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鷓鴣天 欽譜
鷓鴣天 《樂章集》注“正平調(diào)”?!短驼糇V》注“大石調(diào)”。蔣氏《九宮譜目》入仙呂引子。趙令畤詞名《思越人》,李元膺詞名《思佳客》。賀鑄詞有“剪刻朝霞釘露盤”句,名《剪朝霞》。韓淲詞有“只唱驪歌一疊休”句,名《驪歌一疊》。盧祖皋詞有“人醉梅花臥未醒”句,名《醉梅花》。

鷓鴣天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五句三平韻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 當(dāng)年拌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影風(fēng) 
  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從別后 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宋人填此調(diào)者,字句韻悉同。趙長卿詞前段起句“新晴水暖藕花紅”,“新晴”二字俱平聲,“水暖”二字俱仄聲,“花”字平聲,與此平仄全異。又晏詞別首前段起句“一醉醒來春又殘”,“春”字平聲。高觀國詞第二句“最憐一曲鳳簫吟”,“最”字、“一”字俱仄聲。晏詞別首第三句“云隨綠水歌聲轉(zhuǎn)”,“云”字平聲,“綠”字仄聲。又“年年底事不歸去”,“不”字仄聲。第四句“怨月愁煙長為誰”,“怨”字仄聲,“長”字平聲。趙長卿詞后段第一、二句“憶攜手,遇階墀”,“憶”字仄聲,“攜”字平聲。黃庭堅(jiān)詞第三句“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斜”字平聲,“細(xì)”字仄聲。柳永詞第四句“只因曾向前生里”,“只”字仄聲,“曾”字平聲。晏詞別首第五句“曼倩天涯猶未歸”,“曼”字仄聲,“猶”字平聲。俱與此詞平仄小異。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之。 按《花草粹編》趙介之詞后段第五句“杜宇一聲腸斷人”,無名氏詞“圖得不知郎去時”,“一”字、“不”字俱仄聲,但宋元人此句第三字從無用仄聲者,此乃以入聲字替平聲,不可泛用上、去聲。
龍譜
鷓鴣天 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鷓鴣天 定格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 當(dāng)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從別后 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歷代作品
共3406,分80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續(xù)上)
梁清標(biāo) 1620 - 1691 一首
沈謙 1620 - 1670 三首
湯傳楹 1620 - 1644 一首
史鑒宗 一首
毛奇齡 1623 - 1716 四首
董以寧 1629 - 1670 八首
徐石麒 二首
沈榛 五首
徐淑秀 一首
宋琬 1614 - 1674 十一首
滿載離愁聽曉雞。
一天風(fēng)雨晝凄凄。
朝來畫艇春波滑,云暗遙峰黛色低。

魂欲斷,路還迷。
山深惱煞鷓鴣啼。
鏡中珍重朱顏好,指日帆懸楚水西。
香閣題詩寫白羅。
玉欄攜手奈情何。
春寒飛雨渾疑夢,夜靜游云欲聽歌。

含笑靨,鎖愁蛾。
泥人佯醉幾摩挲。
水村明日催花發(fā),抱取紅裙細(xì)馬馱。
鷓鴣天 夜怨 明末清初 · 沈謙
腸斷西園月滿林。
無聊空自擁寒衾。
垂將珠箔從春去,挑盡銀燈覺夜深。

期屢負(fù),夢難尋。
不知流淚濕夢巾。
口銜蓮子兼紅豆,嘗遍相思苦在心。
鷓鴣天 懷妓 明末清初 · 沈謙
翠館花深路欲迷。
暗中繡手記曾攜。
獨(dú)憐錦帶人如燕,恰喜瓊筵客似泥。

閑處想,夢中啼。
小樓深坐兩眉低。
紛紛蜂蝶春如畫,不肯梳頭下玉梯。
鷓鴣天 明末清初 · 湯傳楹
一片傷心花影重,美人初出曉云宮。
簾前泥落常憎燕,鬢側(cè)花搖數(shù)避蜂。

鉤月翠,暈潮紅,倚煙欺雨咒東風(fēng)。
碧紗窗掩喁喁處,塞北江南春夢中。
何處行春不可憐。
鷓鴣啼破落花天。
深山古道撐枯木,斜日孤村上冷煙。

歌蜀道,怨巴川。
縱教行得也凄然。
傷心不用頻傳語,久向江頭聽杜鵑。
絳帳迢迢結(jié)作云。
東風(fēng)吹皺石榴紋。
芙蓉弄色調(diào)金粉,蛺蝶尋雙認(rèn)繡裙。

花羃歷,思紛紜。
游車歸去日斜訊。
不知唱得難忘曲,十二釵邊若個聞。
銀甲雕戈小隊(duì)工。
內(nèi)家宣敕教從戎。
山蘿覆鏃縈金細(xì),野火燒旗閃幔紅。

宮月靜,陣云空。
鳳凰山下抱龍弓。
珠兜玉靸團(tuán)營路,小雨寒花何處逢。
翠鬣紅翹金蹠低。
藕花多處一汀迷。
誰憐比翼琴臺瓦,枉織雙絲錦字機(jī)。

銀埒遠(yuǎn),玉塘稀。
天長海闊幾時歸。
相離只解相思死,那解相思未死時。
蓼浦蘭江隔遠(yuǎn)涔。
彩毛飛去信音沉。
十三弦上鎪金柱,二八丫頭琢玉簪。

無處覓,好難尋。
空留雙影繡羅衾。
幾回欲向沙頭路,到得沙頭路轉(zhuǎn)深。
鷓鴣天?憶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豆蔻香含正未笄。
三年嫣笑手長攜。
羽衾熨處分龍腦,羅幞縫成索麝臍。

花并蒂,燕雙棲。
合歡猶卜紫姑乩。
傍人已道成連理,惹得春山翠黛低。
鷓鴣天?繡苑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繡苑晴光盡日佳。
更無愁思望天涯。
名花結(jié)果春前定,小鳥姻緣枝上諧。

纏錦帶,脫金釵。
秋千架子近香街。
?繩握處開裙衩,多少香風(fēng)正入懷。
鷓鴣天?別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賦得將離向綺窗。
桃花流水送游艭。
柔腸乍結(jié)先回九,小字親鉤定取雙。

同玉案,伴銀缸。
慣來一晌不驚尨。
多情恐逐浮萍去,發(fā)愿拈針繡佛幢。
鷓鴣天?寄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兩小無猜直到今。
丙寅鵲腦慣同斟。
鴛鴦向午常交頸,豆蔻多時始見心。

曾賦別,幾嗣音。
天涯南北雁難尋。
歸來朱鳥窗前看,應(yīng)有蛛絲網(wǎng)畫琴。
鷓鴣天?嘆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是處常來好當(dāng)家,慣從明鏡看朝霞。
夢中猶認(rèn)崔娘枕,扇底難披溫令紗。

人忽別,思無涯。
歸來空訝七香車。
迎風(fēng)一笑回頭望,?髻雙簪并蒂花。
鷓鴣天?慰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何處春風(fēng)著柳斜。
深深庭院綠陰遮。
每彈指處聞花嘆,自抵牙時為曲差。

頻減膳,漫呼茶。
莫將惆悵餞年華。
門前流水藍(lán)橋鎖,猶度當(dāng)初金犢車。
鷓鴣天?昨夜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昨夜天孫罷錦梭。
輕槎無恙到明河。
幾經(jīng)私語全珍重,再試真心薄譴訶。

羞月姊,避鸚哥。
玉人頻問夜如何。
最憐蝴蝶驚魂驟,輸與莊生曉夢多。
鷓鴣天?冬夜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欲與歡言礙小姑。
捏歡臂上問寒無。
由他燈火馀昏穗,推著衣裳過暖爐。

交膝語,拍肩呼。
歡言低處便含糊。
小姑佯做癡呆態(tài),故把歡言細(xì)問奴。
一到湖干屐齒稀。
吟鞭若個指荊扉。
百錢正此留燕市,三笑于今過虎溪。

傷久別,怕輕離。
奚童閑策蹇驢歸。
溪橋十里同攜手,何處寒鴉噪晚暉。
坐拂云箋寶翰香。
鏡臺彈指熟思量。
草書珍重頻千萬,花字連環(huán)押一雙。

書釋手,淚盈眶。
殷勤小語寄書郎。
薄情若問閑梳洗,不是當(dāng)年墮馬妝。
鷓鴣天 重陽 明末清初 · 沈榛
嘹唳飛鴻寥廓游。
溶溶碧渚浪花浮。
眼看菊蕊黃金笑,首插茱萸白發(fā)愁。

攜桂楫,坐蘭舟。
滿林紅葉正深秋。
龍山此日還吹帽,笑酌香醪泛玉甌。
幾度颼颼響碧霄。
崢嶸秋色滿蘅皋。
時來小院飄疏籜,復(fù)向長河卷怒濤。

松謖謖,竹蕭蕭。
薄羅衾冷夢無聊。
那堪對此凄清候,獨(dú)坐幽窗讀離騷。
鷓鴣天 芙蓉 明末清初 · 沈榛
淡蕩微紅簇翠翹。
數(shù)枝斜傍碧溪坳。
風(fēng)欹舞袖霓裳斂,露浥朝霞臉暈潮。

依蓼渚,向蘭橈。
錦帆分影映波遙。
自憐貞性同黃菊,不逐丹楓到處飄。
鷓鴣天 秋蟬 明末清初 · 沈榛
何處疏蟬唱晚涼。
園林暑退淡秋光。
隨風(fēng)響振聽還遠(yuǎn),抱葉吟殘意自揚(yáng)。

張薄袂,飾殘妝。
琴聲舊識蔡中郎。
共知飲露清標(biāo)在,不用凄其訴夕陽。
鷓鴣天 漁舟 明末清初 · 沈榛
煙水蒼茫一葉舟。
村醪處處獨(dú)傾甌。
片帆風(fēng)急從搖曳,雙槳波平任溯流。

聊忘世,更無愁。
綠蓑作枕睡船頭。
晚來堤柳寒煙起,倚棹長歌卷釣鉤。
寶篆香消覺夜深。
挑燈無語倍傷情。
瑤琴欲撫閑消悶,撥盡朱弦總斷魂。

風(fēng)索莫,月凄清。
無端愁思苦縈心。
徘徊不盡梧桐月,守著窗兒坐到明。
豹尾班中侍從頻。
滑稽似爾絕無倫。
投壺那得天顏笑,只為詼諧郭舍人。

楓欲落,雁來賓。
蕪城明月恰逢君。
開元供奉今誰在,抵掌雍門淚滿巾。
聞道明珠入掌中。
充閭佳氣靄融融。
君家妙手如唐舉,摩頂何須寶志公。

金作埒,玉為驄。
鳳毛五色自超宗。
弄璋錯寫休辭罰,試聽啼聲問阿翁。
鄧尉梅花二月天。
欲攜竹杖醉花邊。
無端甲子冥冥雨,不為游人巧作緣。

三泖路,九峰煙。
石尤風(fēng)起纜難牽。
輕帆半幅如飛鳥,羨殺東來鴨嘴船。
王西樵曰:末聯(lián)俊絕,詞中有畫。
曾向車中看璧人。
金丸珠勒冶城春。
祇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dāng)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
畫師摩詰是前身。
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筑糟丘號酒民。
作礪為舟社稷臣。
袞衣應(yīng)許近星辰。
黑頭宰相黃扉客,曾是維摩座上人。

鏘劍佩,握絲綸。
安排圖畫到麒麟。
夢回須記青蓮句,金粟如來是后身。
鷓鴣天 遣懷 明末清初 · 宋琬
咄咄書空喚奈何。
自憐身世轉(zhuǎn)蹉跎。
長卿已倦秋風(fēng)客,坡老休嗔春夢婆。

朝梵夾,暮漁蓑。
閒中歲月易消磨。
誰言白發(fā)無根蒂,只為窮愁種得多。
季滄葦曰:一片性靈,絕去筆墨畦徑,必傳之作。
誰守柴門是野鷗。
花邊荼臼竹間樓。
古人偏愛陶元亮,祭酒咸推陳太丘。

九節(jié)杖,一扁舟。
布衣焉敢謁諸侯。
老人未鯁何須祝,且往前村飯?牛。
俛仰乾坤一草亭。
科頭箕踞眼還青。
休妨南郭先生睡,不羨東吳處士星。

泥藥灶,護(hù)花鈴。
春來蜂蝶共經(jīng)營。
兒孫功課無他事,熟讀龜蒙耒耜經(jīng)。
門外垂楊隱釣船。
醉來留客大床眠。
風(fēng)前鐵笛誰三弄,壁上雷琴剩一弦。

顏沃若,室蕭然。
盟鷗狎鷺費(fèi)周旋。
籠中嬌鳥歌偏好,辛苦教成十二年。
⑴ 鳥名秦吉了,先生豢養(yǎng)有年,縱之不去,人曰此壽鳥也。
細(xì)雨濃煙彴略橫。
漁燈幾點(diǎn)滅還明。
山如好友初謀面,路似生人未識名。

風(fēng)力緩,布帆輕。
櫓聲伊軋雜鷗聲。
畫師縱有王摩詰,一片空濛寫不成。
且系蘭舟上小坡。
閒看村社杖橫拖。
數(shù)家白板魚鱗屋,幾道青渠燕尾波。

燈爛熳,舞婆娑。
朱顏暫借酒微酡。
小兒何似香山嫗,愛聽衰翁赤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