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魏儲(chǔ)南館

相關(guān)人物
吳質(zhì)
 
曹丕(魏文帝)


《昭明文選》卷四十二、三國魏·魏文帝(曹丕)《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誠不可忘。既妙思六經(jīng),逍遙百氏;彈棋閒設(shè),終以六博,高談娛心,哀箏順耳。馳騁北場,旅食南館,

例句

魏儲(chǔ)南館,漢朝東閣。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曹丕(魏文帝)


《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jì)》
文皇帝諱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譙。建安十六年,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二十二年,立為魏太子。
《昭明文選》卷二十、三國魏·曹子建(植)《公宴詩》
「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固?#183;李善注:「公子,謂文帝,時(shí)武帝在,謂五官中郎也?!?/span>

例句

遙思魏公子,復(fù)憶李將軍。 王維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典故
魏文頒菊蕊

相關(guān)人物
曹丕(魏文帝)
 
鐘繇


《藝文類聚》卷四
魏文帝《與鐘繇書》曰:歲往月來,忽復(fù)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yīng),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huì)。是月律中無射,言群木庶草,無有射而生。至于芳菊,紛然獨(dú)榮,非夫含乾坤之純和,體芬芳之淑氣,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將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輔體延年。莫斯之貴,謹(jǐn)奉一束,以助彭祖之術(shù)。

例句

魏文頒菊蕊,漢武賜萸房。 沈佺期 九日臨渭亭侍宴應(yīng)制得長字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曹丕(魏文帝)

參考典故
魏宮妝奩


《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jì)》
「評曰: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彊識(shí),才蓺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lì)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yuǎn)之有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博物志》曰:「帝善彈棋,能用手巾角。時(shí)有一書生,又能低頭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span>

例句

聯(lián)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 李頎 彈棋歌

典故
五色藥
 
五色靈丹
 
西山靈劑

相關(guān)人物
曹丕(魏文帝)


《宋書》卷二十一〈樂志三〉~66~
〈折楊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無極。上有兩仙僮,不飲亦不食。與我一丸藥,光耀有五色。服藥四五日,身體生羽翼。輕舉乘浮云,倏忽行萬億。流覽觀四海,芒芒非所識(shí)。彭祖稱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適西戎,于今竟不還。王喬假虛詞,赤松垂空言。達(dá)人識(shí)真?zhèn)?,愚夫好妄傳。追念往古事,憒憒千萬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觀。

例句

何煩五色藥,尊下即丹丘。 李群玉 半醉

典故
辛毗引裾

相關(guān)人物
曹丕(魏文帝)
 
辛毗


《三國志》卷二十五《魏書·辛毗傳》
辛毗字佐治,潁川陽翟人也?!牡圹`阼,遷侍中,賜爵關(guān)內(nèi)侯。時(shí)議改正朔。毗以魏氏遵舜、禹之統(tǒng),應(yīng)天順民;至于湯、武,以戰(zhàn)伐定天下,乃改正朔??鬃釉弧感邢闹畷r(shí)」,左氏傳曰「夏數(shù)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從之。帝欲徙冀州士家十萬戶實(shí)河南。時(shí)連蝗民饑,群司以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與朝臣俱求見,帝知其欲諫,作色以見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計(jì)安出:」帝曰:「卿謂我徙之非邪?」毗曰:「誠以為非也?!沟墼唬骸肝岵慌c卿共議也?!古唬骸副菹虏灰猿疾恍ぃ弥笥?,廁之謀議之官,安得不與臣議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慮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內(nèi);毗隨而引其裾,帝遂奮衣不還,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無以食也?!沟鬯灬闫浒?。

例句

樊噲排闥,辛毗引裾。 李瀚 蒙求

典故
一醉六十日

相關(guān)人物
曹丕(魏文帝)
 
阮籍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360~
籍本有濟(jì)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例句

一醉六十日,古來聞阮生。 杜牧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zèng)

一醉六十日,一裘三十年。 高蟾 道中有感

《國語辭典》:魏文帝  拼音:wèi wén dì
帝號。指曹丕。參見「曹丕」條。
《國語辭典》:夜來(夜來)  拼音:yè lái
1.入夜。唐。杜甫 遣懷詩:「夜來歸鳥盡,啼殺后棲鴉?!?br />2.夜間。唐。孟浩然 春曉詩:「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br />3.昨天。元。無名氏《度柳翠》第二折:「夜來八月十五日,你不出來,今日八月十六日,你可出來?!?br />4.魏文帝愛妾薛靈蕓。常山人,帝改名為夜來,入宮寵幸,妙于女工。見晉。王嘉《拾遺記》卷七。
《漢語大詞典》:文皇
(1).指 三國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誄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陳,其乖甚矣?!?br />(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謚 文武大圣皇帝 故稱。 唐 羅隱 《聞大駕巡幸》詩:“靜思貴族謀身易,危覺 文皇 創(chuàng)業(yè)難?!?span id="pchz9y2" class="book">《宋史·寇準(zhǔn)傳》:“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zhǔn) ,猶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yáng)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見 文皇 ,自慚不逮,甘心遜避?!?/div>
《漢語大詞典》:南皮
縣名。 秦 置。今屬 河北省 。 漢 末 建安 中, 魏文帝 曹丕 為五官中郎將,與友人 吳質(zhì) 等文酒射雉,歡聚于此,傳為佳話。后成為稱述朋友間雅集宴游的典故。文選·曹丕〈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每念昔日 南皮 之游,誠不可忘?!?李善 注引漢書曰:“ 渤???有 南皮縣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阮瑀》:“念昔 渤海 時(shí), 南皮 戲清沚。” 唐 陳子良 《游俠篇》詩:“東郊鬭雞罷, 南皮 射雉歸?!?清 唐孫華 《次和酬愷功院長見懷一百韻》:“勝流宗 北海 ,高會(huì)集 南皮 ?!?/div>
《國語辭典》:武衛(wèi)(武衛(wèi))  拼音:wǔ wèi
1.禁軍之稱,歷代多有之。如漢末曹操為丞相,設(shè)武衛(wèi)營。魏文帝置武衛(wèi)將軍以統(tǒng)率禁旅。隋置左右武衛(wèi),各置大將軍、將軍,唐因隋制,宋復(fù)因循。元初有武衛(wèi)軍,不久改稱侍衛(wèi)親軍。至元二十六年設(shè)武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質(zhì)與前不同。清末也有武衛(wèi)軍的名稱。
2.強(qiáng)而有力的護(hù)衛(wèi)。《書經(jīng)。禹貢》:「二百里奮武衛(wèi)?!埂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在揆文教,奮武衛(wèi),是為惟垣?!?/div>
《國語辭典》:撫軍(撫軍)  拼音:fǔ jūn
1.撫慰軍士。《左傳。閔公二年》:「大子奉冢祀……,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jiān)國?!埂秶Z。晉語一》:「君行,太子從以撫軍也?!?br />2.舊時(shí)對巡撫的別稱?!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钙钐珷斆?,只得退了堂,將犯人寄監(jiān),親自坐轎上公館轅門面稟了撫軍?!埂陡∩?。卷四。浪游記快》:「城中有何新聞,撫軍在轅否?」
《漢語大詞典》:牽裾(牽裾)
(1).牽拉著衣襟。 南朝 梁元帝 《看摘薔薇》詩:“橫枝斜綰袖,嫩葉下牽裾?!?br />(2). 三國 魏文帝 曹丕 要從 冀州 遷十萬戶到 河南 去,群臣上諫,不聽。 辛毗 再去諫, 曹丕 不答而入內(nèi), 辛毗 拉住他的衣裾。后來終于減去五萬戶。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后以“牽裾”、“牽衣”、“牽裳”指直言極諫。北齊書·孫騰傳:“ 孫騰 牽裾之誠,有足稱美。” 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牽裾恨不死,漏網(wǎng)辱殊恩。”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dāng)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 清 黃鷟來 《雜興》詩之十三:“已悲事與牽衣別,敢謝人嘲折檻愚?!?/div>
《國語辭典》:淑媛  拼音:shú yuàn
1.閑雅貞靜的女子。漢。王逸〈機(jī)婦賦〉:「窈窕淑媛,美色貞怡?!?br />2.曹魏時(shí)期后妃的名位。《三國志。卷五。魏書。后妃傳。序》:「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
《漢語大詞典》:淑儀(淑儀)
女官名。 晉武帝 置。 宋 、 齊 、 梁 、 陳 各朝因之。而后或置或否。宋書·后妃傳序:“ 晉武帝 採 漢 魏 之制,置……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是為九嬪,位視九卿?!?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嬪御命婦·淑儀:“《唐百官志》注云: 明皇 開元 中,置六儀,其一曰淑儀。用 晉 事也。國初亦省。《宋朝會(huì)要》云: 真宗 大中祥符 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又增置淑儀官也?!?/div>
《漢語大詞典》:魏公子
(1).指 信陵君 。 唐 高適 《題李別駕壁》詩:“禮樂遙傳 魯 伯禽 ,賓客爭過 魏公子 ?!?唐 曹鄴 《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詩:“況我 魏公子 ,相顧不相疑?!?br />(2).指 魏文帝 曹丕 。 唐 王維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詩:“遙思 魏公子 ,復(fù)憶 李將軍 ?!?趙殿成 箋注:“ 魏公子 ,謂 魏文帝 。 曹子建 《公讌詩》:‘公子敬愛客,終宴不知疲。’ 李善 註:‘公子謂 文帝 ,時(shí) 武帝 在,為五官中郎也?!?/div>
《漢語大詞典》:魏文手巾
三國志·魏志·文帝紀(jì)論“﹝ 文帝 ﹞才蓺兼該”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華 博物志:“帝善彈棊,能用手巾角?!焙笠蛞浴拔何氖纸怼睘榫趶椘逯洹?唐 李頎 《彈棋歌》:“聯(lián)翩百中皆造微, 魏文 手巾不足比?!?/div>
分類:彈棋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