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46,分64頁顯示  上一頁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身在江海,心馳魏闕
心存魏闕
魏道武帝
魏孝文帝
魏德邁
魏長生
赫赫魏魏
漢巾魏帢
丙魏有聲
昌魏
敝魏
取材漢魏
秦不收魏不管
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國語辭典》:身在江海,心馳魏闕(身在江海,心馳魏闕)  拼音:shēn zài jiāng hǎi,xīn chí wèi què
江海,比喻隱居之所。魏闕,比喻朝廷。全句指雖然辭官歸隱,但仍關(guān)心朝政。唐。陳子昂〈喜遇冀侍御圭崔司議泰之二使。序〉:「余獨坐一隅,孤憤五蠹,雖身在江海,而心馳魏闕。」
《國語辭典》:心存魏闕(心存魏闕)  拼音:xīn cún wèi què
不論處身何地,仍關(guān)心國家。參見「心在魏闕」條。如:「他雖已移民多年,仍心存魏闕,令人尊敬。」
《國語辭典》:魏道武帝  拼音:wèi dào wǔ dì
帝號。(西元371~409)姓拓跋,名圭。在位二十三年(西元386~409)。武功頗盛,建立北魏。使鮮卑人分地定居、從事耕種,并任用漢人。晚年因服食寒食散,性情大變、猜忌多疑,并誅戮大臣,后為次子紹所殺,廟號太祖。
《國語辭典》:魏孝文帝  拼音:wèi xiào wén dì
帝號。指北魏孝文帝。參見「北魏孝文帝」條。
分類:帝號
《國語辭典》:魏德邁(魏德邁)  拼音:wèi dé mài
人名。(西元1896~1989)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曾繼史迪威之后充任中國戰(zhàn)區(qū)最高統(tǒng)帥部參謀長、駐華美軍司令,回美改任軍區(qū)司令,一九四七年曾奉命來華視察。
《國語辭典》:魏長生(魏長生)  拼音:wèi cháng shēng
人名。(西元1744或1750~1802)字婉卿,俗稱魏三,清四川金堂人。出身貧寒,幼習(xí)戲曲,擅演花旦,時常創(chuàng)新。因表演上庸俗、具色情,為人詬病。與弟子陳根官等稱為「魏派」。
分類:公元
《漢語大詞典》:赫赫魏魏
見“ 赫赫巍巍 ”。
《漢語大詞典》:赫赫巍巍
顯赫高大貌。 唐 韓愈 《賀冊尊號表》:“眾美備具,名實相當(dāng),赫赫巍巍,超今冠古。”《宋史·樂志七》:“赫赫巍巍,及時純熙?!币嘧鳌?赫赫魏魏 ”。 唐 歐陽詹 《回鸞賦》:“神其精而杰其質(zhì)兮,赫赫魏魏以昂昂?!?/div>
分類:顯赫高大
《分類字錦》:漢巾魏帢(漢巾魏帢)
晉書輿服志:漢末王公名士,多以幅巾為雅,是以袁紹、崔鈞之徒,雖為將帥,皆著縑巾。魏武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為帢,合乎簡易隨時之義。
《分類字錦》:丙魏有聲(丙魏有聲)
漢書魏相丙吉傳贊: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孝宣中興,丙魏有聲。是時黜陟有序,眾職修理,公卿多稱其位,海內(nèi)興于禮讓。覽其行事,豈虛虖哉。
分類:宰執(zhí)
《駢字類編》:昌魏
華陽國志:新城郡昌魏縣。
《韻府拾遺 未韻》:敝魏
戰(zhàn)國策:秦攻趙,蘇子謂秦王曰:夫慮收亡齊、罷楚、敝魏與不可知之趙,欲以窮秦折韓,臣以為至愚也。
《分類字錦》:取材漢魏(取材漢魏)
元史楊載傳:嘗語學(xué)者曰:詩當(dāng)取材于漢魏,而音節(jié)則以唐為宗。
《漢語大詞典》:秦不收魏不管
比喻受冷落無人過問。朱子語類卷一三○:“ 安道 是箇 秦 不收 魏 不管底人,他又為正人所惡,那邊又為 王介甫 所惡?!?/div>
分類:無人過問
《漢語大詞典》:身在江湖,心存魏闕(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呂氏春秋·審為:“ 中山公子牟 謂 詹子 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奈何?’”后以“身在江湖,心存魏闕”指雖不居官,仍關(guān)懷朝政。《中國現(xiàn)在記》第一回:“他此時雖然是已經(jīng)罣誤,然而一言一動,仍不失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闕’的思想。”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而 施君 云倘要描寫宮殿之類,文選就有用,忽然為描寫 漢 晉 宮殿著想,真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闕’了?!币嘧鳌?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 身在林泉,心懷魏闕 ”。《封神演義》第八回:“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心懷魏闕,豈知平地風(fēng)波,生此異事?!?span id="ii6zs47"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十一回:“總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懸魏闕,故爾憂愁抑鬱,現(xiàn)出此癥?!?/div>
《漢語大詞典》:身在江湖,心懸魏闕(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見“ 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