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加價(加價)  拼音:jiā jià
提高價錢或附加的優(yōu)惠價格。如:「每逢年節(jié),不肖攤商便趁機(jī)加價?!埂阜?wù)業(yè)經(jīng)常推出加價購買的促銷活動。」
《漢語大詞典》:上賈(上賈)
亦作“ 上價 ”。 高價。漢書·張禹傳:“及富貴,多買田至四百頃,皆 涇 渭 溉灌,極膏腴上賈?!?顏師古 注:“賈讀曰價?!?span id="esuiaqm"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上三》:“州郡告歉,則折收上價,謂之額斛?!?/div>
分類:高價
《國語辭典》:溢價(溢價)  拼音:yì jià
1.提高價格。唐。曹唐 和周侍御買劍詩:「將軍溢價買吳鉤,要與中原靜寇讎。」
2.經(jīng)由證管會核準(zhǔn),上市公司的股票以高于面額的價格辦理現(xiàn)金增資,稱為「溢價」。
《漢語大詞典》:豫賈(豫賈)
(1).虛定高價以欺騙顧客。《荀子·儒效》:“ 魯 之粥牛馬者不豫賈?!?楊倞 注:“豫賈,定為高價也?!?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二:“ 引之 曰:‘ 楊 説非也。豫猶誑也。’”《周官·司市》注曰:“使定物價防誑豫是也。”
(2).謂對貨物不預(yù)先定價。史記·循吏列傳:“二年,市不豫賈?!?司馬貞 索隱:“下音價。謂臨時評其貴賤,不豫定也?!?/div>
《漢語大詞典》:飾賈(飾賈)
亦作“ 飾價 ”。 謂以欺詐手段抬高價格。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與聞國事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市者不飾價。”參閱 清 洪頤煊 讀書叢錄·飾賈。
《漢語大詞典》:騰糶(騰糶)
謂以高價出賣。史記·平準(zhǔn)書:“不軌逐利之民,畜積餘業(yè)以稽市物,物踴騰糶。” 裴駰 集解:“物貴而出賣,故使物甚騰也?!?/div>
《漢語大詞典》:轉(zhuǎn)肩(轉(zhuǎn)肩)
一種不正當(dāng)?shù)馁I賣。高價賒入,低價賣出。說郛卷十四引 宋 灌圃耐得翁 《就日錄》:“甚至于在外指屋起錢,高價賒物,低價出賣,謂之轉(zhuǎn)肩?!?/div>
《國語辭典》:上檔(上檔)  拼音:shàng dǎng
1.上片、上映。如:「難得好片上檔,咱們可不能錯過!」
2.股票術(shù)語。指在市價以上的高價位。如:「上檔有限」。
《國語辭典》:漲價(漲價)  拼音:zhǎng jià
物價上揚(yáng)。如:「臺風(fēng)過后,蔬菜水果馬上漲價?!?/div>
《漢語大詞典》:貴市(貴市)
高價購買。南齊書·東昏侯紀(jì):“ 潘氏 服御,極選珍寶,主衣庫舊物,不復(fù)周用,貴市民間金銀寶物,價皆數(shù)倍?!?/div>
分類:高價購買
《漢語大詞典》:掛秦金
高價征求對文章的意見。 唐 李嶠 《市》詩:“徒知觀 衛(wèi) 玉,詎肯掛 秦 金?”參見“ 一字千金 ”。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呂不韋集門客撰《呂氏春秋》,書成,懸于國門,稱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辭精當(dāng),價值極高。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上。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yuǎn),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六回:「這個辦書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價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挂沧鳌敢蛔种登Ы稹埂?/div>
《漢語大詞典》:征貴(徵貴)
(1).謂尋找可賣高價處出售。史記·貨殖列傳:“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yè),樂其事?!?司馬貞 索隱:“徵,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br />(2).預(yù)示物價將高漲。 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明智·申屠蟠》:“物貴極徵賤,賤極徵貴,凡事皆然。至于極重,而不可復(fù)加,則其勢必反趨于輕。”
《國語辭典》:屯積居奇(屯積居奇)  拼音:tún jī jū qí
為圖厚利,積存貨物,等待該物品短缺或需求量高的時候,再以高價出售。清。段光清《鏡湖自撰年譜》:「若商船盡去運(yùn)糧,山客至碼頭不見運(yùn)貨商船,貨棧皆屯積居奇,河船一至,無貨可辦,山客必致裹足而不來?!挂沧鳌付诜e居奇」。
《國語辭典》:提價(提價)  拼音:tí jià
提高價錢。如:「做生意講的是信用,你不能老想提價!」
《國語辭典》:漫天索價(漫天索價)  拼音:màn tiān suǒ jià
任意索取高價。如:「不法商人漫天索價,不懂行情的人往往吃悶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