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馬背(馬背)
元 劉秉忠 九日滿坦山 萬里嵐光乘馬背,一川紅葉上鰲頭。
分類:馬背
《高級漢語詞典》:豁上馬背
跨上馬背;騎虎難下,不得不干到底
《漢語大詞典》:馬背船唇(馬背船脣)
指在旅途中。 清 馮桂芬《〈驗方新編〉序》:“審是書出,而窮鄉(xiāng)僻壤,馬背船脣,無不可治之證?!?
分類:旅途途中
《漢語大詞典》:馬背學校(馬背學校)
指牧區(qū)教師騎著馬到各放牧點巡回教學的一種教學形式。《人民日報》1974.5.14:“ 裕固 草原出現(xiàn)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馬背學?!?,每到放牧季節(jié),教師經(jīng)常騎著馬到各放牧點去教學。”
《國語辭典》:馬上(馬上)  拼音:mǎ shàng
1.馬背上。多指用武?!稘h書。卷四三。酈陸朱劉叔孫傳。陸賈》:「乃公居馬上得之,安事詩書?!?br />2.立刻?!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四九回:「恨不得馬上就請這位名醫(yī)進去,替老爹看脈,把藥灌下。就可以起死回生?!?/div>
《國語辭典》:馬鞍(馬鞍)  拼音:mǎ ān
放在馬背上的坐墊。兩端高起,而中間低下?!稑犯娂>砥呷?。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埂度龂萘x》第五八回:「褚恐傷曹操,以左手舉馬鞍遮之。」
《漢語大詞典》:錦幪
1.覆于馬背的錦巾。
2.借指良馬。
分類:馬背良馬
《漢語大詞典》:鄣泥
即馬韉。因墊在馬鞍下,垂于馬背兩旁以擋塵土,故稱。晉書·王濟傳:“ 濟 善解馬性,嘗乘一馬,著連乾鄣泥,前有水,終不肯渡?!?span id="jig8pnv" class="book">《魏書·長孫道生傳》:“ 道生 廉約……一熊皮鄣泥,數(shù)十年不易?!?清 納蘭性德 《秋日送徐健庵座主歸江南》詩之四:“魚因尺素殷勤剖,馬為鄣泥鄭重騎?!?/div>
《漢語大詞典》:錦蒙(錦幪)
(1).覆于馬背的錦巾。 唐 杜甫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烏鵲愁銀漢,駑駘怕錦幪?!?br />(2).借指良馬。
分類:馬背良馬
《國語辭典》:背馬(背馬)  拼音:bèi mǎ
把馬鞍套在馬背上。指騎馬。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三折:「孩兒休背馬,輛起兜轎,著四個孩兒抬著老身,我親見大人去來。」也作「鞴馬」。
《國語辭典》:騙馬(騙馬)  拼音:piàn mǎ
1.騎馬。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只待要急煎煎挾橐攜囊,穩(wěn)拍拍乘舟騙馬?!乖?。無名氏《黃花峪》第二折:「舞劍輪鎗并騙馬,則消的我步走如飛。」
2.一種馬技、馬戲。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又有執(zhí)旗挺立鞍上,謂之『立馬』。或以身下馬,以手攀鞍而復上,謂之『騙馬』?!?br />3.拐騙、勾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你本是個折桂客,做了偷花漢。不想去跳龍門,學騙馬?!埂端疂G傳》第四六回:「楊雄卻認得這人,姓時名遷,祖貫是高唐州人氏。流落在此,則一地里做些飛檐走壁,跳籬騙馬的勾當。」
《漢語大詞典》:鞍花
騾馬背上被鞍具磨傷后長出的毛作白色,謂之“鞍花”。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野騾野馬﹞其狀真騾真馬也。惟被以鞍勒,則伏不能起。然時有背帶鞍花者?!弊宰ⅲ骸鞍八?,創(chuàng)愈則毛作白色,謂之鞍花?!?/div>
《漢語大詞典》:靷環(huán)(靷環(huán))
即游環(huán)。服馬背上的皮環(huán)。《詩·秦風·小戎》:“游環(huán)脅驅” 毛 傳:“游環(huán),靷環(huán)也。游在背上,所以御出也?!?/div>
分類:服馬馬背
《國語辭典》:躍馬揚鞭(躍馬揚鞭)  拼音:yuè mǎ yáng biān
跳上馬背揮動鞭子。形容飛快奔馳前進。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一個個躍馬揚鞭,插箭彎弓?!姑?。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出:「親承朝命賑饑荒,躍馬揚鞭到此方?!?/div>
《國語辭典》:捎馬子(捎馬子)  拼音:shào mǎ zi
北平河北方言。指馱在馬背上的囊袋。用厚布制成,長形,中間開口,兩端都可盛物的袋子。可搭在騾、馬背或肩頭上。
分類:馬背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