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高下其手 拼音:gāo xià qí shǒu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五。官制》:「太祖慮其任私,高下其手,乃置司寇參軍?!埂肚迨犯?。卷二八八。張廷玉傳》:「刑部引律例,往往刪截,但用數(shù)語,即承以所斷罪;甚有求其彷佛,比照定議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div>
《國語辭典》:上下其手 拼音:shàng xià qí shǒu
楚國的穿封戌在攻打鄭國時俘虜了鄭國的守將皇頡,王子圍欲與之爭功,請伯州犁為其裁決,伯州犁有意偏袒王子圍,以手高舉和向下的動作示意皇頡承認(rèn)自己為王子圍所俘。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后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舊唐書。卷七一。魏徵傳》:「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國之法遂差?!埂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改菚r刑部堂官,是個部曹出身,律例盤得極熟,大約部辦也拿他不住,不能上下其手?!?/div>
《國語辭典》:高下任心 拼音:gāo xià rèn xīn
掌握大權(quán),任意賞罰。《晉書。卷九八。王敦傳》:「身欲北渡,以遠(yuǎn)朝廷為名,而密知機(jī)要,潛行險(xiǎn)慝,進(jìn)人退士,高下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比,雖無忌、宰嚭、弘恭、石顯未足為喻。」也作「高下在心」。
《國語辭典》:高下在心 拼音:gāo xià zài xīn
1.因時制宜?!蹲髠鳌P迥辍罚骸钢V曰:『高下在心。』」
2.掌握大權(quán),任意賞罰?!逗鬂h書。卷六九。何進(jìn)傳》:「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bào)J虎步,高下在心?!挂沧鳌父呦氯涡摹埂?/div>
《分類字錦》:高下相宜(高下相宜)
羅隱 簾詩 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漢語大詞典》:高下在手
同“ 高下其手 ”。 宋
葉適 :“同列或二心二意,高下在手,必正色力爭,寧亟去,無茍徇,亦以此見排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