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魏近思,字求己,號己齋,臨邛(今四川邛崍)人。了翁子。事見《詩苑眾芳》。
魏道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工畫道釋人物。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魏鵬,字寓言,襄陽(今屬湖北)人。舉進士(《湖北詩徵傳略》卷三六)?!?a target='_blank'>宋詩紀事補遺》卷二七編于張商英、勾龍如淵之間,姑置于此。今錄詩四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84 【介紹】: 宋壽州壽春人,字南夫。高宗紹興十二年進士。以受經(jīng)于趙敦臨,移居明州鄞縣,學者稱碧溪先生。孝宗時以宗正少卿為金通問使,正敵國禮,損歲幣。以不辱使命,乾道二年連擢參知政事、右仆射兼樞密使。時孝宗銳意恢復,杞左右其論。因郊祀冬雷用漢制災異策,罷相。出知平江府,為諫官王希呂劾罷。后以端明殿學士奉祠告老。卒謚文節(jié)。
全宋詩
魏杞(一一二○~一一八三),字南夫,鄞縣(今浙江寧波)人。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進士。三十年,知涇縣(《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七)。三十二年,召為太府寺丞(《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一六)。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以宗正少卿假禮部尚書使金(《寶慶四明志》卷九)。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除起居舍人,累遷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宋史》卷三三《孝宗紀》)。三年,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六年,起知平江府,被劾奪職。淳熙十年卒(《魏文節(jié)遺書》附錄《魏丞相行狀》),謚文節(jié)。有《山房集》三十卷、《三蘇言行編》(《延祐四明志》卷五),皆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八五有傳。今錄詩七首。
全宋文·卷四八七六
魏杞(一一二一——一一八四),字南夫,壽春(今安徽壽縣)人。登紹興十二年進士第,知宣州涇縣。召對,擢太府寺主簿,進丞,遷宗正少卿。出使金國,不辱使命,還遷給事中,同知樞密院事,進參知政事、右仆射兼樞密使。以災異免相位,守左諫議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淳熙六年,授觀文殿學士、知平江府。為言官所劾,奪職,遂告老,居碧溪,學者稱碧溪先生。淳熙十一年卒,年六十四,追謚文節(jié)。傳世之文僅數(shù)篇,后人編為《魏文節(jié)遺書》。見《宋史》卷三八五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0—1164 【介紹】: 宋淮陽軍宿遷人,字彥威。多智勇,善騎射。高宗紹興三十一年,率義士三百,渡淮取漣水軍、海州,權(quán)知海州事。屢敗金兵,扼守海州,民安其政。嘗創(chuàng)制如意戰(zhàn)車數(shù)百,炮車數(shù)十,被推廣于諸軍。孝宗隆興二年,以議和撤海州戍,改知楚州。后與金兵戰(zhàn)于淮陽,以孤軍無援,中矢墜馬死。謚忠壯。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魏吉甫,字元嘉,莆田(今屬福建)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明弘治《興化府志》卷一六)。為吉州司法參軍(《周文忠集》卷三《蔡子亨墓志銘》)。官至戶部侍郎(《閩詩錄》丙集卷九)。
魏明遜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十四年(1154)任樞密副使,11月罷簽書。
趙敷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7—1129 【介紹】: 宋宗室。高宗子。生于南京。拜檢校少保、集慶軍節(jié)度使,封魏國公。金兵侵淮南,高宗由揚州赴杭,會苗傅、劉正彥兵變,逼高宗禪位于敷。既而苗、劉被誅,高宗復位,以敷為皇太子,從至建康。旋以疾卒。謚元懿。
全宋文·卷四九九八
明受帝趙敷(一一二七——一一二九),宋高宗子,母潘賢妃。建炎元年拜檢校少保、集慶軍節(jié)度使,封魏國公。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逼高宗禪位于敷,改元明受。既而高宗復位,乃以敷為皇太子。同年七月薨,謚元懿,年僅三歲。見《宋史》卷二五《高宗紀》一、卷二三三《宗室世系表》一九、卷二四六《元懿太子敷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9—1206 【介紹】: 宋泉州永春人,字仲至。高宗紹興三十年進士。授陽江尉。孝宗嘉其論事,擢起居舍人,歷中書舍人兼侍講、權(quán)吏部尚書。因論宰相不能輔贊恢復大計,出知紹興府,徙贛州、隆興府。淳熙十三年,簽書樞密院事,尋除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光宗紹熙元年,進左丞相。在任謹法度,惜名器,嘗引進趙汝愚、黃裳等,世號得人。寧宗即位,因與韓侂胄有隙,又數(shù)事失帝意,落職。嘉泰元年,累封魏國公。卒謚忠宣。有詩文、奏議、外制等。
全宋詩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今屬福建)人,居惠州(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一二)。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南宋館閣錄》卷八)。因召對獲孝宗嘉嘆,累遷權(quán)吏部尚書。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紹興府(《嘉泰會稽志》卷二)。歷知贛州、隆興府,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因平羌功,召簽書樞密院事。十四年,為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史》卷二一三《宰輔表》四)。光宗即位,進左丞相。紹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卒,光宗以疾未能執(zhí)喪,留正與知樞密院事趙汝愚議立太子事不合,以肩輿逃出國門。寧宗即位,以光祿大夫致仕。開禧二年卒,年七十八。謚忠宣?!?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九一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粵詩·卷二八
留正(一一二九 — 一二○六),字仲至。祖籍泉州永春。六世祖留從效,事宋太祖,為清遠軍節(jié)度使,封鄂國公。父某,僑寓歸善(今惠州市)之下郭,而正生,少游惠庠,守貧力學,里人徐敦實見而奇之,以為公輔之器,以女妻之,因落家焉。應惠州舉,宋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登進士。授南恩州陽江尉、清海軍節(jié)度判官。以薦召對,獲宋孝宗嘉嘆。知循州,歷起居舍人,累遷給事中,兼權(quán)吏部尚書。淳熙二年(一一七五),以顯謨閣直學士出知紹興府。歷知贛州、知隆興府。進龍圖閣直學士、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以平羌功,進敷文閣學士,遷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同知樞密院事。十六年,拜右丞相。宋光宗受禪,進左丞相。紹熙五年(一一九四),孝宗崩,光宗以疾未能執(zhí)喪,正累乞早正嘉王儲位,與知樞密院事趙汝愚不合,遂以肩輿逃去。宋寧宗即位,以光祿大夫致仕。后復舊銜。嘉泰元年(一二○一),進封魏國公,復少師、觀文殿學士。開禧二年(一二○六)七月卒,年七十八。贈太師,謚忠宣。有詩文集等二十卷行世,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九一、明鄭維新嘉靖七年《惠大記》卷三有傳。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三九二
留正(一一二九——一二○六),字仲至,泉州永春(今福建永春)人。紹興三十年進士,授陽江尉。孝宗朝歷起居舍人、權(quán)中書舍人,兼權(quán)吏部尚書。出知紹興府,歷知贛州、隆興府,除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紹熙元年,累遷至左丞相。寧宗即位,出判建康府,旋罷。嘉泰元年進封魏國公。開禧二年七月卒,年七十八,贈太師,謚忠宣。嘗編纂《壽皇圣政》,著有詩文、奏議、外制二十卷。見《宋史》卷三九一本傳。
魏志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紹興二十九年(1159)任校書郎。紹興三十年(1160)任祠部郎中,六月丙子卒。
魏震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七六○
魏震,紹興二十九年以武略大夫、荊湖北路兵馬鈐轄權(quán)知荊門軍,次年移知鼎州。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二、一八五。
魏天祐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32—1213 【介紹】: 宋邛州蒲江人,字德先。魏了翁族兄。少與兄魏天啟齊名。年四十余,當以恩補官,辭不受。晚年益肆力于學。有《論孟中庸大學說》、《卮言》、《贅言》、《信心編》、《雞肋編》等。
魏中復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會稽縣(今浙江紹興)人。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端蔚强朴浛肌钒矗菏菤q知舉官不用臺諫官,不用樞密院官為試官,以重邊事故。
魏全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隆興元年(1163)任海州知州。
魏玘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元年(1165)任起居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