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西園飛蓋
飛蓋西園
西園蓋
飛蓋相從
飛蓋南園
相關(guān)人物曹丕(魏文帝)
《昭明文選》卷二十〈詩甲·公宴·公宴詩〉~943~
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秋蘭被長阪,朱華冒綠池。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神飆接丹轂,輕輦隨風(fēng)移。飄飖放志意,千秋長若斯。
《昭明文選》卷二十二、三國魏·曹丕《芙蓉池作》
乘輦夜行游,逍遙步西園。
《昭明文選》卷三十、南朝宋·沈約《應(yīng)王中丞思遠(yuǎn)詠月》
「高樓切思婦,西園游上才?!固?#183;呂向注:「西園謂魏氏鄴都之西園也。文帝每以月夜集文人才子共游于西園?!?/span>
例句
西園置酒地,日夕簪裾列。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千秋谷門外,明月照西園。
城郭為虛人代改,但有西園明月在。
我祖西園事,言之獨(dú)傷懷。
暫弭西園蓋,言事東皋粟。
因絕西園賞,臨風(fēng)一詠詩。
相去千馀里,西園明月同。
西園有明月,修竹韻悲風(fēng)。
更待西園月,金尊樂未終。
北堂未安寢,西園聊騁望。
西園宴公子,北里召王侯。
西園徒自賞,南飛終未安。
典故 青云人
青云自致
飛上青云
自致青云上
魏雎張祿
自致青冥上
青云志應(yīng)
《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243~
范雎歸取大車駟馬,為須賈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見,有識者皆避匿。須賈怪之。至相舍門,謂須賈曰:「待我,我為君先入通于相君?!鬼氋Z待門下,持車良久,問門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門下曰:「無范叔?!鬼氋Z曰:「鄉(xiāng)者與我載而入者?!归T下曰:「乃吾相張君也。」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膝行,因門下人謝罪。于是范雎盛帷帳,待者甚眾,見之。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賈不敢復(fù)讀天下之書,不敢復(fù)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幾?」曰:「擢賈之發(fā)以續(xù)賈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時而申包胥為楚卻吳軍,楚王封之以荊五千戶,包胥辭不受,為丘墓之寄于荊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為有外心于齊而惡睢于魏齊,公之罪一也。當(dāng)魏齊辱我于廁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意,故釋公?!鼓酥x罷。入言之昭王,罷歸須賈。
例句
青云已是酬恩處,莫惜芳時醉酒杯。
綠綬便當(dāng)身是貴,青霄休怨志相違。
今來唯問心期事,獨(dú)望青云路未通。
終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鬢毛霜雪侵。
白屋青云至懸闊,愚儒肝膽若為傾。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青云應(yīng)有望,白發(fā)未相侵。
莫嫌黃綬官資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白雪振聲來輦下,青云開路到床前。
青云舊路歸仙掖,白鳳新詞入圣聰。
拔上青云巔,輕如一毫發(fā)。
一旦公道開,青云在平地。
上國共知傳大寶,舊交寧復(fù)在青云。
朝作青云士,暮為玄夜人。
鏡機(jī)沖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識五侯。
春風(fēng)不見尋花伴,遙向青云泥子虛。
鱗翼思風(fēng)水,青云方阻修。
蓮幕青云貴,翱翔絕后期。
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亦有同門生,先升青云梯。
主人憶爾爾知否,拋卻青云歸白云。
如何一瑞車書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西上青云未有期,東歸滄海一何遲。
但是秕糠微細(xì)物,等閑抬舉到青云。
青云知有路,自是致無因。
我行三十載,青云路未達(dá)。
青云未見路,丹車勞出門。
朝為青云士,暮作白頭囚。
《昭明文選》卷六十〈行狀吊文祭文·吊文·吊曹操文〉~2594~
而見魏武帝〈遺令〉,愾然嘆息,傷懷者久之?!衷唬骸肝徭兼ゼ巳耍灾~爵臺?!褂衷疲骸糕畔憧煞峙c諸夫人。諸舍中無所為,學(xué)作履組賣也。」
例句
平陽拊背穿馳道,銅雀分香下璧門。
咸池升日慶,銅雀分香悲。
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
典故 試湯餅
何郎面
湯餅試何郎
何郎傅粉
傅粉疏狂
傅粉郎君
湯餅賜都尉
姓何應(yīng)解傅
熱承汗
湯餅試平叔
疑粉
相關(guān)人物何晏(字平叔)
曹睿(魏明帝)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容止〉~608~
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zhuǎn)皎然。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動靜粉帛不去手,行步顧影?!?/span>
《三國志》卷九〈魏書·曹真·何晏、鄧飏、丁謐、畢軌、李勝、桓范〉~608~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動靜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
《太平御覽》卷一百五十四〈皇親部二十·駙馬〉~88~
晉·裴啟《語林》曰:「何晏字平叔,以主婿拜駙馬都尉,美姿儀,帝每疑其傅粉,后夏月賜以湯餅,大汗出,以朱衣自拭之,尤皎然?!?/span>
簡釋
何郎:稱贊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駙馬。唐李賀《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p>
例句
湯餅賜都尉,寒冰頒上才。
何郎獨(dú)在無恩澤,不似當(dāng)初傅粉時。
平叔正堪湯餅試,風(fēng)流不合問年顏。
郎若姓何應(yīng)解傅,女能窺宋不勞施。
熏香荀令偏憐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
香傳賈娘手,粉離何郎面。
何郎載酒別賢侯,更吐歌珠宴庾樓。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書中·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895~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誠不可忘。既妙思六經(jīng),逍遙百氏;彈棋閒設(shè),終以六博,高談娛心,哀箏順耳。馳騁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典故雞肋棄
一官雞肋
棄雞肋
浮利一雞肋
漢中雞肋地
雞肋曹公忿
楊修雞肋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楊修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jì)〉~52~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夏侯淵與劉備戰(zhàn)于陽平,為備所殺。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備因險拒守。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脩便自嚴(yán)裝,人驚問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span>
《后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玄孫)楊脩〉~789~
脩字德祖,好學(xué),有俊才,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漢中,欲因討劉備而不得進(jìn),欲守之又難為功,護(hù)軍不知進(jìn)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雞肋」而已。外曹莫能曉,脩?yīng)氃唬骸阜螂u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決矣。」乃令外白稍嚴(yán),操于此回師。
《晉書》卷四十一《魏舒?zhèn)鳌?/span>
年四十馀,郡上計掾察孝廉。宗黨以舒無學(xué)業(yè),勸令不就,可以為高耳。舒曰:「若試而不中,其負(fù)在我,安可虛竊不就之高以為己榮乎!」于是自課,百日習(xí)一經(jīng),因而對策升第。除澠池長,遷浚儀令,入為尚書郎。時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罷之。舒曰:「吾即其人也?!箻惚欢?。同僚素?zé)o清論者咸有愧色,談?wù)叻Q之。
典故 近婦人
信陵醇酒
飲酒近內(nèi)
相關(guān)人物魏無忌(信陵君)
《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列傳〉~2384~
秦王患之,乃行金萬斤于魏,求晉鄙客,令毀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為魏將,諸侯將皆屬,諸侯徒聞魏公子,不聞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時定南面而王,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數(shù)使反閒,偽賀公子得立為魏王未也。魏王日聞其毀,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將。公子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
典故 麟閣丹青
麒麟圖畫
麟閣功名
麟閣勛
麟閣圖形
圖麒麟
漢家麟閣
麒麟功
冠麒麟
麒麟臺
麟閣標(biāo)名
儀形當(dāng)漢閣
高閣圖畫
畫像仙閣
麟閣畫像
麒臺
壯麟閣
相關(guān)人物丙吉
劉德(河間獻(xiàn)王)
劉洵(漢宣帝)
張安世(字子孺)
杜延年
梁丘賀
蕭望之
蘇武
趙充國
霍光
韓增
魏相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武〉
甘露三年,單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姓霍氏,次曰衛(wèi)將軍富平侯張安世,次曰車騎將軍龍額侯韓增,次曰后將軍營平侯趙充國,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陽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陽城侯劉德,次曰少府梁丘賀,次曰太子太傅蕭望之,次曰典屬國蘇武。皆有功德,知名當(dāng)世,是以表而揚(yáng)之,明著中興輔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傳。自丞相黃霸、廷尉于定國、大司農(nóng)朱邑、京兆尹張敞、右扶風(fēng)尹翁歸及儒者夏侯勝等,皆以善終,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圖,以此知其選矣。三國魏·張晏注:「武帝獲麒麟時作此閣,圖畫其象于閣,遂以為名?!固?#183;顏師古注:「《漢宮閣疏名》云蕭何造?!?
例句
若非載筆登麟閣,定是吹簫伴鳳臺。
新登麒麟閣,適脫獬豸冠。
殘書厭科斗,舊閣別麒麟。
一去麒麟閣,遂將朝市乖。
龍顏惠殊寵,麟閣憑天居。
翰林秉筆回英眄,麟閣崢嶸誰可見。
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
麒麟閣上春還早,著書卻憶伊陽好。
麒閣一代良,熊軒千里躅。
早晚歸漢廷,隨公上麟閣。
昨聞戰(zhàn)罷圖麟閣,破虜收兵卷戎幕。
中天有高閣,圖畫何時歇。
聽君總畫麒麟閣,還我閑眠舴艋舟。
天子預(yù)開麟閣待,祗今誰數(shù)貳師功。
功名麟閣上,得詠入秦關(guān)。
歸來畫麟閣,藹藹武功傳。
待聞出塞還,丹青上麟閣。
燕山應(yīng)勒頌,麟閣佇名揚(yáng)。
據(jù)鞍遙指長安路,須刻麟臺第一功。
畫像臨仙閣,藏書入帝臺。
功成畫麟閣,獨(dú)有霍嫖姚。
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
當(dāng)令千古后,麟閣著奇勛。
旋應(yīng)獻(xiàn)凱入,麟閣佇深功。
漢庭議事先黃老,麟閣何人定戰(zhàn)功。
君逐嫖姚將,麒麟有戰(zhàn)功。
他日圖勛畫麟閣,定呈肝膽始應(yīng)休。
可憐忠與孝,雙美畫騏麟。
志在麒麟閣,無心云母屏。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聞黃閣畫麒麟。
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身許麒麟畫,年衰鴛鷺群。
瑞光麟閣上,喜氣鳳城端。
為數(shù)麒麟高閣上,誰家父子勒燕然。
只今麟閣待丹青,努力加餐報天子。
行看畫麟閣,凜凜有英風(fēng)。
今朝麟閣上,偏軫圣情多。
相國已隨麟閣貴,家風(fēng)第一右丞詩。
早晚登麟閣,慈門欲付公。
書屋倚麒麟,不同牛馬路。
行望鳳京旋凱捷,重來麟閣畫丹青。
星落夜原妖氣滿,漢家麟閣待英雄。
莫賣盧龍塞,歸邀麟閣名。
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臺。
帝思麟閣像,臣獻(xiàn)柏梁篇。
畫圖騏麟閣,入朝明光宮。
典故 未忘履與香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昭明文選》卷六十〈行狀吊文祭文·吊文·吊曹操文〉~2594~
元康八年,機(jī)始以臺郎出補(bǔ)著作,游乎秘閣,而見魏武帝遺令,愾然嘆息,傷懷者久之。……又云:「馀香可分與諸夫人。諸舍中無所為,學(xué)作履組賣也。吾歷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馀衣裘,可別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固?#183;李善注:「舍中,謂眾妾。眾妾既無所為,可學(xué)作履組賣之?!蛾套哟呵铩吩唬骸壕肮珵槁模S金之綦,飾以組,連以珠?!弧?/span>
《春秋左傳·襄公十一年》
鄭人賂晉侯以師悝、師觸、師蠲、廣車、軘車淳十五乘,甲兵備。凡兵車百乘,歌鐘二肆,及其镈磬,女樂二八。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曰:「子教寡人和諸戎狄,以正諸華。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請與子樂之?!?/span>
《國語》卷十三《晉語七》
公錫魏絳女樂一八,歌鐘一肆。
例句
和戎因賞魏,定遠(yuǎn)莫辭班。
歌鐘期重錫,拜手落花春。
典故 弦驚
聞弦墜
弓張自摧
怯張弓
相關(guān)人物魏加
《戰(zhàn)國策》卷十七《楚策四》
天下合從。趙使魏加見楚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曰:「有矣,仆欲將臨武君?!刮杭釉唬骸赋忌僦畷r好射,臣愿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辜釉唬骸府惾照?,更羸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fā)而下鳥?!晃和踉唬骸喝粍t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挥虚g,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fā)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煌踉唬骸合壬我灾俊粚υ唬骸浩滹w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fù)匆?;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至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唤衽R武君,嘗為秦孽,不可為拒秦之將也?!?/span>
例句
泣連三獻(xiàn)玉,瘡懼再傷弓。
劍拔蛟隨斷,弓張鳥自摧。
潭魚驚釣落,云雁怯弓張。
折翮翻飛隨轉(zhuǎn)蓬,聞弦墜虛下霜空。
聞弦虛墜良可吁,君更彈射何為乎。
貞一來時送彩箋,一行歸雁慰驚弦。
傷鳥有弦驚不定,臥龍無水動應(yīng)難。
羈飛本難定,非是惡弦驚。
還塞知何日,驚弦亂此心。
旅思蓬飄陌,驚魂雁怯弦。
霜降幽林沾蕙若,弦驚翰苑失鴛鸞。
轉(zhuǎn)蓬方不定,落羽自驚弦。
典故汗逾水漿
相關(guān)人物曹丕(魏文帝)
鐘毓
《世說新語》上卷上《言語》
「鐘毓、鐘會少有令譽(yù)。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挥谑请芬?。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粡?fù)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zhàn)戰(zhàn)慄慄,汗不敢出?!弧?/span>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卷八〈曹丕·典論·酒誨〉~095~
荊州牧劉表,跨有南土,子弟驕貴,并好酒。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勝,中雅受六勝,季雅受五勝。又設(shè)大針于杖端??陀凶砭茖嫷卣撸m以劖刺之,驗其醉醒,是酷于趙敬侯以筒酒灌人也。大駕都許,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zhèn)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松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于無知,云以避一時之暑,二方化之。故南荊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飲。
《新增月日紀(jì)古》卷之六上〈六月卷上·伏日〉~2085~
魏文《典略》:「大駕都許,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zhèn)袁紹軍,與紹子弟共飲宴,常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飲酒,至于無知,云以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
典故 曹公橫槊
橫槊吟詩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傳下·杜甫〉~5055~
建安之后,天下之士遭罹兵戰(zhàn),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遒壯抑揚(yáng)、冤哀悲離之作,尤極于古。
《蘇軾文集》卷一〈前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馀音裊裊,若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固K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箍拖捕?,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