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7
詞典
6
分類詞匯
21
共2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詞典
鼓之
鐘鼓之色
鐘鼓之色
弦而鼓之
敗鼓之皮
笳鼓之徒
分類詞匯
聲氣
鼓動
吹云
更點
五十弦
鼓車
曉聲
革音
金懸
《駢字類編》:
鼓之
易系辭: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孟子: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左傅: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翙請見,戰(zhàn)則請從。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卿云:歌鼚乎鼓之軒乎舞之。
分類:
鼓之
《漢語大詞典》:
鐘鼓之色(鐘鼓之色)
指歡欣喜樂的面色,像欣賞音樂時表現(xiàn)出的那樣。
《
管子·小問
》
:“夫欣然喜樂者,鐘鼓之色也?!?span id="d0fcer1" class="book">《
呂氏春秋·重言
》:“顯然喜樂者,鐘鼓之色也?!币嘧鳌?鐘皷之色 ”。 唐 李冗
《
獨異志
》
卷中:“歡欣眾悅,鐘皷之色?!?/div>
分類:
歡欣
欣喜
喜樂
面色
欣賞
賞音
音樂
時表
現(xiàn)出
那樣
《漢語大詞典》:
鐘鼓之色(鐘皷之色)
見“ 鐘鼓之色 ”。
《漢語大詞典》:
弦而鼓之
弦,琴弦。這里作動詞用,裝上弦。鼓,名詞,用如動詞,“彈”的意思。例如: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ins>明·
劉基
《郁離子·千里馬篇》
分類:
琴弦
動詞
初八
《國語辭典》:
敗鼓之皮(敗鼓之皮)
拼音:
bài gǔ zhī pí
破鼓的皮??蔀橹兴幩幉摹L?。韓愈〈進學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醫(yī)師之良也?!?/div>
分類:
中藥
藥材
進學解
《漢語大詞典》:
笳鼓之徒
見“ 笳鼓人 ”。
《漢語大詞典》:
笳鼓人
亦稱“ 笳鼓之徒 ”。 指衙門中兇惡的吏卒。 明
劉基
《送月忽難明德江浙府總管謝病去官序》
:“ 臨江 故多虎狼之卒……獄訟興滅,一自其喜怒。有訴于官,非其徒為之所,雖直必曲;獲其助者,反是。百姓側(cè)足畏避,號曰笳鼓人?!?明
劉基
《送月忽難明德江浙府總管謝病去官序》
:“下車訪民瘼,按宿獄,凡壅滯不決者,皆笳鼓之徒為之。督所屬逮捕,窮其姦狀。”
分類:
衙門
門中
兇惡
吏卒
《國語辭典》:
聲氣(聲氣)
拼音:
shēng qì
1.聲音和氣息。《易經(jīng)。乾卦。文言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句下唐??追f達。正義:「同聲相應者,若彈宮而宮應,彈角而角動是也……此二者聲氣相感也。」后用以比喻朋友間志趣相投合。
2.聲音、言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滴珠生來在父母身邊,如珠似玉,何曾聽得這般聲氣?」《紅樓夢》第六四回:「這好一會我們沒進去,不知他作什么呢,一些聲氣也聽不見。」
分類:
聲氣
聲音
朋友
議論
音氣
文章
金鼓
氣息
神情
消息
鼓之
聲韻
共同
音和
音訊
和語
氣概
韻和
和氣
語氣
鼓舞
氣勢
旨趣
聲勢
士氣
和愛
愛好
貶義
《國語辭典》:
鼓動(鼓動)
拼音:
gǔ dòng
鼓舞、激動?!段拿餍∈贰返谒乃幕兀骸负髞砉賵鲆妶笊嫌辛R他的話頭,少不得大家鼓動起來,自從撫臺起,到府縣各官?!?/div>
分類:
鼓動
更鼓
激動
煽動
顫動
鼓之
引動
文字
吹動
夜晚
激發(fā)
情緒
行動
動起
《國語辭典》:
吹云(吹雲(yún))
拼音:
chuī yún
一種國畫中畫云的方法。沾濕畫絹,點以輕粉,縱口吹之,故稱為「吹云」。
分類:
國畫
鼓之
鼓
畫中
起云
云氣
中畫
技法
《國語辭典》:
更點(更點)
拼音:
gēng diǎn
古時夜間計時方法。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點,便以幾更幾點計時。清。
況周頤
〈
蘇武慢。愁入云遙
〉詞:「風際斷時,迢遞天涯,但聞更點?!?/div>
分類:
更點
更鼓
計時
鼓之
滴漏
每夜
夜分
寅時
《漢語大詞典》:
五十弦
傳說中善弦歌的女神 素女 所鼓之瑟為五十弦。
《
史記·封禪書
》
:“ 太帝 使 素女 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后常用以稱瑟。 宋
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元 陳普
《鼓瑟》
詩:“滿樓明月調(diào)云和,五十弦中急雨過。”
分類:
中善
弦歌
女神
鼓之
《漢語大詞典》:
鼓車(鼓車)
載鼓之車。古代皇帝出外時的儀仗之一。
《
漢書·燕剌王劉旦傳
》
:“建旌旗鼓車,旄頭先敺?!?span id="ikdqndz" class="book">《
南齊書·王融傳
》:“卿國既異其優(yōu)劣,聊復相訪。若千里日至,圣上當駕鼓車。” 唐
杜牧
《驌驦駿》
詩:“遭遇不遭遇,鹽車與鼓車?!?/div>
分類:
鼓之
出外
儀仗
帝王
《漢語大詞典》:
曉聲(曉聲)
(1).指曉鼓之聲。 唐
李賀
《官街鼓》
詩:“曉聲隆隆催轉(zhuǎn)日,暮聲隆隆呼月出?!?br />(2).喻先導者的聲音。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
:“惟苓落既久,思想大荒,雖冀履前人之舊跡,亦不以猝得,故直近十七世紀中葉,人始誠聞夫曉聲。”
(3).懂得音律。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知音
》
:“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div>
分類:
懂得
先導
音律
鼓之
聲音
《漢語大詞典》:
革音
(1).革鼓之聲。古代表示結(jié)陣進軍。
《風后握奇經(jīng)》
:“革音五:一持兵;二結(jié)陣;三行;四趨走;五急鬭?!?br />(2).變更惡聲。謂改惡從善。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影銘》
:“庶推誠心,頗感羣物,飛鴞有革音之期,闡提獲自拔之路?!?/div>
分類:
變更
鼓之
惡聲
改惡從善
進軍
《漢語大詞典》:
金懸(金懸)
亦作“ 金縣 ”。 金鼓之樂。
《
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
》
:“堂設象筵,庭宿金懸。” 張銑 注:“金懸,謂金鼓之樂也?!?南朝 齊
謝超宗
《齊明堂樂頌·嘉薦樂》
:“節(jié)動軒越,聲流金縣。” 唐
魏徵
《五郊樂章·雍和》
:“金懸夕肆,玉俎朝陳?!?/div>
分類:
金鼓
鼓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