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shí)虔州虔化人。廖匡圖弟。仕楚。以功署決勝指揮使。會(huì)溪州部族亂,匡齊率兵戰(zhàn)死。馬希范厚恤其家。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虔州虔化(今江西寧都)人。五代楚時(shí)永州刺史廖爽之子,廖匡圖之弟。仕楚,以軍功官至決勝指揮使,死于與溪州蠻之戰(zhàn)?!?a target='_blank'>十國春秋》卷七三《廖匡圖傳》附其事跡?!?a target='_blank'>詩話總龜》前集卷二五引《青瑣后集》收廖匡齊詩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暨齊物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姓或作槩,名或作濟(jì)物。五代時(shí)杭州人,字子虛。師玉清觀朱君緒,受法箓神符。后入大滌山中,依巖洞為室,錢俶欲為賜度弟子,齊物拒之。后不知所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shí)金陵人。事南唐李煜為翰林待詔。善繪道釋人物、山水花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一977 【介紹】: 宋云州云中人,字顯忠。仕后周官至殿前都虞候。入宋任散指揮都指揮使、控鶴左廂都校。從平李重進(jìn),遷齊州防御史兼關(guān)南兵馬都監(jiān)。太宗太平興國元年,遷應(yīng)州觀察使、判齊州,仍為關(guān)南巡檢。先后在任十七年,以善撫士卒,契丹不敢攻擾稱。
郭思齊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開寶三年(970)任瀘州知州。
齊得一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密州諸城人。幼嗜學(xué),及長,能讀《五經(jīng)》,教授鄉(xiāng)里。士大夫弟子不遠(yuǎn)百里就之肄業(yè)。太祖開寶中,詔郡國舉廉退孝悌之士,郡以之應(yīng)詔,至闕,策試中選,授章丘主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3—1014 【介紹】: 宋曹州冤句人,徙居洛陽,字師亮。太祖至洛,以布衣條陳十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jìn)士。累遷左拾遺。北漢平,朝廷議取幽薊,因上書諫阻。六年,任江南西路轉(zhuǎn)運(yùn)使,革除弊政,務(wù)行寬大。八年,簽書樞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御遼兵甚力。端拱二年擢樞密副使,淳化二年參知政事,尋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相。真宗咸平初復(fù)相,三年罷。四年,任涇、原等州軍安撫經(jīng)略使,屢陳御夏之策。景德初,知青州,后出判河陽,以司空致仕。卒謚文定。有《洛陽縉紳舊聞?dòng)洝贰?/blockquote>
全宋詩
張齊賢(九四三~一○一四),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進(jìn)士,為大理評事,通判衡州。雍熙初,遷左諫議大夫。三年(九八六),授給事中。知代州。淳化二年(九九一),以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數(shù)月,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相,為尚書左丞知河南府,徒知永興軍,又徒知襄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年,坐朝會(huì)被酒失儀免相。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司空致仕。七年卒,年七十二。謚文定。有集五十卷,不傳?!睹急畟麋废录矶ⅰ?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二
張齊賢(九四三——一○一四),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徙居洛陽。太祖至洛,以布衣條陳十事。太宗擢為進(jìn)士,遂通判衡州,累官至江南西路轉(zhuǎn)運(yùn)使。太平興國八年,擢右諫議大夫,簽書樞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端拱二年拜刑部侍郎、樞密副使。淳化二年參知政事,數(shù)月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六月罷為尚書左丞,歷知河南等府州。咸平元年召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命為涇、原等州軍安撫經(jīng)略使。景德初知青州,大中祥符元年拜右仆射,進(jìn)左仆射。五年以司空致仕,七年薨,年七十二,謚文定。著有《洛陽搢紳舊聞?dòng)?/a>》五卷(存),《太平雜編》二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陜州峽石人,字齊巽。五代時(shí)荊南國君高保勖弟。后晉天福七年以蔭授太子舍人。宋興,入覲汴京,太祖召對便殿,授掌書記,遣還。嘗勸兄率諸國奉土歸宋,不聽。宋師伐武陵,保寅奉牛酒犒軍,太祖嘉之,授將作監(jiān)。開寶五年知懷州。太宗時(shí)歷知同、汝二州,改光化軍。能獎(jiǎng)拔人才。卒年六十八。
齊明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開寶七年(974)任連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6—1006 【介紹】: 宋河南人,字正則。何繼筠子。太宗太平興國三年監(jiān)泉州兵,以功遷閑廄使。上書陳為政害民者數(shù)十事,悉被容納。歷知河南府、潭州。淳化中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發(fā)諸州鎮(zhèn)兵墾數(shù)百里稻田。知滄、雄、澶州,累遷正任團(tuán)練使、緣邊安撫使。習(xí)諳戎事,有方略,御契丹有功。官終齊州團(tuán)練使。
全宋詩
何承矩(九四六~一○○六),字正則,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遷閑廄使,五年知河南府,徒知潭州。端拱元年(九八八)為滄州節(jié)度副使,又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淳化四年(九九三)知滄州,逾年徙雄州。因抗擊契丹著有戰(zhàn)功,十馀年間轉(zhuǎn)輾滄州、雄州沿邊州郡。卒于齊州團(tuán)練使任上,年六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三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
何承矩(九四六——一○○六),字正則,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人,繼筠字。開寶中為閑廄副使。太平興國三年,詔監(jiān)泉州兵。后知河南、潭州、入為六宅使。端拱元年領(lǐng)淄州刺史兼知滄州節(jié)度副使。建河北屯田議,詔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淳化四年知滄州,次年徙雄州。景德元年,進(jìn)領(lǐng)英州團(tuán)練使,復(fù)出知澶州、雄州。三年,拜雄州團(tuán)練使、緣邊安撫使。卒,年六十一。承矩曉暢邊事,進(jìn)守邊之策,為太宗、真宗嘉納?!?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7—984 【介紹】: 字文化,本名光美。宋太祖、太宗異母弟。建隆元年授嘉州防御使,次年遷興元尹、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開寶六年改京兆尹、永興軍節(jié)度使。太宗立,為開封尹,封齊王。太平興國中從征太原;太宗征遼,留守京師。進(jìn)封秦王。七年,被誣有異謀,出為西京留守。再坐與宰相盧多遜交通,降為涪陵縣公,房州安置。旋憂悸成疾而卒。追封涪王,謚悼。
全宋文·卷一三○
趙廷美(九四七——九八四),字文化,本名光美,太祖次弟。建隆元年授嘉州防禦使,二年遷興元尹、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乾德二年,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寶六年,授京兆尹、永興軍節(jié)度使。太宗即位,加中書令、開封尹,封齊王。從征太原,進(jìn)封秦王。太平興國七年,或告廷美將有陰謀,罷開封尹,授西京留守。趙普發(fā)盧多遜與廷美交通事上聞,降涪陵縣公,房州安置。雍熙元年,至房州,憂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四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三
趙齊,太平興國二年權(quán)大理少卿,三年為宗正丞,八年以監(jiān)察御史為衛(wèi)王府咨議,雍熙二年為楚王府咨議。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一九、二六,《宋史》卷二七七《姚坦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思可。太宗端拱初進(jìn)士。授館陶令。契丹擾邊,太宗至河北,有言齊督糧草不足,將加之罪。齊曰:使虜聞此,將輕中國,以臣計(jì)之,糧可充十年。太宗悟而釋之。

人物簡介

簡介
開寶五年(972年)七月,封永慶公主,下嫁右衛(wèi)將軍魏咸信。宋太宗即位,進(jìn)封虢國公主。淳化元年(990年)正月,改封齊國公主。宋真宗即位,進(jìn)封許國長公主。咸平二年(999年)四月去世,謚號貞惠。宋仁宗即位,改謚恭惠。景祐三年(1036年)二月,追封許國大長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宋徽宗即位,改封陳國大長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賢惠大長帝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5—1028 【介紹】: 宋保州保塞人,字士彬。劉文裕弟。幼從母入禁中,得官。累遷麟府濁輪寨兵馬鈐轄,大破契丹,拔黃太尉寨。除知慶州,擊敗西夏李繼遷。清遠(yuǎn)軍失陷,坐逗撓奪官,安置雷州。后起用歷掌邊兵,官終知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