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河傳 欽譜
河傳 宋王灼《碧雞漫志》云,《河傳》,唐曲,今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前段仄韻,后段平韻。其一屬無射宮,即《怨王孫》曲,外又有越調(diào)、仙呂調(diào)兩曲。
按《河傳》之名始于隋代,其詞則創(chuàng)自溫庭筠?!痘ㄩg集》所載唐詞,句讀韻葉,頗極參差,然約計不過三體。有前后段兩仄兩平四換韻者,如溫庭筠“湖上”詞以下十五首是也。內(nèi)韋莊詞名《怨王孫》,宋人多宗之。歐陽修詞注“越調(diào)”。張先詞有“海宇,稱慶,與天同”句,更名《慶同天》。李清照詞有“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句,更名《月照梨花》。有前段仄韻、后段仄韻平韻者,如孫光憲“風(fēng)飐”詞以下五首是也,宋詞無填此調(diào)者。有前后段皆仄韻者,如張泌“渺莽”詞以下七首是也,宋詞亦宗之?!稑氛录纷ⅰ跋蓞握{(diào)”。徐昌圖詞有“秋光滿目”句,更名《秋光滿目》。歷來舊譜,大都挨字類列,其體莫辨,閱者茫然。譜內(nèi)劃清三體,每體中細(xì)辨句讀韻葉,各以類列,庶按譜時,各有所宗,不致混淆矣。

河傳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兩仄韻、五平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溫庭筠

  湖上  閒望 雨蕭蕭  煙浦花橋路遙 謝娘翠蛾愁不銷 終朝 夢魂迷晚潮 
  中仄平仄仄平平中仄中中中平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平平仄平


  蕩子天涯歸棹遠(yuǎn)   春已晚 鶯語空腸斷 若耶溪   溪水西 柳堤 不聞郎馬嘶 
  中中中中中中仄中中仄中仄中平仄仄平平中中平中平仄平平仄平


此調(diào)創(chuàng)自此詞,換頭七字一句、三字一句、五字一句,各體皆然,其源蓋出于此。 按《花間集》溫詞三首,前段第四句“夢里每愁依違”,“夢”字、“每”字俱仄聲,“依”字平聲。又“仙景個女采蓮”,“女”字仄聲。第五句“仙客一去燕已飛”,“仙”字平聲,“客”字仄聲。后段起句“紅袖搖曳逐風(fēng)暖”,“逐”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此詞前后段兩仄兩平四換韻,兩結(jié)俱二字一句、五字一句,與下孫、顧、辛三詞為一類。

格二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孫光憲

  花落  煙薄 謝家池閣 寂寞春深  翠娥輕斂意沈吟 沾襟 無人知此心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玉爐香斷霜灰冷   簾鋪影 梁燕歸紅杏 晚來天   空悄然 孤眠 枕檀云髻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與溫庭筠“湖上閒望”詞同,惟第三句四字仍押仄韻,第四句四字始起平韻異。

格三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顧夐

  棹舉  舟去 波光渺渺 不知何處 岸花汀草共依依  雨微 鷓鴣相逐飛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天涯離恨江聲咽   啼猿切 此意向誰說 艤蘭橈   獨無憀 魂銷 小爐香欲焦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亦與溫詞同,惟前段第三句四字不用韻,第四句四字仍押仄韻異。

格四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四仄韻、三平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辛棄疾

  春水  千里 孤舟浪起 夢攜西子 覺來村巷夕陽斜  幾家 短墻紅杏花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晚云做造些兒雨   折花去 岸上誰家女 太狂顛   笑那邊 柳綿 被風(fēng)吹上天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此與顧夐“棹舉舟去”詞同,惟前段第三句亦用仄韻異。

格五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兩仄韻、一疊韻、四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三平韻 張泌

  紅杏  紅杏 交枝相映 密密濛濛  一庭濃艷倚東風(fēng) 香融 透簾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斜陽似共春光語   蝶爭舞 更引流鶯妒 魂銷千片玉尊前   神仙 瑤池醉暮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此詞亦與溫詞體同,惟前段第二句即疊上句,第三句四字用仄韻,第四句四字用平韻,結(jié)句三字,后段第四、五句作七字一句異。 坊刻起句脫“紅杏”疊字,今照《詞緯》本增定。 此詞亦四換韻,但前段結(jié)句三字,后段結(jié)句五字,與下閻詞又自為一類。

格六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一仄韻、一疊韻、四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三平韻 閻選

  秋雨  秋雨 無晝無夜 滴滴霏霏  暗燈涼簟怨分離 妖姬 不勝悲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西風(fēng)稍急喧窗竹   停又續(xù) 膩臉懸雙玉 幾回邀約雁來時   違期 雁歸人不歸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與張泌詞同,惟前段第三句不用仄韻,后段平韻即用前段原韻異。 按《河傳》詞體,凡兩結(jié)平韻者,其兩起皆仄韻,如溫庭筠之“湖上。閒望?!彼淖盅簝韶祈?,此詞“秋雨。秋雨?!彼淖终c溫詞同,《詞律》不注仄韻非。

格七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韋莊

  錦浦  春女 繡衣金縷 霧薄云輕  花深柳暗 時節(jié)正是清明 雨初晴 
  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中仄平平仄平平


  玉鞭魂斷煙霞路  鶯鶯語 一望巫山雨 香塵隱映 遙見翠檻紅樓   黛眉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


此即溫詞體,但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六字,兩結(jié)句皆三字,另開宋詞一派,張先、陸游、張元干、李清照、黃升等詞皆出于此。又此詞后段仄韻,即押前段原韻,與溫詞小異。 按《花間集》韋詞三首名《河傳》,《尊前集》韋詞一首名《怨王孫》,平仄如一,惟“何處煙雨”詞前段起句“何”字平聲。又前段第五、六句“畫橈金縷,翠旗高飐香風(fēng)”,“金”字、“高”字俱平聲。后段第四、五句“江都宮闕,清淮月映迷樓”,“宮”字、“淮”字俱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之,馀參以下類列六詞。

格八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兩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葉韻 張先

  海宇 稱慶  復(fù)生元圣 風(fēng)入南薰  拜恩遙闕 衣上曉色猶春 望堯云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游鈞廣樂人疑夢   仙聲共 日轉(zhuǎn)旗光動 無疆圣算 何待更祝華封 與天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韋詞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韻異。 又按此詞后段平韻,即葉本部三聲,與另換別韻者不同,下李清照詞亦然。

格九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葉韻 李清照

  帝里 春晚  重門深院 草綠階前  暮天雁斷  樓上遠(yuǎn)信誰傳  恨綿綿 
  仄仄中仄平平中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多情自是多沾惹   難拌舍 又是寒食也 秋千陌巷 人靜皎月初斜 浸梨花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張詞同,惟前段第五句仍押仄韻異。 按韋莊“何處煙雨”詞,前段第五句“畫橈金縷”,“縷”字仍押仄韻,正與此同。但此詞起句“帝里”,“里”字不用韻,而韋詞起句“何處”,“處”字則用韻,又稍不同耳。 又按《漱玉詞》李詞別首,其前段第五句亦仍押仄韻,但前段第一、二、三句“夢斷,漏悄,愁濃酒惱”,“漏”字、“酒”字俱仄聲。后段第一、二句“玉簫聲斷人何處,春又去”,“又”字亦仄聲,與諸家稍異。

格十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兩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張元干

  小院 春晝  晴窗霞透 著雨胭脂 倚風(fēng)翠袖 芳意惱亂人多  暖金荷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多情不分群葩后  傷春瘦 淺黛眉尖秀 紅潮醉臉 半掩花底重門   怨黃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李清照“帝里春晚”詞同,惟前段第四句不押平韻。 按《蘆川集》張詞二首皆然,其后段仄韻即用前段原韻,又與韋詞一例。

格十一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陸游

  悶已縈損  那堪多病 幾曲屏山 伴人晝靜 梁燕催起猶慵  換熏籠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新愁舊恨何時盡  漸彫綠鬢 小雨知花信 芳箋寄與 何處繡閣珠櫳  柳陰中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張元干詞同,惟前段起句四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異。

格十二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兩仄韻、兩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陸游

  霽景 風(fēng)軟 煙江春漲  小閣無人 繡簾半上 花外姊妹相呼  約摴蒱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修蛾忘了章臺樣  細(xì)思一晌 感事添惆悵 胸酥臂玉消減 擬覓雙魚  倩傳書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與張元干詞同,惟前段第二句不用韻,后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四字一句異。 按陸游詞二首,后段所押仄韻、平韻,即用前段原韻,與各家另換別韻者不同。

格十三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兩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黃升

  晝景  方永 重簾花影 好夢猶酣 鶯聲喚醒 門外風(fēng)絮交飛  送春歸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修蛾畫了無人問   幾多別恨 淚洗殘妝粉 不知郎馬何處 煙草凄迷   鷓鴣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陸游“霽景風(fēng)軟”詞同,惟前段起二句俱用韻。 按坊本后段第四句作“不知郎馬何處嘶”,多一“嘶”字,今從《花庵詞選》改定,且此句亦無用韻之例,觀各家體可知。

格十四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四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李珣

  春暮  微雨 送君南浦 愁斂雙蛾  落花深處  啼鳥似逐離歌  粉檀珠淚和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臨流更把同心結(jié)   情哽咽 后會何時節(jié) 不堪回首 相望已隔汀洲   櫓聲幽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詞前段第四句“蛾”字起下平韻,第五句“處”字,仍押上仄韻,是唐詞間押法,亦名隔句押。 按《花間集》李詞二首皆然,在諸家中又自成一體。

格十五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四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李珣

  去去  何處 迢迢巴楚 山水相連  朝云暮雨  依舊十二峰前  猿聲到客船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愁腸豈異丁香結(jié)   因離別 故國音書絕 想佳人花下 對明月春風(fēng)   恨應(yīng)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春暮微雨”詞同,惟后段第四、五句俱五字異。 以上詞十五首悉四換韻者。溫詞以下四首皆前結(jié)五字、后結(jié)五字;張泌以下二首皆前結(jié)三字、后結(jié)五字;韋詞以下七首皆前結(jié)三字、后結(jié)三字;李詞二首皆前結(jié)五字,后結(jié)三字。譜內(nèi)各以類列,故不挨字編次。

格十六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六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一疊韻 孫光憲

  風(fēng)飐  波斂 圓荷閃閃 珠傾露點 木蘭舟上 何處吳娃越艷 藕花紅照臉 
  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大堤狂殺襄陽客  煙波隔 渺渺湖光白 身已歸  心不歸 斜暉 遠(yuǎn)汀鸂鶒飛 
  中中中中中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中平中中平中平中平中仄平


此詞前段全用仄韻,與諸家異。若后段上仄下平,則猶然溫詞體也。譜內(nèi)可平可仄悉參后四詞,無別首宋詞可校。

格十七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顧夐

  曲檻  春晚 碧流紋細(xì) 綠楊絲軟 露華鮮 杏枝繁 鶯囀 野蕪平似剪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直是人間到天上  堪游賞 醉眼疑屏幛 對池塘  惜韶光 斷腸 為花須盡狂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孫光憲“風(fēng)飐波斂”詞體,惟前段第三句不用韻,第五、六句作三字兩句、兩字一句異。 《詞律》于“露華鮮,杏枝繁”句注“兩平韻”。按此詞前段本全押仄韻,有顧詞別首可證,豈又間入平韻?況兩句兩韻亦無一先、十三元遽用古韻之理。

格十八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顧夐

  燕飏 晴景  小窗屏暖 鴛鴦交頸 菱花掩卻翠鬟攲 慵整 海棠簾外影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繡幃香斷金鸂鶒  無消息 心事空相憶 倚東風(fēng)  春正濃 愁紅 淚痕衣上重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與“曲檻春晚”詞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韻,第五、六句作七字一句異。

格十九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六句五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孫光憲

  太平天子  等閒游戲 疏河千里 柳如絲 偎倚綠波春水 長淮風(fēng)不起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如花殿腳三千女  爭云雨 何處留人住 錦帆風(fēng)  煙際紅 燒空 魂迷大業(yè)中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此亦“風(fēng)飐波斂”詞體,惟前段起句四字,第四句三字,第五句六字異。

格二十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六句六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孫光憲

  柳拖金縷  著煙籠霧 濛濛落絮 鳳凰舟上楚女 妙舞 雷喧波上鼓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龍爭虎戰(zhàn)分中土 人無主 桃葉江南渡 擘花箋  艷思牽 成篇 宮娥相與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此與“天平天子”詞同,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二字一句,又第四句多押一韻,換頭仍押前段仄韻異。 以上詞五首皆前段仄韻,后段仄韻、平韻者,在唐詞中又自成一體。

格二十一 雙調(diào)五十一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五句五仄韻 張泌

  渺莽 云水 惆悵暮帆 去程迢遞 夕陽芳草 千里萬里 雁聲無限起 
  中仄中仄中中仄中中平中仄中中中中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


  夢魂悄斷煙波里 心如醉 相見何處是 錦屏香冷無睡 被頭多少淚 
  中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中仄平中仄仄中中中平仄中平平仄仄


此詞前后段全押仄韻,宋柳永、徐昌圖、秦觀、黃庭堅、呂渭老、《梅苑》無名氏諸詞皆原于此。至換頭三句猶然溫詞體也。但前后段兩結(jié)句俱五字,與柳永二詞一類。若徐昌圖詞前后段兩結(jié)句俱六字,又與呂渭老、黃庭堅、《梅苑》詞自為一類。譜內(nèi)可平可仄即參以下類列諸詞。

格二十二 雙調(diào)五十七字,前段七句五仄韻,后段六句五仄韻 柳永

  淮岸 漸晚 圓荷向背 芙蓉深淺 仙娥畫舸 露影紅芳交亂 難分花與面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采多漸覺輕舸滿 呼歸伴 急槳煙波遠(yuǎn) 隱隱棹歌 漸被蒹葭遮斷 曲終人不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此照張泌詞填,惟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六字一句,較為整齊。

格二十三 雙調(diào)五十七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六句五仄韻 柳永

  翠深紅淺 愁蛾黛蹙 嬌波刀剪 奇容妙伎 互逞舞裀歌扇 妝光生粉面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坐中醉客風(fēng)流慣 尊前見 特地驚狂眼 不似少年時節(jié) 千金爭選 相逢何太晚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此與“淮岸漸晚”詞同,惟前段起句四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四字異。

格二十四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仄韻 徐昌圖

  秋光滿目 風(fēng)清露白 蓮紅水綠 何處夢回 弄珠拾翠盈盈 倚蘭橈 眉黛蹙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采蓮調(diào)穩(wěn)聲相續(xù) 吳兒伴侶 倚棹吳江曲 驚起暮天 幾雙交頸鴛鴦 入蘆花 深處宿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按徐昌圖,宋太祖時人,在柳永之前。柳永“淮岸向晚”詞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四、五句,句法即本此詞填也。至前后段第五句俱不押韻,黃庭堅詞及《梅苑》無名氏詞皆宗之。但兩句俱不押韻則為正體。或前段不押,或后段不押,則為變體耳。 《尊前集》刻此詞微有脫誤,今從《花草粹編》改定。

格二十五 雙調(diào)六十一字,前段六句五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 呂渭老

  斜紅照水 似晴空萬里 明霞相倚 逐伴笑歌 小立綠槐陰里 誚沒些 春氣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紛紛覷著閒桃李 淺淺深深 不滿游人意 幽艷一枝 向晚重簾深閉 是青君 愛惜底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此與“秋光滿目”詞同,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襯字,又押韻,前后段第五句仍押韻異。 按秦觀“恨眉醉眼”詞與此同,因秦詞俚,故采此作。

格二十六 雙調(diào)六十一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 黃庭堅

  心情老懶 對歌對舞 猶是當(dāng)時眼 巧笑靚妝 近我衰容華鬢 似扶著 賣卜算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思量好個當(dāng)年見 催酒催更 只怕歸期短 飲散燈稀 背鎖落花深院 好殺人 天不管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此和秦觀詞也。但前段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五字,第五句不用韻,與秦詞小異。

格二十七 雙調(diào)五十九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后段六句三仄韻 《梅苑》無名氏

  香苞素質(zhì) 天賦予 傾城標(biāo)格 應(yīng)是曉來 暗傳東君消息 把孤芳 回暖律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壽陽粉面曾妝飾 說與高樓 休更吹羌笛 花下醉賞 留取時倚闌干 斗清香 添酒力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黃庭堅詞前段第五句不用韻,此詞后段第五句不用韻,均為仄韻《河傳》變體。又《花草粹編》無名氏詞“雙花對植。似黃封、和了龍香難敵。悶把琵琶,試把么弦輕轣。算行家、才認(rèn)得。朱窩戲撚骰兒擲。惟有燒盆,貢采偏難覓。常把那目字橫書,謝三娘、全不識。”后段第四、五句作七字一句,亦不用韻,疑有脫誤,不錄。 以上詞七首,皆前后段全押仄韻者。張詞以下三首兩結(jié)句俱五字。徐詞以下四首兩結(jié)句俱六字。 按《河傳》詞共二十七首,約分三體:有兩仄兩平四換韻者,有前段仄韻、后段仄韻平韻者,有前后段皆仄韻者。譜內(nèi)每體悉為類列注明,此調(diào)之源流正變,盡于此矣。
龍譜
河傳 《碧雞漫志》卷四引《脞說》云:“《水調(diào)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聲韻悲切。”《漫志》又稱:“《河傳》唐詞,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凡前段平韻,后仄韻。其一乃今《怨王孫》曲,屬‘無射宮’。以此知煬帝所制《河傳》,不傳已久。然歐陽永叔(修)所集詞內(nèi),《河傳》附‘越調(diào)’。亦《怨王孫》曲。今世《河傳》乃‘仙呂調(diào)’,皆令也?!薄督饖Y集》所收令詞并入“南呂宮”,《樂章集》入“仙呂調(diào)”。唐宋人所作令詞,句豆韻腳,極不一致。但前后兩片皆前仄韻,后平韻,平仄互換,則大抵相同耳。茲選兩格:一為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韻,三平韻,后片三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四字,前片四仄韻,三平韻,后片三仄韻,四平韻。

河傳 格一 李珣

  春暮  微雨 送君南浦 愁斂雙蛾  落花深處  啼鳥似逐離歌  粉檀珠淚和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臨流更把同心結(jié)   情更咽 后會何時節(jié) 不堪回首 相望已隔汀洲   櫓聲幽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格二 格二 辛棄疾

  春水  千里 孤舟浪起 夢攜西子 覺來村巷夕陽斜  幾家 短墻紅杏花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晚云做造些兒雨   折花去 岸上誰家女 太狂顛   笑那邊 柳綿 被風(fēng)吹上天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歷代作品
共306,分1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續(xù)上)
彭孫遹 1631 - 1700 三首
王士禛 1634 - 1711 二首
李良年 1635 - 1694 一首
顧貞觀 1637 - 1714 一首
沈岸登 1639 - 1702 一首
李符 1639 - 1689 二首
高士奇 1645 - 1703 二首
查慎行 1650 - 1728 二首
納蘭性德 1655 - 1685 一首
趙執(zhí)信 1662 - 1744 一首
王時翔 1675 - 1744 一首
厲鶚 1692 - 1752 十五首
春陰晼晚。
薔薇庭院。
謝女樓空,秦娥夢斷。
倩柳色把情傳。
結(jié)纏綿。

當(dāng)初小喜將人惹。
還拋舍。
煞是無賴也。
別來又過寒食,幾樹橫斜。
斷腸花(古詩:小喜多唐突,相憐能幾時。)。
銀箭聲悄。
金屏思惱。
香夢和云,流鶯弄曉。
一樹樹海棠紅。
不禁風(fēng)。

風(fēng)狂雨驟傷心處。
花落去。
秾艷空辜負(fù)。
登樓一望天際,目盡南云。
鎮(zhèn)思君。
愁緒。
如許。
對清宵。
砌竹風(fēng)敲蕭蕭。
一聲兩聲魂欲銷。
無聊。
冬缸凝玉膏。

卻抱云和傳素怨。
芳信晚。
腸并危弦斷。
夜烏啼。
竹葉飛。
凄其。
小窗月又西。
碧天云晚。
綠梧小院。
簾額花輕,煙眉柳斷。
珠淚裹寄誰傳。
漬紅綿。
愁多自覺春相惹。
怕相舍。
則索廝守也。
紅窗刀尺初罷。
銀漢西斜卜燈花。
畫閣清悄。
情思懊惱。
旅雁生秋,哀蛩餞曉。
葉底漸減蕉紅。
怯西風(fēng)。

鶯花步步郎行處,將夢去。
歡儂忍相負(fù)。
樓頭望斷,千里思化春云。
遠(yuǎn)隨君。
愁絕。
難說。
且徘徊。
陌上殘梅暗催。
軟香作團(tuán)吹不開。
紅埃。
那人兒正來。

疏雨忽飛煙渺渺。
芳徑杳。
屧映青苔好。
碎萍穿。
鷗正眠。
柳邊。
倩郎扶上船。
憔悴。
經(jīng)歲。
封侯何益。
漫教夫婿道,歸須及,落花前。
果然。
得人心可憐。
眉間一粟黃紋小。
歡應(yīng)到。
勝接回鸞誥。
說相思。
知未知。
遲遲。
索他歸夢詩。
喬木。
疏竹。
古亭偏。
亭下春流細(xì)泉。
方花古礎(chǔ)甃石圓。
涓涓。
山廚遠(yuǎn)近穿。

小榼三升攜濁酒。
杯泛后。
上馬仍回首。
柳絲濃。
碧云重。
連峰。
星星聞暝鐘。
海門潮涌。
金焦欲動。
涉險頻經(jīng),乘風(fēng)不恐。
買得葉樣輕舟。
截東流。

霎時來到瓜州岸。
回頭看。
故國山川遠(yuǎn)。
長江忽限南北,從此天涯。
日思家。
撥棹。
春曉。
泛蘭舟。
水調(diào)歌頭翠樓。
個儂倚闌金鳳鉤。
揚州。
傾杯憶舊游。

解佩翻香留客住。
芳草渡。
一片瀟瀟雨。
別瑤姬。
惜分飛。
竹枝。
添聲楊柳枝。
草色,深碧,似眉峰,花落添些碎紅。
踏青時節(jié)和雨濃,茸茸,裙腰一抹風(fēng)。

斂翅春寒憐褪粉,棲未穩(wěn),飛去撩叢鬢。
蹴芳塵,待香輪,如茵,賺他撲蝶人。
北淀荷凋,西堤柳變。
蓼汊蘆汀,時聞斷雁。
萬里捲盡寒煙,蔚藍(lán)天。

亭皋水葉蕭蕭下,萸堪把。
又是重陽也。
龍山會上人靜,濁酒堪賒,對黃花。
薄暮。
微雨。
做秋聲。
紙瓦山窗獨明。
蘆花夾岸舟乍停。
曾經(jīng)。
瀟瀟和雁聽。

還蔌蔌。
靜覺涼生屋。
記明朝。
約登高。
隔宵。
殘燈挑復(fù)挑。
雙燕。
相見。
又今朝。
來覓蓬茅舊巢。
酒邊一旗煙外招。
飄飄。
綠楊紅板橋。

昨夜社公新雨足。
杯珓卜。
蠶麥家家熟。
約比鄰。
去酬神。
老人。
再逢得幾巡。
春殘,紅怨。
掩雙環(huán),微雨花閒晝閒。
無言暗將紅淚彈,闌珊,香銷輕夢還。

斜倚畫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
記當(dāng)時,垂柳絲,花枝,滿庭胡蝶兒。
秋近。
芳蘭傳信。
永日空齋。
故應(yīng)偏為主人開。
銜杯。
稱幽懷。
春前誤被東君見。
荒吳苑。
蝶妒蜂猶戀。
好裁紅錦護(hù)氛氳。
爭教取次聞。
別去萬里。
獨生寧死。
魂斷黃沙,影依白水。
化作一片貞珉。
盼征人。

綠苔如發(fā)涼風(fēng)飐。
秋容淡。
清露啼珠點。
漢皇此恨應(yīng)識,莫逞雄才。
棄朱崖。
青浮卵碗。
餅煮槐芽,竹胎猶短。
園丁掣鎖,疏籬煙滿。
我來參玉版。

一村嫩雨林梢泫。
如啼眼。
鴉觜和苔鏟。
洋洲詩句曾柬。
有人炊晚飯。
三月。
三月。
小桃吹謝。
綠到荒原。
英雄種菜不堪論。
蕪菁。
晝閉門。

臥龍已去天星隕。
軍聲盡。
戰(zhàn)土猶微墳。
至今遺種乞鄰翁。
殘冬。
滿畦黃葉風(fēng)。
顆顆。
黃破。
一林盧橘,縣金欲墮。
吸紅螺。
愛新鵝。
婀娜。
亂壓東園舸。

跳脫玲瓏美人腕。
牽銀蒜。
映得光零亂。
蠟兒團(tuán)。
汁兒酸。
搓丸。
欲將書寄難。
天涼似水。
霜黃梧子。
斜陽返照,秋香一樹。
累累。
靃靡。
鯉魚風(fēng)又起。

晶盤買向閒坊市。
空齋里。
點綴烏皮幾。
遠(yuǎn)還疏。
澹如無。
清虛。
酒醒聞著渠。
低罥萸灣,亂覆蘭渚,蟹舍魚叉。
斜撐艇子照鬟鴉。
家家。
采菱娃。
江南水國堪消夏。
涼風(fēng)灑。
粉刺兜羅帕。
生憎辜負(fù)鏡奩花。
天涯。
浮梁去賣茶。
貢兼橘柚。
南方無偶。
鳥爪休捫。
倚闌閒弄,脈脈想見銷魂。
玉纖痕。

碾香漬入搓酥粉。
西風(fēng)緊。
一夜芙蓉冷。
檀奴有意,為遮交午腮紅。
傍簾櫳。
村陌。
吹笛。
水風(fēng)涼。
綠蠣墻邊路長。
牛衣古柳紫瓜香。
商量。
為他加蜀姜。

園官菜把無萵苣。
清貧處。
且汲流泉煮。
折項瓠。
白雕胡。
山廚。
多堪敵落蘇。
秋早。
懷抱。
龍涎味滑,雀頭名好。
江鄉(xiāng)幽興最堪憐。
年年。
蹲鴟不論錢。

矮鐺折腳煨殘火。
山僧坐。
往事今無那。
斫侯鯖。
搗金橙。
閒評。
何如玉糝羹。
湖天平碧。
鴉頭十五,雙搖輕楫。
清歌學(xué)唱想夫憐,采得。
綠房和子擘。

家鄉(xiāng)消夏灣前后。
愁時候。
心苦君知否。
館娃宮。
水煙空。
秋風(fēng)。
銷魂墜粉紅。
鶴巢兔柴。
濃陰瀟灑。
樹間紅碎。
滿江城,堪愛。
楝花風(fēng)大。
筠籠和葉賣。

堆盤磊磊楊家果。
玫瑰顆。
掐得檀痕破。
淚淋漓。
濕胭脂。
沾衣。
問郎知不知。
霜后。
紅透。
榴房初剖。
伴栗黃皴,和橙綠皺。
石醋姊妹凄其。
秋來子滿枝。

粉裙曾染蠻腥血。
華時節(jié)。
光景真飄瞥。
向墻陰一樹,猶記舊風(fēng)流。
墜搔頭。
溪漲。
風(fēng)浪。
籠瓜船上。
蜜筒虎掌。
許多新樣。
團(tuán)麝揉酥醞釀。
誰將雙鼻餉。

散筵香粉祈河鼓。
當(dāng)風(fēng)露。
黏著黃金縷。
夢瞢騰。
事難憑。
東陵。
種時熟未曾。
閩嶺。
幽境。
海天遙。
綠荔丹蕉最饒。
何如青子綴長條。
風(fēng)標(biāo)。
紅鹽點不消。

幔亭峰下家千里。
沾牙齒。
諫味無如此。
試鐙天。
擘柑筵。
春纖。
裹來和茗煎。
赪頰。
堪摘。
舊湖州。
水驛旗亭小留。
重來杜牧惱春愁。
紅樓。
一時不奈秋。

吳娘桃葉傷心曲。
聲聲蹙。
歌罷難教續(xù)。
破時新。
翠嫵顰。
嬌嗔。
中心別有人。
風(fēng)飐。
月暗。
曲廊斜。
別夢依依謝家。
牽?;h落掛青花。
夭邪。
豆棚閒著他。

豆花八月吹涼雨。
秋深處。
剪響裁吳纻。
犀鎮(zhèn)帷。
換袷衣。
依稀。
一檐香又肥。
按:右十五首見《靈芬館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