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馬步(馬步)  拼音:mǎ bù
1.兩腿分開,超過肩寬,采半蹲姿勢。
2.馬隊和步兵。
《國語辭典》:農(nóng)神(農(nóng)神)  拼音:nóng shén
在西方,羅馬神話有專司農(nóng)耕的神。羅馬帝國即以十二月十七日為農(nóng)神節(jié),是人們相互饋贈、歡宴慶祝的日子;中世紀以后與耶穌圣誕節(jié)的慶?;顒影l(fā)生聯(lián)系。在我國民間,則以神農(nóng)氏、后稷或黃帝為農(nóng)神。
《漢語大詞典》:馬祭(馬祭)
祭祀馬神。爾雅·釋天:“既伯既禱,馬祭也?!?郭璞 注:“伯,祭馬祖也。將用馬力,必先祭其先?!卑矗?span id="ojxnjhu" class="book">《周禮·夏官·校人》:“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皆馬祭也?!?/div>
《國語辭典》:朱諾(朱諾)  拼音:zhū nuò
羅馬神話里天后的名字,是主神朱比特的妻子,相當于希臘神話天后希拉。為英語Juno的音譯。也譯作「琪拿」、「裘諾」。
《國語辭典》:愛洛娜(愛洛娜)  拼音:ài luò nà
羅馬神話中代表曉日的女神。為英語Aurora的音譯。為黎明的化身,雙手各提一只水罐,用來分灑清晨的露水。
《國語辭典》:黛安娜  拼音:dài ān nà
羅馬神話中的月神,亦是主宰狩獵與守護女性貞操的女神。為英語Diana的音譯。在文學詩篇里常指月亮、女狩獵家、女騎士、獨身主義的女性。今用作女性的名字。也譯作「戴安娜」、「狄安娜」、「地亞娜」。
《國語辭典》:朱比特  拼音:zhū bǐ tè
古代羅馬神話里主神的名字,相當于希臘神話中主神宙斯。為英語Jupiter的音譯。也譯作「周比特」、「周彼德」、「周彼特」、「周皮特」、「朱庇特」、「朱匹忒」。
《國語辭典》:密涅瓦  拼音:mì niè wǎ
羅馬神話里的智慧女神。為英語Minerva的音譯。司掌各行業(yè)技藝,后來又司理戰(zhàn)爭,常被人們認為與希臘女神雅典娜為一體。
《國語辭典》:邱比特  拼音:qiū bǐ tè
羅馬神話中專司戀愛的神。為英語Cupid的音譯。傳說是女神維納斯的兒子,常被塑造成手拿弓箭,背部有一對翅膀的男孩形象。也稱為「愛神」。
《漢語大詞典》:阿佛洛狄忒
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羅馬神話中稱為維納斯。她生于海中,以美麗著稱。被認為是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的妻子,有關她的戀愛傳說很多。在古希臘、羅馬藝術作品中被塑造成絕色美女,最著名的雕像是在米洛斯島出土的“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
《漢語大詞典》:奧德修斯
希臘神話中的英雄。羅馬神話中稱為尤利西斯。在特洛伊戰(zhàn)爭中獻木馬計,使希臘軍獲勝。離開特洛伊后在海上漂流十年,歷盡艱險,曾制服獨眼巨神和魔女等。返回故里后,又殺死向妻子求婚者,合家始得團聚。荷馬曾以他的戰(zhàn)后經(jīng)歷創(chuàng)作《奧德修記》。
《漢語大詞典》:丘比特
羅馬神話中的愛神。希臘神話中稱為厄洛斯。戰(zhàn)神阿瑞斯和愛神阿佛洛狄忒之子。其形象常為生有雙翅的男童,手執(zhí)弓箭。據(jù)說誰中了他的金箭就會墮入情網(wǎng)。
《漢語大詞典》:堅紐斯
羅馬神話中守護門戶的兩面神,能瞻前顧后。每年元旦,羅馬人向他獻禮。公歷1月的拉丁文名稱即由他的名字衍化而來。
《漢語大詞典》:馬祟(馬祟)
古代迷信謂馬觸犯了馬神所患的疾病,如馬癲之類。周禮·夏官·巫馬“巫馬,掌養(yǎng)疾馬而乘治之” 唐 賈公彥 疏:“巫知馬祟,醫(yī)知馬疾,疾則以藥治之,祟則辨而祈之,二者相須,故巫助醫(yī)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