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720,分48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余象
余叔良
余□□
余良肱(康臣 貫 )
余良孺
鄭馀懿
余□
余京
蕭余里也
余藻(質(zhì)夫 )
余公弼
余弼
余閎
余從周
余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仁宗慶歷六年進(jìn)士。歷官光祿丞,首奏攻擊王安石新法,因蔡襄、余靖力救方免迫害。官終知宣州。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人?;实v元年(1049年)進(jìn)士。
余□□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皇祐三年(1051)任鄭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洪州分寧人,字康臣。仁宗天圣四年進(jìn)士。歷通判杭州,筑石堤二十里以障江潮,民無潮患。改知虔州,悉力振護(hù)死嶺外士大夫之弱子寡婦。徙知明州,留提舉汴河司,與執(zhí)政爭治河議不能得,乃請不與其事。改太常少卿、知潤州,遷光祿卿、知宣州,治為江東最。奉祠卒,年八十一。
全宋詩
余良肱,原名貫,字康臣,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jìn)士(清光緒《江西通志》卷四九),調(diào)荊南司理參軍。歷知虔、明、潤、宣諸州,累遷光祿卿。請老,提舉洪州玉隆觀,卒,年八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三有傳。
全宋文·卷四一五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天圣四年第進(jìn)士,調(diào)荊南司理參軍。改大理寺丞,出知湘陰縣。歷知虔、明、潤、宣諸州。請老,提舉洪州玉隆觀,卒,年八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三有傳,又見《宋詩紀(jì)事》卷一一。

人物簡介

簡介
皇祐六年至和元年(1054)任婺州知州。
鄭馀懿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五一四
鄭馀懿,仁宗朝內(nèi)殿承制、閤門祗候。慶歷八年八月,為契丹生辰副使?;实v三年八月,任荊湖南路安撫副使。嘉祐時任宮苑副使兼閤門通事舍人。治平二年知保州軍州事、充該州駐泊兵馬鈐轄。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一之九○,《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六五、一七一,光緒《重修曲陽縣志》卷一二。
余□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祐二年(1057)任睦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余京,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進(jìn)士(《寶慶會稽續(xù)志》卷六)。歷任淄、青、并、嵐等州地方官(《欒城集》卷八《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嵐州》)。
宋登科記考
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人。嘉祐二年(1057年)進(jìn)士。著作佐郎、嵐州通判。
蕭余里也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遼后族,字訛都碗。補祗候郎君。清寧初尚鄭國公主。耶律乙辛引為北府宰相。助乙辛陷害太子,遂知北院樞密事。后坐乙辛黨罷。尋拜西北路招討使。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五二六
余藻,字質(zhì)夫,代州雁門(今山西代縣)人。嘉祐中任都官員外郎。七年,以知洺州、職方員外郎徙知江浙等路提點鑄錢坑冶。治平元年,提點廣西刑獄公事。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八八、一九三,《桂勝》卷一。
余公弼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九七
余公弼,治平中為蘇州常熟縣主簿。見《臨川文集》卷九七《廣西轉(zhuǎn)運使李君墓志銘》。

人物簡介

全宋詩
余弼,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jìn)士。事見《寶慶會稽續(xù)志》卷六。
宋登科記考
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人。治平二年(1065年)進(jìn)士。
余閎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治平四年(1067)任英州知州。

人物簡介

簡介
熙寧六年(1073)任常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神宗熙寧六年進(jìn)士。初調(diào)侯官尉,以捕盜功改秩,遷校書郎,出為京西提舉。博學(xué)能文,多所著作。
全宋詩
余授,仙游(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jìn)士,調(diào)福州侯官縣尉,以捕盜功遷校書郎。嘗知黎州(《方輿勝覽》卷五六)。事見《寶祐仙溪志》卷四。今錄詩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