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27—482
【介紹】:
即齊高帝。南朝齊開國君主。南蘭陵人,字紹伯,小字斗將。宋文帝元嘉十七年,始鎮(zhèn)豫章,自此,率軍出戰(zhàn),屢立軍功。明帝泰始七年,為散騎常侍、太子左衛(wèi)率。趁宋皇室相互殘殺,獨掌軍政大權。殺后廢帝,立順帝。旋廢順帝,代宋自立,改國號齊。在位期間,崇尚節(jié)儉,減免租欠,整頓戶籍,限制諸王“營立屯村,封略山湖”。禁止將帥增募部曲。在位四年,謚高,廟號太祖。
全齊文·卷一帝姓蕭,諱道成,字紹伯,小名斗將,南蘭陵武進人。元嘉末為左軍、中兵參軍,襲父承之爵晉興縣男。孝武即位,歷大司馬參軍、太宰、員外郎、直閣中書舍人,撫軍參軍、建康令、北中郎中兵參軍。丁母憂,起為武烈將軍,復為建康令。景和中,除后軍將軍。泰始初,為右軍將軍,加輔國將軍,除驍騎將軍。封西陽縣侯,遷衛(wèi)軍司馬,除征北司馬、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假冠軍將軍,遷南兗州刺史,入拜散騎常侍、太子左衛(wèi)率。泰始末,為右衛(wèi)將軍,領衛(wèi)尉。元徽中,加侍中、平南將軍、尚書左仆射。尋弒蒼梧王,迎立順帝。進侍中、司空、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封竟陵郡公。假黃鉞,進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諸軍事,進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領揚州牧。升明三年三月,進相國,總百揆,封齊公,加九錫。四月,進爵為王,受禪,改元建元。在位四年,謚曰高皇帝,廟號太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35—488
【介紹】:
北魏清河人,字伯玉。崔寬子。少以孝行著稱,學崔浩書頗似。孝文帝承明元年遷內(nèi)都坐令,善折獄,帝嘉之。太和二年,遷給事中,車駕巡狩,為大都督長史。時柔然犯塞,陳御敵之方,除秦州刺史,封齊郡公。初河東年饑地方不靖,衡至州,勸課農(nóng)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36—497
【介紹】:
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休道。文帝第九子。封義陽王。前廢帝即位,為徐州刺史。廢帝疑其有異志,欲討。昶乃攜愛妾一人與數(shù)十騎北奔魏。為駙馬都尉。封丹陽王。每陳本國事故,語及征伐,則斂容涕泗。魏孝文帝拜為大將軍。卒謚明。
全后魏文·卷三十四昶字休道,彭城人。宋文帝第九子。元嘉二十二年封義陽王,歷輔國將軍、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元兇弒立,加散騎常侍。孝武即位,遷太常,出為東中郎將、會稽太守。孝建初,進東揚州刺史。大明初,徵為秘書監(jiān),領驍騎將軍,遷中軍將軍、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又出為前將軍、江州刺史,徵為護軍將軍,轉中書令、中軍將軍,加太常。前廢帝即位,出為征北將軍、徐州刺史。懼誅,以魏和平六年來奔,拜侍中、征南將軍、駙馬都尉,封丹陽王?;逝d中,拜外都大官。太和初,轉內(nèi)都大官。加儀同三司,領儀曹尚書。進中書監(jiān)、五等建,封齊郡開國公,加號宋王。除使持節(jié)、都督吳越楚彭城諸軍事,鎮(zhèn)彭城。二十一年卒,贈假黃鉞、太傅、領揚州刺史,備九錫,謚曰明。(案《魏書·劉昶傳》云:「前后表啟,皆其自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36—499
【介紹】:
南朝齊吳郡錢唐人,字景齊。杜棲父。世傳五斗米道。少恬靜,不樂仕進。頗涉文義,專修黃老。于始寧東山開舍授學,并延請劉瓛等來舍講書,傾資供待。后復于會稽日門山聚徒教授,朝廷累辟不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40—493
【介紹】:
即齊武帝。南朝齊皇帝,字宣遠,小字龍兒。高帝長子。劉宋末,任江州刺史、中軍大將軍。蕭齊初建,立為皇太子。即位后,以舊怨誅殺散騎常侍荀伯玉、五兵尚書垣崇祖、車騎將軍張敬兒等。鎮(zhèn)壓富陽唐寓之起事。重視文學、教育,立國學,以王儉領國子祭酒。又修訂張斐、杜預兩家律注成書。崇信佛教,不喜游宴、雕綺之事,臨終囑喪禮從簡,不得煩民。在位十一年,謚武,廟號世祖。
全齊文·卷三帝諱賾,字宣遠,小名龍兒。高帝長子。初為尋陽國侍郎,辟州西曹書佐,出為贛令。泰始中征為尚書庫部郎、征北中兵參軍,封西陽縣子,帶南東莞太守,越騎校尉、正員郎、撫軍長史、襄陽太守,轉寧朔將軍、廣興相。元徽中,轉司徒右長史、黃門郎。出為鎮(zhèn)西長史、江夏內(nèi)史、行郢州事。升明初為左衛(wèi)將軍,轉散騎常侍,征虜將軍、江州刺史,封聞喜縣侯,征侍中、領軍將軍,轉散騎常侍、尚書仆射、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為公。齊國建,為齊公世子,加侍中、南豫州刺史,進爵王太子。高帝受禪,為皇太子。以建元四年三月即位,明年改元永明。在位十一年。謚曰武皇帝,廟號世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南朝齊河東聞喜人,字彥齊。裴昭明從弟。少有異操。宋明帝泰始中,為劉秉參軍。宋順帝升明末為奉朝請。蕭道成為齊公,世子裴妃須外戚譜,顗不與。齊代宋,上表誹謗掛冠去,被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南朝宋晉陵人。為邑書吏。父亡,齊民自外歸,號叫殯所,須臾便死。州郡表奏,改其里為“孝義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52—498
【介紹】:
即齊明帝。南朝齊皇帝,字景棲,小字玄度。高帝侄,蕭道生子。少孤,高帝撫育,恩過諸子。劉宋末,任安吉令、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入齊,封西昌侯,任郢州刺史。齊武帝時,為侍中、尚書左仆射、右衛(wèi)將軍。受遺詔輔政,連續(xù)廢殺郁林王、海陵王,自立為帝。即位后,北魏屢侵犯,破齊于新野、南陽、義陽等地。性猜忌多慮,信道術,在位時,高帝、武帝子孫幾被殺盡。在位五年。謚明,廟號高宗。
全齊文·卷五帝諱鸞,字景棲,小名玄度。始安貞王道生子。仕宋,歷安吉令,遷寧朔將軍、淮南宣城二郡太守。齊受禪,遷侍中,封西昌侯,為冠軍將軍、郢州刺史,進號征虜將軍。武帝即位,轉度支尚書,遷侍中,歷吳興太守、豫州刺史、尚書右仆射,領衛(wèi)尉,轉左仆射,領右衛(wèi)將軍,遷侍中、尚書令。郁林王即位,加鎮(zhèn)軍將軍,進大將軍、中書監(jiān)。海陵王即位,為驃騎大將軍、錄尚書事、揚州刺史。封宣城郡公,加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傅,封宣城王。以延興元年十月即位,改元二,建武、永泰。在位五年。謚曰明皇帝,廟號高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57—523
【介紹】:
南朝梁馮翊人,字子向。不識字。齊時為南兗州刺史張稷府中兵參軍。齊末,蕭衍(梁武帝)起兵,與張稷、王珍國定謀,手殺東昏侯于內(nèi)殿。梁武帝即位,封安昌縣侯,位歷陽太守,有清政。累遷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大破北魏軍于葭萌,屠十余城,魏將丘突、王穆等皆降。居軍中能與士卒同勤苦,威名行于庸、蜀。歷南梁州刺史。卒謚壯。
人物簡介
簡介宋孝武帝劉駿第十四子,母殷淑儀。大明二年(458年)生,三年卒,年二歲,追謚齊敬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99
【介紹】:
北魏宗室,鮮卑族,字叔亮。文成帝子。孝文帝太和五年封齊郡王,為內(nèi)都大官,官至太保。孝文帝優(yōu)禮待之。性好酒,不能理公私之事。妻常氏,干練綜理家事,斷簡酒,乃至盜竊或向侍婢乞求。卒謚靈,改謚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魏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本姓侯氏。生而天閹,為舅父仇嵩養(yǎng)子。嵩女所生子盧魯元為太武帝所寵,魯元訪求舅氏,乃赴京,帝矜其不幸,拜武衛(wèi)將軍,賜爵,稍遷給事黃門侍郎。以從平?jīng)鲋莨Π輧?nèi)都大官。卒謚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北魏皇族,鮮卑族。拓跋翳槐玄孫。從太武帝攻赫連昌,救駕有功,封浮陽侯。從征和龍,以功拜尚書,進爵為公。后坐事免官爵。復授前將軍,攻劉宋軍有功,復封河間公。累功拜內(nèi)都大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73—494
【介紹】:
即齊廢帝。南朝齊皇帝,字元尚,小字法身。武帝長孫。初封南郡王,武帝因長子蕭長懋先死,立昭業(yè)為皇太孫。武帝死,即位后,生活奢糜,極意賞賜,未及一年,武帝聚斂之財揮霍殆盡。朝政大權由輔政大臣蕭鸞控制。未幾為蕭鸞所殺,廢為郁林王。在位不及一年。
全齊文·卷五王諱昭業(yè),字元尚。文惠太子長子,小名法身。武帝即位,封南郡王。太子死,立為皇太孫。以永明十一年七月即位,明年,改元隆昌。在位一年,明帝廢之為郁林王,見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80—494
【介紹】:
即齊廢帝。南朝齊皇帝,字季尚。郁林王弟。為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封新安王。郁林王廢,尚書令蕭鸞奉立為帝。時鸞輔政,帝起居飲食,皆咨鸞而后行。在位四月,鸞以皇太后令廢為海陵王。尋殺之。謚恭。
全齊文·卷五王諱昭文,字季尚。文惠太子第二子。永明四年封臨汝公,歷濟陽太守、南豫州刺史。郁林即位,封新安王,為揚州刺史。以隆昌元年七月即位,改元延興。在位四月,為明帝所廢,降封海陵王,見弒。謚曰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