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7詞典 2分類詞匯 115
《國語辭典》:倌人  拼音:guān rén
1.主管駕車、馬的官?!对娊?jīng)。鄘風(fēng)。定之方中》:「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于桑田。」
2.妓女?!逗I匣袀鳌返谝换兀骸笜泯S坐在一邊,聽他們說話,慢慢的說到堂子倌人?!埂段拿餍∈贰返谒钠呋兀骸高@真正笑話了。天底下那有做倌人的挑剔客人的道理?不要?jiǎng)诖笕艘簧鷼猓魈斓共粊砹?。?/div>
《漢語大詞典》:馭人(馭人)
駕車馬的人。新唐書·權(quán)懷恩傳:“馭人 安畢羅 為 高宗 所寵,見帝,戲慢不恭。”
分類:駕車車馬
《漢語大詞典》:騑服
騑馬和服馬。泛指駕車的馬。 三國 魏 曹丕 《出婦賦》:“撫騑服而展節(jié),即 臨沂 之舊城?!?晉 陸機(jī) 《贈(zèng)弟士龍》詩:“安得攜手俱,契闊成騑服。” 宋 宋祁 《上孫講書》之二:“倐有絳褠款戶,傳貺涂中手教洎髹匣等數(shù)種,始知騑服近頓圻邑?!?/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輿(執(zhí)輿)
謂執(zhí)轡駕車。論語·微子:“ 長沮 曰:‘夫執(zhí)輿者為誰?’ 子路 曰:‘為 孔丘 ?!?/div>
《漢語大詞典》:馬社(馬社)
(1).養(yǎng)馬之地所設(shè)立的祭祀后土之社,以發(fā)明用馬駕車之人配食。亦指配食者。周禮·夏官·校人:“秋祭馬社、臧僕?!?鄭玄 注:“馬社,始乘馬者?!?孫詒讓 正義:“牧地及十二閑之中,蓋皆為置社,以祭后土,而以始制乘馬之人配食焉,謂之馬社也。” 宋 吳自牧 夢(mèng)粱錄·八日祠山圣誕:“其日都城內(nèi)外,詣廟獻(xiàn)送繁盛,最是府第及內(nèi)官迎獻(xiàn)馬社,儀仗整肅,裝束華麗?!?br />(2). 宋 時(shí) 陜西 軍中買馬的組織。宋史·兵志十一:“ 陜西 廣鋭、勁勇等軍,相與為社,每市馬,官給直外,社眾復(fù)裒金益之,曰馬社?!?/div>
《漢語大詞典》:附輿(附輿)
扶著車輿。指駕車。附,通“ 拊 ”。《文選·王褒〈圣主得賢臣頌〉》:“ 王良 執(zhí)靶, 韓哀 附輿,縱騁馳騖,忽如影靡。” 李善 注引世本:“ 韓哀侯 作御也。”
分類:車輿駕車
《國語辭典》:中服  拼音:zhōng fú
中國傳統(tǒng)服裝。如:「中服與西服各具特色,以旗袍為例,女士穿起來,顯得高雅端莊。」也稱為「中裝」。
《漢語大詞典》:鳴和鸞(鳴和鸞)
謂車行鸞和相鳴應(yīng)。五種駕車馬的技術(shù)之一。《周禮·地官·保氏》“四曰五馭”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五馭,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賈公彥 疏:“‘鳴和鸞’者,和在式,鸞在衡。案《韓詩》云:‘升車則馬動(dòng),馬動(dòng)則鸞鳴,鸞鳴則和應(yīng)?!?/div>
《國語辭典》:奉轡(奉轡)  拼音:fèng pèi
轡,控制馬的韁繩。奉轡指駕馬車?!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孫叔奉轡,衛(wèi)公參乘?!埂段倪x。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箋》:「將使伊周奉轡,桓文扶轂?!?/div>
《漢語大詞典》:輿卒(輿卒)
駕車的役夫。 明 何景明 《七述》:“輿卒駿奔,獵師起喜。”
分類:駕車役夫
《漢語大詞典》:龍駟(龍駟)
(1).駕車的四匹良馬。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晉 湛方生 《七歡》:“策龍駟以偕逝,問虞人於中林?!?br />(2).駕車的飛龍。 晉 郭璞 《游仙詩》之九:“登仙撫龍駟,迅駕乘奔雷。”
《漢語大詞典》:說驂(説驂)
解下駕車的馬。説,通“ 脫 ”。禮記·檀弓上:“ 孔子 之 衛(wèi) ,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出,使 子貢 説驂而賻之?!?鄭玄 注:“賻,助喪用也。騑馬曰驂?!?span id="76p263u" class="book">《宋史·寇準(zhǔn)傳》:“ 準(zhǔn) 少年富貴,性豪侈,喜劇飲,每宴賓客,多闔扉脫驂?!?
分類:解下駕車
《漢語大詞典》:素驂(素驂)
駕車的白馬。一般用于喪事。《文選·陸機(jī)〈挽歌詩〉之三》:“素驂佇轜軒,玄駟騖飛蓋?!?劉良 注:“驂,駕也。轜車,喪車也。” 唐 白居易 《挽歌詞》:“丹旐何飛揚(yáng),素驂亦悲鳴。” 宋 姜夔 《越九歌·濤之神》:“白馬駃兮素驂舞,驅(qū)銀山兮迭萬鼓?!?/div>
《漢語大詞典》:素舒
月的別稱。舒指 望舒 ,古代傳說中為月亮駕車的仙人。文選·謝朓〈齊敬皇后哀策文〉:“軒曜懷光,素舒佇德。” 李周翰 注:“素舒謂月,亦比后妃也?!?/div>
《漢語大詞典》:仆圉(僕圉)
駕車養(yǎng)馬。墨子·天志下:“丈夫以為僕圉、胥靡?!?孫詒讓 間詁:“左傳·文十八年 杜 注云:‘僕,御也。’周禮·夏官 鄭 注云:‘養(yǎng)馬曰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