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767,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余讓
余膩
余蔌
余炎
余贓
余雜
余韻流風
余運
余郁
余勇可賈
余印
余音繞梁
余音裊裊
余裔
余一余三
《漢語大詞典》:余讓(餘讓)
謂辭讓之馀地。 南朝 梁 何遜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皇德無餘讓,重規(guī)襲帝勛?!?明 馬愈 《馬氏日抄·水火稱毒》:“於財無茍得,於義有餘讓?!?/div>
分類:辭讓
《漢語大詞典》:余膩(餘膩)
指濃郁的香澤。 南朝 梁 沈約 《麗人賦》:“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粧,去留餘膩?!?/div>
分類:濃郁
《高級漢語詞典》:余蔌
剩余的菜肴
《漢語大詞典》:余炎(餘炎)
(1).殘暑。 南朝 梁簡文帝 《答定襄侯餉臥簟書》:“三伏餘炎,九折成用,便可旅食南館,高臥北窗?!?br />(2).指馀下的氣焰。 魯迅 《準風月談·二丑藝術(shù)》:“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長久,他將來還要到別家?guī)烷e,所以當受著豢養(yǎng),分著余炎的時候,也得裝著和這貴公子并非一伙?!?/div>
分類:氣焰
《漢語大詞典》:余贓(餘贓)
盜詐財物者之外應治罪的人。《唐律·名例·盜詐取人財物首露》:“其於餘贓應坐之屬,悔過還主者,聽減本罪三等坐之?!?長孫無忌 疏議:“餘贓,謂盜、詐之外,應得罪者?!?/div>
《漢語大詞典》:余雜(餘雜)
遺馀混雜。《漢書·王莽傳下》:“諸欲依廢 漢 火 劉 ,皆沃灌雪除,殄滅無餘雜矣?!?/div>
分類:混雜
《國語辭典》:馀韻流風(餘韻流風)  拼音:yú yùn liú fēng
流傳下來的韻致和風尚。《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九。龍泉記。壽祝椿堂》:「家傳舊清白,馀韻流風正洋溢,愿壽考彌高,華峰難敵?!?/div>
《漢語大詞典》:余運(餘運)
指歲尾。 晉 陶潛 《蠟日》詩:“風雪送餘運,無妨時已和?!?/div>
《漢語大詞典》:余郁(餘鬱)
殘存的郁蒸之氣。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十三:“蹇行散餘鬱,幽坐誰與曹。”
分類:殘存
《國語辭典》:馀勇可賈(餘勇可賈)  拼音:yú yǒng kě gǔ
尚有多馀的勇力可以出售。語本《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馀勇?!贡扔饔铝^人,持久不懈。
分類:用盡勇力
《漢語大詞典》:余印(餘?。?/div>
古代州官用于封緘信函、畜產(chǎn)烙印等專項事務的戳記。因非正式官印,故稱。《唐律疏議·賊盜·盜官文書印》:“諸盜官文書印者,徒二年。餘印,杖一百?!?長孫無忌 疏議:“餘印謂給諸州封函及畜產(chǎn)之印,在令式,印應官給,但非官文書之印?!?/div>
《漢語大詞典》:余音繞梁(餘音繞梁)
(1).列子·湯問:“昔 韓娥 東之 齊 ,匱糧,過 雍門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絶?!焙笠蛞浴梆N音繞梁”形容歌聲高亢圓潤,馀韻無窮。《老殘游記》第二回:“當年讀書,見古人形容歌聲的好處,有那‘餘音繞梁,三日不絶’的話,我總不懂……及至聽了 小玉先生 説書,才知古人措辭之妙?!?br />(2).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清 賀裳載酒園詩話·宋歐陽修:“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梁之意。”亦作“ 餘響遶梁 ”、“ 餘響繞梁 ”。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八:“ 秦青 顧謂其友曰:‘昔 韓娥 東之 齊 ,遺糧,過 雍門 ,鬻歌假食而去,餘響遶梁,三日不絶,左右以其人弗去。’” 唐 李亢 獨異志卷中:“ 韓娥 過 齊 雍門 ,鬻歌假食,既畢,而餘響繞梁,三日不絶?!?/div>
《高級漢語詞典》:余音裊裊
歌聲的余音回蕩繚繞
《漢語大詞典》:余裔(餘裔)
分支;末流。 宋 朱熹 《〈大學章句〉序》:“若《曲禮》、《少儀》《內(nèi)則》、《弟子職》諸篇,固小學之支流餘裔?!?/div>
分類:分支末流
《漢語大詞典》:余一余三(餘一餘三)
禮記·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 孔穎達 疏:“每年之率,入物分為四分,一分擬為儲積,三分而當年所用。二年又留一分,三年又留一分。是三年揔得三分,為一年之蓄。三十年之率,當有十年之蓄?!庇?span id="3c4j6iz" class="book">《漢書·食貨志上》:“民三年耕,則餘一年之畜……三考黜陟,餘三年食。”后遂以“餘一餘三”謂連年豐收,家有儲糧,國庫充盈。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王詔旨》:“朕又念前時天兵征剿,爾等四民畏懼天威,拋棄家產(chǎn);今雖欣然就撫,各安農(nóng)業(yè),際此新天新地之期,未有餘一餘三之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