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眼兒媚 欽譜
眼兒媚 左譽詞有“斜月小闌干”句,名《小闌干》。韓淲詞有“東風拂檻露猶寒”句,名《東風寒》。陸游詞名《秋波媚》。

眼兒媚 雙調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后段五句兩平韻 左譽

  樓上黃昏杏花寒 斜月小闌干 一雙燕子 兩行歸雁 畫角聲殘 
  平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綺窗人在東風里 灑淚對春閒 也應似舊 盈盈秋水 淡淡青山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此調以左詞、賀詞為正體,若趙詞之換頭句多押一韻,乃變格也。左詞前段起句拗體,如王雱詞之“楊柳絲絲弄輕柔”、曾覿詞之“花近清明晚風寒”、尹煥詞之“裊裊垂楊蘸清漪”皆是,故兩詞俱采,其兩起句之平仄不可相通,任填者自擇一體宗之。 前段第三句,黃公度詞“如今憔悴”,“如”字、“憔”字俱平聲。后段第一、二句,王雱詞“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而”字平聲,“往”字仄聲,“歸”字平聲。第三句,黃機詞“離愁多在”,“多”字平聲。第四句,薛夢桂詞“雁飛不到”,“雁”字、“不”字俱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馀參賀詞、趙詞。

格二 雙調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后段五句兩平韻 賀鑄

  蕭蕭江上荻花秋 做弄許多愁 半竿落日 兩行新雁 一葉扁舟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惜分長怕君先去 且待醉時休 今宵眼底 明朝心上 后日眉頭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與左詞同,惟前段起句不作拗體,如盧祖皋之“玉鉤清曉上簾衣”、史達祖詞之“兒家七十二鴛鴦”皆是。以下可平可仄即同左詞。

格三 雙調四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韻 趙長卿

  南枝消息杳然間 寂寞倚雕闌 紫腰艷艷 青腰裊裊 風月俱閒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佳人環(huán)佩玉闌珊 作惡探花還 玉纖撚粟 櫻唇呵粉 愁點眉彎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此即賀詞體,惟換頭句多押一韻異。
龍譜
眼兒媚 又名《秋波媚》。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

眼兒媚 定格 王雱

  楊柳絲絲弄輕柔 煙縷織成愁 海棠未雨 梨花先雪 一半春休 
  平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而今往事難重省 歸夢繞秦樓 相思只在 丁香枝上 豆蔻梢頭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首句前四字,一作“中平中仄”。

格二 格二 范成大

  酣酣日腳紫煙浮 妍暖試輕裘 困人天氣 醉人花底 午夢扶頭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春慵恰似春塘水 一片縠紋愁 溶溶泄泄 東風無力 欲皺還休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搜韻君按:依定格附注,引原書例詞,補此詞格。
歷代作品
共324,分1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續(xù)上)
納蘭性德 1655 - 1685 六首
龔翔麟 1657 - 1718 一首
趙執(zhí)信 1662 - 1744 一首
許友 一首
王時翔 1675 - 1744 一首
厲鶚 1692 - 1752 一首
史承謙 1707 - 1756 一首
王昶 1724 - 1806 三首
吳錫麒 1746 - 1818 五首
洪亮吉 1746 - 1809 二首
王芑孫 一首
劉嗣綰 1762 - 1820 一首
王貞儀 1768 - 1797 一首
樂鈞 一首
季嫻 一首
孫云鳳 一首
居文 一首
丁榮 一首
顧貞立 二首
林下閨房世罕儔,偕隱足風流。
今來忍見,鶴孤華表,人遠羅浮。

中年定不禁哀樂,其奈憶曾游。
浣花微雨,采菱斜日,欲去還留。
騷屑西風弄晚寒,翠袖倚闌干。
霞綃裹處,櫻唇微綻,靺鞨紅殷。

故宮事往憑誰問,無恙是朱顏。
玉墀爭采,玉釵爭插,至正年間。
手寫香臺金字經,惟愿結來生。
蓮花漏轉,楊枝露滴,想鑒微誠。

欲知奉倩神傷極,憑訴與秋擎。
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
莫把瓊花比澹妝,誰似白霓裳。
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墻。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凄涼。
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獨倚春寒掩夕扉,清露泣銖衣。
玉簫吹夢,金釵劃影,悔不同攜。

刻殘紅燭曾相待,舊事總依稀。
料應遺恨,月中教去,花底催歸。
重見星娥碧海查,忍笑卻盤鴉。
尋常多少,月明風細,今夜偏佳。

休籠彩筆閒書字,街鼓已三撾。
煙絲欲裊,露光微泫,春在桃花。
一寸情瀾許多愁。
簾底慣凝眸。
燒香寺里,踏青陌上,見又含羞。

小姑昨夜雙鉤敗,密意賣藏鬮。
十分才罰,挼挲斜溜,別樣風流。
越來溪上午煙濃。
心事去留中。
翻憐住久,從看天遠,肯放杯空。

他鄉(xiāng)又作匆匆別,愁對翠眉峰。
三分春思,兩番幽夢,一點秋風。
精魂石上憶三生,寒夜與君盟。
簾前明月,窗間小飲,樓上殘更。

而今閑坐記芳情,龐兒較可憎。
亸肩倚案,低頭弄筆,斜眼挑燈。
碧藕飛絲寸腸柔。
誰與割閑愁。
開簾待燕,倚闌迎月,憶在紅樓。

玉驄嘶出歡叢去,蕭瑟冷如秋。
云光黯黯,雨花片片,風葉颼颼。
一寸橫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
妝殘粉薄,矜嚴消盡,只有溫柔。

當時底事匆匆去,悔不載扁舟。
分明記得,吹花小徑,聽雨高樓。
蝦虎城邊雨初消,寒色上溪橋。
湘簾夾岸,花校照眼,幾度魂消。

春游似夢匆匆過,誰復喚蘭橈?
新來說與,閑窗頌橘,上日彈蕉。
黃葉聲多顫晚風。
古寺遠鳴鐘。
那堪更聽,一繩新雁,四壁殘蛩。

輕寒不管人孤睡,剪剪入珠櫳。
涼生楚簟,夢回山枕,香灺燈紅。
故里歸心寄扁舟。
旅舍暫淹留。
寒燈掛壁,破窗鳴紙,一枕鄉(xiāng)愁。

吟朋小別西橋路,回首碧云稠。
蓉湖今夜,殘鐘杉寺,細雨蘋洲。
香稻風生系吟艭。
竹露滴篷窗。
銷魂最是,昨宵畫閣,今夜煙江。

短亭回首家山隔,何處寄蘭茳。
知他也合,慵熏簫局,倦剪銀釭。
鏡云吹墮一窩絲。
霜影換蓮衣。
紅闌十二,紅橋廿四,各自東西。

當時枉織鴛鴦錦,無夢到寒機。
底牽愁緒,青春易了,白月相思。
風無氣力雨還休。
何處說春愁。
嬌眠懶起,起來半晌,才見梳頭。

烏衣也是相思伴,尋夢到簾鉤。
桃花門外,楊花渡口,夢去悠悠。
纖纖粉本卓家來。
點染出新裁。
春濃秋淡,煙橫霧皺,十樣圖開。

曉妝暈入菱波里,妒殺小漁娃。
蛾分八字,螺堆五斛,可惜天涯。
煙邊一角認微茫。
亂發(fā)覆松篁。
洗頭才罷,蒼苔帖翠,夕照涂黃。

六朝金粉當時見,描畫只尋常。
天然付與,梅花萬樹,特助寒妝。
桐枝百衲合成煙。
空際語香弦。
淺斟低唱,幾家玉屑,幾字金荃。

小長蘆惜漁師去,誰寫衍波箋。
荷花招手,重攜蕃錦,讀向湖船(《研北花南詞鈔》附詞)。
杏花樓上杏花香。
無語斷人腸。
干他甚事,鶯鶯燕燕,咒盡年光。

依然簾幕依然鏡,依舊隱斜陽。
如今再要,當時人面,卻費商量。
嵌心百事總難忘。
閒處一端詳。
鮑姑紈扇,柳娘羅襪,謝姊縑囊。

愁多不合住江鄉(xiāng)。
夢少也千場。
笙歌元夕,鶯花上巳,簫鼓端陽。
杏花留罅露人兒。
心事蝶應知。
一頭紅雨,半身碧霧,立了多時。

蓬山天遠無重數,眉語未通辭。
如何忘得,煙梢徑路,月樣門兒。
河亭消受夜深寒。
只似水精盤。
露蛩未寢,風螢未定,人在闌干。

阿誰識得秋來意,襟袖自貪看。
青羅扇子,和他月影,一樣團圞。
小泊行艖路偏賒。
云影雁行斜。
數株疏柳,一痕殘照,幾點歸鴉。

蘆花兩岸如飛雪,潮汐下寒沙。
水國西風,竹蓬夜月,人在天涯。
眼兒媚 晚燕(乾隆癸卯至己酉) 清 · 樂鈞
烏衣第宅鎖煙霞。
剌促向誰家。
紅迷樓榭,錦垂簾帶,綠暗窗紗。

營巢自有香泥在,未肯寄檐牙。
影藏桃葉,情飄柳絮,夢冷梨花。
晴日疏簾暖氣浮。
春滿畫堂幽。
嫩黃搓柳,淡紅含杏,夕照高樓。

憶君臨發(fā)貽佳句,日懶未曾酬。
嗔他黃鳥,偏來枝上,陡喚人愁。
云鬟玉貌小庭深。
閑卻紫瓊琴。
春纖乍露,銀毫未落,幾度沉吟。

井梧攪得西風碎,清露滴羅襟。
三分月色,半痕煙影,一點秋心。
金樽檀板泛青翰。
璧月漾銀瀾。
勝游傳遍,詩留煙墨,圖繪霜紈。

而今風景滄桑異,剩向畫中看。
海珠何處,平鋪湘水,鏟卻君山。
天山雪后凍嶙峋。
寒極似無春。
推窗試看,淩兢梅萼,也減精神。

拈毫欲賦硯池水。
誰繼兔園塵。
拚教今夜,割鮮行炙,醉吐車茵。
按:國朝常州詞錄卷十四
西風吹淚灑寒林。
鄉(xiāng)夢杳難尋。
半床月影,一聲歸雁,幾處疏砧。

可憐何事音塵絕,怊悵隔年心。
泬寥風景,凄涼滋味,分付孤斟。
一痕新月掛疏桐。
人倚畫樓東。
悲懷獨自,黯然無語,目斷歸鴻。

數聲嘹亮樓頭泣,清露滴芳叢。
羅衣漸濕,香衾乍冷,不耐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