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767,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余甘
長余
棄余
日余
余痛
余酲
別余
余芬
余命
余且
多余
余杯
余輝
余師
余吾
《漢語大詞典》:余甘(餘甘)
(1).馀留香甜滋味。 唐 杜甫 《軍中醉飲寄沉八劉叟》詩:“酒渴愛江清,餘甘漱晚汀。”
(2).指馀甘子。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馀甘:“《異物志》曰:餘甘大小如彈丸,視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苦澀,咽之口中,乃更甜美足味。鹽蒸之尤美??啥嗍??!?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文選賦:“餘甘,實小核大,不至 吳中 。余辛巳夏始獲嘗其鹽漬者。 柳子厚 與檳榔并言之。問之 閩 人,亦不敢多食也。”參見“ 餘甘子 ”。
分類:香甜滋味
《漢語大詞典》:長余(長餘)
多馀。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七章:“長馀的稻種有限,要的人太多,得商量著辦事哇!”
分類:多馀
《漢語大詞典》:棄余(棄餘)
(1).拋棄多馀之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是歲用 棗祗 、 韓浩 等議,始興屯田”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王沉 魏書:“自遭荒亂,率乏糧穀。諸軍并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餘?!?br />(2).所拋棄的多馀之物。 唐 韓愈 《衛(wèi)府君墓志銘》:“嗟惟君,篤所信,要無有,弊精神,以棄餘,賈於人。” 宋 葉適 《經(jīng)總制錢一》:“而 秦檜 權忮,劫脅一世而出其上,及其取於棄餘瑣屑之間以為國命者,是何其無恥之至是也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葉水心論〈三國志〉:“﹝ 葉 ﹞又云:近世有謂三國志當更修定者,蓋見注所載尚有諸書;不知注之所載,皆 壽 棄餘?!?/div>
分類:拋棄
《漢語大詞典》:日余(日餘)
指夕陽。 南朝 梁 何遜 《落日前墟望贈范廣州云》詩:“輕煙澹柳色,重霞映日餘?!?/div>
分類:夕陽
《漢語大詞典》:余痛(餘痛)
大痛之后未全部消失的痛楚。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信不甚長,大約還有被冤為‘反革命’的余痛罷?!?/div>
分類:消失痛楚
《國語辭典》:馀酲(餘酲)  拼音:yú chéng
宿酒未退,尚有醉意。唐。劉禹錫〈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詩:「煩熱近還散,馀酲見便醒?!固?。韓偓 晨興詩:「已能消滯念,兼得散馀酲。」
《漢語大詞典》:別余(別餘)
其他。《敦煌變文集·太子成道經(jīng)》:“謌舞不緣別餘事,伏愿大王乞箇兒?!?/div>
分類:其他
《漢語大詞典》:余芬(餘芬)
(1).殘留的香氣。 南朝 梁 王筠 《和蕭子范入元襄王第詩》:“皓壁留餘篆,蕙圃有餘芬?!?清 方文 《山行八詠·杏林》:“芳林伐已久,到此仰餘芬?!币嘀笟埢?。 南朝 梁 江淹 《金燈草賦》:“乃御秋風之獨秀,值秋露之餘芬。出萬枝而更明,冠眾葩而不羣?!?br />(2).比喻傳留后世的美德懿行。 唐 張說 《奉和圣制經(jīng)鄒魯祭孔子應制》:“龍驂迴舊宅,鳳德詠餘芬?!?/div>
《漢語大詞典》:余命(餘命)
(1).保命。孫子·九地:“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br />(2).幸存的性命。《淮南子·主術訓》:“譬猶雀之見鸇而鼠之遇貍也,亦必無餘命矣。” 唐 元稹 《誨侄等書》:“不幸餘命不殞,重戴冠纓,常誓効死君前,揚名后代,歿以謝先人於地下耳?!?宋 沈遼 《秦穰侯就封圖贊》:“ 范雎 何人,簀中餘命,不煩半策,奪我樽柄?!?br />(3).殘年;未盡的性命。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吾老寡,豈復多惜餘命邪?但傷先帝遺意不遂,社稷顛覆為痛耳?!?晉 向秀 《思舊賦》:“昔 李斯 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悼 嵇生 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託運遇於領會兮,寄餘命於寸陰?!?/div>
《漢語大詞典》:余且
古代神話中的漁夫。莊子·外物:“神龜能見夢於 元君 ,而不能避 余且 之網(wǎng)。” 陸德明 釋文:“余,音預;且,子餘反?!?span id="br7vldt" class="book">《史記·龜策列傳》作“豫且”。 金 元好問 《虞坂行》:“玄龜竟墮 余且 網(wǎng),老鳳常飢竹花實。”
分類:漁夫
《國語辭典》:多馀(多餘)  拼音:duō yú
1.剩下來的?!独蠚堄斡洝返谄呋兀骸改嵌噔盼辶鶄€人,為的是本縣轎子前頭擺擺威風,或是接差送差跑信等事用的?!?br />2.不必要的。如:「有些年輕人總以為父母的叮嚀是多馀的?!?/div>
《漢語大詞典》:余杯(餘杯)
指未喝干凈的酒,殘酒。 唐 杜審言 《宿羽亭侍宴應制》詩:“圣情留晚興,歌管送餘杯。” 唐 杜甫 《客至》詩:“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div>
《漢語大詞典》:余輝(餘輝,餘煇)
(1).殘留的輝光;光線末端的微弱部分。 南朝 梁 吳均 《擬古·秦王卷衣》詩:“初芳薰復帳,餘輝曜玉牀?!?宋 歐陽修 《夕照》詩:“夕照留歌扇,餘輝上桂叢。”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艙里躲著樂工等人,映著汽燈的余輝蠕動著。”
(2).比喻殘剩的時光年華。 唐 李端 《早春同庾侍郎題青龍上方院》詩:“相見惜餘輝,齊行登古寺。”
(3).前人留下來的光輝風范。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寤時俗之多累,仰 箕山 之餘輝。”
餘煇:同“ 餘輝 ”。 明 都穆 南濠詩話:“外高祖 朱先生 文奎 嘗學詩 楊廉夫 , 洪武 初為郡學訓導。其《元夕》詩云:‘……游人踏清影,疊鼓催餘煇?!?/div>
《漢語大詞典》:余師(餘師)
(1).殘軍剩卒。左傳·宣公十二年:“ 楚 師軍於 邲 。 晉 之餘師不能軍?!?br />(2).很多可受教之處;很多可效法之處。《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趙岐 注:“有餘師,師不少也,不必留館學也?!?宋 黃庭堅 《送伯氏入都》詩:“陳書北窗下,此自有餘師?!?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求諸《大雅》,固有餘師?!?/div>
《漢語大詞典》:余吾
古水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 境內的 鄂爾渾河 。史記·匈奴列傳:“ 匈奴 聞,悉遠其累重於 余吾水 北,而單于以十萬騎待水南,與貳師將軍接戰(zhà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