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0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蜜色
鴨黃
鮮黃
榅桲
鐘螺
芽韭
油面
陰黃
鶯粉
詞黃
黃荻
黃耳菌
黃礬
黃妖
黃孽
《國語辭典》:蜜色  拼音:mì sè
有如蜂蜜般的淡黃色。
《國語辭典》:鴨黃(鴨黃)  拼音:yā huáng
小鴨。因小鴨毛色淡黃,故稱為「鴨黃」。
《漢語大詞典》:鮮黃(鮮黃)
鮮明的黃色。 徐珂 《清稗類鈔·植物·庫車梨》:“ 庫車 梨,大盈握,色鮮黃,皮薄如紙,味甘如蜜,入口即化?!?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一:“初春的花草,鮮黃嫩綠?!?洪素麗 《一花一葉耐溫存》:“﹝美人蕉﹞鮮黃、朱紅,原始色彩中最烈性的顏色,像剛健亮眼的村婦,淋它一頭西北風(fēng),臺風(fēng)怒搖它兩日夜,烈日毒辣辣燒它,它仍欣欣長著,油光水亮地美給它自己看。”
分類:鮮明黃色
《漢語大詞典》:榅桲
一種喬木(Cydonia oblonga)的果實,略似大的黃色蘋果,不同的是每一心皮有許多種子,果肉酸;其種子含膠質(zhì),可做膠水
結(jié)榲桲果的喬木,常用梨樹的矮化砧木
《漢語大詞典》:鐘螺(鐘螺)
螺的一種。身體小,殼黃色,有赤褐色斑紋。多生活在山野樹陰下。
《國語辭典》:芽韭  拼音:yá jiǔ
一種蔬菜。指韭菜的嫩芽,大多為黃色。
《國語辭典》:油面(油面)  拼音:yóu miàn
1.一種和油煮熟的黃色面條。常用于切仔面與擔(dān)仔面中。
2.廚房之操勞。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一折:「保他那針指油面,刺繡鋪房,大裁小剪,生兒長女?!?/div>
《漢語大詞典》:陰黃(陰黃)
暗黃色,焦黃色。《醫(y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陽明全篇〉》“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集注引 唐不巖 曰:“熏黃,陰黃也;橘子黃,陽黃也?!?/div>
《國語辭典》:鶯粉(鶯粉)  拼音:yīng fěn
古時女子化妝時所用的黃色粉末。元。馬祖常 賦王叔能宅芍藥詩:「鶯粉分奩艷有光,天工巧制殿春陽?!?/div>
《漢語大詞典》:詞黃(詞黃)
用黃色紙書寫的詔書。 宋 陳傅良 《繳奏閤門承受趙銓乞?qū)⑥D(zhuǎn)官回授封贈狀》:“準中書門下省送到詞黃一道,為成忠郎閤門承受 趙銓 用?!眳㈤?宋 王楙 野客叢書·禁用黃。參見“ 詔黃 ”。
《漢語大詞典》:詔黃(詔黃)
即詔書。詔書用黃紙書寫,故稱。南史·王韶之傳:“ 恭帝 即位,遷黃門侍郎,領(lǐng)著作,西省如故。凡諸詔黃皆其辭也。” 宋 蘇軾 《和董傳留別》:“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div>
《漢語大詞典》:黃荻
黃色的荻,形狀像蘆葦。 唐 元稹 《江邊四十韻》:“金琯排黃荻,瑯玕褭翠梢?!?/div>
分類:黃色蘆葦
《漢語大詞典》:黃耳菌
黃色的菌子。菌蕈形似人之耳朵,故稱黃耳菌。 宋 蘇軾 《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詩:“老楮忽生黃耳菌,故人兼致白芽薑?!?王文誥 輯注:“傳法正宗記: 迦毘羅國 ,有長者 梵摩凈德 園,樹中生耳如菌,味甚美。”
《漢語大詞典》:黃礬(黃礬)
黃色的明礬。新唐書·地理志四:“﹝ 瓜州 晉昌郡 ﹞土貢:野馬革、緊鞓、草豉、黃礬、絳礬、胡桐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五·黃礬:“黃礬出 陜西 瓜州 、 沙州 及舶上來者為上。黃色,狀如胡桐淚?!?/div>
分類:黃色明礬
《漢語大詞典》:黃妖
(1).指黃色的妖異之氣。古代認為發(fā)生變異的征象。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邁黃妖之崇臺兮,雷師奮而下雨。” 陳伯君 注引漢書·五行志:“凡思心傷者病土氣……黃者,日上黃光不散,如火然,有黃濁氣?!?br />(2).即黃腰。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 平?jīng)?靜寧 之間,有物如貓,而首大色黃,人呼曰黃妖…… 郭璞 曰:似鼬而大,腰以后黃,一名黃腰。《漢書音義》曰:豰,白狐子也。案此即 子騰 所言之黃妖,妖乃腰之誤?!眳⒁姟?黃腰 ”。
《漢語大詞典》:黃腰
亦作“黃要”。 獸名。《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獑胡豰蛫” 晉 郭璞 注:“豰似鼬而大,要以后黃,一名黃腰,食獮猴?!?span id="7sg2vbi" class="book">《太平御覽》卷九一三引《蜀地志》:“黃要獸一名墠微,一名虔巳,鼬食狐首,生子長大自活,羣逐其母,令不得飲食。將有所求,先見此獸,則不得矣。”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二·虎﹝附錄﹞:“蜀志名黃腰獸,鼬身貍首,長則食母,形雖小而能食虎及牛、鹿也。又 孫愐 云:豰(音斛),似豹而小,腰以上黃,以下黑,形類犬,食獮猴,又名黃腰?!?/div>
分類:郭璞附錄
《漢語大詞典》:黃孽
指 王莽 。 王莽 自稱為 黃帝 之后,簒位后改服色為黃色,故稱。見《漢書·王莽傳上》。 漢 蔡邕 《光武濟陽宮碑》:“黃孽作慝,纂握天機,帝赫斯怒,爰整其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