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河傳 欽譜
河傳 宋王灼《碧雞漫志》云,《河傳》,唐曲,今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前段仄韻,后段平韻。其一屬無射宮,即《怨王孫》曲,外又有越調(diào)、仙呂調(diào)兩曲。
按《河傳》之名始于隋代,其詞則創(chuàng)自溫庭筠。《花間集》所載唐詞,句讀韻葉,頗極參差,然約計不過三體。有前后段兩仄兩平四換韻者,如溫庭筠“湖上”詞以下十五首是也。內(nèi)韋莊詞名《怨王孫》,宋人多宗之。歐陽修詞注“越調(diào)”。張先詞有“海宇,稱慶,與天同”句,更名《慶同天》。李清照詞有“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句,更名《月照梨花》。有前段仄韻、后段仄韻平韻者,如孫光憲“風(fēng)飐”詞以下五首是也,宋詞無填此調(diào)者。有前后段皆仄韻者,如張泌“渺莽”詞以下七首是也,宋詞亦宗之。《樂章集》注“仙呂調(diào)”。徐昌圖詞有“秋光滿目”句,更名《秋光滿目》。歷來舊譜,大都挨字類列,其體莫辨,閱者茫然。譜內(nèi)劃清三體,每體中細(xì)辨句讀韻葉,各以類列,庶按譜時,各有所宗,不致混淆矣。

河傳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兩仄韻、五平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溫庭筠

  湖上  閒望 雨蕭蕭  煙浦花橋路遙 謝娘翠蛾愁不銷 終朝 夢魂迷晚潮 
  中仄平仄仄平平中仄中中中平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平平仄平


  蕩子天涯歸棹遠(yuǎn)   春已晚 鶯語空腸斷 若耶溪   溪水西 柳堤 不聞郎馬嘶 
  中中中中中中仄中中仄中仄中平仄仄平平中中平中平仄平平仄平


此調(diào)創(chuàng)自此詞,換頭七字一句、三字一句、五字一句,各體皆然,其源蓋出于此。 按《花間集》溫詞三首,前段第四句“夢里每愁依違”,“夢”字、“每”字俱仄聲,“依”字平聲。又“仙景個女采蓮”,“女”字仄聲。第五句“仙客一去燕已飛”,“仙”字平聲,“客”字仄聲。后段起句“紅袖搖曳逐風(fēng)暖”,“逐”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此詞前后段兩仄兩平四換韻,兩結(jié)俱二字一句、五字一句,與下孫、顧、辛三詞為一類。

格二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孫光憲

  花落  煙薄 謝家池閣 寂寞春深  翠娥輕斂意沈吟 沾襟 無人知此心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玉爐香斷霜灰冷   簾鋪影 梁燕歸紅杏 晚來天   空悄然 孤眠 枕檀云髻偏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與溫庭筠“湖上閒望”詞同,惟第三句四字仍押仄韻,第四句四字始起平韻異。

格三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顧夐

  棹舉  舟去 波光渺渺 不知何處 岸花汀草共依依  雨微 鷓鴣相逐飛 
  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天涯離恨江聲咽   啼猿切 此意向誰說 艤蘭橈   獨無憀 魂銷 小爐香欲焦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亦與溫詞同,惟前段第三句四字不用韻,第四句四字仍押仄韻異。

格四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四仄韻、三平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辛棄疾

  春水  千里 孤舟浪起 夢攜西子 覺來村巷夕陽斜  幾家 短墻紅杏花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晚云做造些兒雨   折花去 岸上誰家女 太狂顛   笑那邊 柳綿 被風(fēng)吹上天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此與顧夐“棹舉舟去”詞同,惟前段第三句亦用仄韻異。

格五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兩仄韻、一疊韻、四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三平韻 張泌

  紅杏  紅杏 交枝相映 密密濛濛  一庭濃艷倚東風(fēng) 香融 透簾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斜陽似共春光語   蝶爭舞 更引流鶯妒 魂銷千片玉尊前   神仙 瑤池醉暮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此詞亦與溫詞體同,惟前段第二句即疊上句,第三句四字用仄韻,第四句四字用平韻,結(jié)句三字,后段第四、五句作七字一句異。 坊刻起句脫“紅杏”疊字,今照《詞緯》本增定。 此詞亦四換韻,但前段結(jié)句三字,后段結(jié)句五字,與下閻詞又自為一類。

格六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一仄韻、一疊韻、四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三平韻 閻選

  秋雨  秋雨 無晝無夜 滴滴霏霏  暗燈涼簟怨分離 妖姬 不勝悲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西風(fēng)稍急喧窗竹   停又續(xù) 膩臉懸雙玉 幾回邀約雁來時   違期 雁歸人不歸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與張泌詞同,惟前段第三句不用仄韻,后段平韻即用前段原韻異。 按《河傳》詞體,凡兩結(jié)平韻者,其兩起皆仄韻,如溫庭筠之“湖上。閒望。”四字押兩仄韻,此詞“秋雨。秋雨。”四字正與溫詞同,《詞律》不注仄韻非。

格七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韋莊

  錦浦  春女 繡衣金縷 霧薄云輕  花深柳暗 時節(jié)正是清明 雨初晴 
  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中中仄平平仄平平


  玉鞭魂斷煙霞路  鶯鶯語 一望巫山雨 香塵隱映 遙見翠檻紅樓   黛眉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中中仄平平仄平平


此即溫詞體,但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六字,兩結(jié)句皆三字,另開宋詞一派,張先、陸游、張元干、李清照、黃升等詞皆出于此。又此詞后段仄韻,即押前段原韻,與溫詞小異。 按《花間集》韋詞三首名《河傳》,《尊前集》韋詞一首名《怨王孫》,平仄如一,惟“何處煙雨”詞前段起句“何”字平聲。又前段第五、六句“畫橈金縷,翠旗高飐香風(fēng)”,“金”字、“高”字俱平聲。后段第四、五句“江都宮闕,清淮月映迷樓”,“宮”字、“淮”字俱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之,馀參以下類列六詞。

格八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兩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葉韻 張先

  海宇 稱慶  復(fù)生元圣 風(fēng)入南薰  拜恩遙闕 衣上曉色猶春 望堯云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游鈞廣樂人疑夢   仙聲共 日轉(zhuǎn)旗光動 無疆圣算 何待更祝華封 與天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韋詞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韻異。 又按此詞后段平韻,即葉本部三聲,與另換別韻者不同,下李清照詞亦然。

格九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葉韻 李清照

  帝里 春晚  重門深院 草綠階前  暮天雁斷  樓上遠(yuǎn)信誰傳  恨綿綿 
  仄仄中仄平平中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多情自是多沾惹   難拌舍 又是寒食也 秋千陌巷 人靜皎月初斜 浸梨花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張詞同,惟前段第五句仍押仄韻異。 按韋莊“何處煙雨”詞,前段第五句“畫橈金縷”,“縷”字仍押仄韻,正與此同。但此詞起句“帝里”,“里”字不用韻,而韋詞起句“何處”,“處”字則用韻,又稍不同耳。 又按《漱玉詞》李詞別首,其前段第五句亦仍押仄韻,但前段第一、二、三句“夢斷,漏悄,愁濃酒惱”,“漏”字、“酒”字俱仄聲。后段第一、二句“玉簫聲斷人何處,春又去”,“又”字亦仄聲,與諸家稍異。

格十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七句三仄韻、兩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張元干

  小院 春晝  晴窗霞透 著雨胭脂 倚風(fēng)翠袖 芳意惱亂人多  暖金荷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多情不分群葩后  傷春瘦 淺黛眉尖秀 紅潮醉臉 半掩花底重門   怨黃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李清照“帝里春晚”詞同,惟前段第四句不押平韻。 按《蘆川集》張詞二首皆然,其后段仄韻即用前段原韻,又與韋詞一例。

格十一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陸游

  悶已縈損  那堪多病 幾曲屏山 伴人晝靜 梁燕催起猶慵  換熏籠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新愁舊恨何時盡  漸彫綠鬢 小雨知花信 芳箋寄與 何處繡閣珠櫳  柳陰中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張元干詞同,惟前段起句四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異。

格十二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兩仄韻、兩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陸游

  霽景 風(fēng)軟 煙江春漲  小閣無人 繡簾半上 花外姊妹相呼  約摴蒱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修蛾忘了章臺樣  細(xì)思一晌 感事添惆悵 胸酥臂玉消減 擬覓雙魚  倩傳書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與張元干詞同,惟前段第二句不用韻,后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四字一句異。 按陸游詞二首,后段所押仄韻、平韻,即用前段原韻,與各家另換別韻者不同。

格十三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兩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黃升

  晝景  方永 重簾花影 好夢猶酣 鶯聲喚醒 門外風(fēng)絮交飛  送春歸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修蛾畫了無人問   幾多別恨 淚洗殘妝粉 不知郎馬何處 煙草凄迷   鷓鴣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陸游“霽景風(fēng)軟”詞同,惟前段起二句俱用韻。 按坊本后段第四句作“不知郎馬何處嘶”,多一“嘶”字,今從《花庵詞選》改定,且此句亦無用韻之例,觀各家體可知。

格十四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四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李珣

  春暮  微雨 送君南浦 愁斂雙蛾  落花深處  啼鳥似逐離歌  粉檀珠淚和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臨流更把同心結(jié)   情哽咽 后會何時節(jié) 不堪回首 相望已隔汀洲   櫓聲幽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詞前段第四句“蛾”字起下平韻,第五句“處”字,仍押上仄韻,是唐詞間押法,亦名隔句押。 按《花間集》李詞二首皆然,在諸家中又自成一體。

格十五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四仄韻、三平韻,后段六句三仄韻、兩平韻 李珣

  去去  何處 迢迢巴楚 山水相連  朝云暮雨  依舊十二峰前  猿聲到客船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愁腸豈異丁香結(jié)   因離別 故國音書絕 想佳人花下 對明月春風(fēng)   恨應(yīng)同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春暮微雨”詞同,惟后段第四、五句俱五字異。 以上詞十五首悉四換韻者。溫詞以下四首皆前結(jié)五字、后結(jié)五字;張泌以下二首皆前結(jié)三字、后結(jié)五字;韋詞以下七首皆前結(jié)三字、后結(jié)三字;李詞二首皆前結(jié)五字,后結(jié)三字。譜內(nèi)各以類列,故不挨字編次。

格十六 雙調(diào)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六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一疊韻 孫光憲

  風(fēng)飐  波斂 圓荷閃閃 珠傾露點 木蘭舟上 何處吳娃越艷 藕花紅照臉 
  中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大堤狂殺襄陽客  煙波隔 渺渺湖光白 身已歸  心不歸 斜暉 遠(yuǎn)汀鸂鶒飛 
  中中中中中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中平中中平中平中平中仄平


此詞前段全用仄韻,與諸家異。若后段上仄下平,則猶然溫詞體也。譜內(nèi)可平可仄悉參后四詞,無別首宋詞可校。

格十七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顧夐

  曲檻  春晚 碧流紋細(xì) 綠楊絲軟 露華鮮 杏枝繁 鶯囀 野蕪平似剪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直是人間到天上  堪游賞 醉眼疑屏幛 對池塘  惜韶光 斷腸 為花須盡狂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孫光憲“風(fēng)飐波斂”詞體,惟前段第三句不用韻,第五、六句作三字兩句、兩字一句異。 《詞律》于“露華鮮,杏枝繁”句注“兩平韻”。按此詞前段本全押仄韻,有顧詞別首可證,豈又間入平韻?況兩句兩韻亦無一先、十三元遽用古韻之理。

格十八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顧夐

  燕飏 晴景  小窗屏暖 鴛鴦交頸 菱花掩卻翠鬟攲 慵整 海棠簾外影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繡幃香斷金鸂鶒  無消息 心事空相憶 倚東風(fēng)  春正濃 愁紅 淚痕衣上重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與“曲檻春晚”詞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韻,第五、六句作七字一句異。

格十九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段六句五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孫光憲

  太平天子  等閒游戲 疏河千里 柳如絲 偎倚綠波春水 長淮風(fēng)不起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如花殿腳三千女  爭云雨 何處留人住 錦帆風(fēng)  煙際紅 燒空 魂迷大業(yè)中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此亦“風(fēng)飐波斂”詞體,惟前段起句四字,第四句三字,第五句六字異。

格二十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段六句六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四平韻 孫光憲

  柳拖金縷  著煙籠霧 濛濛落絮 鳳凰舟上楚女 妙舞 雷喧波上鼓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龍爭虎戰(zhàn)分中土 人無主 桃葉江南渡 擘花箋  艷思牽 成篇 宮娥相與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此與“天平天子”詞同,惟前段第四、五句作六字一句、二字一句,又第四句多押一韻,換頭仍押前段仄韻異。 以上詞五首皆前段仄韻,后段仄韻、平韻者,在唐詞中又自成一體。

格二十一 雙調(diào)五十一字,前段七句四仄韻,后段五句五仄韻 張泌

  渺莽 云水 惆悵暮帆 去程迢遞 夕陽芳草 千里萬里 雁聲無限起 
  中仄中仄中中仄中中平中仄中中中中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


  夢魂悄斷煙波里 心如醉 相見何處是 錦屏香冷無睡 被頭多少淚 
  中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中仄平中仄仄中中中平仄中平平仄仄


此詞前后段全押仄韻,宋柳永、徐昌圖、秦觀、黃庭堅、呂渭老、《梅苑》無名氏諸詞皆原于此。至換頭三句猶然溫詞體也。但前后段兩結(jié)句俱五字,與柳永二詞一類。若徐昌圖詞前后段兩結(jié)句俱六字,又與呂渭老、黃庭堅、《梅苑》詞自為一類。譜內(nèi)可平可仄即參以下類列諸詞。

格二十二 雙調(diào)五十七字,前段七句五仄韻,后段六句五仄韻 柳永

  淮岸 漸晚 圓荷向背 芙蓉深淺 仙娥畫舸 露影紅芳交亂 難分花與面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采多漸覺輕舸滿 呼歸伴 急槳煙波遠(yuǎn) 隱隱棹歌 漸被蒹葭遮斷 曲終人不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此照張泌詞填,惟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六字一句,較為整齊。

格二十三 雙調(diào)五十七字,前段六句四仄韻,后段六句五仄韻 柳永

  翠深紅淺 愁蛾黛蹙 嬌波刀剪 奇容妙伎 互逞舞裀歌扇 妝光生粉面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坐中醉客風(fēng)流慣 尊前見 特地驚狂眼 不似少年時節(jié) 千金爭選 相逢何太晚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此與“淮岸漸晚”詞同,惟前段起句四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四字異。

格二十四 雙調(diào)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仄韻 徐昌圖

  秋光滿目 風(fēng)清露白 蓮紅水綠 何處夢回 弄珠拾翠盈盈 倚蘭橈 眉黛蹙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采蓮調(diào)穩(wěn)聲相續(xù) 吳兒伴侶 倚棹吳江曲 驚起暮天 幾雙交頸鴛鴦 入蘆花 深處宿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按徐昌圖,宋太祖時人,在柳永之前。柳永“淮岸向晚”詞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四、五句,句法即本此詞填也。至前后段第五句俱不押韻,黃庭堅詞及《梅苑》無名氏詞皆宗之。但兩句俱不押韻則為正體?;蚯岸尾谎海蚝蠖尾谎?,則為變體耳。 《尊前集》刻此詞微有脫誤,今從《花草粹編》改定。

格二十五 雙調(diào)六十一字,前段六句五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 呂渭老

  斜紅照水 似晴空萬里 明霞相倚 逐伴笑歌 小立綠槐陰里 誚沒些 春氣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紛紛覷著閒桃李 淺淺深深 不滿游人意 幽艷一枝 向晚重簾深閉 是青君 愛惜底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此與“秋光滿目”詞同,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襯字,又押韻,前后段第五句仍押韻異。 按秦觀“恨眉醉眼”詞與此同,因秦詞俚,故采此作。

格二十六 雙調(diào)六十一字,前段六句三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 黃庭堅

  心情老懶 對歌對舞 猶是當(dāng)時眼 巧笑靚妝 近我衰容華鬢 似扶著 賣卜算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思量好個當(dāng)年見 催酒催更 只怕歸期短 飲散燈稀 背鎖落花深院 好殺人 天不管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此和秦觀詞也。但前段第二句四字,第三句五字,第五句不用韻,與秦詞小異。

格二十七 雙調(diào)五十九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后段六句三仄韻 《梅苑》無名氏

  香苞素質(zhì) 天賦予 傾城標(biāo)格 應(yīng)是曉來 暗傳東君消息 把孤芳 回暖律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壽陽粉面曾妝飾 說與高樓 休更吹羌笛 花下醉賞 留取時倚闌干 斗清香 添酒力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黃庭堅詞前段第五句不用韻,此詞后段第五句不用韻,均為仄韻《河傳》變體。又《花草粹編》無名氏詞“雙花對植。似黃封、和了龍香難敵。悶把琵琶,試把么弦輕轣。算行家、才認(rèn)得。朱窩戲撚骰兒擲。惟有燒盆,貢采偏難覓。常把那目字橫書,謝三娘、全不識。”后段第四、五句作七字一句,亦不用韻,疑有脫誤,不錄。 以上詞七首,皆前后段全押仄韻者。張詞以下三首兩結(jié)句俱五字。徐詞以下四首兩結(jié)句俱六字。 按《河傳》詞共二十七首,約分三體:有兩仄兩平四換韻者,有前段仄韻、后段仄韻平韻者,有前后段皆仄韻者。譜內(nèi)每體悉為類列注明,此調(diào)之源流正變,盡于此矣。
龍譜
河傳 《碧雞漫志》卷四引《脞說》云:“《水調(diào)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聲韻悲切。”《漫志》又稱:“《河傳》唐詞,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凡前段平韻,后仄韻。其一乃今《怨王孫》曲,屬‘無射宮’。以此知煬帝所制《河傳》,不傳已久。然歐陽永叔(修)所集詞內(nèi),《河傳》附‘越調(diào)’。亦《怨王孫》曲。今世《河傳》乃‘仙呂調(diào)’,皆令也?!薄督饖Y集》所收令詞并入“南呂宮”,《樂章集》入“仙呂調(diào)”。唐宋人所作令詞,句豆韻腳,極不一致。但前后兩片皆前仄韻,后平韻,平仄互換,則大抵相同耳。茲選兩格:一為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韻,三平韻,后片三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四字,前片四仄韻,三平韻,后片三仄韻,四平韻。

河傳 格一 李珣

  春暮  微雨 送君南浦 愁斂雙蛾  落花深處  啼鳥似逐離歌  粉檀珠淚和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臨流更把同心結(jié)   情更咽 后會何時節(jié) 不堪回首 相望已隔汀洲   櫓聲幽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格二 格二 辛棄疾

  春水  千里 孤舟浪起 夢攜西子 覺來村巷夕陽斜  幾家 短墻紅杏花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晚云做造些兒雨   折花去 岸上誰家女 太狂顛   笑那邊 柳綿 被風(fēng)吹上天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歷代作品
共306,分1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續(xù)上)
屈大均 1630 - 1696 三首
徐楩 一首
陳世祥 六首
沈榛 一首
王庭 1607 - 1693 三首
柳是 1618 - 1664 一首
丁澎 1622 - 1686 一首
黃永 一首
鄒祗謨 1627 - 1670 五首
朱彝尊 1629 - 1709 四首
董元愷 1630 - 1687 二首
陳維崧 1631 - 1688 十六首
河傳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杜宇。
何處。
聲聲凄楚。
濺血成痕,猩紅染雨。
開落朵朵氤氳。
無窮古帝魂。
君臣忽隔蠶叢路。
因情誤。
故國茫茫失路。
恨年年寒食,與野死重華。
總無家。
月照梨花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天氣,初暖。
簾簾都卷。
碧草多情,隨人近遠(yuǎn)。
黃蝶白蝶依依。
逐花飛。
春歸只有飛花送。
煙輕雨重。
片片風(fēng)相弄。
乳鶯銜去休太頻。
頻使愁人。
淚沾巾。
河傳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芳草。
芳草。
萋萋官道。
恨爾如煙。
一春相逐夕陽邊。
揚鞭。
趁晴天。

天愁卻比人愁重。
雨如夢。
暗把韶光送。
東風(fēng)休作花落媒。
吹來。
含啼向酒杯。
河傳 明末清初 · 徐楩
風(fēng)曉。
花悄。
落紅多。
鶯路朝來漸疏。
匆匆春色嗟易過。
柰何。
竹床入夜孤。

虛館凄清憑夢汝。
離復(fù)聚。
只有孤衾里。
醒來難。
仍是單。
淚潸。
枕函垂小寒。
河傳 江望 明末清初 · 陳世祥
莽云,莽水。
一幅橫披,何人佳制。
離奇空幻,百千萬里。
都來雙目里。

夕陽西下漁歌起。
煙如穗。
好向江頭醉。
頹然云水之內(nèi)。
夢魂真足寄。
河傳 贈歌童 明末清初 · 陳世祥
聽半。
聽半。
個儂魂斷。
吐玉揉香。
都來字字總成雙。
鴛鴦。
不求凰。

曲終生遣寒窗暖。
春恨滿。
寫恨嫌箋短。
鑄將金屋待卿藏。
端相。
溫柔是此鄉(xiāng)。
怨王孫 有憶 明末清初 · 陳世祥
玉人,何處。
落花殘霧。
水浸平橋,煙迷遠(yuǎn)樹。
無語獨憑欄桿。
淚斑斑。

枕痕一晌留香軟。
秋夢淺。
近晚風(fēng)如剪。
搖搖影影,瑟瑟幽思誰牽。
一聲蟬。
河傳 醉倒 明末清初 · 陳世祥
茗艼。
難醒。
支離傾仄,絕奇之影。
舉杯問影爾何如。
樂乎。
酒腸今不枯。

從來醉境無人說。
憑千劫。
真醉不磨滅。
誰吾曹。
足酒豪。
明朝。
和天筑酒巢。
今日。
非昔。
向妝臺畔,耐卿小立。
一雙艷玉總生香。
問郎。
柔情那處長。

郎憨故把人來攪。
和人好。
不顧人兒惱。
對花枝。
不語時。
尋思。
愁深郎不知。
睡睡。
心碎。
燈花如彗。
特地驚人。
梧桐一墜,可憐近夢無靈。
癡魂徹骨餳。

愁中道路千千疊。
千千結(jié)。
死伴千千劫。
到拼他深夜,了雨裂風(fēng)揉。
盡情愁。
河傳 隋堤 明末清初 · 沈榛
容與。
江浦。
隋堤深處。
碧水依然。
落花如雨。
煬帝歌舞三千。
閑游攜絳仙。

黃鸝宛轉(zhuǎn)垂楊老。
瓊花好。
忽失西京道。
悲懷腸斷,昔人永絕迷樓。
恨揚州。
灘險水小。
行人慣惱。
暝色迷煙,孤舟路渺。
前往泊處相安。
有山潭。

山聲十里隨呼去。
云有墓。
響答能無苦。
居人舊事,堪數(shù)草竊銷烽。
一年中。
河傳 語花(壬午) 明末清初 · 王庭
花夭。
疑笑。
不能言。
宛轉(zhuǎn)憐人眼前。
昨宵清露應(yīng)汝寒。
豈堪。
也如人獨眠。

暮蝶朝蜂尋太急。
須莫惜。
可及今顏色。
待明朝。
無復(fù)嬌。
有勞。
微姿溝水消。
河傳 初夏(壬午) 明末清初 · 王庭
花老。
春少。
踏風(fēng)輕。
接葉朝來過鶯。
染他草色新雨青。
慣經(jīng)。
向人愁處生。

抽筍漸添窗外珠。
才見綠。
搖動聲知簌。
柳依依。
撲絮稀。
掩扉。
看他何處歸。
河傳 憶舊 明末清初 · 柳是
花前雨后,暗香小病,真?zhèn)€思清切。
夢時節(jié),見他從不輕回。
風(fēng)動也,難尋覓。
簡點枕痕剛半折。
淚滴紅綿,又早春文滅。
乒兒臂兒,都是那有情人,故把人心搖拽。
雙燕。
如剪。
乍逢寒食,飛來深院。
呢喃小語訴東風(fēng),留戀。
主人情莫遣。

雕梁依舊頻頻見。
香夢遠(yuǎn)。
春逐梨花軟。
復(fù)依檐。
又穿簾。
懨懨。
汝來今更添。
如組。
如舞。
卑枝伏蠖。
高枝蹲虎。
夕陽楚楚。
畫出影兒相賭。
筆力空今古。
公孫劍舞張顛墨,堪相匹。
千載成三絕。
煙如縈。
云如迎。
一更鐘定野魈鳴。
一杯酹汝。
春色何癡,藥欄深處。
海棠沉睡,紫煙紅雨。
和夢將伊去。

鳥啼偏攪香衾侶。
無情緒。
魂共春絲語。
柳館鶯來作寓。
喚雙鬟莫與。
繡幃。
深處。
夜深私語。
襯月銀云。
洗花玉雨,雨馀遙指青虹。
美人虹。

沉沉春夢和煙繞。
相思草。
留飼相思鳥。
重簾垂下,博山自爇香魚。
美人魚。
新銜花史。
藥欄煙重,花枝嬌倚。
戲拋紅豆打鶯兒。
笑指。
犀奩占喜子。
影入青銅紅窈窕。
爐煙繞。
望斷羊車悄。
玉魚涼繡鴛藏。
宮裝。
塵生金縷箱。
初霽。
梅雨。
紫苔綠荇,小山曲渚。
丹魚饑矣。
搓得粉香半黍。
向清波付與。

防他翠鳥輕沾羽。
雙鬟語。
種個芭蕉樹。
細(xì)數(shù)紅鱗小燕,爭泥墜處。
惹雙雙遁去。
溶溶白月。
環(huán)環(huán)紫蜺,紛紛翠雪。
萬斛胭脂,瀉拚一色銀河,搗清砧,聲續(xù)絕。
金魚鎖斷,一似繁箏急。
又似愁螀噎。
戍管梅花,癡龍渴鳳孤飛。
怨涼蟾,星欲滴。
一水填卻雙星如約。
乞巧誰憑。
訴愁君莫,知道騃女癡牛,肯憐不。
悠悠歲月辭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風(fēng)細(xì),露檻同憑,昔年曾。
南陌,歸客,紫騮驕。
水驛山椒,路遙,落花如雨煙外飄。
河橋,折殘楊柳條。

別酒西堂官燭短,紅玉碗,醉也休辭滿。
漏聲催,且徘徊,一杯,勸君更一杯。
嶺外,傾蓋,日招尋。
一別愁深至今。
木棉花底榕樹陰,獨吟,江潭憔悴心。

忽漫相逢燕市酒。
嗟未久,萬里仍分手。
度吳關(guān),到閩山。
艱難,知他別后顏。
花片(張南史)。
深淺(同上)。
半山晴(皎然)。
落月殷勤早鶯(周賀)
楚歌吳語嬌不成(李白)。
多情(劉長卿)
時時聽一聲(白居易)。

偶值門開暫相逐(元稹)。
聲斷續(xù)(盧仝)
過盡重重屋(白居易)。
臨高臺(王勃)
重徘徊(清晝)。
酌來(無名氏)
留君醉一杯(戴叔倫)。
鐘靜香悄。
酒欺花惱。
疏竹輕巧,瑣窗洞曉。
倦倚獸炭圍紅。
隔簾風(fēng)。

撒鹽縈絮彌漫處。
吹春去。
似把青春負(fù)。
最愛玲瓏,纖軟仿佛輕云。
共文君。
玉樓初晚。
銀篝小院。
著處魂消,偎時夢斷。
相對郢曲難傳。
話纏綿。

湔裙時節(jié)偏縈惹。
將儂舍。
恰又愁來也。
無恨傷春,情性整整斜斜。
亂楊花。
曉鶯無賴,也把啼痕,花間沾灑。
幾絲絨線,東風(fēng)分派,暗將濃淡配。

繡勻白白紅紅態(tài),黃和黛。
野圃層層界。
朝來小摘簾外,趁他微雨賣。
黃茅新蓋,土銼溫黁,霜檐低矮。
撩人幾陣,芋香無賴。
送來籬落外。

凝脂沃雪融仙瀣,馀甘在。
塞上酥堪賽。
黃粱未熟休待。
飽迎朝旭曬。
隴上。曉鶯低唱。
豆莢初嬌。小姬一色綠裙腰。
迢迢羃野橋。悲歌楊惲家居久。
三杯后。慣種南山豆。
豆花棚下月毿毿。溪南閑尋漁叟談。
谷雨。
嬌女。
微遵綠崦,輕攜翠筥。
拍茶初。
櫻筍廚。
一縷。
夜?jié)逖┤椤?div class="vnlj2bb" id='poem_sentence_6_756559_comment'>

酒惡愁將繡衾涴。
龍團(tuán)破。
頓覺春酲妥。
藉庭莎。
啜茗柯。
羅羅。
北窗幽興多。
櫻桃已謝。
牡丹開罷。
薔薇滿榭。
夕陽漫漫一架。
低亞。
檀痕污粉帕。

黃鸝一色枝頭罵。
朦朧怕。
誰迸金丸打。
畫廊東。
繡花叢。
芳絨。
施朱近也慵。
低亸墻陰,微暈簾罅,露濯煙梳。
滿園奼紫趁晴鋪。
縈紆。
傍裙裾。
玉娥撲遍花間路。
誰飛去。
紈扇今番誤。
有時粉翅凝花須。
輕扶。
問伊如不如。
楚歌四面。
戰(zhàn)旗一片。
歲歲江東。
此花漬透,還是垓下重瞳。
舊啼紅。

劉郎原廟空千古。
咸陽樹。
銀雁飛何處。
英雄兒女。
誰憐總付東流。
野花愁。
① 一名花柳爭春,弱穗垂絲,花作淺絳色。
小卉清綺,籠窗拂水。
柳宿垣中,河陽縣里。
春絮枉自夭邪,不成花。

煙姿露葉依然裊,腰逾小。
添得花枝好。
莫拋隋苑,好向水月金瓶,聽潮音。
柳色如此,住為佳耳。
未到飄綿,已經(jīng)蘸水。
隔巷趙女彈箏,沒心情(巷有趙姬亦園兄所歡)

博山熏彀沉香火,衫兒亸。
微覺東風(fēng)大。
麝衾夢醒,驚問還是寒宵,是春朝。
鐵甕隱隱,怒濤滾滾。
簸宋掀梁,淘吳洗晉。
誰泛水調(diào)清謳。
是鄰舟。
望中一抹斜陽恨。
可憐消盡、六代金粉。
老夫還記舊揚州。
紅袖悠悠。
滿江樓。
藏鴉時候。
當(dāng)初綰住,永豐坊口。
絲絲踠地蘸春波,雨后。
和煙籠翠牖。

如今滿院喧晴雪。
香綿積。
滾盡東風(fēng)力。
茜袂遮。
翠幰斜。
楊花。
一生不著家。
疏籬半掩。
輕風(fēng)斜飐。
濃香幾點。
藥闌邊,才綻。
盈盈紫艷,粉娥勻睡臉。

頻呼小玉私搴取。
提籠去。
小摘盈階雨。
撲幽芬。
沿蘚痕。
繽紛。
刺兜金縷裙。
蕩漾。
誰傍。
輕如蝶翅,小于錢樣。
拋家離井若為憐。
凄然。
江東落絮天。

年年苦被東君鑄。
啼鵑訴。
賤賣韶光去。
漲晴湖。
剪春蕪。
模糊。
漫空下五銖。
新筍。
初引。
煙梢墜粉。
花闌蒸菌。
斑痕隱隱。
舞透銀墻翠畛。
小園春已盡。

釜中一斛瀟湘碧。
霜刀劈。
糝芼河豚白。
留幾圍。
籠澗扉。
他時。
成龍破壁飛。
丹顆。
倭墮。
雨蕭蕭。
昨夜前村板橋。
筠籃兩岸賣櫻桃。
嬌嬈。
玉纖曾亂招。

搓絮替將金彈打。
流鶯罵。
含慣流丹液。
妝閣東。
飏晚風(fēng)。
朦朧。
翠樓都染紅。
認(rèn)否。
如豆。
春歸不久。
亞檻青垂,映檐綠透。
纖筍小摘輕搓。
奈他翠滑何。

粉娥貪結(jié)累累子。
才拈起。
觸著酸心事。
將梅仁妾意。
兩樣試?yán)蓱选?div class="fufqaml" id='poem_sentence_10_756593_comment'>
定憐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