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駢字類編》:蠶馀(蠶馀)
張羽 約徐隱君幼文同隱宜興詩 蠶馀即宜稼,樵罷亦堪漁。
《國語辭典》:殘渣馀孽(殘渣餘孽)  拼音:cán zhā yú niè
未被剿滅、鏟除的壞人。如:「亂黨雖經過多次圍剿,仍有些殘渣馀孽竄逃各地?!?/div>
《漢語大詞典》:敗事有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成事不足)
謂非但辦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壞。 茅盾 《子夜》九:“此等聚眾騷擾的行徑,分明是沒有教育的人民一時間的沖動罷了!敗事有馀,成事不足!”參見“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
《漢語大詞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謂處于中等狀態(tài)。語出 晉 張華 《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 趙樹理 《“鍛煉鍛煉”》:“在 李寶珠 看來,她這位丈夫也不能算滿意的人,只能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div>
《漢語大詞典》:幣余(幣餘)
營造用料的剩余部分。幣,通“ 敝 ”。周禮·天官·大宰:“九曰幣餘之賦。” 孫詒讓 正義:“幣當讀為敝……凡物之殘者皆謂之敝餘。今時營造用物有餘,價賣以還官,謂之回殘是也。”參見“ 回殘 ”。
《漢語大詞典》:回殘(迴殘)
舊時官府在營建后將剩馀物資變賣回繳國庫之稱。 唐 元結 《請收養(yǎng)孤弱狀》:“有孤兒投軍者,許收驅使;有孤弱子弟者,許令存養(yǎng)。當軍小兒先取回殘及回易雜利給養(yǎng)?!?span id="d1p30g7" class="book">《新唐書·食貨志二》:“ 文宗 大和 九年,以天下回殘錢置常平義倉本錢,歲增市之?!眳⒁姟?幣餘 ”。
舊時官府將用后的剩馀物資變買上繳國庫之稱。舊唐書·王毛仲傳:“ 毛仲 部統(tǒng)嚴整,羣牧孳息,遂數倍其初。芻粟之類,不敢盜竊,每歲迴殘,常致數萬斛?!眳⒁姟?幣餘 ”。
《分類字錦》:幣馀待賜(幣馀待賜)
周禮:太府:凡頒財,以式法授之幣馀之賦,以待賜子。
《漢語大詞典》:鎊余(鎊餘)
與“鎊虧”相對而言。舊 中國 以銀或銀元為貨幣時對國外支付因英鎊匯價下跌所造成的贏利。參見“ 鎊虧 ”。
《漢語大詞典》:鎊虧(鎊虧)
舊 中國 以銀或銀元為貨幣時對國外支付因英鎊匯價上漲所造成的虧損。因其他國家大都采用金本位,習慣上對外付款常以英鎊匯價為標準。英鎊匯價上漲,就要多付銀兩或銀元,造成虧損。 梁啟超 《中國國債史》:“新﹝外﹞債四百五十兆(注:即4.5億兩白銀)即不堪命矣,而復益以增加無定之鎊虧,於是國債問題之餘毒,竟不知所屆?!?/div>
《漢語大詞典》:刀鋸之余(刀鋸之餘)
猶刑馀。指閹人。史記·晉世家:“宦者曰:‘臣刀鋸之餘,不敢以二心事君背主,故得罪於君?!?span id="gtgdkby" class="book">《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如今朝廷雖乏人,奈何令刀鋸之餘薦天下之豪俊哉!” 劉良 注:“刀鋸,宮割用刀也?!?/div>
分類:閹人
《漢語大詞典》:刀俎余生(刀俎餘生)
猶虎口余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記辛亥敗兵事:“余刀俎餘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馬革裹尸幸矣!”
《分類字錦》:旦食有馀(旦食有馀)
齊書劉懷慰傳:懷慰為齊郡太守,不受禮謁,民有餉其新米一斛者,懷慰出所食麥飯示之曰:旦食有馀,幸不煩此。
分類:
《分類字錦》:大馀小馀(大馀小馀)
史記歷書:大馀者,日也,小馀者,月也。
分類:歷法
《漢語大詞典》: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不能把事情辦好,只能把事情弄壞。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 梅廠長 這個人的能力成事不足,敗事有余?!?/div>
《漢語大詞典》:齒牙余惠(齒牙餘惠)
謂幫人說好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生乃坐,請所命。曰:‘令女甥寡居無耦,僕欲得主中饋。屢通媒妁,輒以無尊長之命為辭。幸無惜齒牙餘惠?!币嘧鳌?齒牙餘慧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蘇仲芬》:“夫隱惡揚善,現(xiàn)在功德,何惜齒牙餘慧,而必以樸訥為恥?!?/div>
《漢語大詞典》:齒牙余慧(齒牙餘慧)
見“ 齒牙餘惠 ”。
《國語辭典》:齒牙馀論(齒牙餘論)  拼音:chǐ yá yú lùn
口頭順帶表達的言辭,多為稱譽他人的好話。《南史。卷一九。謝裕傳》:「士子聲名未立,應共獎成,無惜齒牙馀論?!埂度龂萘x》第四四回:「今幸至江東,欲煩先生不惜齒牙馀論,使令弟棄劉備而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