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韻府拾遺 洽韻》:護鴨(護鴨)
陸游詩:荒陂船護鴨,斷岸笛呼牛。
《國語辭典》:家鴨(家鴨)  拼音:jiā yā
動物名。一種鴨。羽毛白色或花褐色,肉和卵可供食用。
《韻府拾遺 洽韻》:臥鴨(臥鴨)
晏殊詩:臥鴨池塘小苑開,暄風吹盡北枝梅。
《漢語大詞典》:青鴨(青鴨)
綠頭鴨。 唐 張籍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見招》:“紫蒲生濕岸,青鴨戲新波。”
《漢語大詞典》:瑤鴨(瑤鴨)
玉制鴨形薰爐。 宋 謝翱 《后桂花引》:“修月仙人飯玉屑,瑤鴨騰騰何處爇?!币嘤米鼬喰无範t的美稱。 明 文徵明 《春曉曲》詩:“東風掠幌鸞綃動,瑤鴨蘭溫睡初重?!?/div>
分類:玉制薰爐
《駢字類編》:鴨媒(鴨媒)
唐 韓翃 送丹陽劉太真 下箸已憐鵝炙美,開籠不奈鴨媒嬌。
《駢字類編》:鴨城(鴨城)
吳地記:鴨城在吳縣東南二十里匠門外沙里中。 明一統(tǒng)志:鴨城在常州府無錫縣東二十里,即吳王牧鳧處。
《駢字類編》:魚鴨(魚鴨)
宋 戴表元 江行雜書 波深浪靜魚鴨樂,遙林墮影同飛揚。
《韻府拾遺 洽韻》:宋書孔季恭傳緣湖居民魚鴨為業(yè)及有居肆理無樂徙
《駢字類編》:春鴨(春鴨)
宋 梅堯臣 鴨雛 春鴨日浮波,羽冷難伏卵。
元 元好問 被檄夜赴鄧州幕府 十里陂塘春鴨鬧,一川桑柘晚煙平。
《漢語大詞典》:鴨步(鴨步)
即鴨跖草。 宋 朱敦儒 《踏莎行·送子權赴藤》詞:“花漲藤江,草薰鴨步,錦帆蘭棹分春去?!眳⒁姟?鴨跖草 ”。
分類:鴨蹠草
《國語辭典》:鴨蹠草(鴨跖草)  拼音:yā zhí cǎo
植物名。鴨蹠草科鴨蹠草屬,一年生草本。莖高尺馀,質柔,常傾臥地面,葉互生,與竹葉相似,聚傘花序苞片近心形,基部離生,折疊,萼片三枚,花瓣三枚,碧藍色。可作染料或繪畫顏料,幼莖亦可食用,略帶苦味。也稱為「碧竹子」、「藍姑草」、「露草」。
《駢字類編》:鴨鳧(鴨鳧)
仲弘道 檐下雞冠花賦 鸂鶒為群,鴨鳧作亞。
《駢字類編》:鴨湖(鴨湖)
水經:河水又東合檀溪水。注:水出縣西柳子山下,東為鴨湖,湖在馬鞍山東北。
《漢語大詞典》:鴨腳葵(鴨腳葵)
植物名。菜的一種。 唐 白居易 《官舍閑題》詩:“祿米麞牙稻,園蔬鴨腳葵。”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葵:“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
《漢語大詞典》:鴨餛飩(鴨餛飩)
食品名。 元 方回 《聽航船歌》:“爭似梢工留口喫, 秀州 城外鴨餛飩?!?清 吳翌鳳《鐙窗叢錄》卷五:“ 浙 東用火哺鴨,其未成者, 嘉興 用香鹽炮之,為春月佳味,名曰鴨餛飩……今俗名嘉蛋。”
《駢字類編》:鴨蹠(鴨蹠)
夲草:鴨蹠,草名,淡竹葉,生江東淮南平地,葉如竹高,一二尺,花深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