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指隱士清高脫俗。唐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之二“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p>
箕山有高節(jié),湘水有清源。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三十一
心到物自閑,何勞遠箕潁。 元稹 表夏十首之二
聞道鶴書徵,臨流還洗耳。 孟浩然 白云先生王迥見訪
今日歸寒山,枕流兼洗耳。 寒山 詩三百三首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李白 古風(fēng)
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 李白 山人勸酒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李白 田園言懷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 李白 笑歌行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 李白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
巢許在高潁,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親。 李華 詠史十一首
寂寞想土階,未遑等箕潁。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數(shù)奇謫關(guān)塞,道廣存箕潁。 杜甫 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之二
足明箕潁客,榮貴如糞土。 杜甫 貽阮隱居
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云洞任天真。 汪遵 箕山
夙懷慕箕潁,晚節(jié)期松筱。 白居易 和我年三首之三
何以洗我耳,屋頭飛落泉。 白居易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印事詠懷題于石上
持此一日高,未肯謝箕潁。 皎然 白云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人
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 許敬宗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
潁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韓愈 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
便當(dāng)提攜妻與子,南入箕潁無還時。 韓愈 贈侯喜
徐孺榻:指禮賢重才,或指禮遇賓客。唐孟浩然《荊門上張丞相》:“坐登徐孺榻,瀕接李膺杯?!?/p>
解榻招徐稚,登樓引仲宣。 元稹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何武劾腐儒,陳蕃禮高士。 劉禹錫 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陳蕃待客應(yīng)懸榻,宓賤之官獨抱琴。 劉長卿 送宇文遷明府赴洪州張觀察追攝豐城令
陳蕃懸榻待,謝客枉帆過。 劉長卿 送李校書適越謁杜中丞
亦知到處逢下榻,莫滯秋風(fēng)西上期。 劉長卿 送賈三北游
酒倦臨流醉,人逢置榻迎。 司空曙 送張弋
知從江仆射,登榻更何人。 司空曙 送柳震歸蜀
陳公有賢榻,君去豈空還。 司空曙 送鄭況往淮南
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 孟浩然 荊門上張丞相
郡守虛陳榻,林間召楚材。 孟浩然 韓大使東齋會岳上人諸學(xué)士
徒郁仲舉思,詎回道林轍。 宋之問 見南山夕陽召監(jiān)師不至
解榻皆五侯,結(jié)交盡群英。 岑參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
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 崔善為 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xiāng)館
置榻恩逾重,迎門禮自卑。 崔融 哭蔣詹事儼
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 張九齡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
忽望題輿遠,空思解榻游。 張九齡 錢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
才子登科去,諸侯掃榻迎。 張喬 送友人歸袁州
懸榻迎賓下,趨庭學(xué)禮聞。 張垍 奉和岳州山城
去官慚比謝,下榻貴同徐。 戴叔倫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龍沙
登舟慚郭泰,解榻愧陳蕃。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李德裕 恩山居一十首憶葛勝木禪床
深謝陳蕃憐寂寞,遠飛芳字警沉迷。 李涉 和尚書舅見寄
我來屬芳節(jié),解榻時相悅。 李白 奉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高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登謝朓樓。 李白 寄崔侍御
賓館盡開徐稚榻,客帆空戀李膺舟。 李群玉 將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復(fù)此開懸榻,寧唯入后堂。 杜審言 贈崔融二十韻
李門余妄進,徐榻君恒設(shè)。 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jié)
徐榻不知倦,潁川何以酬。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還將徐孺子,處處待高人。 杜甫 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
南征問懸榻,東逝想乘桴。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懸。 杜甫 贈李十二丈別
解榻再見今,用才復(fù)擇誰。 杜甫 送殿中楊監(jiān)赴蜀見相公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國千鐘逼老萊。 杜荀鶴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
鄭鄉(xiāng)空健羨,陳榻未招延。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榻因徐孺解,醴為穆生陳。 竇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校兼節(jié)度參謀同書寄上
庾亮樓何阨,陳蕃榻更崇。 竇庠 東都嘉量亭獻留守韓仆射
自當(dāng)徐孺榻,不是謝公亭。 竇庠 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
定知有客嫌陳榻,從此無人上庾樓。 竇鞏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
使君延上榻,時輩仰前程。 羅隱 南康道中
一榻偶依陳太守,三年深憶禰先生。 羅隱 安陸贈徐礪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羅隱 重送朗州張員外
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 羊士諤 早春對雨
誰敢強登徐稚榻,自憐還學(xué)謝安吟。 蔣肱 永州陪鄭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賦詩
賓館盡開徐稚榻,客帆空戀李膺舟。 許渾 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
重花不隔陳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墻。 錢起 尋司勛李郎中不遇
方辭郡齋榻,為酌離亭樽。 韋應(yīng)物 送豆盧策秀才
置榻宿清夜,加籩宴良辰。 韋應(yīng)物 送陸侍御還越
郡有優(yōu)賢榻,朝編貢士詔。 韋應(yīng)物 題從侄成緒西林精舍書齋
好賢常解榻,乘興每登樓。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
叨承解榻禮,更得問縑游。 高適 東平旅游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劉長卿 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
李膺門客為閑客,梅福官銜改舊銜。 周樸 喜賀拔先輩衡陽除正字
懷仙梅福市,訪舊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
君學(xué)梅福隱,余從伯鸞邁。 孟浩然 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聲,竹風(fēng)為凄清。 孟郊 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瑤華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臨溪
愁煙閉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采衣。 方干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
棋功過卻楊玄寶,易義精于梅子真。 方干 贈夏侯評事
東峰道士如相問,縣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亂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 李白 贈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談少府
共食田文飯,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
莫學(xué)生鄉(xiāng)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藥價,不關(guān)梅福戀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選
白水見舅氏,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原注。天寶十五載五月作。)
隱吏逢梅福,游山憶謝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顏氏之子才孤標(biāo)。 杜甫 醉歌行贈安公顏少府請顧八題壁
梅仙歸劇縣,阮巷奏離琴。 權(quán)德輿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參卿滯孫楚,隱市同梅福。 權(quán)德輿 送任安劉少府
屢遷君擢桂,分尉我從梅。 王灣 哭補闕亡友綦母學(xué)士
梅生諒多感,歸止豈吾廬。 盧綸 和李中丞酬萬年房署少府過汾州景云觀因以寄上房與李早年同居此觀
潘縣花添發(fā),梅家鶴暫來。 盧綸 送黎燧尉陽翟
梅福幽棲處,佳期不忘還。 祖詠 題韓少府水亭
只是勝之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羅隱 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
離別莫言關(guān)塞遠,夢魂長在子真家。 獨孤及 海上懷華中舊游寄鄭縣劉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贈別安邑韓少府
別后吳中使,應(yīng)須訪子真。 賈島 送友人棄官游江左
雕殘貴有親仁術(shù),梅福何須去隱吳。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為梅少府,可堪貧攝鮑參軍。 鄭谷 結(jié)綬鄠郊縻攝府署偶有自詠
皇枝雙玉樹,吏道二梅仙。 錢起 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
誰知仙吏去,宛與世塵遙。 錢起 送昆山孫少府
湖山入閭井,鷗鳥傍神仙。 錢起 送沈少府還江寧
且樂神仙道,終隨鴛鷺群。 錢起 送陸三出尉
梅生寄黃綬,不日在青云。 錢起 送陸三出尉
自嘆梅生頭似雪,卻憐潘令縣如花。 錢起 題郎士元半日吳村別業(yè)兼呈李官
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 陳子昂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
官傳梅福政,縣顧赤松家。 馬戴 送顧少府之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