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87
典故
3
詞典
146
分類詞匯
30
佛典
6
其它
2
共146,分1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乾鱉
春鱉
鰍鱉
魚鱉龜蜃
黿鼉魚鱉
致鱉
證龜成鱉
證龜成鱉
灶鱉雞
窄鱉鱉
土鱉
鼉鳴鱉應(yīng)
舞鱉
甕中捉鱉
甕中之鱉
《漢語大詞典》:
乾鱉
同“ 乾癟 ”。
《
明史·五行志三
》
:“ 太祖 吳 元年, 張士誠 弟偽丞相 士信 及 黃敬夫 、 葉德新 、 蔡彥文 用事。時有十七字謡曰:‘丞相做事業(yè),???黃 、 蔡 、 葉 。一朝西風起,乾鱉!’”
《駢字類編》:
春鱉(春鱉)
劉峻東陽金華山棲志:寺觀之前,皆植修竹,檀欒蕭瑟,被陵緣阜。竹外則有良田,區(qū)畛通接,山泉膏液,郁潤肥腴,鄭白決漳,莫之能擬。致紅粟流溢,鳧雁充厭,春鱉旨膳,碧雞冬蕈,味珍霜鵽,縠巾取于。丘嶺裋褐出自中園,□蔣逼側(cè)于池湖,菅蒯駢填于原隰。養(yǎng)給之資,生生所用,無不阜實藩籬,充牣崖巘。
《高級漢語詞典》:
鰍鱉
泥鰍與鱉魚
《分類字錦》:
魚鱉龜蜃(魚鱉龜蜃)
周禮:鱉人:以時簎魚、鱉、龜、蜃,凡貍物。
分類:
偶字
《分類字錦》:
黿鼉魚鱉(黿鼉魚鱉)
列子:孔子觀于呂梁,懸水三十仞,流沬三十里,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見一丈夫游之,以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而承之,數(shù)百步而出,被發(fā)行歌,而游于棠行??鬃訌亩鴨栔唬簠瘟簯宜?,流沬三十里,黿鼉魚鱉所不能游,向見吾子道之,以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并流將拯子,子出而被發(fā)行歌,吾以子為鬼也,察子則人也。請問:蹈水有道乎?曰:亡。吾無道。吾始乎故,長乎性,成乎命,與赍俱入,與汨偕出,從水之道而不為私焉。此吾所以道之也。
分類:
偶字
《韻府拾遺 屑韻》:
致鱉(致鱉)
淮南萬畢術(shù):燒黿致鱉。
《漢語大詞典》:
證龜成鱉(證龜成鱉)
將烏龜說成甲魚。喻蓄意歪曲,顛倒是非。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賈氏五不可》
:“ 晉武帝 欲為太子娶婦。 衛(wèi)瓘 曰:‘ 賈氏 有五不可:青、黑、短、妬而無子?!篂榱t臣所譽,娶之,竟以亡 晉 。婦人黑白美惡,人人知之,而愛其子,欲為娶婦,且使多子者,人人同也。然至其惑於眾口,則顛倒錯繆如此。俚語曰‘證龜成鱉’,此未足怪也。以此觀之,當云‘證龜成蛇’。小人之移人也,使龜蛇易位。”
分類:
烏龜
甲魚
蓄意
歪曲
顛倒是非
《漢語大詞典》:
證龜成鱉(證龜成鼈)
將烏龜說成甲魚。喻蓄意歪曲,顛倒是非。
分類:
烏龜
甲魚
蓄意
歪曲
顛倒是非
《漢語大詞典》:
灶鱉雞(竈鱉雞)
即灶馬。 明
顧起元
《
客座贅語·紀蟲
》
:“在灶下,曰灶鱉雞?!币嗍》Q“ 灶雞 ”。 明
李時珍
《
本草綱目·蟲三·灶馬
》
:“
《
釋名
》
:‘灶雞?!??!眳⒁姟?灶馬 ”。
《國語辭典》:
灶馬(灶馬)
拼音:
zào mǎ
1.動物名。一種昆蟲。體裸出,無翅,缺聽覺。頭小,觸角呈絲狀,甚長。背駝起,故俗稱「灰駱駝」。后肢強大,善跳躍。常棲陰濕地,夜間多集灶旁,故稱為「灶馬」。也稱為「灶雞」。
2.繪印的灶神像。平時貼于灶上,至過年前,與祭品一同焚化。
分類:
昆蟲
灶神
木刻
蟲名
刻印
印刷
坐騎
紙上
神像
《國語辭典》:
窄鱉鱉(窄鱉鱉)
拼音:
zhǎi biē biē
狹窄的樣子?!缎咽酪鼍墏鳌返诹兀骸感业媚銢]進去,衙門窄鱉鱉的,屁股也掉不轉(zhuǎn)的?!埂度辶滞馐贰返诹兀骸改汶y道不知道家里房子窄鱉鱉的?統(tǒng)共祇得這一間上房?!?/div>
分類:
狹小
狹窄
《漢語大詞典》:
土鱉(土鱉)
(1).亦作“ 土鱉 ”。即地鱉。參見“ 地鱉 ”。
(2).方言。猶土包子。
《收獲》
1981年第6期:“剛才我聽老師問一個家伙喜歡什么電影,他說喜歡
《藍色檔案》
、
《黃英姑》
,真他媽土鱉?!?/div>
分類:
方言
猶土
《漢語大詞典》:
地鱉(地鱉)
亦稱“ 土鱉 ”。 昆蟲。身體扁,棕黑色,雄的有翅,雌的無翅。常在住宅墻根的土內(nèi)活動。中醫(yī)入藥,有活血散淤,通經(jīng)止痛等作用。
分類:
昆蟲
身體
棕黑
黑色
《漢語大詞典》:
鼉鳴鱉應(yīng)(鼉鳴鼈應(yīng))
比喻聲氣相通,互相感應(yīng)。
《
舊唐書·李密傳
》
:“豹變鵲起,今也其時,鼉鳴鱉應(yīng),見機而作?!?/div>
分類:
聲氣
聲氣相通
相通
相感
感應(yīng)
《韻府拾遺 屑韻》:
舞鱉(舞鱉)
珍珠船教:舞鱉者,燒地置鱉其上,忽抵掌使其跳梁。既慣習,雖冷地,聞拊掌亦跳梁。
《國語辭典》:
甕中捉鱉(甕中捉鱉)
拼音: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比喻舉手可得、確有把握?!端疂G傳》第一八回:「這事容易,甕中捉鱉,手到拿來?!埂镀缏窡簟返谌兀骸肝乙娏怂粑疫@三寸不爛之舌,管保順手牽羊,叫你們甕中捉鱉?!?/div>
分類:
舉手
有把握
《國語辭典》:
甕中之鱉(甕中之鱉)
拼音:
wèng zhōng zhī biē
困在甕中的鱉。比喻在掌握之中,無法逃脫的人或物?!队魇烂餮?。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楊八老和一群百姓們,都被倭奴擒了,好似甕中之鱉,釜中之魚,沒處躲閃,只得隨順,以圖茍活?!埂毒以纻鳌返谄吡兀骸高@幾個小南蠻,只算得個甕中之鱉,不消費得僧家大力,管教他一個個束手就縛?!?/div>
分類:
掌握
握之
脫逃
逃之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