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767,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余粖
余妙繞梁
余貨
余活
余徽
余艎
余割
余甘子
余符
余風(fēng)遺文
余分閏位
余分閏氣
余飯
余犯
余發(fā)種種
《漢語大詞典》:余粖(餘粖)
吃不完的飼料?;姡ā?秣 ”。管子·輕重丁:“嬖寵被絺紘,鵝鶩含餘粖。”
分類:飼料
《漢語大詞典》:余妙繞梁(餘妙繞梁)
形容歌聲美妙動聽,長遠(yuǎn)留在人們耳邊。 南朝 梁 蕭統(tǒng) 《七契》:“初音魚踴,餘妙繞梁,何止 田文 慨慷, 劉靖 心傷而已哉!”參見“ 餘音繞梁 ”。
《國語辭典》:馀音繞梁(餘音繞梁)  拼音:yú yīn rào liáng
餘音環(huán)繞屋梁旋轉(zhuǎn)不去。形容音樂美妙感人,餘味不絕?!独蠚堖[記》第二回:「當(dāng)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我總不懂。」也作「繞梁之音」、「繞梁三日」、「餘妙繞梁」、「餘響繞梁」、「餘音嫋嫋」。
《漢語大詞典》:余貨(餘貨)
多馀的財(cái)物。 宋 梅堯臣 《送滕監(jiān)簿歸寧岳陽》詩:“撫士無餘貨,吏以文結(jié)繩。”
分類:財(cái)物
《漢語大詞典》:余活(餘活)
猶馀生。 唐 孟郊 《憶江南弟》詩:“努力拄杖來,餘活與爾同。”參見“ 餘生 ”。
《漢語大詞典》:余徽(餘徽)
遺留下來的美德。文選·王儉〈褚淵碑文〉:“怊悵餘徽,鏘洋遺烈?!?劉良 注:“徽,美也?!?南朝 梁 沈約 《比丘尼僧敬法師碑》:“載刊貞軌,永播餘徽?!?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睢水:“ 延熹 六年十二月, 雍丘 令 董生 ,仰餘徽于千載,遵茂美于絶代?!?/div>
《漢語大詞典》:余艎(餘艎)
即馀皇。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餘艎鷁首,涉川之良器也。”參見“ 餘皇 ”。
《國語辭典》:馀割(餘割)  拼音:yú gē
數(shù)學(xué)上的三角函數(shù)之一。記號為csc或cosec,即直角三角形中,任一銳角的斜邊與對邊的比值。
《國語辭典》:三角函數(shù)(三角函數(shù))  拼音:sān jiǎo hán shù
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guān)于其任一銳角,可組成六種比率,而稱為此角的正弦、馀弦;正切、馀切;正割、馀割。
《漢語大詞典》:余甘子(餘甘子)
(1).指橄欖。齊民要術(shù)·橄欖引 三國 吳 沈瑩 《臨海異物志》:“餘甘子如梭形。初入口,舌澀;后飲水更甘,大如梅實(shí),核兩頭鋭?!?宋 岳珂 桯史·味諫軒:“ 戎州 有 蔡次律 者,家于近郊。 山谷 嘗過之。延以飲。有小軒極華潔,檻外植餘甘子數(shù)株。因乞名焉,題之曰‘味諫’。”
(2).庵摩勒的別名。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記:“黃葩翠葉,圓實(shí)而澤,咀久還甘,或號菴勒。右餘甘子,生 戎 瀘 等州山,樹大,葉細(xì)似槐,實(shí)若李而小,咀之,前苦后歆歆有味,故號為餘甘,核有稜,或六或七,解硫黃毒,即《本草》所謂菴摩勒者。”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果三·庵摩勒﹝釋名﹞引 陳藏器 曰:“梵書名菴摩勒,又名摩勒落迦果。其味初食苦澀,良久更甘,故曰餘甘。”
《漢語大詞典》:余符(餘符)
指兵符、傳符等重要符節(jié)以外的用于禁苑、交巡等的憑證。《唐律·賊盜·盜宮殿門符》:“餘符,徒一年?!?長孫無忌 疏議:“餘符,謂禁苑及交廵等符?!?/div>
《漢語大詞典》:余風(fēng)遺文(餘風(fēng)遺文)
傳留下來的習(xí)氣和文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shí)序:“而 樂松 之徒,招集淺陋,故 楊賜 號為 驩兜 , 蔡邕 比之俳優(yōu),其餘風(fēng)遺文,蓋蔑如也?!?/div>
《漢語大詞典》:余分閏位(餘分閏位)
謂非正統(tǒng)。
分類:正統(tǒng)
《漢語大詞典》:余分閏氣(餘分閏氣)
謂馀蔭庇祐。 清 錢謙益 《歲星解壽薛諧孟先生六十》:“歲星所在受福,犯之則兇……天官家言,歲星自北而南,明歲將替,吾儕小人,得借其餘分閏氣,高眠飽食,度長時(shí)而樂餘年,惟恐斯占之不得當(dāng)也。”
分類:馀蔭蔭庇
《漢語大詞典》:余飯(餘飯)
指粥。儀禮·既夕禮:“夏祝徹餘飯?!?鄭玄 注:“徹去鬻?!?/div>
分類:
《漢語大詞典》:余犯(餘犯)
首犯、主犯以外的犯人。 清 李漁 《凰求鳳·墮計(jì)》:“首犯既然要去,還有幾名餘犯,一定也是漏不下的。”
分類:主犯犯人
《分類字錦》:余發(fā)種種(余發(fā)種種)
左傳:齊侯田于莒,盧蒲嫳見,泣且請?jiān)唬河喟l(fā)如此種種,余奚能為?注:種種,短也。
分類: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