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1585,分106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余憶
余習
余空
余耳
余罪
機馀
夫余
朔馀
秦余
琴馀
余半
余齒
余馥
余烈
余齡
《漢語大詞典》:余憶(餘憶)
殘留的思念、憶念。 唐 孟郊 《秋懷》詩之一:“觸緒無新心,叢悲有餘憶?!?/div>
《漢語大詞典》:余習(餘習)
沒有改掉的、遺留的習染、風尚。維摩詰所說經(jīng)·佛國品:“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六:“不能捨餘習,偶被世人知?!?span id="68lnvd1" class="book">《朱子語類》卷一○一:“ 游 、 楊 、 謝 三君子初皆學禪。后來餘習猶在,故學之者多流於禪?!?清 梅曾亮 《〈阮小咸詩集〉序》:“或真樸無文飾,有 六朝 人餘習,其衣冠言動與南城人風氣固殊也?!?/div>
《漢語大詞典》:余空(餘空)
閑空。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七:“他本想趁著這余空的時間,再做點事,可是思想都盡纏繞在 瑪麗 身上。”
分類:閑空
《漢語大詞典》:余耳(餘耳)
秦 末 陳馀 、 張耳 的并稱。 陳馀 、 張耳 ,原為刎頸之交,居約時,相然信死,及據(jù)國爭權(quán),卒相滅亡,交友不終。后因以為勢利之友的典故。 明 高啟 《北郭秋夜喜徐幼文遠來兼南游》詩:“愿君窮達存此心,勿使千年笑 餘 耳 ?!眳㈤?span id="qivxovj" class="book">《漢書·張耳陳馀傳》。
分類:張耳
《漢語大詞典》:余罪(餘罪)
猶馀辜。宋史·文天祥傳:“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駢字類編》:機馀(機馀)
志林:取布頭機馀經(jīng)不及緯者,作紙曰布頭箋。
《漢語大詞典》:夫余(夫餘)
(1).古國名。 漢 代 夫馀族 所建。在今東北地區(qū)。后漢書·東夷傳·夫馀:“ 夫餘國 ,在 玄菟 北千里。南與 高句麗 ,東與 挹婁 ,西與 鮮卑 接?!?span id="vtm6yv7" class="book">《晉書·四夷傳·夫馀國》:“﹝ 夫餘國 ﹞地方二千里,戶八萬,有城邑宮室,地宜五穀。其人強勇,會同揖讓之儀有似中國…… 武帝 時,頻來朝貢,至 太康 六年,為 慕容廆 所襲破,其王 依慮 自殺。” 清 黃遵憲 《用寫經(jīng)齋體送葉損軒之申江》詩:“ 夫餘 立國今何似?為我探詢海外髯?!?br />(2).復姓。
《駢字類編》:朔馀(朔馀)
唐書歷志:見朔法下。
《漢語大詞典》:秦余(秦餘)
指 秦 代的遺跡。文選·張衡〈西京賦〉:“視往昔之遺館,獲 林光 於 秦 餘?!?李善 注:“《漢書音義》 瓚 曰: 林光 , 秦 離宮名也。” 呂良 注:“ 秦始皇 作,故言 秦 餘?!?南朝 齊 陸厥 《中山王孺子妾歌》之二:“洪波陪帳飲, 林光 宴 秦 餘?!?/div>
分類:遺跡
《韻府拾遺 魚韻》:琴馀(琴馀)
陸龜蒙詩:制為酒中物,恐是琴之馀。
《漢語大詞典》:余半(餘半)
其馀一半。晉書·嵇康傳:“ 烈 嘗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與 康 ,皆凝而為石?!?/div>
分類:一半
《漢語大詞典》:余齒(餘齒)
馀年。 晉 皇甫謐 高士傳·摯峻:“徒欲偃仰從容,以游餘齒耳?!?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二:“且當放懷去,行行沒餘齒?!?明 高啟 《送許先生歸越》詩:“乞還山林養(yǎng)餘齒,歌頌圣德傳無疆?!?/div>
分類:馀年
《漢語大詞典》:余馥(餘馥)
(1).指殘花。 唐 韋應物 《慈恩寺南池秋荷詠》:“衰紅含露多,餘馥依人少。”
(2).不盡的芳香。 唐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宋 文同 《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詩:“坐久微風來,時聞散餘馥?!?/div>
《國語辭典》:馀烈(餘烈)  拼音:yú liè
1.遺留下來的功業(yè)?!妒酚洝>硪灰凰?。東越傳》太史公曰:「由此知越世世為公侯矣。蓋禹之馀烈也?!埂段倪x。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馀烈。」
2.遺留的禍害?!稘h書。卷五八。公孫弘傳》:「若湯之旱,則桀之馀烈也?!?/div>
《漢語大詞典》:余齡(餘齡)
猶馀歲,馀年。 唐 韓愈 《過南陽詩》:“孰忍生以慼?吾其寄餘齡。” 宋 蘇轍 《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嵐州》詩:“閑官少愧恥,教子終餘齡?!?清 顧炎武 《與戴耘野書》:“今將卜居 太華 ,以卒餘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