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9詞典 1分類詞匯 118
《漢語大詞典》:冬羽
鳥類于春秋兩季更換體表的羽毛。秋季更換的新羽稱冬羽。
《漢語大詞典》:沙鶻(沙鶻)
棲息于沙漠地帶的鷙鳥。健飛,善于襲擊其他鳥類。 唐 張蠙 《過蕭關(guān)》詩:“ 隴 狐來試客,沙鶻下欺人。” 元 吳萊 《寄柳博士》詩:“遡風(fēng)沙鶻健,衝雪野駞馴?!?/div>
《漢語大詞典》:籠媒(籠媒)
被人用來誘捕鳥類的鳥。捕鳥者把關(guān)著鳥的籠子放在野外,利用其鳴聲來引誘其同類的鳥。 唐 李賀 《艾如張》詩:“ 隴 東臥穟滿風(fēng)雨,莫信籠媒 隴 西去。 齊 人織網(wǎng)如素空,張?jiān)谝疤锲奖讨?。?王琦 匯解:“籠媒,取雛鳥畜之,長乃馴狎,籠而置之壙野,得其鳴聲,以招集同類而掩取之。西京雜記:‘ 茂陵 文固陽 善馴野雉為媒,用以射雉?!瞧涫乱?。”
《國語辭典》:走禽  拼音:zǒu qín
一種鳥類。腳強(qiáng)善走、不能飛翔,多產(chǎn)熱地沙漠中。如駝鳥、食火雞等。
《漢語大詞典》:脂瓶
鳥類尾上的脂腺。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脯臘:“﹝五味脯法﹞乃凈治去腥竅及翠上脂瓶。留脂瓶則臊也?!?石聲漢 注:“脂瓶,即尾上的脂腺,也就是‘臊氣’的集中點(diǎn)?!?清 高士奇 《天祿識馀》卷上:“舊説,鳥雀尾上,有肉高有穴者,名脂瓶。每引嘴取脂,以涂翅毛,則悅澤,雨露不能濡?!?/div>
分類:鳥類
《國語辭典》:鳥園(鳥園)  拼音:niǎo yuán
飼養(yǎng)及展示鳥類的地方。如:「這條路上有好幾家鳥園,是愛鳥人士經(jīng)常聚集的地方。」
《國語辭典》:青鷺(青鷺)  拼音:qīng lù
動物名。鳥類鸛目鷺科。嘴尖而細(xì)長,呈黃色。眼睛到嘴間,小腿以下部分沒有羽毛,背部羽毛為青灰色。后趾和蹼發(fā)達(dá)。分布于非洲、歐洲、臺灣等地。
《國語辭典》:胸脊  拼音:xiōng jí
鳥類胸骨正中所具的銳棱。為翼筋緊附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餐啄
指鳥類取食。《魏書·崔光傳》:“且饕餮之禽,必資魚肉,菽麥稻粱,時或餐啄。”
分類:鳥類
《漢語大詞典》:斗羽(鬥羽)
亦作“鬭羽”。 鳥類自相爭斗。晉書·苻堅(jiān)載記下:“時有羣烏數(shù)萬,翔鳴於 長安 城上,其聲甚悲,占者以為鬭羽不終年,有甲兵入城之象?!?/div>
《國語辭典》:魚狗(魚狗)  拼音:yú gǒu
翠鳥的別名。參見「翠鳥」條。
《國語辭典》:魚虎(魚虎)  拼音:yú hǔ
1.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鲀形目。生于海中,體短闊似橢圓形,背部側(cè)扁,灰黑色,腹部近圓形,灰白色,全身生棘,觸之,則鼓氣膨脹成球形。上下顎齒合成一齒板,眼大,胸、尾鰭作扇形,背鰭與臀鰭相對,均黃褐色。有毒,不可食用。
2.翠鳥的別名。參見「翠鳥」條。
《國語辭典》:益鳥(益鳥)  拼音:yì niǎo
啄食害蟲,有益農(nóng)作物的鳥。如燕、云雀、杜鵑等。
《漢語大詞典》:彎管
彎曲的管子
某些鳥類的似骨的管,它連接中耳與顎彎曲部分的氣室
《國語辭典》:嗉囊  拼音:sù náng
鳥類及昆蟲類消化器的一部分。上接食道,下連砂囊,呈囊狀,為食物暫停之處。也稱為「嗉道」。
《國語辭典》:一飲一啄(一飲一啄)  拼音:yī yǐn yī zhuó
鳥類適情于林籟,隨心飲食,逍遙自在。語本《莊子。養(yǎng)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蔪畜乎樊中?!购蠓褐溉说娘嬍场L?。高郢〈沙洲獨(dú)鳥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