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52,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椎髻
擁髻
寶髻
高髻
雙髻
丫髻
髻丫
佛髻
髻螺
髻子
綰髻
鳳髻
兩髻
鬟髻
墮髻
《國語辭典》:椎髻  拼音:zhuī jì
發(fā)髻之形如椎?!逗鬂h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笢傛?zhèn)叫把收留的苗婆內中,揀會唱歌的,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里歌舞作樂?!?/div>
《漢語大詞典》:椎布
椎髻布衣。后漢書·逸民傳·梁鴻載: 梁鴻 擇 孟光 而娉,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 鴻 不答, 孟光 訊因,知 梁鴻 有志遁隱,不喜 孟光 傅粉墨。 孟光 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蹦烁鼮樽调?,著布衣,操作而前。 鴻 大喜曰:“此真 梁鴻 妻也,能奉我矣!”后遂以“椎布”為女子服飾簡樸之典。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蕙芳:“一日,媼獨居,忽有美人來,年可十六七,椎布甚樸,光華照人。” 清 方文 《贈馬婿永公》詩:“敢以羊車迎 衛(wèi) 玠 ,且將椎布配 梁鴻 ?!?/div>
《漢語大詞典》:擁髻(擁髻)
謂捧持發(fā)髻,話舊生哀。舊題 漢 伶玄 《趙飛燕外傳》《伶玄自敘》:“ 通德 占袖,顧眎燭影,以手擁髻,凄然泣下?!?宋 蘇軾 《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處以詩戲之》之二:“遙知 通德 凄涼甚,擁髻無言怨未歸?!?明 徐渭 《燕子樓》詩:“昨淚幾行因擁髻,當年一顧本傾城?!?/div>
《漢語大詞典》:寶髻(寶髻)
古代婦女發(fā)髻的一種。 唐 王勃 《登高臺》詩:“為君安寶髻,蛾眉罷花叢?!?宋 柳永 《瑞鷓鴣》詞:“寶髻瑤簪,嚴妝巧,天然緑媚紅深?!?明 陳汝元 《金蓮記·外謫》:“云籠寶髻憑誰掠,月覷紗窗只自眠?!?span id="d5bikif" class="book">《花月痕》第三回:“玲瓏寶髻重盤云,百合衣香隔坐聞。”
《漢語大詞典》:高髻
高綰之發(fā)髻。《后漢書·馬廖傳》:“ 長安 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div>
分類:發(fā)髻
《駢字類編》:雙髻(雙髻)
南北朝 王融 擬古詩二首 其一 何當垂雙髻,團扇云間明。
唐 周樸 贈雙峰山和尚 峨峨雙髻山,瀑布瀉云間。
《國語辭典》:丫髻  拼音:yā jì
形容婦女烏黑如鴉羽的發(fā)髻。
《漢語大詞典》:髻丫
(1).盤于頭頂左右兩邊的發(fā)髻。 宋 蘇軾 《送筍芍藥與公擇》詩之二:“還將一枝春,插向兩髻丫?!?宋 陸游 《浣花女》詩:“江頭女兒雙髻丫,常隨阿母供桑麻?!?br />(2).比喻植物頂部分杈。 清 曹寅 《冬蘭》詩之一:“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div>
《漢語大詞典》:佛髻
呈盤曲狀發(fā)髻的美稱。相傳佛發(fā)旋曲為螺形,故稱。 唐 李商隱 《鏡檻》詩:“仙眉瓊作葉,佛髻鈿為螺?!?/div>
《漢語大詞典》:髻螺
盤旋如螺狀的發(fā)髻。 元 張可久 《憑闌人·席上分題》曲:“粧淡亭亭堆髻螺,歌緩盈盈停眼波?!?明徐復祚《紅梨記·潛窺》:“則恐怕露溼漬纖羅,則恐怕樹影參差攪鬆髻螺。” 清 舒位 《黔苗竹枝詞·龍家苗之一》:“狗耳亭苕綰髻螺,鬼竿影里兩婆娑?!?/div>
《國語辭典》:髻子  拼音:jì zi
挽束在頭頂上的發(fā)結。元。楊維楨〈六宮戲嬰圖〉詩:「旃檀小殿吹天香,新興髻子換宮妝。」《老殘游記》第九回:「倘若叫那和尚留了頭,也挽個髻子,披件鶴氅,道士剃了發(fā),著件袈裟,人要顛倒呼喚起來了?!?/div>
《漢語大詞典》:綰髻(綰髻)
亦作“ 綰結 ”。 謂盤繞發(fā)髻。 宋 黃庭堅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之二:“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 湘娥 十二鬟?!?宋 范成大 《攬轡錄》:“惟婦人之飾不甚改,而戴冠者甚少,多綰髻?!?/div>
《漢語大詞典》:鳳髻(鳳髻)
古代的一種發(fā)型。 唐 宇文氏 《妝臺記》:“ 周文王 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名曰鳳髻?!?后蜀 歐陽炯 《鳳樓春》詞:“鳳髻緑云叢,深掩房櫳?!?元 錢惟善 《次陳君瑞游鳳凰山光明寺》詩:“左瞻劍戟龍門并,上脫冠巾鳳髻雙?!?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鳳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div>
《駢字類編》:兩髻(兩髻)
宋 蘇軾 胡穆秀才遺古銅器,似鼎而小,上有兩柱,可以覆而不蹶,以為鼎則不足,疑其飲器也,胡有詩,答之 君看翻覆俯仰間,覆成三角翻兩髻。
元 馬祖常 絕句七首 其四 江南女兒年十五,兩髻丫丫面粉光。
元 柳貫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 白云不為青山地,截斷前峰兩髻丫。
《漢語大詞典》:鬟髻
亦作“ 鬟結 ”。 古代婦女的環(huán)形發(fā)髻。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東女國:“為小鬟髻,飾之以金?!?清 李鄴嗣 《退山初歸取妾卜居將遂投隱欣慰之意見于小詩》:“尚餘鵠髮如鬟結,且舉龐眉與黛齊?!?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腰肢纖弱,鬟髻宛然?!?清 墅西逸叟 《過虛志感》:“﹝ 劉三秀 ﹞且踴且號,鬟髻為解,髮委地丈餘?!?/div>
《漢語大詞典》:墮髻(墮髻)
墮馬髻的省稱。 唐 李賀 《美人梳頭歌》:“ 西施 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宋 張先 《菊花新》詞:“墮髻慵妝來日暮,家在畫橋堤下住?!?/div>
分類:墮馬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