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767,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余眷
余夫
余氛
余度
余塵
余蓄
副余
耳余
留余地
荒余
閏余
小余
諸余
馀酷
馀鹽
《漢語大詞典》:余眷(餘眷)
亦作“ 餘睠 ”。 謂不盡的顧眷、關(guān)心。睠,同“ 眷 ”。 唐 張說 《大唐封祀壇頌》:“日轡方施,神心餘眷?!?唐 孟郊 《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昭成寺》詩:“顧慙餘眷下,衰瘵嬰殘身?!?唐 盧綸 《七夕詩》:“迴想斂餘睠,人天俱是愁?!?/div>
《漢語大詞典》:余夫(餘夫)
古代謂法定的受田人口之外的人。《孟子·滕文公上》:“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 趙岐 注:“餘夫者,一家一人受田,其餘老小尚有餘力者,受二十五畝,半於圭田,謂之餘夫也?!?span id="ye2ygxv" class="book">《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頌聲作矣” 漢 何休 注:“一夫一婦受田百畝以養(yǎng)父母妻子,五口為一家……多於五口,名曰餘夫。餘夫以率受田二十五畝。”漢書·食貨志上:“農(nóng)民戶人已受田,其家眾男為餘夫,亦以口受田如此。”
《漢語大詞典》:余氛(餘氛)
殘留的妖氛。借指殘存的寇賊。舊唐書·韋云起傳:“ 盩厔 、 司竹 ,餘氛未殄; 藍(lán)田 、 谷口 ,羣盜實(shí)多?!?/div>
《漢語大詞典》:余度(餘度)
猶大度。 明 何景明 《張公去思碑》:“臨民溫然有餘度,人多易近。”
分類:大度
《漢語大詞典》:余塵(餘塵)
后塵。比喻在他人之后。 唐 白居易 《馀思未盡加為六韻重寄微之》:“各有 文姬 才稚齒,俱無 通子 繼餘塵?!?span id="305i7e5" class="book">《宋史·南唐世家·李煜》:“思追 巢 許 之餘塵,遠(yuǎn)慕 夷 齊 之高義。”
分類:后塵他人
《國語辭典》:馀蓄(餘蓄)  拼音:yú xù
剩馀的積蓄。如:「他收入微薄,支付日用之后,毫無馀蓄?!?/div>
分類:剩馀積蓄
《漢語大詞典》:副余(副餘)
方言。猶多馀。《醒世姻緣傳》第六五回:“但不知他還有多餘不曾?若沒有副餘,止他老婆的一件……斷是不肯與我的。”
分類:方言多馀
《國語辭典》:耳馀(耳餘)  拼音:ěr yú
指秦末張耳和陳馀。兩人初為好友,后因嫌隙而互相傾軋。見《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馀傳》。后比喻勢利之交。宋。范成大 次韻龔養(yǎng)正病中見寄詩:「瘠肥邈爾自秦越,勢利紛然皆耳馀。」
《國語辭典》:留馀地(留餘地)  拼音:liú yú dì
說話或做事預(yù)留回旋的地步,以為將來設(shè)想。如:「他愣住了,沒想到主任會(huì)立刻將他革職,毫不留馀地。」
《漢語大詞典》:荒余(荒餘)
荒亂后的災(zāi)民。后漢書·劉虞傳:“ 中平 初,黃巾作亂,攻破 冀州 諸郡,拜 虞 甘陵 相,綏撫荒餘,以蔬儉率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南齊書·芮芮虜傳》:“使四海有奉,蒼生咸賴,荒餘歸仰,豈不盛哉。”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二年:“撫寧荒餘,彌成不易?!?/div>
《漢語大詞典》:閏余(閏餘)
(1).農(nóng)歷一年和一回歸年相比所多馀的時(shí)日。史記·歷書:“ 黃帝 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以歲之餘為閏,故曰閏餘?!?span id="wr2k31s" class="book">《漢書·律歷志下》:“盈章歲得一,名曰積月,不盈者名曰閏餘。閏餘十二以上,歲有閏。”
(2).指閏月。 唐 劉言史 《奉酬》詩:“閏餘春早景沉沉,禊飲風(fēng)亭恣賞心?!?宋 張?jiān)?/a> 《水調(diào)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詞:“閏餘有何好,一歲兩中秋?!?br />(3).指增添。 清 李漁 《閑情偶寄·頤養(yǎng)·行樂》:“計(jì)我一生,得享列仙之福者,僅有三年。今欲續(xù)之,求為閏餘而不可得矣。”
《漢語大詞典》:小余(小餘)
(1).凡不滿一甲(即六十)余下的日數(shù)稱大馀,不滿一日(包括夜)余下的分?jǐn)?shù)稱小馀。“大餘”、“小餘”各分前、后。前“大餘”指所求年天正十一月(即今所用的農(nóng)歷前一年十一月)朔那一天的干支,前“小餘”是指這一天合朔的時(shí)刻;后“大餘”是指這一年冬至那一天的干支,后“小餘”是指冬至在這一天的時(shí)刻。前“小餘”按一日九百四十分計(jì)算,后“小餘”按一日三十二分計(jì)算。史記·歷書:“大餘五十四,小餘三百四十八;大餘五,小餘八。端蒙單閼二年?!?br />(2).泛指一日馀下的短暫時(shí)光。 唐 元稹 《景申秋》詩之五:“無酒銷長夜,回?zé)粽招○N?!?/div>
《國語辭典》:諸馀(諸餘)  拼音:zhū yú
1.一切、種種。《董西廂》卷五:「好多嬌媚諸馀美,遂對月微吟,各有相憐意。」元。馬致遠(yuǎn)《漢宮秋》第二折:「他諸馀可愛,所事兒相投?!挂沧鳌竸e馀」。
2.其他。《漢書。卷六六。劉屈氂傳》:「使內(nèi)郡自省作車」句下唐。顏師古。注:「今郡自省減諸馀功用而作車也?!?/div>
《韻府拾遺 沃韻》:馀酷(馀酷)
文中子:吏而登仕,勞而進(jìn)官,非古也,其秦之馀酷乎?
《韻府拾遺 鹽韻》:馀鹽(馀鹽)
元史順帝紀(jì):至元五年,河間轉(zhuǎn)運(yùn)司灶戶被水災(zāi),詔權(quán)免馀鹽二萬引,候年豐補(bǔ)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