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余天任,字子大,號退齋,慶元府昌國(今浙江定海)人,天錫弟。兄弟友愛,方貧時,率更衣以出,終歲同衾。淳祐十二年以兩浙轉(zhuǎn)運副使暫兼權(quán)臨安府,官至兵部尚書?!?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九《余天錫傳》有附傳。又見《咸淳臨安志》卷四九,《大德昌國志》卷六,《南宋制撫年表》卷上。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饒州德興人,字子初,號桃谷。幼孤苦學。理宗淳祐七年進士。上書乞歸養(yǎng),特授九江司法以榮之。既歸則課徒講道,昌明朱熹之緒。有《桃谷集》。全宋詩
余季芳,字子初,學者稱桃谷先生,德興(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進士,授九江司法參軍。有《桃谷詩稿》,已佚。事見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八八。全宋文·卷七九九○
余季芳,字子初,饒州德興(今江西德興)人。少孤力學,登淳祐七年進士第。言于吏部,乞歸養(yǎng),特授九江司法以榮之。既歸,講道授徒,昌明朱熹之學,弟子稱為桃谷先生。著有《桃谷尚書義》、《桃谷集》。見《宋元學案》卷八九,光緒《江西通志》卷二三。
人物簡介
【生卒】:1229—1306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濟鼎,號梅巖、余學。度宗咸淳四年進士。為湖口縣主簿,改貴池縣尉。恭帝德祐間,元兵及境,次焱脫身歸家,以《易》教授鄉(xiāng)里。有《梅巖文集》。全宋詩
胡次焱(一二二九~一三○六)(生年據(jù)本集附錄曹涇第七書小方回二歲推定),字濟鼎,號梅巖,又號馀學,婺源(今屬江西)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士,授湖口簿,改貴池尉。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池州降元,逃歸,教授鄉(xiāng)里。元成宗大德十年卒。明嘉靖中族孫璉搜輯遺文,編為《梅巖文集》十卷。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八有傳。今錄詩五首。全宋文·卷八二四二
胡次焱(一二二九——一三○六),字濟鼎,號梅巖,晚號馀學,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登咸淳四年進士第,授迪功郎、湖口主簿,以便養(yǎng)改貴池尉。德祐元年元兵至境,都統(tǒng)制張林降,次焱脫身歸,以《易》教授鄉(xiāng)里?;騽衿涫耍鳌睹芥藛柎稹吩娨砸娭?。元大德十年卒,年七十八。著有《四書注》、《贅箋唐詩絕句》、《文公感興詩注》。見《新安文獻志》卷八七《胡主簿傳》、元程以文《跋媒嫠問答詩后》(《梅巖文集》卷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元益都人,字國寶。資厚端惠,讀書務明理。世祖中統(tǒng)間,守臣強之仕,不就。后令徙嶺南橫州。怡然抵橫,卜居州東,手結(jié)竹居,題名“竹廬”,因號慕青余民。
人物簡介
余師魯,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景定中為朝奉大夫、通判建寧府。在任時,曾輯朱熹遺文編為《朱文公別集》傳世。見該書自跋及卷五《與林子方書》題注。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子同。度宗咸淳元年進士。調(diào)泉州石井書院山長。官至知化州。宋亡不仕。好為古學,多著述。全宋詩
余謙一,字子同,莆田(今屬福建)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進士,授泉州石井書院山長。召為國子監(jiān)書庫官。除太學博士,改宗正寺簿,差知化州。入元不仕。有《文安家集》,已佚。清乾隆《莆田縣志》卷二二有傳。今錄詩十二首。全宋文·卷八二一○
余謙一,字子同,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徐明叔門人。咸淳元年登進士,調(diào)泉州石井書院山長,召為國子監(jiān)書庫官,除太學博士,改宗正寺簿,差知化州。宋亡不仕。好為古學,名文章家。著述數(shù)十稿,兵后多散佚,明代尚存《文安余氏家集》。見《萬姓統(tǒng)譜》卷八、《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三、《千頃堂書目》卷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