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1585,分106頁顯示  上一頁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余帶
余幅
余煇
余豁
余忌
余款
余瀾
余隸
余燎
余脈
余民
余津
余耀
余議
余蘊
《漢語大詞典》:余帶(餘帶)
衣帶過長。指形體消瘦。 晉 陸機 《擬古詩·擬〈行行重行行〉》:“攬衣有餘帶,循形不盈衿?!?/div>
《漢語大詞典》:余幅(餘幅)
剩馀的篇幅。 朱自清 《回來雜記》:“這種論文原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專門雜志上,但目前出不起專門雜志,只好暫時委屈在日報的余幅上?!?/div>
分類:剩馀篇幅
《漢語大詞典》:余煇(餘煇)
同“ 餘輝 ”。 明 都穆 南濠詩話:“外高祖 朱先生 文奎 嘗學詩 楊廉夫 , 洪武 初為郡學訓導。其《元夕》詩云:‘……游人踏清影,疊鼓催餘煇?!?/div>
《漢語大詞典》:余豁(餘豁)
指零頭。
分類:零頭
《漢語大詞典》:余忌(餘忌)
指多而嚴重的缺陷。管子·小稱:“甚矣,百姓之惡人之有餘忌也。是以長者斷之,短者續(xù)之,滿者洫之,虛者實之?!?/div>
分類:嚴重缺陷
《國語辭典》:馀款(餘款)  拼音:yú kuǎn
多馀的金額。如:「報名參加活動者若臨時取消,報名費除已支付部分外,馀款悉數(shù)退還?!?/div>
《漢語大詞典》:余瀾(餘瀾)
未消逝的波浪。梁書·敬帝紀:“雖 泰山 頽峻,一志不遺,而 泗水 餘瀾,千載猶在?!?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餘瀾怒不已,喧聒鳴甕盎?!?/div>
《漢語大詞典》:余隸(餘隸)
微賤隸卒。官宦子弟謙稱其做官父親之詞。 晉 袁宏 后漢紀·順帝紀:“臣父故司徒臣 郃 ,受先帝厚恩,子孫不敢自比於餘隸。”
《漢語大詞典》:余燎(餘燎)
指邊緣之火;未盡之火。 南朝 宋 謝惠連 《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焚玉發(fā) 崐 峯,餘燎遂見遷。” 南朝 梁 沈旋 《詠螢火》:“泊樹類奔星,集草疑餘燎?!币嘤魑幢M的暑熱。 明 周湞 《始發(fā)建鄴登龍江山祠感懷有作》詩:“秋陰散微翳,炎景扇餘燎?!?/div>
《漢語大詞典》:余脈(餘脈)
指水的支流。 前蜀 韋莊 《漁塘十六韻》:“ 洛水 分餘脈,穿巖出石稜?!?/div>
分類:支流
《漢語大詞典》:余民(餘民)
遺民;亡國之民。書·康誥:“ 成王 既伐 管叔 、 蔡叔 ,以 殷 餘民封 康叔 ?!?span id="tsqw2kp" class="book">《史記·周本紀》:“以 微子開 代 殷 后,國於 宋 。頗收 殷 餘民,以封 武王 少弟 封 為 衛(wèi) 康叔 ?!?span id="8fnob8c" class="book">《漢書·地理志下》:“ 趙 、 中山 地薄人眾,猶有 沙丘 紂 淫亂餘民?!?/div>
分類:遺民亡國
《漢語大詞典》:余津(餘津)
(1).指細小水流。 晉 左思 《招隱詩》:“弱葉棲霜雪,飛榮流餘津?!?br />(2).指殘留的唾液。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形盡神不滅》:“使希高者挹其遺風,漱流者味其餘津。” 唐 義凈 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卷一:“食罷之時,或以器承,或在屏處,或向渠竇……手必浄洗,口嚼齒木,疏牙刮舌,務(wù)令清潔,餘津若在,即不成齋。”
《漢語大詞典》:余耀(餘耀)
猶馀輝。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晝競 羲和 之末景,夕照 望舒 之餘耀。”參見“ 餘輝 ”。
分類:馀輝
《漢語大詞典》:余議(餘議)
謂馀留可議的政事。 唐 高適 《古歌行》:“天子垂衣方晏如,廟堂拱手無餘議。”
分類:可議政事
《漢語大詞典》:余蘊(餘藴)
謂蘊藏于中而未全部顯現(xiàn)。朱子語類卷二一:“推發(fā)此心,更無餘藴,便是忠處,恕自在其中?!?宋 張介 歲寒堂詩話卷上:“意非不佳,然而詞意淺露,略無餘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