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585
典故
54
詞典
767
佛典
44
其它
720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767,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34
35
36
37
3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40
41
42
43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盈不馀分
珠余
鐘張馀烈
枕剩衾余
在者馀三
召集馀夫
王謝馀韻
五千馀言
吳余鲙
吳王膾余
烏馀
太一余糧
四壁馀明
死有余罪
死有余誅
《分類字錦》:
盈不馀分(盈不馀分)
張耒
中秋夜詩
盈盈秋月不馀分。
分類:
中秋
《駢字類編》:
珠余
穆天子傳: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
《分類字錦》:
鐘張馀烈(鐘張馀烈)
鐘張之盛,馀烈之奇。
分類:
書
《漢語大詞典》:
枕剩衾余(枕剩衾餘)
形容閨閣寂寞凄清。 元
荊干臣
《醉花陰·閨情》
套曲:“虛度了好時(shí)光,枕剩衾餘怎不凄涼?!?/div>
分類:
閨閣
寂寞
凄清
《分類字錦》:
在者馀三(在者馀三)
詩:摽有梅:其實(shí)三兮。傳:在者三也。箋:此下鄉(xiāng)晚梅之隋落者差多,在者馀三耳。
《分類字錦》:
召集馀夫(召集馀夫)
宋史食貨志:太平興國(guó)中,兩京諸路許民共推練土地之宜、明樹藝之法者一人,縣補(bǔ)為農(nóng)師。令相視田畝肥瘠,及五種所宜,某家有種,某戶有丁男,某人有耕牛。即同鄉(xiāng)三老、里胥,召集馀夫,分畫曠土,勸令種蒔。候歲熟共取其利。
分類:
田制
《分類字錦》:
王謝馀韻(王謝馀韻)
宣和書譜:柦溫墨跡見于世者尤少。
分類:
書
《分類字錦》:
五千馀言(五千馀言)
史記老子傳: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qiáng)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
分類:
數(shù)目
《漢語大詞典》:
吳余鲙(吳餘鱠)
即 吳王 膾馀。
《
太平廣記
》
卷四六四引 晉 張華
《
博物志
》
:“ 吳王 孫權(quán) 曾 江 行,食鱠有餘,因棄之中流,化而為魚。今有魚猶名吳餘鱠者,長(zhǎng)數(shù)寸,大如筯,尚類鱠形?!卑?, 晉
干寶
《搜神記》
卷十三“ 吳王 孫權(quán) ”作“ 吳王 闔閭 ”。參見“ 吳王膾餘 ”。
分類:
吳王
十三
《漢語大詞典》:
吳王膾余(吳王膾餘)
傳說中的魚名。 晉
干寶
《
搜神記
》
卷十三:“昔 吳王 闔閭 江 行,食膾有餘,因棄中流,悉化為魚。今魚中有名吳王膾餘者,長(zhǎng)數(shù)寸,大者如筯,猶有膾形?!眳⒁姟?吳餘鱠 ”。
分類:
魚名
《駢字類編》:
烏馀(烏馀)
左傳:齊人城郟之歲,其夏,齊烏馀以廩丘奔晉,襲衛(wèi)羊角,取之。注:烏馀,齊大夫。 急就篇:烏承祿。注:齊大夫?yàn)踱胖?,遂以為姓。莒亦有烏存。秦有力士曰烏獲,承受之也。
《漢語大詞典》:
太一余糧(太一餘糧)
藥名。石類,即禹馀糧之精者。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
:“ 泰山 有太乙餘糧,視之,石也。石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黃。相傳 太乙 者, 禹 之師也,嘗服此而棄其餘,故名?!眳㈤?明 李時(shí)珍
《
本草綱目·金石一·太一馀糧
》
。
分類:
藥名
《分類字錦》:
四壁馀明(四壁馀明)
戰(zhàn)國(guó)策:甘茂亡秦,且之齊,出關(guān),遇蘇子,曰:君聞夫江上之處女乎?蘇子曰:不聞。曰:夫江上之處女,有家貧而無燭者,處女相與語,欲去之。家貧無燭者將去矣,謂處女曰:妾以無燭,故,常先至。掃室布席,何愛于馀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賜妾,何妨于處女?妾自以為有益于處女,何為去我?處女相語,以為然而留之。
分類:
燭
《國(guó)語辭典》:
死有馀罪(死有餘罪)
拼音:
sǐ yǒu yú zuì
罪大惡極,雖死也難以抵罪。《漢書。卷七一。平當(dāng)傳》:「吾居大位,已負(fù)素餐之責(zé)矣;起受侯印,還臥而死,死有馀罪?!埂段宕菲皆?。唐史。卷上》:「臣待罪外鎮(zhèn),不能宣國(guó)威靈,到車駕蒙塵,生靈涂炭,死有馀罪。」也作「死有馀僇」、「死有馀辜」。
《漢語大詞典》:
死有余誅(死有餘誅)
猶死有馀辜。 宋
蘇軾
《謝除兩職守禮部尚書表》
之二:“臣等雖三尺之喙,日誦五車之書,反不如醫(yī)卜執(zhí)技之流、簿書犇走之吏,其為尸素,死有餘誅?!?/div>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