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武后長安四年(704)任洛陽縣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度圃娡饩帯费a(bǔ)詩1首。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齊哲。長安四年官洛陽縣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陜州陜?nèi)恕N渲苁v初為太常奉禮郎,議告朔禮于明堂。久之遷太常博士,時東都置太社,所行之禮皆齊賢等參定。官終諫議大夫。有《孝和中興故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郡望南陽(今屬河南),陜州陜(今河南陜縣)人。武后圣歷初為太常奉禮郎,后遷太常博士。中宗景龍四年(710)在陳州長史任。玄宗先天元年(712)前后又任太子洗馬、昭文館學(xué)士,累遷諫議大夫,卒。博學(xué),能文善詩,其論禮制頗合古議。先天元年,曾與徐彥伯、徐堅(jiān)、員半千諸人共作《儀坤廟樂章》。生平事跡詳見《新唐書》本傳、《唐會要》卷一二、張說《唐陳州龍興寺碑》。《新唐書·藝文志二》著錄其《孝和中興故事》3卷,今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二百八齊賢。陜州人。圣歷初為太常奉禮郎。遷博士。論禮制合古議。累遷諫議大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定州義豐人,字洗心。少以詞學(xué)稱,弱冠以制科登第。睿宗景云初,姚崇用為監(jiān)察御史,凡劾奏常先風(fēng)教。玄宗開元初,姚崇復(fù)用為給事中、中書舍人,論駁及詔誥皆援準(zhǔn)古誼,朝廷大政必咨之,時號“解事舍人”。出為汴州刺史,以清毅聞。入為吏部侍郎。以漏禁中語,貶為常州刺史。后倚高力士助,為江南道采訪使。天寶初,召為太子少詹事。為李林甫惡,用為平陽太守,以黃老清靜為治。卒年七十二。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675—746
字洗心,定州義豐(今河北安國)人。少以詞學(xué)見稱。武后圣歷初(698),及進(jìn)士第,授蒲州司法參軍。睿宗景云二年(711),為監(jiān)察御史。玄宗開元初,歷司勛員外郎、金部員外郎、給事中,遷中書舍人。編次四庫群書,浣為編修使,改秘書少監(jiān)。十二年(724),出為汴州刺史。十四年,入拜尚書右丞,遷吏部侍郎。十七年,貶為高州良德丞,后移濠州、常州刺史。二十五年,遷潤州刺史,充江南東道采訪使。二十七年,復(fù)徙汴州刺史,充河南采訪使。天寶元年(742),召為太子少詹事,留守東都。五載,出為平陽太守,卒于郡。肅宗時追贈禮部尚書。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郎官石柱題名考》卷八、卷一六。浣所作詩頗有情韻。《全唐詩》存詩2首,《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1首。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三浣字洗心。定州義豐人。圣歷初進(jìn)士。以拔萃補(bǔ)州司法參軍。景云初官監(jiān)察御史。開元中累擢秘書少監(jiān)。出歷濠常潤三州刺史。徙汴州。充兩道采訪使。以老放歸田里。天寶初召為太子少詹事。留司東都。卒年七十二。贈禮部尚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越州人。工詩文,文辭俊秀。中宗神龍中與賀知章等名揚(yáng)上京,當(dāng)時頗傳其文。官終昆山令。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年不詳。排行八,越州(今浙江紹興)人。曾任涇陽令,遷秘書省正字,出為昆山令。中宗神龍中,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等,俱以吳、越之士,文詞俊秀,名揚(yáng)于京都。事跡散見《舊唐書·賀知章傳》附、《唐詩紀(jì)事》卷二二?!?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首。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五齊融。越州人。官秘書省正字。出為昆山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幽州范陽人。盧承慶從子。武周長安初為雍州錄事參軍。武則天令雍州長史薜季昶擇僚吏堪為御史者,季昶訪于齊卿,齊卿白盧懷慎、崔湜等,后皆為通顯。玄宗開元初拜幽州刺史,善待張守圭,時人謂有人倫之鑒。齊卿好酒,飲至斗余不亂,寬厚可親,士友以此善之。累遷太子詹事,尋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成都人。齊璿子。歷官吏部郎中。玄宗先天二年,為少府監(jiān),宣撫關(guān)內(nèi)河?xùn)|。開元時,歷晉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劍南節(jié)度使。官至中丞、刑部侍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05—764
【介紹】:
唐鄭州滎陽人,字弱齊。玄宗天寶初為協(xié)律郎,后為廣文館博士。與李白、杜甫等友善。工詩,善繪山水,好作書。在官貧約,??酂o紙,于慈恩寺貯柿葉數(shù)屋,日取葉作紙。嘗自書其詩并畫以獻(xiàn),帝題曰:“鄭虔三絕?!庇珠L于地理之學(xué),為《天寶軍防錄》,言典事賅。諸儒服其善著書,時號鄭廣文。安祿山陷長安,授虔水部郎中,事平,貶臺州司戶參軍,未幾,卒。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64?
字若齊,一作弱齊,排行十八,鄭州滎陽(今河南滎陽)人。玄宗開元中任左監(jiān)門錄事參軍,開元末任協(xié)律郎,坐私修國史,被貶十年。天寶九載(750)授廣文館博士,人稱“鄭廣文”。天寶末遷著作郎。安史之亂中,偽授水部郎中,稱疾不就,并以密章潛通靈武。亂平,貶臺州司戶參軍,后卒于貶所。生平事跡詳見《新唐書》本傳、《唐詩紀(jì)事》卷二〇、《唐才子傳》卷二。鄭虔博學(xué)多才藝,工書畫,嘗自寫其詩、畫獻(xiàn)玄宗,御題“鄭虔三絕”。與杜甫、蘇源明友善,杜甫《八哀》詩中曾頌其才學(xué)之富與聲名之盛。著述甚多,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度圃娎m(xù)拾》補(bǔ)斷句1。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08—775
【介紹】:
唐僧。吳興人,俗姓沈,字等至。少年時游山寺,固請出家。玄宗天寶八載,配名永定寺。九載,受具戒,移名開元寺。代宗大歷中,住蘇州東虎丘寺。翰道性淵默,長在一室,寂如無人,尤明《法華經(jīng)》。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字等至。吳興沈氏子。高曾仕陳隋入國朝。三世隱德。翰素?zé)o適俗韻。天寶八載。八月五日。以制恩獲薙落。隸名永定寺。九載十月。躋五分壇。納俱形戒。遷隸開元。大歷中。轉(zhuǎn)隸虎丘。從二州道俗請也。翰專門相部義疏。尤通法華?;跆K湖間。凡有大功德事。未嘗不迎以為主。十年入流水念佛道場。于正定中。西方諸相頓現(xiàn)。蓋純誠所致此。遂以其年。終于虎丘。壽六十八。臘二十六。
宋高僧傳·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釋齊翰。字等至。吳興沈氏之子。高祖陳國子祭酒。曾祖隋魏州司馬。祖考三世不仕。翰綺歲從父至山寺。蹈高靜無塵之躅。惻然有宿命之知。固請舍家。至天寶八載八月五日。奉制度配名永定寺。九載十月躋五分壇。納形俱戒移名開元。大歷中轉(zhuǎn)隸武丘。皆兩州道俗所請從命也。翰道性淵默外則淡然。跡不近名身不關(guān)事。長在一室寂如無人。豈比夫駢行鼓簧之士哉。顓門相部義疏精敏罕儔。明法華經(jīng)。主蘇湖戒壇。每當(dāng)請首。則今時所謂壇長也。大歷十年入流水念佛道場。是夜西方念中頓現(xiàn)。蓋純誠之所致也。即以其年終于本院春秋六十八。法臘二十六。翰遇疾之日謂門弟子曰。有鶴從空飛下回翔我前。爾曹見乎。必謝之期。小圣猶病安能免哉。受業(yè)門人如隱戒壇宣兌等與吳興皎然。結(jié)法門昆弟之交。俱高潔難可輕慕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唐蘇州昆山人。張后胤孫。歷官監(jiān)察御史。玄宗天寶五載,拜朔方節(jié)度使、靈州都督。于受降城西北筑橫塞軍。九載,貶濟(jì)陰太守。官至東都留守。謚貞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