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太平  拼音:tài píng
1.極盛之世?!妒酚?。卷二。夏本紀(jì)》:「天下于是太平治?!埂段倪x。王康琚。反招隱詩》:「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時(shí),亦有巢居子?!挂沧鳌柑┢健?。
2.安寧、平安無事?!毒劳ㄑ?。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店主人見張客無事,偶話及此房內(nèi)曾有婦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卻太平了?!挂沧鳌柑┢健?。
3.南北朝梁敬帝的年號(西元556~557)。
《國語辭典》:議論(議論)  拼音:yì lùn
1.批評討論。《三國演義》第一○八回:「恪恐人議論,先搜求眾官將過失,輕則發(fā)遣邊方,重則斬首示眾?!埂段拿餍∈贰返谒木呕兀骸冈S多人圍著他,撐著眼睛,東一簇,西一簇的紛紛議論?!?br />2.見解、說法。唐。韓愈 薦樊宗師狀:「于藝學(xué)多所通解,議論平正,有經(jīng)據(jù)可以備顧問?!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溉A甫昨日聽了他一番議論,把那住夜的念頭早打退了許多。」
《國語辭典》:輕重(輕重)  拼音:qīng zhòng
1.重量的大小?!蹲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br />2.程度的大小。《書經(jīng)。呂刑》:「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quán)?!?br />3.事物主次、緩急的程度。《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傳》:「貴輕重,慎權(quán)衡?!埂都t樓夢》第四二回:「顰兒年紀(jì)小,只知說,不知道輕重,作姐姐的教道我?!?/div>
《國語辭典》:高低  拼音:gāo dī
1.高處與低處,比喻不平坦。如:「這路高低不平?!?br />2.優(yōu)劣。如:「難分高低」。
3.深淺、輕重。《西游記》第四一回:「你這小畜生,不識高低,看棍!」
4.無論如何。如:「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高低要幫這個(gè)忙?!?br />5.到底,終究。如:「我找了好半天,高低被我找到了?!?/div>
《國語辭典》:曲折  拼音:qū zhé
1.彎曲回轉(zhuǎn)。如:「登山隊(duì)沿著曲折的小徑攀上頂峰?!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赣侄紟Я饲Ю镧R,攜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外面卻是桑、榆、槿、柘,各色樹稚新條,隨其曲折,編就兩溜青籬?!?br />2.事物的隱情。如:「此事內(nèi)情頗有曲折?!埂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钢劣谄渲星?,亦非傾蓋之間所能盡的,容慢慢的做個(gè)說帖呈覽,何如?」
3.挫折、波折。如:「他曲折坎坷的一生,令人同情?!?/div>
《國語辭典》:千石  拼音:qiān dàn
石,容量單位。秦漢時(shí)官品高低,常以俸祿的多寡而論。漢代官制稱月俸米九十斛為千石,通常是屬于品級較高的官員,如太尉長史、御史中丞等。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國語辭典》:榮辱(榮辱)  拼音:róng rù
光榮與恥辱。《易經(jīng)。系辭上》:「樞機(jī)之發(fā),榮辱之主也?!埂度龂萘x》第六八回:「卿乃孤之功臣,孤當(dāng)與卿共榮辱、同休戚也。」
《國語辭典》:尺寸  拼音:chǐ cùn
1.法度?!俄n非子。安危》:「六曰有尺寸而無意度?!?br />2.些微?!妒酚?。卷七。項(xiàng)羽本紀(jì)。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br />3.戲曲音樂中稱速度與節(jié)拍為「尺寸」?!端螘?。卷一一。律歷志上》:「至于都合樂時(shí),但識其尺寸之名,則絲竹歌詠,皆得均合?!?/div>
《國語辭典》:尺寸  拼音:chí cun
1.物件的長度、大小。《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原是一起工程之時(shí)就畫了各處的圖樣,量準(zhǔn)尺寸,就打發(fā)人辦去的。」
2.節(jié)度、分寸。如:「他為人穩(wěn)健,凡事都有個(gè)尺寸。」
《國語辭典》:再見(再見)  拼音:zài jiàn
1.再相見?!犊鬃蛹艺Z。卷二。致思》:「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紅樓夢》第六八回:「你這一去且在園里住兩天,等我設(shè)個(gè)法子回明白了,那時(shí)再見方妥?!?br />2.今用為臨別時(shí),希望以后再相見的客套語。
《國語辭典》:升降  拼音:shēng jiàng
1.上升與下降?!抖Y記。曲禮上》:「升降不由阼階,出入不當(dāng)門隧。」《文選。左思。魏都賦》:「習(xí)步頓以升降,御春服而逍遙?!?br />2.盛衰?!稌?jīng)。畢命》:「道有升降,政由俗革?!?br />3.增減?!缎绿茣?。卷五一。食貨志一》:「然是時(shí)天下戶未嘗升降?!?/div>
《國語辭典》:升沉  拼音:shēng chén
形容宦途的進(jìn)退窮達(dá)。唐。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yīng)已定,不必問君平?!?/div>
《國語辭典》:高深  拼音:gāo shēn
高與深、又高又深。多用于形容人學(xué)識的淵博或內(nèi)在涵養(yǎng)深厚。如:「學(xué)問高深」。漢。盧諶 贈(zèng)劉琨詩:「每憑山海,庶覿高深?!?/div>
《國語辭典》:尊卑  拼音:zūn bēi
1.貴賤。指位次的高低。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六七:「尊卑設(shè)次序,事物齊紀(jì)綱?!埂度龂萘x》第二○回:「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
2.長輩和晚輩。《禮記。樂記》:「所以官序貴賤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長幼之序也?!埂逗鬂h書。卷九○。烏桓鮮卑傳。烏桓傳》:「婿隨妻還家,妻家無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div>
《漢語大詞典》:下上
(1).下等中的上等,即第七等。書·禹貢:“厥田惟下上?!?孔 傳:“田第七?!?span id="dmojw50" class="book">《漢書·地理志上》:“田下上,賦下中三錯(cuò)?!?顏師古 注:“田第七,賦第八,又雜出第七至第九,凡三品?!?br />(2).同“ 上下 ”。謂高低。《詩·邶風(fēng)·燕燕》:“燕燕于飛,下上其音?!?毛 傳:“飛而上曰上音,飛而下曰下音?!?br />(3).同“ 上下 ”。指高處和低處。 宋 曾鞏 《道山亭記》:“其谿行則水皆自高瀉下,石錯(cuò)出其間,如林立,如士騎滿野,千里下上,不見首尾?!?宋 梅堯臣 《和平叔道傍竹》詩:“下上乏佳禽,左右雜枯桑?!?br />(4).同“ 上下 ”。猶言古今。 唐 劉禹錫 《魏生兵要述》:“磅礴下上數(shù)千年間,其攟摭評議無遺策,用是以干握兵符貴人,宜有虛己而樂聞?wù)?。?br />(5).同“ 上下 ”。長幼;尊卑。 明 李東陽 《貴君墓碑銘》:“理家四十年,下上輯睦如一日。”
(6).從高處到低處,又從低處到高處。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詩:“君隱磷而出沒,望嶔岑而下上?!?宋 梅堯臣 《觀文丁右丞挽詞》之二:“白馬悲鳴駐,黃鸝下上飛?!?/div>
《國語辭典》:抑揚(yáng)(抑揚(yáng))  拼音:yì yáng
1.音調(diào)的高低。漢。蔡邕琴賦〉:「左手抑揚(yáng),右手徘徊?!顾?。謝枋得《文章軌范》:「有抑揚(yáng),有頓挫。」
2.上下、浮沉?!稘h書。卷三○。藝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shí)抑揚(yáng),違離道本?!?br />3.毀譽(yù)、褒貶?!稌x書。卷三六。張華傳》:「漢高八王以寵過夷滅,光武諸將由抑損克終。非上有仁暴之殊,下有愚智之異,蓋抑揚(yáng)與奪使之然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