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311,分8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七寶車
七奔
齊斧
齊宮
齊國社
齊橫降
齊侯紫衣
齊桓
齊家治國
齊姜
齊景駟千
齊梁失孟軻
齊奴
齊謳
齊人侵疆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穆皇后
 
齊后主


《北史》卷十四〈后妃列傳下·齊·后主皇后穆氏〉~525~
武成為胡后造真珠裙褲?,所費(fèi)不可稱計,被火燒。后主既立穆皇后,復(fù)為營之。屬周武遭太后喪,詔侍中薛孤、康買等為吊使,又遣商胡赍錦?三萬疋與吊使同往,欲市真珠,為皇后造七寶車。周人不與交易,然而竟造焉。先是,童謠曰:「黃花勢欲落,清觴滿杯酌?!寡渣S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飲無度,故云「清觴滿杯酌」。陸息駱提婆,詔改姓為穆;陸,太姬。皆以皇后故也。后既以陸為母,提婆為家,更不采輕霄。輕霄后自療面,欲求見,為太姬陸媼使禁掌之,竟不得見。
《北史》卷十四〈后妃列傳下·隋·文獻(xiàn)皇后獨(dú)孤氏〉~532~
隋文獻(xiàn)皇后獨(dú)孤氏,諱伽羅,河南洛陽人,周大司馬、衛(wèi)公信之女也。信見文帝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時年十四。帝與后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后姊為周明帝后,長女為周宣帝后,貴戚之盛,莫與為比,而后每謙卑自守。及周宣帝崩,隋文居禁中,總百揆。后使李圓通謂文帝曰:「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及帝受禪,立為皇后。突厥嘗與中國交市,有明珠一篋,價直八百萬;幽州總管陰壽白后市之。后曰:「當(dāng)今戎狄屢寇,將士罷勞,未若以八百萬分賞有功者。」百寮聞而畢賀。文帝甚寵憚之。帝每臨朝,后輒與上方輦而進(jìn),至閣乃止。使宮官伺帝,政有所失,隨則匡諫,多所弘益。候帝退朝而同反宴寢,相顧欣然。后早失二親,常懷感慕,見公卿有父母者,每為致禮焉。有司奏曰:「《周禮》,百官之妻,命于王后。憲章在昔,請依古制?!购笤唬骸敢詪D人與政,或從此漸,不可開其源也?!共辉S。后每謂諸公主曰:「周家公主類無婦德,失禮于舅姑,離薄人骨肉,此不順事,爾等當(dāng)誡之?!购蠊米佣级酱揲L仁犯法當(dāng)斬,文帝以后故免之。后曰:「國家之事,焉可顧私!」長仁竟坐死。異母弟陀以貓鬼巫蠱咒詛于后,坐當(dāng)死。后三日不食,為之請命曰:「陀若蠹政害民者,不敢言。今坐為妾身,請其命?!雇佑谑菧p死一等。后雅性儉約,帝常合止利藥,須胡粉一兩,宮內(nèi)不用,求之竟不得。又欲賜柱國劉嵩妻織成衣領(lǐng),宮內(nèi)亦無。上以后不好華麗,時齊七寶車及鏡臺絕巧麗,使毀車而以鏡臺賜后。后雅好讀書,識達(dá)今古,凡言事皆與上意合,宮中稱為二圣。嘗夢周阿史那后,言受罪辛苦,求營功德。明日言之,上為立寺追福焉。后兄女,夫死于并州,后嫂以女有娠,請不赴葬。后曰:「婦人事夫,何容不往!其姑在,宜自咨之?!构貌辉S,女遂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公子側(cè)(子反)
 
嬰齊(子重)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六〈成公·傳七年〉~444~
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馬陵之會,吳入州來。子重自鄭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歲七奔命。

例句

逸興方三接,衰顏強(qiáng)七奔。 王維 和陳監(jiān)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jù)

典故

《漢書》卷九十九下《王莽傳下》
「司徒尋初發(fā)長安,宿霸昌?,亡其黃鉞。尋士房揚(yáng)素狂直,乃哭曰:「此經(jīng)所謂『喪其齊斧』者也!」東漢·應(yīng)劭注:「齊,利也。亡其利斧,言無以復(fù)斷斬也?!固?#183;顏師古注:「此《易·巽卦》上九爻詞?!埂墩衙魑倪x》卷四十四東漢。陳孔璋(琳)《檄吳將校部曲文》:「要領(lǐng)不足以膏齊斧?!固?#183;李善注引《漢書音義》:「張晏曰:『斧,鉞也,以整齊天下?!弧菹病吨玖帧吩唬骸糊R,側(cè)皆切,凡師出,必齊戒入廟受斧,故曰六斧也?!弧?/span>

例句

危根一以振,齊斧來相尋。 柳宗元 感遇二首

典故

《孟子注疏》卷二上〈梁惠王章句下〉~33~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jié)h·趙岐注:「雪宮,離宮之名也。宮中有苑囿臺池之飾、禽獸之饒,王自多有此樂,故問曰賢者亦有此之樂乎?!?/span>
典故
齊國社

相關(guān)人物
石慶

參考典故
石慶數(shù)馬


《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列傳》
「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shù)馬畢,舉手曰:『六馬?!粦c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為齊相,舉齊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祠?!?/span>

典故
齊橫降

相關(guān)人物
田橫
 
酈生(酈食其)


《史記》卷九十四《田儋列傳》附《田橫傳》
橫定齊三年,漢王使酈生往說下齊王廣及其相國橫。橫以為然,解其歷下軍。

例句

勢侔高陽翁,坐約齊橫降。 韓愈 病中贈張十八

典故
齊侯紫衣

相關(guān)人物
齊桓公(名小白)


《韓非子》卷十一《外儲說左上》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dāng)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挥谑亲笥疫m有衣紫而進(jìn)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还唬骸褐Z?!挥谑侨绽芍心伦?,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nèi)莫衣紫也?!?/span>

例句

齊侯好紫衣,魏帝婦人飾。 李華 雜詩六首

典故
齊桓

相關(guān)人物
管仲
 
齊桓公(名小白)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
「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shè)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七年,諸侯會桓公于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span>

例句

扶持社稷似齊桓,百萬雄師貴可觀。 貫休 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


《禮記注疏》卷六十〈大學(xué)〉~983~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齊姜


《詩經(jīng)·陳風(fēng)·衡門》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東漢·鄭玄箋:「齊,姜姓。」

例句

齊姜早作婦,豈識閨中情。 劉駕 山中有招

典故
齊景駟千

相關(guān)人物
齊景公


《論語·季氏》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例句

齊景駟千,何曾食萬。 李瀚 蒙求

典故
鄒軻
 
齊梁失孟軻

相關(guān)人物
孟子


《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2343~
孟軻,騶人也。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yuǎn)而闊于事情。當(dāng)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wù)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騶子之屬。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石崇

參考典故
石崇家


《晉書》卷三十三《石苞傳》附《石崇傳》
崇字季倫,生于青州,故小名齊奴。

例句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羅虬 比紅兒詩

典故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一〈古風(fēng)五十九首〉
〈古風(fēng)五十九首〉其十八:「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前水復(fù)后水,古今相續(xù)流。新人非舊人,年年橋上游。雞鳴海色動,謁帝羅公侯。月落西上陽【月落上陽西】,馀輝半城樓。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鞍馬如飛龍,黃金絡(luò)馬頭。行人皆辟易,志氣橫嵩丘。入門上高堂,列鼎錯珍羞。香風(fēng)引趙舞,清管隨齊謳。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黃犬空嘆息,綠珠成釁讎。何如鴟夷子,散發(fā)棹扁舟【散發(fā)弄扁舟】?!?/span>
典故
齊人侵疆


《法言義疏》卷十〈寡見〉~235~
或問:「魯用儒而削,何也?」曰:「魯不用儒也。昔在姬公用于周,而四?;驶剩煺碛诰?。孔子用于魯,齊人章章,歸其侵疆。魯不用真儒故也。如用真儒,無敵于天下,安得削?」
《漢語大詞典》:七寶車(七寶車)
用多種珍寶裝飾的車。亦泛指華貴的車子。北齊書·后主穆后傳:“屬 周武 遭太后喪,詔侍中 薛孤 、 康買 等為弔使,又遣商胡齎錦綵三萬疋與弔使同往,欲市真珠為皇后造七寶車?!?明 高瑞南 《新水令·悼內(nèi)》套曲:“月暗雙鸞鏡,香分七寶車?!?清 王韜 《淞隱漫錄·沉荔香》:“擲果爭看七寶車,停蹤墻畔乞桃花?!币嘧鳌?七寶高車 ”。 明 梅鼎祚 《崑崙奴》第二折:“也不須白鼻小騧,也不須七寶高車,我則向空中往來尋空罅?!?/div>
《漢語大詞典》:七奔
左傳·成公七年:“ 子重 子反 於是乎一歲七奔命?!敝^一歲中七次奔走應(yīng)命。后以“七奔”謂一再奔波。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武吟》:“密涂亙?nèi)f里,寧歲猶七奔?!?唐 王維 《和陳監(jiān)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jù)》:“逸興方三接,衰顏強(qiáng)七奔?!?/div>
《漢語大詞典》:齊斧(齊斧)
(1).利斧。齊,通“ 資 ”。
(2).借指象征帝王權(quán)力的黃鉞。晉書·元帝紀(jì)論:“ 中宗 失馭強(qiáng)臣,自亡齊斧,兩京胡 羯 ,風(fēng)埃相望?!?span id="4u7ynk7" class="book">《舊唐書·玄宗紀(jì)上》:“上御承 天門樓 ,下制曰:‘齊斧一麾,兇渠盡殪。’” 章炳麟 《訄書·商鞅》:“雖不刑措,其勢將偃齊斧以攻榱桷。”參見“ 黃鉞 ”、“ 資斧 ”。
《漢語大詞典》:齊宮(齊宮)
齋宮。《漢書·宣帝紀(jì)》:“神光并見,或興于谷,燭燿齊宮,十有餘刻?!?/div>
分類:齋宮
《國語辭典》:齊家治國(齊家治國)  拼音:qí jiā zhì guó
語本《禮記。大學(xué)》:「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指整治家政,治理國事。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我和你韜光晦跡老山中,煞強(qiáng)如齊家治國平天下?!埂豆卤驹麟s劇。孟母三移。楔子》:「繼統(tǒng)相承數(shù)百年,齊家治國總無偏?!?/div>
《國語辭典》:齊姜(齊姜)  拼音:qí jiāng
1.古時齊國姓姜的女子。
2.春秋時晉文公之妻姜氏。原為齊桓公之女,晉文公避難到齊,而與之結(jié)婚。
3.語本《詩經(jīng)。陳風(fēng)。衡門》:「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菇柚父哔F美麗的女子。漢。無名氏〈隴西行〉詩:「取婦得如此,齊姜亦不如?!?/div>
《漢語大詞典》:齊奴(齊奴)
晉 石崇 的小名。晉書·石崇傳:“ 崇 字 季倫 ,生於 青州 ,故小名 齊奴 。” 唐 陸龜蒙 《中酒賦》:“從 齊奴 車騎如水,任 阿寧 風(fēng)姿似柳。” 唐 王渙 《惆悵》詩之七:“ 齊奴 不説平生事,忍看花枝謝玉樓?!?/div>
分類:石崇小名
《漢語大詞典》:齊謳(齊謳)
同“ 齊歌 ”。 唐 楊巨源 《古意贈王常侍》詩:“欲學(xué) 齊 謳逐云管,還思 楚 練拂霜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