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箕山潁水
  
巢由洗耳
 
思洗耳
 
箕山客
 
洗耳溪
 
箕潁客
  
許由耳
  
掛瓢洗耳
 
箕山節(jié)
 
耳本不聞
 
南入箕潁
 
武仲天下讓
 
洗耳高人
 
有耳莫洗
 
箕山高節(jié)

相關(guān)人物
 
許由
 
巢父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22~
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乖S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span>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十一〈琴曲歌辭·琴操·箕山操〉~307~
箕山操,許由作也。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以手掬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fēng)吹樹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損之。以清節(jié)聞于堯,堯大其志,乃遣使以符璽禪為天子。于是許由喟然嘆曰:「匹夫結(jié)志,固如盤石,采山飲河,所以養(yǎng)性,非以求祿位也。放發(fā)一優(yōu)游,所以安己不懼,非所以貪天下也。」使者還,以狀報堯。堯知由不可動,亦已矣。于是許由以使者言為不善,乃臨河洗耳。樊堅見由方洗耳,問之:「耳有何垢乎?」由曰:「無垢,聞惡語耳?!箞栽唬骸负蔚日Z者?」由曰:「堯聘吾為天子。」堅曰:「尊位,何為惡之?」由曰:「吾志在青云,何乃劣為九洲伍長乎?!褂谑欠畧苑角绎嬇?,聞其言而去,恥飲于下流。于是許由名布四海。堯既殂落,乃作箕山之歌曰:「云云,許由死,遂葬于箕山?!?/span>
《藝文類聚》卷三十六〈人部二十·隱逸上〉~639~
許由,字武仲,堯舜皆師之,與齧缺論堯而去,隱乎沛澤之中,堯舜乃致天下而讓焉。曰:「十日并出,而爝火不息,其光也不亦難乎。夫子為天子,則天下治,我由尸之,吾自視缺然?!乖S由曰:「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吾將為賓乎?!鼓巳?。宿于逆旅之家,旦而遺其皮冠,巢父聞由為堯所讓,以為污,乃臨池水而洗其耳。池主怒曰:「何以污我水!」由乃退而遁耕于中岳,穎水之陽,箕山之下。
《高士傳·巢父》
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擊其膺而下之,由悵然不自得。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聞貪言,負吾之友矣!」遂去,終身不相見。
《高士傳·許由》
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為人據(jù)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后隱于沛澤之中。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于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齧缺遇許由,曰:「子將奚之?」曰:「將逃堯。」曰:「奚謂邪?」曰:「夫堯知賢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賊天下也。夫唯外乎賢者知之矣!」由于是遁耕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終身無經(jīng)天下色。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钩哺冈唬骸缸尤籼幐甙渡罟龋说啦煌?,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fàn)繝偕狭黠嬛?。許由沒,葬箕山之巔,亦名許由山,在陽城之南十馀里。堯因就其墓,號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世世奉祀,至今不絕也。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2~
夫?qū)W者載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蓺。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qū)⑦d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shù)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tǒng),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wù)光者。此何以稱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晉·皇甫謐《高士傳》云:『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怀哺冈唬骸鹤尤籼幐甙渡罟龋说啦煌?,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粻繝偕狭黠嬛?。許由歿,葬此山,亦名許由山?!辉诼逯蓐柍强h南十三里?!?/span>

簡釋

洗耳:指隱士清高脫俗。唐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之二“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p>


例句

箕山有高節(jié),湘水有清源。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三十一

心到物自閑,何勞遠箕潁。 元稹 表夏十首之二

聞道鶴書徵,臨流還洗耳。 孟浩然 白云先生王迥見訪

今日歸寒山,枕流兼洗耳。 寒山 詩三百三首

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蹠。 李白 古風(fēng)

舉觴酹巢由,洗耳何獨清。 李白 山人勸酒

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 李白 田園言懷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 李白 笑歌行

歸時莫洗耳,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買名。 李白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

巢許在高潁,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親。 李華 詠史十一首

寂寞想土階,未遑等箕潁。 杜甫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

數(shù)奇謫關(guān)塞,道廣存箕潁。 杜甫 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二首之二

足明箕潁客,榮貴如糞土。 杜甫 貽阮隱居

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云洞任天真。 汪遵 箕山

夙懷慕箕潁,晚節(jié)期松筱。 白居易 和我年三首之三

何以洗我耳,屋頭飛落泉。 白居易 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印事詠懷題于石上

持此一日高,未肯謝箕潁。 皎然 白云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人

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 許敬宗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

潁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韓愈 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

便當(dāng)提攜妻與子,南入箕潁無還時。 韓愈 贈侯喜

典故 
拂榻
 
徐孺榻
      
登榻
 
故榻
 
榻塵
 
高人榻
  
一榻高懸
 
留賓榻
 
榻空懸
 
下塵榻
 
陳蕃懸榻
   
陳蕃解榻
 
陳公榻
 
高懸一榻
 
掛塵榻
  
陳蕃禮高士
 
陳蕃憐
 
舊榻懸塵
 
郡齋榻
  
榻留徐稚
 
榻正懸
  
下榻見賢
 
下榻榮
 
一榻陳蕃
 
優(yōu)賢榻
 
仲舉思
 
延榻
 
一榻容孺子
 
一榻依陳
 
招徐稚
 
至兩榻

相關(guān)人物
周璆
 
徐稚
 
陳蕃(字仲舉)


《后漢書》卷五十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徐稚〉~746~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屢辟公府,不起?!瓡r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稚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縣之。后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后漢書》卷六十六〈陳王列傳·陳蕃〉~259~
太尉李固表薦,徵拜議郎,再遷為樂安太守。時李膺為青州刺史,名有威政,屬城聞風(fēng),皆自引去,蕃獨以清績留。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為置一榻,去則縣之。璆字孟玉,臨濟人,有美名。民有趙宣葬親而不閉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馀年,鄉(xiāng)邑稱孝,州郡數(shù)禮請之???nèi)以薦蕃,蕃與相見,問及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禮,賢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數(shù),以其易黷故也。況乃寢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誑時惑眾,誣污鬼神乎?」遂致其罪。

簡釋

徐孺榻:指禮賢重才,或指禮遇賓客。唐孟浩然《荊門上張丞相》:“坐登徐孺榻,瀕接李膺杯?!?/p>


例句

解榻招徐稚,登樓引仲宣。 元稹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

何武劾腐儒,陳蕃禮高士。 劉禹錫 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

陳蕃待客應(yīng)懸榻,宓賤之官獨抱琴。 劉長卿 送宇文遷明府赴洪州張觀察追攝豐城令

陳蕃懸榻待,謝客枉帆過。 劉長卿 送李校書適越謁杜中丞

亦知到處逢下榻,莫滯秋風(fēng)西上期。 劉長卿 送賈三北游

酒倦臨流醉,人逢置榻迎。 司空曙 送張弋

知從江仆射,登榻更何人。 司空曙 送柳震歸蜀

陳公有賢榻,君去豈空還。 司空曙 送鄭況往淮南

坐登徐孺榻,頻接李膺杯。 孟浩然 荊門上張丞相

郡守虛陳榻,林間召楚材。 孟浩然 韓大使東齋會岳上人諸學(xué)士

徒郁仲舉思,詎回道林轍。 宋之問 見南山夕陽召監(jiān)師不至

解榻皆五侯,結(jié)交盡群英。 岑參 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因寄王大昌齡

頒條忝貴郡,懸榻久相望。 崔善為 答王無功冬夜載酒鄉(xiāng)館

置榻恩逾重,迎門禮自卑。 崔融 哭蔣詹事儼

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 張九齡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

忽望題輿遠,空思解榻游。 張九齡 錢王司馬入計同用洲字

才子登科去,諸侯掃榻迎。 張喬 送友人歸袁州

懸榻迎賓下,趨庭學(xué)禮聞。 張垍 奉和岳州山城

去官慚比謝,下榻貴同徐。 戴叔倫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龍沙

登舟慚郭泰,解榻愧陳蕃。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

管寧穿亦坐,徐孺去常懸。 李德裕 恩山居一十首憶葛勝木禪床

深謝陳蕃憐寂寞,遠飛芳字警沉迷。 李涉 和尚書舅見寄

我來屬芳節(jié),解榻時相悅。 李白 奉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高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登謝朓樓。 李白 寄崔侍御

賓館盡開徐稚榻,客帆空戀李膺舟。 李群玉 將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復(fù)此開懸榻,寧唯入后堂。 杜審言 贈崔融二十韻

李門余妄進,徐榻君恒設(shè)。 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jié)

徐榻不知倦,潁川何以酬。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還將徐孺子,處處待高人。 杜甫 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

南征問懸榻,東逝想乘桴。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

山深水增波,解榻秋露懸。 杜甫 贈李十二丈別

解榻再見今,用才復(fù)擇誰。 杜甫 送殿中楊監(jiān)赴蜀見相公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國千鐘逼老萊。 杜荀鶴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

鄭鄉(xiāng)空健羨,陳榻未招延。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榻因徐孺解,醴為穆生陳。 竇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校兼節(jié)度參謀同書寄上

庾亮樓何阨,陳蕃榻更崇。 竇庠 東都嘉量亭獻留守韓仆射

自當(dāng)徐孺榻,不是謝公亭。 竇庠 酬韓愈侍郎登岳陽樓見贈

定知有客嫌陳榻,從此無人上庾樓。 竇鞏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

使君延上榻,時輩仰前程。 羅隱 南康道中

一榻偶依陳太守,三年深憶禰先生。 羅隱 安陸贈徐礪

一榻早年容孺子,雙旌今日別文翁。 羅隱 重送朗州張員外

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 羊士諤 早春對雨

誰敢強登徐稚榻,自憐還學(xué)謝安吟。 蔣肱 永州陪鄭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賦詩

賓館盡開徐稚榻,客帆空戀李膺舟。 許渾 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

重花不隔陳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墻。 錢起 尋司勛李郎中不遇

方辭郡齋榻,為酌離亭樽。 韋應(yīng)物 送豆盧策秀才

置榻宿清夜,加籩宴良辰。 韋應(yīng)物 送陸侍御還越

郡有優(yōu)賢榻,朝編貢士詔。 韋應(yīng)物 題從侄成緒西林精舍書齋

好賢常解榻,乘興每登樓。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

叨承解榻禮,更得問縑游。 高適 東平旅游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典故
高人右丞句

相關(guān)人物
王維


《全唐詩》卷二百三十〈解悶十二首〉
〈解悶十二首〉其八:「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藍田丘壑蔓寒藤】。最傳秀句寰區(qū)滿,未絕風(fēng)流相國能【案:原注。右丞弟。今相國縉。】?!?/span>
典故 
梅子真
 
南昌尉
  
梅翁
 
神仙道
    
梅福隱
 
市門卒
 
隱市門
 
變名吳市
 
吳市仙
 
吳門變姓
  
淪一尉
 
梅少府
  
梅市門
 
梅市隱
 
愧梅福
 
梅福辭官
 
梅福隱吳
 
梅家鶴
 
梅知解紱
 
南昌仙籍
 
守市阛
 
逃梅福
 
吳市高人
  
仙人梅
 
九江神仙
     
相關(guān)人物
梅福

參考典故
梅市


《漢書》卷六十七〈楊胡朱梅云傳·梅?!?/span>
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人也。少學(xué)長安,明尚書、谷梁春秋,為郡文學(xué),補南昌尉。后去官歸壽春,數(shù)因縣道上言變事,求假軺傳,詣行在所條對急政,輒報罷。是時成帝委任大將軍王鳳,鳳專勢擅朝,而京兆尹王章素忠直,譏刺鳳,為鳳所誅?!猎贾?,王莽顓政,福一朝棄妻子,去九江,至今傳以為仙。其后,人有見福于會稽者,變名姓,為吳市門卒云。

例句

棘寺初銜命,梅仙已誤身。 劉長卿 西庭夜燕喜評事兄拜會

李膺門客為閑客,梅福官銜改舊銜。 周樸 喜賀拔先輩衡陽除正字

懷仙梅福市,訪舊若耶溪。 孟浩然 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

君學(xué)梅福隱,余從伯鸞邁。 孟浩然 適越留別譙縣張主簿申屠少府

梅尉吟楚聲,竹風(fēng)為凄清。 孟郊 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

以言神仙尉,因致瑤華音。 常建 送李十一尉臨溪

愁煙閉千里,仙尉其何如。 常建 送楚十少府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采衣。 方干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

棋功過卻楊玄寶,易義精于梅子真。 方干 贈夏侯評事

東峰道士如相問,縣令而今不姓梅。 曹松 亂后入洪州西山

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 李白 贈瑕丘王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 李白 酬談少府

共食田文飯,先之梅福官。 李端 送丁少府往唐上

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

莫學(xué)生鄉(xiāng)思,梅真正少年。 李端 送雍丘任少府

自是葛洪求藥價,不關(guān)梅福戀簪裾。 李群玉 送陶少府赴選

白水見舅氏,諸翁乃仙伯。 杜甫 白水(即奉先)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原注。天寶十五載五月作。)

隱吏逢梅福,游山憶謝公。 杜甫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神仙中人不易得,顏氏之子才孤標(biāo)。 杜甫 醉歌行贈安公顏少府請顧八題壁

梅仙歸劇縣,阮巷奏離琴。 權(quán)德輿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參卿滯孫楚,隱市同梅福。 權(quán)德輿 送任安劉少府

屢遷君擢桂,分尉我從梅。 王灣 哭補闕亡友綦母學(xué)士

梅生諒多感,歸止豈吾廬。 盧綸 和李中丞酬萬年房署少府過汾州景云觀因以寄上房與李早年同居此觀

潘縣花添發(fā),梅家鶴暫來。 盧綸 送黎燧尉陽翟

梅福幽棲處,佳期不忘還。 祖詠 題韓少府水亭

只是勝之為御史,不知梅福是仙人。 羅隱 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

離別莫言關(guān)塞遠,夢魂長在子真家。 獨孤及 海上懷華中舊游寄鄭縣劉少府造渭南三少府崟

子真能自在,江海意何如。 耿湋 贈別安邑韓少府

別后吳中使,應(yīng)須訪子真。 賈島 送友人棄官游江左

雕殘貴有親仁術(shù),梅福何須去隱吳。 耿湋 送大谷高少府

自笑老為梅少府,可堪貧攝鮑參軍。 鄭谷 結(jié)綬鄠郊縻攝府署偶有自詠

皇枝雙玉樹,吏道二梅仙。 錢起 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

誰知仙吏去,宛與世塵遙。 錢起 送昆山孫少府

湖山入閭井,鷗鳥傍神仙。 錢起 送沈少府還江寧

且樂神仙道,終隨鴛鷺群。 錢起 送陸三出尉

梅生寄黃綬,不日在青云。 錢起 送陸三出尉

自嘆梅生頭似雪,卻憐潘令縣如花。 錢起 題郎士元半日吳村別業(yè)兼呈李官

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 陳子昂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

官傳梅福政,縣顧赤松家。 馬戴 送顧少府之永康

《國語辭典》:洗耳  拼音:xǐ ěr
1.本指堯聘許由為九州長,許由厭聞世事,洗耳于潁水濱。見晉?;矢χk《高士傳。卷上。許由》。后比喻不愿過問世事?!段倪x?;笢?。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fēng)。」《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躅于蕙路,污淥池以洗耳?!?br />2.比喻專心、恭敬的聆聽。元。周權(quán) 秋霽詩:「酒醒誰鼓松風(fēng)操,炷罷爐薰洗耳聽。」
《漢語大詞典》:洗耳翁
指 許由 。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二四:“世無洗耳翁,誰知 堯 與 跖 !”參見“ 洗耳 ”。
分類:許由
《國語辭典》:洗耳  拼音:xǐ ěr
1.本指堯聘許由為九州長,許由厭聞世事,洗耳于潁水濱。見晉?;矢χk《高士傳。卷上。許由》。后比喻不愿過問世事?!段倪x?;笢?。薦譙元彥表》:「故有洗耳投淵,以振玄邈之風(fēng)。」《文選??字晒纭1鄙揭莆摹罚骸铬钣谵ヂ?,污淥池以洗耳?!?br />2.比喻專心、恭敬的聆聽。元。周權(quán) 秋霽詩:「酒醒誰鼓松風(fēng)操,炷罷爐薰洗耳聽。」
《國語辭典》:箕潁(箕潁)  拼音:jī yǐng
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后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段倪x。謝靈運。擬鄴中集詩。徐干詩》:「少無宦情,有箕潁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梁書。卷一五。謝胐傳》:「遂斂跡康衢,拂衣林沚,抱箕潁之馀芳,甘憔悴而無悶?!?/div>
《國語辭典》:下榻  拼音:xià tà
漢朝南昌太守陳蕃,不喜賓客,惟敬重徐稚,特設(shè)一榻,徐來則放下接待,去則懸起。見《后漢書。卷五三。徐稚傳》。指禮賢下士,留客歇宿。后指投宿、住宿。《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骨濉?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诎顺觯骸肝叶瞬换卦ⅲ拖麻酱碎g了。」
《漢語大詞典》:徐榻
見“ 徐稺榻 ”。
《漢語大詞典》:徐稚榻
指 東漢 陳蕃 為 徐稺 特設(shè)之榻。 陳蕃 為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 稺 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懸之。事見《漢書·徐稺傳》。后用為好客之典。 唐 許渾 《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詩:“賓館盡開 徐稺 榻,客帆空戀 李膺 舟?!币嗍》Q“ 徐榻 ”。 唐 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jié)》:“ 李 門余妄進, 徐 榻君恒設(shè)?!?唐 黃滔 《祭陳侍御嶠》:“旋以 孔 罇引滿, 徐 榻解懸。”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二:“月滿西堂,復(fù)陳 徐 榻,清風(fēng)動竹,故人倘來。”《花月痕》第十五回:“三更涼夢回 徐 榻,一夜西風(fēng)瘦 沈 郎?!?/div>
分類:陳蕃太守
《漢語大詞典》:徐稚榻
指 東漢 陳蕃 為 徐稺 特設(shè)之榻。 陳蕃 為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 稺 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懸之。事見《漢書·徐稺傳》。后用為好客之典。 唐 許渾 《將為南行陪尚書崔公宴海榴堂》詩:“賓館盡開 徐稺 榻,客帆空戀 李膺 舟?!币嗍》Q“ 徐榻 ”。 唐 杜正倫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jié)》:“ 李 門余妄進, 徐 榻君恒設(shè)?!?唐 黃滔 《祭陳侍御嶠》:“旋以 孔 罇引滿, 徐 榻解懸?!?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二:“月滿西堂,復(fù)陳 徐 榻,清風(fēng)動竹,故人倘來?!?span id="zn3bp3b" class="book">《花月痕》第十五回:“三更涼夢回 徐 榻,一夜西風(fēng)瘦 沈 郎?!?/div>
分類:陳蕃太守
《國語辭典》:懸榻(懸榻)  拼音:xuán tà
漢代陳蕃做太守時不接賓客,惟與徐稚相善,稚來,特設(shè)一床榻,徐稚走后,即將床榻懸掛起來。見《后漢書。卷五三。徐稚傳》。后指以禮接待賢人。北周。庾信園庭〉詩:「倒屣迎懸榻,停琴聽解嘲?!骨?。陳曾壽〈浣溪沙,花徑冥冥取次行〉詞:「懸榻經(jīng)年虛望眼,寄聲幾度損吟魂?」
《國語辭典》:掃榻(掃榻)  拼音:sǎo tà
1.清掃床上的灰塵。宋。葛長庚〈懶翁齋賦〉:「雨送添硯之水,竹供掃榻之風(fēng)?!?br />2.漢代太守陳蕃在郡不接賓客,唯徐稚到來時特設(shè)一榻。見《后漢書。卷五三。徐稚傳》。后以掃榻表示歡迎嘉賓。宋。陸游寄題徐載叔秀才東莊〉詩:「南臺中丞掃榻見,北門學(xué)士倒屣迎?!埂段骱言?。西冷韻跡》:「妾既邀鮑先生到此,本當(dāng)掃榻,親薦枕衾,又恐怕流入狎邪之私,而非慷慨相贈之初心。」
《漢語大詞典》:掛榻
(1).謂禮待賢士。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宗室書》:“邦君佇德,寧無掛榻之思;州將欽風(fēng),應(yīng)有題車之命?!眳⒁姟?下榻 ”。
(2).指寺院中暫住的過往僧人。《西游記》第九三回:“寺中聽説到了東土 大唐 取經(jīng)僧人,寺中若大若小,不問長住、掛榻、長老、行童,一一都來參見。”
《國語辭典》:下榻  拼音:xià tà
漢朝南昌太守陳蕃,不喜賓客,惟敬重徐稚,特設(shè)一榻,徐來則放下接待,去則懸起。見《后漢書。卷五三。徐稚傳》。指禮賢下士,留客歇宿。后指投宿、住宿?!度龂萘x》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出:「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間了?!?/div>
《漢語大詞典》:稚榻
亦作“穉榻”。 小床。 唐 許渾 《寄獻三川守劉公》詩之一:“花深穉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幾人?!?/div>
《漢語大詞典》:置榻
后漢書·陳蕃傳:“郡人 周璆 ,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 蕃 能致焉。字而不名,特為置一榻,去則懸之?!焙笠浴爸瞄健庇鞫Y賢。 唐 崔融 《哭蔣詹事儼》詩:“置榻恩逾重,迎門禮自卑?!?/div>
分類:禮賢
《漢語大詞典》:解榻
東漢 陳蕃 任 豫章 太守時,不接待賓客,只有 南州 高士 徐稺 來時特設(shè)一榻, 徐稺 走后即懸掛起來。又任 樂安 太守時,亦曾為郡人 周璆 “特為置一榻,去則縣之”。事見后漢書·徐稺傳,又《陳蕃傳》。后以“解榻”為熱情接待賓客或禮賢下士之典。 唐 白居易 《敘法書情四十韻上宣歙崔中丞》:“好風(fēng)迎解榻,美景待搴帷?!?宋 王禹偁 《神童劉少逸與時賢聯(lián)句詩序》:“一日 潘生 與之偕行,惠然肯顧,因解榻以延之?!?清 歸莊 《哭張十翰林四十六韻》:“開樽雖 北海 ,解榻必 南州 ?!?/div>
《漢語大詞典》:設(shè)榻(設(shè)榻)
(1).設(shè)置床榻。新唐書·韋縚傳:“朔日於 宣政 設(shè)榻,東向置案, 縚 坐讀之?!?br />(2).后漢書·徐穉傳載: 徐穉 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肮€義讓,所居服其德”。時 陳蕃 為太守,不接待賓客,“唯 穉 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縣之”。后以“設(shè)榻”指款待敬重的賓客或知交。 宋 梅堯臣 《蘇子美竹軒和王勝之》:“我期霰雪時,來聽幽聲臥。應(yīng)當(dāng)為設(shè)榻,勿使賞心剉?!?明 申涵光《懷太原傅青主》詩:“曾約溪村訪釣竿,數(shù)年設(shè)榻待君歡?!?/div>
《漢語大詞典》:陳榻(陳榻)
見“ 陳蕃榻 ”。
《漢語大詞典》:陳蕃榻(陳蕃榻)
后漢 陳蕃 為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 徐稺 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懸之。見《后漢書·徐稺傳》。后因以“陳蕃榻”為禮賢下士之典。 唐 張九齡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詩:“自守 陳蕃 榻,嘗登 王粲 樓?!?唐 李白 《寄崔侍御》詩:“高人屢解 陳蕃 榻,過客難登 謝朓 樓。” 清 孫枝蔚 《九日入城飲周伯衡觀察寓齋留宿明日有詩見贈用韻答謝》:“當(dāng)涂誰下 陳蕃 榻,把卷如登 杜甫 堂?!币嗍∽鳌?陳榻 ”。 唐 竇鞏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定知有客嫌 陳 榻,從此無人上 庾 樓?!?唐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公射》:“ 鄭 鄉(xiāng)空健羨, 陳 榻未招延?!?/div>
《漢語大詞典》:陳蕃榻(陳蕃榻)
后漢 陳蕃 為太守,在郡不接賓客,唯 徐稺 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懸之。見《后漢書·徐稺傳》。后因以“陳蕃榻”為禮賢下士之典。 唐 張九齡 《候使登石頭驛樓作》詩:“自守 陳蕃 榻,嘗登 王粲 樓?!?唐 李白 《寄崔侍御》詩:“高人屢解 陳蕃 榻,過客難登 謝朓 樓?!?清 孫枝蔚 《九日入城飲周伯衡觀察寓齋留宿明日有詩見贈用韻答謝》:“當(dāng)涂誰下 陳蕃 榻,把卷如登 杜甫 堂?!币嗍∽鳌?陳榻 ”。 唐 竇鞏 《登玉鉤亭奉獻淮南李相公》:“定知有客嫌 陳 榻,從此無人上 庾 樓?!?唐 溫庭筠 《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公射》:“ 鄭 鄉(xiāng)空健羨, 陳 榻未招延?!?/div>
《漢語大詞典》:仙伯
(1).仙人之長。亦泛稱仙人。太平廣記卷七引神仙傳:“﹝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諸仙伯。 安 少習(xí)尊貴,稀為卑下之禮,坐起不恭,語聲高亮,或誤稱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宋 范成大 《題金牛洞》詩:“自從仙伯弭芝蓋,鳳舞鸞歌開洞天。” 明 陳子龍 《寄郢中鄭澹石座師》詩:“何來一仙伯,髮短而心長?!?br />(2).借稱官職清貴、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陳師道 《和饒節(jié)詠周昉畫》:“ 金華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fù)千金摹。”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憶昔追游翰墨場, 武夷 仙伯較文章?!?/div>
《漢語大詞典》:仙吏
仙界、天庭的職事人員。《西游記》第五回:“那 齊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圣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西游記》第五回:“祇見 蟠桃園 土地、力士同 齊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門。” 明 陳夢璧 《尋幽珠璣巖飲甘泉》詩:“幾許鮫人泣得出,但憑仙吏袖將歸?!?/div>
《漢語大詞典》:仙尉
亦作“僊尉”。 漢 梅福 的美稱。 梅 字 子真 ,為郡文學(xué),補 南昌 尉。后歸里,一旦棄妻子去,傳以為仙,故稱。見《漢書·梅福傳》。 前蜀 韋莊 《南昌晚眺》詩:“ 南昌 城郭枕江煙, 章水 悠悠浪拍天。芳草緑遮僊尉宅,落霞紅襯賈人船?!眱M,一本作“ 仙 ”。后亦以“仙尉”為縣尉的譽稱。 唐 李白 《送當(dāng)涂趙少府赴長蘆》詩:“仙尉 趙 家玉,英風(fēng)凌四豪?!?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縣尉曰仙尉,蓋用 梅福 尉 南昌 故事……或稱縣尉,則慊然為慢我,是皆習(xí)俗使然?!?清 金農(nóng) 《元日過張少府小飲花下》詩:“仙尉逢 梅福 ,同為上日吟。”
《漢語大詞典》:吳市隱(吳市隱)
亦作“吳門卒”。 指 漢 梅福 避 王莽 專政,變姓名,隱于 會稽 ,為 吳市 門卒。漢書·梅福傳:“至 元始 中, 王莽 顓政, 福 一朝棄妻子,去 九江 ,至今傳以為仙。其后,人有見 福 於 會稽 者,變名姓,為 吳市 門卒云。” 宋 方勺 泊宅編卷二:“ 西漢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隱為 吳門 卒?!?清 曹寅 《過葉星期二棄草堂留飲即和見贈原韻》之一:“不同 吳市 隱,初罷 杞 人憂?!?/div>
《漢語大詞典》:子真
漢 褒中 人 鄭樸 的字。居 谷口 ,世號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漢成帝 時大將軍 王鳳 禮聘之,不應(yīng);耕于巖石之下,名動京師。見《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唐 張喬 《七松亭》詩:“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豈同 陶令 臥江邊?!?宋 范仲淹 《送鄞江竇尉》詩:“ 王 謝 江山久蕭索, 子真 今為起清風(fēng)。”
分類:子真谷口
《國語辭典》:梅仙  拼音:méi xiān
相傳漢南昌尉梅福去官后成仙,故稱為「梅仙」。后世遂為縣尉的美稱。《事林廣記。庚集。卷九。綺語門。君臣》:「縣尉,梅仙。」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dāng)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 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尉
(1).對縣尉的美稱。 梅福 曾為 南昌 尉,故稱。 唐 李端 《送趙給事侄尉丹陽》詩:“遙知拜慶后,梅尉稱仙才?!?br />(2).泛稱地方官。 唐 孟郊 《同從叔簡酬盧殷少府》詩:“梅尉吟 楚 聲,竹風(fēng)為凄清。深虛冰在性,高潔云入情。”
《漢語大詞典》:梅生
指 漢 梅福 。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 韓公 淪賣藥, 梅生 隱市門?!?唐 李白 《贈瑕丘王少府》詩:“皎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 梅生 亦何事,來作 南昌 尉?!眳⒁姟?梅福 ”。
分類:梅福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dāng)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真
指 漢 梅福 。 梅福 字 子真 ,故稱。 唐 方干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詩:“ 梅真 入仕提雄筆, 阮瑀 從軍著綵衣?!?陳寅恪 《王觀堂先生挽詞》詩:“曾訪 梅真 拜地仙,更期 韓偓 符天意。”參見“ 梅福 ”。
分類:梅福子真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dāng)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梅福
漢 九江郡 壽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當(dāng)政,乃棄家隱居。后世關(guān)于其成仙的傳說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閩 粵 ,多有其所謂修煉成仙的遺跡。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唐 高適 《封丘作》詩:“乃知 梅福 徒為爾,轉(zhuǎn)憶 陶潛 歸去來。” 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訪 葛洪 ?!?/div>
《漢語大詞典》:神仙中人
見"神仙中人"。
《漢語大詞典》:神仙尉
漢 梅福 曾補任 南昌 縣尉,后去官歸里。屢上書譏刺外戚 王鳳 專權(quán),終不納。 王莽 專政時棄家出走,不知所終。相傳已成仙。見漢書·梅福傳。后詩文中因以“神仙尉”作為縣尉的美稱。 唐 陳子昂 《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詩:“聞道神仙尉,懷德遂為鄰?!币嘧鳌?神仙吏 ”。 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衛(wèi)荊州》:“神仙吏姓 梅 ,人吏待君來。”
《漢語大詞典》:隱吏(隱吏)
退隱的官吏。 唐 杜甫 《送裴二虬尉永嘉》詩:“隱吏逢 梅福 ,游山憶 謝公 。” 仇兆鰲 注:“漢書:‘ 梅福 , 九江 人,補 南昌 尉。 王莽 專政,一朝棄妻子去,隱於 會稽 ,至今傳以為仙?!?span id="79rnrzn" class="book">《汝南先賢傳》稱 鄭欽 為吏隱。”
分類:退隱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