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熙寧七年(1074)任徐州知州。熙寧七年(1074)任檢正中書五房公事,7月知徐州。熙寧八年(1075)任提舉在京諸司庫務(wù)。
魏繼宗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七四九
魏繼宗,神宗時人。熙寧中提舉市易司指使,七年八月,追官勒停。見《宋會要輯稿》食貨三七之一九、食貨三七之二三。
項魏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熙寧七年(1074)任道州知州。

人物簡介

簡介
熙寧十年(1077)任壽州知州。元豐六年(1083)任吉州知州,1月知吉州。元豐八年(1085)2月28日在任。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四
趙叔牙,廷美后裔,克愉子。元祐四年以右金吾大將軍、澤州防禦使封秦國公。元符三年追封廷美為魏王,叔牙改封魏國公。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三三,《宋會要輯稿》帝系五之九,《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67—1127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仲偃。哲宗紹圣元年進(jìn)士。為陜西轉(zhuǎn)運(yùn)使,擢中大夫、集英殿修撰。夏人攻震武,韐攝帥鄜延解其圍。知越州,敗方臘義軍于城下。召為河北、河?xùn)|宣撫參謀官,徙知真定府、建州,改福州,復(fù)守真定。靖康難,遣使金營,金人誘其降,酌酒自縊。謚忠顯,追封魏國公。
全宋詩
劉韐(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進(jìn)士。調(diào)豐城尉、隴城令。遷陜西轉(zhuǎn)運(yùn)使,擢集賢殿修撰。徽宗宣和初,提舉崇福宮,起知越州。四年(一一二二),召為河北、河?xùn)|宣撫參謀官。五年,知建州,改福州。尋知荊南。復(fù)守真定。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充河北、河?xùn)|宣撫副使,繼除京城四壁守禦使。京城不守,遣使金營,金人欲用之,不屈,于靖康二年自縊死,年六十一。高宗建炎初贈資政殿大學(xué)士,謚忠顯。事見《宋名臣言行錄續(xù)集》卷三,《宋史》卷四四六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劉韐(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紹圣初進(jìn)士及第,調(diào)豐城尉、隴城令。隨王厚經(jīng)營熙河,為轉(zhuǎn)運(yùn)使,繼為鄜延帥,以奇兵解夏人之圍。乞奉祠,拜徽猷閣待制,提舉崇福宮。起知越州,徙真定、建州、荊南府,再知真定府,任真定府路宣撫副使。金人圍京師,召為京城四壁守禦使。遣使入金營,金人欲官之,沐浴更衣,自縊而死。時靖康二年正月,年六十一。追謚忠顯。見宇文虛中《劉公神道碑》(《三朝北盟會編》卷七五),《靖康要錄》卷一五,《宋史》卷四四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六三
魏憲(一○六八——一一四○),字令則,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圣四年進(jìn)士,調(diào)鄢陵縣主簿,改潁昌府教授。入為太學(xué)正,歷太學(xué)博士、提舉兩浙路學(xué)事。大觀二年,拜職方員外郎。三年,遷國子司業(yè),移宗正少卿,政和初罷。六年,再以司業(yè)召,尋兼太子舍人。八年,除直龍圖閣、提點萬壽觀。宣和二年,召拜太常少卿,出知常州。遷中書舍人,歷給事中、吏部侍郎。六年,以顯謨閣直學(xué)士知明州。靖康元年知宣州。建炎二年,再除吏部侍郎。以疾乞祠,得杭州洞霄宮。閒居十馀年,復(fù)提舉江州太平觀。紹興十年卒,年七十三。有文集二十卷,奏議、外制各十卷。見葛勝仲《魏公墓志銘》(《丹陽集》卷一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一七、一三七。
魏貫道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八七二
魏貫道,崇寧時洪州(今江西南昌)人。

人物簡介

簡介
崇寧三年(1104)任處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襄州襄陽人,字道輔,號溪上丈人。曾布妻弟。為人無行,倚布勢為鄉(xiāng)里患苦。數(shù)舉進(jìn)士不第,曾因忿爭而毆主考官,坐是不許取應(yīng)。章惇為相,欲薦以官,不就。博極群書,有口辯,工文章,喜談?wù)摮伴g事。有《東軒筆錄》、《臨漢隱居詩話》、《臨漢隱居集》等。
全宋詩
魏泰,字道輔,號漢上丈人,襄陽(今屬湖北)人。曾布婦弟(《老學(xué)庵筆記》卷七)。嘗于試院中忿爭,毆主文幾死,坐是不許取應(yīng)。遂隱居,自號臨漢隱居。博極群書,與呂惠卿、王安石、黃庭堅等有交?;兆诔鐚帯⒋笥^間章惇為相,欲官之,不就。有《襄陽題詠》二卷(《宋史·藝文志》卷八),已佚。今存《臨漢隱居詩話》一卷,《東軒筆錄》十五卷。事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二、《楚紀(jì)》卷四七。今錄詩九首。
全宋文·卷二二三八
魏泰,字道輔,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曾布妻弟。工文章,喜談朝野間事。崇寧、大觀間,章惇欲官之,不就。著有《臨漢隱居集》二十卷、《臨漢隱居詩話》一卷(存)、《東軒筆錄》十五卷(存)、《續(xù)東軒雜錄》一卷、《書可記》一卷、《訂誤集》二卷、《襄陽題詠》二卷。見《宋史》卷二○五、二○六、二○九、三一九,《楚紀(jì)》卷四七,《宋詩紀(jì)事》卷二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魏二翁(?~一一一九),濮州雷澤(今山東菏澤)人。方士?;兆趪L召之,不能致。宣和初卒。事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二。今錄詩二首。
魏漳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政和元年(1111)任臨江軍知軍。
魏炳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魏炳,徽宗時人,名醫(yī)龐安時之門人。
魏介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二○二
魏介,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自號伊川退叟。政和中為奉議郎、管勾溫州南真宮。見所撰《恭氏墓志》、《魏宜自撰墓志跋》。
魏伯才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一四○
魏伯才,政和中為武功大夫、監(jiān)都茶務(wù)。見《宋會要輯稿》食貨三二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