 李雯 1608 - 1647 一首 尤侗 1618 - 1704 一首 屈大均 1630 - 1696 一首 徐石麒 一首 清 王庭 1607 - 1693 二首 | 離合悲歡酒一壺。 白頭紅頰醉相扶。 見說德星今又聚。 何處。 范家亭上會周吳。 造物有情留此老。 人道。 洛西清燕百年無。 六客不爭前與后。 好□。 龍眠老筆畫新圖。 按:永寧范使君園亭,會汝南周國器,汾陽任亨甫、北燕吳子英、趙郡蘇君顯、淄川李德之、用東坡體。擬六客詞 三鄉(xiāng)光武廟,懷故人劉公景玄 熊耳東原漢故宮。 登臨猶記往年同。 底事愛君詩句好。 解道。 河山浮動酒杯中。 存沒悠悠三十載。 誰會。 白頭孤客坐書空。 黃土英雄何處在。 須待。 醉尋蕭寺哭春風。 白水青田萬頃秋。 風煙平楚散羊牛。 莫放相公黃閣去。 留取。 笑談尊俎也風流。 華表仙人人不識。 今夕。 鹿車也到百花洲。 好把襄江都釀酒,為壽。 壽星光彩動南州。 按:鄧帥漆水公壽筵遼東大使君在焉大有道術(shù)時年九十三矣 五色蓮盆玉雪肌。 青搽紅抹總相宜。 且道生男何足愛。 爭奈。 隆顱犀角眼中稀。 六十平頭年運好。 投老。 大兒都解把鋤犁。 醉眼看花驢背上。 豪放。 阿齡扶路阿中隨。 南州以菌生竹間為蕈,并樹雞瘦薄而赭,雖日乾猶可煮茹,此筆竹絲為之蕈,蓋得竹余氣而生。然以世多未見,故祥之,余以理推如此,唐古憲僉筆生菌繪為圖,因有是作 五馬雙旌出郡堂。 歸來椽筆對凝香。 只為好書天作意。 相戲。 故生三秀在毫芒。 不是畫師生手觸。 拳曲。 層云連葉幾何長。 我有一占君試記。 何事。 已開他日判花祥。 旋汲清泉石斛方。 便疑身已置江鄉(xiāng)。 八九吞胸云夢小。 應(yīng)笑。 白頭兒戲未曾忘。 荷葉且看張翠蓋。 此外。 芙蓉誰望集朱裳。 還有不如人意處。 遮去。 碧天明日照泱泱。 率意謳吟信手書。 山間行坐水邊居。 不是幽閑偏自好。 知道。 濟時才具本來無。 植柳移花兼種竹。 多故。 此心更看幾時除。 說著廟堂誰辦得。 曾憶。 只宜公等不宜予。 舞袖歌鬟簇畫堂。 就中偏是展家娘。 待道無情還有思。 恰似。 昆山日煖鳳求凰。 海上潮生人盡醉。 催起。 蘭舟分散不成雙。 回首玄都春夢里。 從此。 桃花應(yīng)自怨劉郎。 雨淋漓灘赴選場。 秀才落得甚干忙。 白發(fā)漁樵諸事懶。 蕭散。 閑談今古論興亡。 虞夏商周秦楚漢,三分南北至隋唐。 看到史官褒貶處。 得趣。 不搖紈扇自然涼。 誰把西川錦作泥。 踏殘猶似織成時。 記得枝頭才一見。 開遍。 可憐揉碎不成衣。 聞道西施離繡帳。 槁葬。 風風雨雨送將歸。 只有高低墻外影。 留剩。 桃根桃葉漫相隨。 羨新州,咫尺羊城,蘭舟五日即到。 竻竹陰中,蒲葵影外,野鹿時相召。 講堂開,允溪繞、祭酒多閒但長嘯。 憑眺。 有碧山廿四,秦眉娟妙。 荔枝未少。 似丁香、一樣雌雄小。 與盤中、紅蓿芬馨共啖,誰似儒官好。 玉杯篇,洞璣草。 休嘆箋經(jīng)苦不早。 為道。 一氈雖冷,諸生師保⑴。 ⑴ 新興產(chǎn)荔子小而香,名曰“香荔”,他地方所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