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蝶戀花 欽譜
蝶戀花 唐教坊曲。本名《鵲踏枝》,宋晏殊詞改今名?!稑氛录纷ⅰ靶∈{(diào)”,趙令畤詞注“商調(diào)”,《太平樂府》注“雙調(diào)”。馮延巳詞有“楊柳風(fēng)輕,展盡黃金縷”句,名《黃金縷》。趙令畤詞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簾》。司馬槱詞有“夜涼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韓淲詞有“細雨吹池沼”句,名《細雨吹池沼》。賀鑄詞名《鳳棲梧》,李石詞名《一籮金》,衷元吉詞名《魚水同歡》,沈會宗詞名《轉(zhuǎn)調(diào)蝶戀花》。

蝶戀花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 馮延巳

  六曲闌干偎碧樹 楊柳風(fēng)輕 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 穿簾海燕雙飛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滿眼游絲兼落絮 紅杏開時 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鶯亂語 驚殘好夢無尋處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此詞為《蝶戀花》正體,宋元人俱如此填。 馮詞別首前段起句“霜落小園瑤草短”,“霜”字平聲,“小”字仄聲。第二、三句“瘦葉和風(fēng),惆悵芳時換”,“瘦”字仄聲,“惆”字平聲。第四句“舊恨新愁都不管”,“舊”字仄聲,“新”字平聲。第五句“捲簾雙鵲驚飛去”,“卷”字仄聲,“雙”字平聲。后段起句“心若垂楊千萬縷”,“心”字平聲。又一首“淚眼倚樓頻獨語”,“倚”字仄聲。第二句“水闊花飛”,“水”字仄聲。第三句又一首“齊奏云和曲”,“齊”字平聲。第四句“忽憶當(dāng)年歌舞伴”,“忽”字仄聲,“當(dāng)”字平聲。結(jié)句“晚來雙臉啼痕滿”,“晚”字仄聲,“雙”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至杜安世詞前段起句“秋日樓臺在空際”,“在”字微拗。李石詞前段起句“武陵春色濃如酒”,平仄全異。宋元人無如此填者,恐匯參作圖,其體莫辨,附注于此,填者審之。

格二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 沈會宗

  漸近朱門香夾道 一片笙歌 依約樓臺杪 野色和煙滿芳草 溪光曲曲山回抱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物華不逐人間老 日日春風(fēng) 在處花枝好 莫恨云深路難到 劉郎可惜歸來早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中平中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此詞與馮詞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及換頭句平仄異?!稑犯旁~》名《轉(zhuǎn)調(diào)蝶戀花》。轉(zhuǎn)調(diào)者,移宮換羽,轉(zhuǎn)入別調(diào)也,字句雖同,音律自異,故另分列。 按沈詞別首“溪上清明”詞及杜安世“整頓云鬟”詞、“池上新秋”詞,賀鑄“桃葉園林”詞、“排辦張燈”詞,張元干“祥景飛光”詞及魏氏“記得來時”詞,俱與此同,可以參校。 沈詞別首前段起句“溪上清明初過雨”,“溪”字平聲。第二、三句“春色無多,葉底花如許”,“春”字平聲,“葉”字仄聲。第四句“輕暖時聞燕雙語”,“輕”字平聲。第五句“等閒飛入誰家去”,“等”字仄聲,“飛”字平聲。杜詞后段起句“新翻歸翅云間燕”,“新”字、“歸”字俱平聲。第二句“金縷衣寬”,“金”字平聲。賀詞第四句“離索年多故人少”,“離”字平聲。魏詞“淚濕海棠花枝處”,“海”字仄聲,“花”字平聲。沈詞別首第五句“綠楊風(fēng)里黃昏鼓”,“綠”字仄聲,“風(fēng)”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至杜安世“別浦遲留”詞與“任在蘆花”詞,兩結(jié)句亦拗體者,又與此微異,因字句悉同,注明不另錄。

格三 雙調(diào)六十字,前段五句兩葉韻、兩仄韻,后段五句四仄韻 石孝友

  別來相思無限期 欲說相思 要見終無計 擬寫相思持送伊 如何盡得相思意 
  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眼底相思心里事 縱把相思 寫盡憑誰寄 多少相思都做淚 一齊淚損相思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與馮詞同,惟前段平仄韻互葉異。 按此詞“期”字、“伊”字在平聲四支部,馀皆上聲四寘部、去聲四紙部中字也,即古韻所謂本部三聲葉者。宋詞間用古韻,與《中原音韻》純乎北音者不同。
龍譜
蝶戀花 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小石調(diào)”,《清真集》入“商調(diào)”。趙令畤有《商調(diào)蝶戀花》,聯(lián)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diào),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蝶戀花 定格 馮延巳

  蕭索清秋珠淚墜 枕簟微涼 展轉(zhuǎn)渾無寐 殘酒欲醒中夜起 月明如練天如水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階下寒聲啼絡(luò)緯 庭樹金風(fēng) 悄悄重門閉 可惜舊歡攜手地 思量一夕成憔悴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歷代作品
共3050,分8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續(xù)上)
趙令畤 1061 - 1134 十二首
司馬槱 一首
秦覯 一首
謝逸 1068 - 1112 一首
釋德洪 1071 - 1128 一首
葛勝仲 1072 - 1144 八首
謝薖 1074 - 1116 一首
仲殊 五首
王安中 1076 - 1134 九首
夫傳奇者,唐元微之所述也。以不載于本集而出于小說,或疑其非是。今觀其詞,自非大手筆孰能與于此。至今士大夫極談幽玄,訪奇述異,無不舉此以為美話。至于娼優(yōu)女子,皆能調(diào)說大略。惜乎不被之以音律,故不能播之聲樂,形之管弦。好事君子極飲肆歡之際,愿欲一聽其說,或舉其末而忘其本,或紀其略而不及終其篇,此吾曹之所共恨者也。今于暇日,詳觀其文,略其煩褻,分之為十章。每章之下,屬之以詞。或全摭其文,或止取其意。又別為一曲,載之傳前,先敘前篇之義。調(diào)曰商調(diào),曲名蝶戀花。句句言情,篇篇見意。奉勞歌伴,先定格調(diào),后聽蕪詞。
麗質(zhì)仙娥生月殿。
謫向人間,未免凡情亂。
宋玉墻東流美盼。
亂花深處曾相見。

密意濃歡方有便。
不奈浮名,旋遣輕分散。
最恨多才情太淺。
等閑不念離人怨。
傳曰:馀所善張君,性溫茂,美豐儀,寓于蒲之普救寺。適有崔氏孀婦將歸長安,路出于蒲,亦止茲寺。崔氏婦,鄭女也。張出于鄭,緒其親,乃異派之從母。是歲,丁文雅不善于軍,軍人因喪而擾,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財產(chǎn)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駭,不知所措。先是張與蒲將之黨有善,請吏護之,遂不及于難。鄭厚張之德甚,因飾饌以命張,中堂宴之。復(fù)謂張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攜幼稚。不幸屬師徒大潰,實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猶君之所生也,豈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之禮奉見,冀所以報恩也。乃命其子曰歡郎,可十馀歲,容甚溫美。次命女曰:鶯鶯,出拜爾兄。爾兄活爾。久之,辭疾。鄭怒曰:張兄保爾之命。不然,爾且虜矣,能復(fù)遠嫌乎?又久之,乃至。常服晬容,不加新飾。垂鬟淺黛,雙臉斷紅而已。顏色艷異,光輝動人。張驚,為之禮。因坐鄭旁,凝睇怨絕,若不勝其體。張問其年歲。鄭曰:十七歲矣。張生稍以詞導(dǎo)之,不對,終席而罷。奉勞歌伴,再和前聲。
錦額重簾深幾許。
繡履彎彎,未省離朱戶。
強出嬌羞都不語。
絳綃頻掩酥胸素。

黛淺愁紅妝淡佇。
怨絕情凝,不肯聊回顧。
媚臉未勻新淚污。
梅英猶帶春朝露。
張生自是惑之,愿致其情無由得也。崔之婢曰紅娘,生私為之禮者數(shù)四乘間遂道其衷。翌日,復(fù)至,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族姻,君所詳也,何不因其媒而求娶焉!張曰:予始自孩提時,性不茍合。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數(shù)日來,行忘止,食忘飯,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shù)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婢曰:崔之貞順自保,雖所尊不可以非語犯之。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試為諭情詩以亂之。不然,無由得也。張大喜,立綴春詞二首以授之。奉勞歌伴,再和前聲。
懊惱嬌癡情未慣。
不道看看,役得人腸斷。
萬語千言都不管。
蘭房跬步如天遠。

廢寢忘餐思想遍。
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
密寫香箋論繾綣。
春詞一紙芳心亂。
是夕紅娘復(fù)至,持彩箋以授張曰:崔所命也。題其篇云:“明月三五夜”其詞曰:“待月西廂下,迎風(fēng)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奉勞歌伴,再和前聲。
庭院黃昏春雨霽。
一縷深心,百種成牽系。
青翼驀然來報喜。
魚箋微諭相容意。

待月西廂人不寐。
簾影搖光,朱戶猶慵閉。
花動拂墻紅萼墜。
分明疑是情人至。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張亦微諭其旨。是夕歲二月旬又四日矣。崔之東墻有杏花一樹,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張因梯樹而逾焉。達于西廂,則戶半開矣。無幾紅娘復(fù)來,連曰:至矣,至矣。張生且喜且駭,謂必獲濟。及女至,則端服儼容,大數(shù)張曰:兄之恩,活我家厚矣,由是慈母以弱子幼女見依。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泆之詞。始以護人之亂為義,而終掠亂而求之。是以亂易亂,其去幾何。誠欲寢其詞,則保人之奸不義;明之母,則背人之惠不祥;將寄于婢妾,又恐不得發(fā)其真誠。是用托于短章,愿自陳啟。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必至。非禮之動,能不愧心。特愿以禮自持,毋及于亂。言畢,翻然而逝。張自失者久之,復(fù)逾而出,由是絕望矣。奉勞歌伴,再和前聲。
屈指幽期唯恐誤。
恰到春宵,明月當(dāng)三五。
紅影壓墻花密處。
花陰便是桃源路。

不謂蘭誠金石固。
斂袂怡聲,恣把多才數(shù)。
惆悵空回誰共語。
只應(yīng)化作朝云去。
后數(shù)夕張君臨軒獨寢,忽有人驚之。驚欻而起,則紅娘斂衾攜枕而至。撫張曰:至矣至矣,睡何為哉?并枕重衾而去。張生拭目危坐久之,猶疑夢寐。俄而紅娘捧崔而至,則嬌羞融冶,力不能運支體。曩時之端莊,不復(fù)同矣。是夕,旬有八日,斜月晶熒,幽輝半床。張生飄飄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謂從人間至也。有頃,寺鐘鳴曉。紅娘促去。崔氏嬌啼宛轉(zhuǎn),紅娘又捧而去。終夕無一言。張生辨色而興,自疑曰:豈其夢耶?所可明者,妝在臂,香在衣,淚光熒熒然,猶瑩于茵席而已。奉勞歌伴,同和前聲。
數(shù)夕孤眠如度歲。
將謂今生,會合終無計。
正是斷腸凝望際。
云心捧得嫦娥至。

玉困花柔羞抆淚。
端麗妖嬈,不與前時比。
人去月斜疑夢寐。
衣香猶在妝留臂。
是后又十?dāng)?shù)日,杳不復(fù)知。張生賦會真詩三十韻未畢,紅娘適至,因授之以貽崔氏,自是復(fù)容之。朝隱而出,暮隱而入,同安于曩所謂西廂者,幾一月矣。張生將之長安,先以情諭之。崔氏宛無難詞,然愁怨之容動人矣。欲行之再夕,不復(fù)可見,而張生遂西。奉勞歌伴,再和前聲。
一夢行云還暫阻。
盡把深誠,綴作新詩句。
幸有青鸞堪密付。
良宵從此無虛度。

兩意相歡朝又暮。
爭奈郎鞭,暫指長安路。
最是動人愁怨處。
離情盈抱終無語。
不數(shù)月張生復(fù)游于蒲,舍于崔氏者又累月。張雅知崔氏善屬文,求索再三終不可見。雖待張之意甚厚,然未嘗以詞繼之。異時,獨夜操琴,愁弄凄惻。張竊聽之,求之,則不復(fù)鼓矣。以是愈惑之。張生俄以文謂及期,又當(dāng)西去。當(dāng)去之夕,崔恭貌怡聲,徐謂張曰:始亂之,今棄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始之,君終之,君之惠也。則沒身之誓,有其終矣,又何必深憾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懌,無以奉寧。君嘗謂我善鼓琴,今且往矣。既達君此誠。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數(shù)聲,哀音怨亂,不復(fù)知其是曲也。左右皆欷歔,張說遽止之。崔投琴擁面,泣下流漣,趣歸鄭所,遂不復(fù)至,奉勞歌伴,再和前聲。
碧沼鴛鴦交頸舞。
正恁雙棲,又遣分飛去。
灑翰贈言終不許。
援琴請盡奴衷素。

曲未成聲先怨慕。
忍淚凝情,強作霓裳序。
彈到離愁凄咽處。
弦腸俱斷梨花雨。
詰旦,張生遂行。明年文戰(zhàn)不利,遂止于京。因貽書于崔,以廣其意。崔氏緘報之詞,粗載于此,曰:“捧覽來問,撫愛過深。兒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勝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飾,雖荷多惠,誰復(fù)為容。睹物增懷,但積悲嘆耳。伏承便于京中就業(yè),于進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鄙陋之人,永以遐棄。命也如此,知復(fù)何言!自去秋以來,嘗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嘩之下,或勉為笑語。閑宵自處,無不淚零。乃夢寐之間,亦多敘感咽離憂之思。綢繆繾綣,暫若尋常,幽會未終,驚魂已斷。雖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遙。一昨拜辭,倏逾舊歲。長安行樂之地,觸緒牽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無斁。鄙薄之志,無以奉酬。至于終始之盟,則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處;婢仆見誘,遂致私誠。兒女之情,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無投梭之拒。及薦枕席,義盛恩深。愚幼之情,永謂終托。豈期既見君子,不能以禮定情,致有自獻之羞,不復(fù)明侍巾櫛。沒身永恨,含嘆何言,償若仁人用心,俯遂幽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如或達士略情,舍小從大,以先配為丑行,謂要盟之可欺,則當(dāng)骨化形銷,丹忱不泯,因風(fēng)委露,猶托清塵。存歿之誠,言盡于此。臨紙嗚咽,情不能申,千萬珍重。”奉勞歌伴,再和前聲。
別后相思心目亂。
不謂芳音,忽寄南來雁。
卻寫花箋和淚卷。
細書方寸教伊看。

獨寐良宵無計遣。
夢里依稀,暫若尋常見。
幽會未終魂已斷。
半衾如暖人猶遠。
“玉環(huán)一枚,是兒嬰年所弄,寄充君子下體之佩。玉取其堅潔不渝,環(huán)取其終始不絕。兼致彩絲一絇,文竹茶合碾子一枚。此數(shù)物不足見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潔,鄙志如環(huán)不解。淚痕在竹,愁緒縈絲。因物達誠,永以為好耳。心邇身遐,拜會無期。幽憤所鐘,千里神合。千萬珍重。春風(fēng)多厲,強飯為佳。慎言自保,毋以鄙為深念也?!狈顒诟璋?,再和前聲。
尺素重重封錦字。
未盡幽閨,別后心中事。
佩玉彩絲文竹器。
愿君一見知深意。

環(huán)玉長圓絲萬系。
竹上斕斑,總是相思淚。
物會見郎人永棄。
心馳魂去神千里。
張之友聞之,莫不聳異。而張之志固絕之矣。歲馀,崔已委身于人,張亦有所娶。適經(jīng)其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以外兄見。夫已諾之,而崔終不為出。張怨念之誠,動于顏色。崔知之,潛賦一詩寄張曰:“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本共恢?。后數(shù)日張君將行,崔又賦一詩以謝絕之。詞曰:“棄置今何道,當(dāng)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狈顒诟璋?,再和前聲。
夢覺高唐云雨散。
十二巫峰,隔斷相思眼。
不為旁人移步懶。
為郎憔悴羞郎見。

青翼不來孤鳳怨。
路失桃源,再會終無便。
舊恨新愁無計遣。
情深何似情俱淺。
逍遙子曰:樂天謂微之能道人意中語。仆于是益知樂天之言為當(dāng)也。何者?夫崔之才華婉美,詞彩艷麗,則于所載緘書詩章盡之矣。如其都愉淫冶之態(tài),則不可得而見。及觀其文,飄飄然仿佛出于人目前。雖丹青摹寫其形狀,未知能如是工且至否?仆嘗采摭其意,撰成鼓子詞十一章,示余友何東白先生。先生曰:文則美矣,意猶有不盡者,胡不復(fù)為一章于其后,具道張之于崔,既不能以理定其情,又不能合之于義。始相遇也,如是之篤;終相失也,如是之遽。必及于此,則完矣。余應(yīng)之曰:先生真為文者也。言必欲有終箴戒而后已。大抵鄙靡之詞,止歌其事之可歌,不必如是之備。若夫聚散離合,亦人之常情,古今所共惜也。又況崔之始相得而終至相失,豈得已哉。如崔已他適,而張詭計以求見;崔知張之意,而潛賦詩以謝之,其情蓋有未能忘者矣。樂天曰:“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豈獨在彼者耶?予因命此意,復(fù)成一曲,綴于傳未云。
鏡破人離何處問。
路隔銀河,歲會知猶近。
只道新來消瘦損。
玉容不見空傳信。

棄擲前歡俱未忍。
豈料盟言,陡頓無憑準。
地久天長終有盡,綿綿不似無窮恨。
家在錢塘江上住。
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
燕子銜將春色去。
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
檀板朱唇,唱徹黃金縷。
望斷行云無覓處。
夢回明月生春浦。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
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
夢斷彩云無覓處,夜涼明月生南浦。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蝶戀花 北宋 · 謝逸
豆蔻梢頭春色淺。
新試紗衣,拂袖東風(fēng)軟。
紅日三竿簾幕卷。
畫樓影里雙飛燕。

攏鬢步搖青玉碾。
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
獨倚闌干凝望遠。
一川煙草平如剪。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鳳棲梧/蝶戀花(1104年) 北宋 · 釋德洪
碧瓦籠晴煙霧繞。
水殿西偏,小立聞啼鳥。
風(fēng)度女墻吹語笑。
南枝破臘應(yīng)開了。

道骨不凡江瘴曉。
春色通靈,醫(yī)得花重少。
爆暖釀寒空杳杳。
江城畫角催殘照。
雨后春光濃似醉。
著柳催花,節(jié)物侵龍忌。
繡褓香閨當(dāng)日佩。
紫蘭宮墮人間世。

歌管停云香吐穗。
碧酒紅裳,共祝魚軒貴。
天上阿環(huán)金箓秘。
龜齡鶴壽三千歲。
只恐夜深花睡去。
火照紅妝,滿意留賓住。
鳳燭千枝花四顧。
消愁更待尋何處。

漢苑紅光非浪語。
棲靜亭前,都是珊瑚樹。
便請催尊鳴釂鼓。
明朝風(fēng)惡飄紅雨。
共樂堂深簾不捲。
惻惻寒輕,二月春猶淺。
續(xù)壽競來歌舞院。
龍涎香襯鮫綃段。

畫棟朝飛雙語燕。
端似知人,著意窺金盞。
柳外花前同祝愿。
朱顏長在年齡遠。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
繞梁馀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
剩看走筆揮風(fēng)雨。
風(fēng)過漣漪紋縠細。
十指香檀,驚破交禽睡。
野蔌溪毛真易致。
風(fēng)流未減蘭亭會。

擊汰千艘供洛禊。
映水垂楊,萬縷拖濃翠。
小海一聲波上戲。
殷勤留客千金意。
安石榴花濃綠映。
解慍風(fēng)輕,乍改朱明令。
袞繡元臣門戶盛。
童孫此日懸弧慶。

夜宴華堂添酒興。
黃紙除書,遠帶天香剩。
欲浥苕波供續(xù)命。
不須龍護江心鏡。
二月春游須爛漫。
秉燭看花,只為晨曦短。
高舉蠟薪通夕看。
紅光萬丈騰天半。

寄語平時游冶伴。
不負分陰,勝事輸今段。
燈火休催歸小院。
殷勤更照桃花面。
百紫千紅今爛漫。
舉燭輝花,莫厭燒令短。
酒里逢花須細看。
人生誰是英雄半。

安得紅顏為老伴。
妙舞花前,楊柳誇身段。
已倒玉山回竹院。
清香不斷風(fēng)吹面。
一水盈盈牛與女。
目送經(jīng)年,脈脈無由語。
后夜鵲橋知暗度。
持杯乞與開愁緒。

君似庾郎愁幾許。
萬斛愁生,更作征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
人間豈有無愁處。
蝶戀花 北宋 · 仲殊
北固山前波浪遠。
鐵甕城頭,畫角殘聲短。
促酒濺金催小宴。
燈搖蠟焰香風(fēng)軟。

落日煙霞晴滿眼。
欲仗丹青,巧筆彤牙管。
解寫伊川山色淺。
誰能畫得江天晚。
蝶戀花 北宋 · 仲殊
開到杏花寒食近。
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
酒有盡時情不盡。
日長只恁厭厭悶。

經(jīng)歲別離閑與問。
花上啼鶯,解道深深恨。
可惜斷云無定準。
不能為寄藍橋信。
斜日平山寒已薄。
雪過松梢,猶有殘英落。
晚色際天天似幕。
一尊先與東風(fēng)約。

邀得紅梅同宴樂。
酒面融春,春滿纖纖萼。
客意為伊渾忘卻。
歸船且傍花陰泊。
幾日中元初過復(fù)。
七葉蓂疏,佳氣生晴晝。
稱慶源深流福厚。
天精儲粹干星斗。

喜入高堂羅燕豆。
風(fēng)弄微涼,簾幕披香繡。
暫倩靈龜言永壽。
蟋桃花送長生酒。
一霎雕欄疏雨罷。
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
盡日暖香熏柏麝。
西施醉起留歸駕。

酒滿玻璃花艷冶。
莫負春心,快飲千鐘罷。
春在燕堂簾幕下。
年芳不問東君借。
口號:千林臘雪綴瑤瑰。晴日南枝暖獨回。知有和羹尋鼎實,未春先發(fā)看紅梅。
青玉一枝紅類吐。
粉頰愁寒,濃與胭脂傅。
辨杏猜桃君莫誤。
天姿不到風(fēng)塵處。

云破月來花下住。
要伴佳人,弄影參差舞。
只有暗香穿繡戶。
昭華一曲驚吹去。
口號:露桃煙杏逐年新?;厥讝|風(fēng)跡已陳。頃刻開花公莫愛,四時俱好是長春。
曲徑深叢枝裊裊。
暈粉揉綿,破蕊烘清曉。
十二番開寒最好。
此花不惜春歸早。

青女飛來紅翠少。
特地芳菲,絕艷驚衰草。
只殢東風(fēng)終甚了。
久長欲伴姮娥老。
口號:無窮芳草度年華。尚有寒來幾種花。好在朱朱兼白白,一天飛雪映山茶。
巧剪明霞成片片。
欲笑還顰,金蕊依稀見。
拾翠人寒妝易淺。
濃香別注唇膏點。

竹雀喧喧煙岫遠。
晚色溟濛,六出花飛遍。
此際一枝紅綠眩。
畫工誰寫銀屏面。
口號:雪里園林玉作臺。侵寒錯認暗香回?;で鍤庀日l得,品格高奇是蠟梅。
剪蠟成梅天著意。
黃色濃濃,對萼勻裝綴。
百和薰肌香旖旎。
仙裳應(yīng)漬薔薇水。

雪徑相逢人半醉。
手折低枝,擁髻云爭翠。
嗅蕊撚枝無限思。
玉真未灑梨花淚。
口號:年年節(jié)物欲爭新。玉頰朱顏一笑頻。勾引東鳳到池館,春前花發(fā)自迎春。
雪霽花梢春欲到。
餞臘迎春,一夜花開早。
青帝回輿云縹緲。
鮮鮮金雀來飛繞。

繡閣紗窗人窈窕。
翠縷紅絲,斗剪幡兒小。
戴在花枝爭笑道。
愿人常共春難老。
口號:鴛瓦鋪霜朔吹高。畫堂歌管醉香醪。小春特地風(fēng)光好,艷粉嬌紅看小桃。
秾艷夭桃春信漏。
弄粉飄香,楓葉飛丹后。
酒入冰肌紅欲透。
無言不許群芳斗。

樓外何人揎翠袖。
剪落金刀,插處濃云覆。
肯與劉郎仙去否。
武陵回路相思瘦。
千古銅臺今莫問。
流水浮云,歌舞西陵近。
煙柳有情開不盡。
東風(fēng)約定年年信。

天與麟符行樂分。
帶緩輕紋,雅宴催云鬢。
翠霧縈紆銷篆印。
箏聲恰度秋鴻陣。
未帖宜春雙彩勝。
手點酥山,玉箸人爭瑩。
節(jié)過日長心自準。
遲留碧瓦看紅影。

樓外尖風(fēng)吹鬢冷。
一望平林,靀?花相映。
落粉篩云晴未定。
朝酲只憑闌干醒。
翠袖盤花金撚線。
曉炙銀簧,勸飲隨深淺。
復(fù)幕重簾誰得見。
馀醺微覺紅浮面。

別喚清商開綺宴。
玉管雙橫,抹起梁州遍。
白纻歌前寒莫怨。
湘梅萼里春那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