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767,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過余
余香
余懷
余子
余情
余事
雪馀
風(fēng)馀
無余
馀眾
余寒
自余
其余
余意
馀條
《漢語大詞典》:過余(過餘)
過頭;過分。紅樓夢第五八回:“婆子道:‘我説你們別太興頭過餘了!如今還比得你們在外頭亂鬧呢!這是尺寸地方兒?!?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四部分四:“就他這小本營生,怕不因他老實(shí)過馀,早倒了灶了?!?/div>
《漢語大詞典》:余香(餘香)
(1).殘留的香氣。西京雜記卷一:“中設(shè)木畫屏風(fēng)……緑熊席。席毛長二尺餘,人眠而擁毛自蔽,望之不能見,坐則沒膝,其中雜熏諸香,一坐此席,餘香百日不歇?!?唐 李商隱 《過伊仆射舊宅》詩:“幽淚欲乾殘菊露,餘香猶入敗荷風(fēng)?!?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昨日得卿《黃菊賦》,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猶覺有餘香,冷落西風(fēng)吹不去?!?br />(2).濃郁的香氣。 唐 丘為 《左掖梨花詩》:“冷艷全欺雪,餘香乍入衣?!?br />(3).其他香氣。 唐 王維 《六祖能禪師碑銘》:“林是旃檀,更無雜樹,花惟薝卜,不嗅餘香?!?br />(4).馀下的香料。 三國 魏 曹操 《遺令》:“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xué)作組履賣也?!?晉 陸機(jī) 《吊魏武帝文》:“紆廣念於履組,塵清慮於餘香?!?/div>
《漢語大詞典》:余懷(餘懷)
無窮的懷念。 清 大汕 廠翁 海外紀(jì)事卷四:“特遣副寺僧持瓣香勺水,畧敍輓歌,申奠於太翁之靈,并惟賢公節(jié)哀自慰。餘懷縷縷,未盡筆舌?!?/div>
分類:無窮懷念
《國語辭典》:馀子(餘子)  拼音:yú zǐ
1.其馀的人?!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禰衡傳》:「馀子碌碌,莫足數(shù)也?!?br />2.后備人員。古軍制,家致一人為正卒,其馀都為羨卒,稱為「馀子」?!吨芏Y。地官。小司徒》:「凡起徒役,毋過家一人,以其馀為羨,……凡國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馀子。」
3.弱齡未壯之子?!肚f子。秋水》:「且子獨(dú)不聞夫壽陵馀子之學(xué)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
《漢語大詞典》:余情(餘情)
謂充沛的情趣。 元 趙孟俯 《奉和本齋先生首夏即事》:“閒居有真趣,曲肱寄餘情。”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七二:“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餘情繞?!?/div>
分類:充沛情趣
《國語辭典》:馀事(餘事)  拼音:yú shì
1.正事以外或不相干的其他小事?!都t樓夢》第四回:「三則公私冗雜,且素性瀟灑,不以俗務(wù)為要,每公暇之時,不過看書著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
2.尚待處理的事。如:「我還有馀事未了,要趕回去處理?!?/div>
《駢字類編》:雪馀(雪馀)
《駢字類編》:風(fēng)馀(風(fēng)馀)
史記三代世表,索隱述贊。風(fēng)馀周召,刑措成康。
《漢語大詞典》:無余(無餘)
(1).沒有剩余、殘留。《詩·秦風(fēng)·權(quán)輿》:“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漢 班固 《西都賦》:“草木無餘,禽獸殄夷?!?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換巢鸞鳳》:“ 和鸞 和 祖鳳 雖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們底心識里,這種階級底成見早已消滅無馀?!?br />(2).指沒有余留之物。 三國 魏 曹植 《贈丁翼》詩:“肴來不虛歸,觴至反無餘。” 唐 溫庭筠 《登盧氏臺》詩:“臺高秋盡出,林?jǐn)嘁盁o餘?!?br />(3).指沒有多余資財(cái)。 宋 秦觀 《題彭景山傳神》:“﹝ 景山 ﹞年四十不幸喪明,家居無餘,而目不可治?!?br />(4).佛教語。謂“生死”的因果泯滅,不再受生于三界。 唐 王維 《大唐故大德凈覺禪師碑銘》序:“忽謂眾人,有疑皆問,我于是夜,當(dāng)入無餘?!?/div>
《國語辭典》:馀眾(馀眾)  拼音:yú zhòng
殘馀的徒眾。《三國演義》第二回:「張梁統(tǒng)其眾與我軍相拒,被皇甫嵩連勝七陣,斬張梁于曲陽。發(fā)張角之棺,戮尸梟首,送往京師,馀眾俱降?!?/div>
分類:徒眾
《漢語大詞典》:余寒(餘寒)
大寒之后尚未回暖時的寒氣;殘馀的寒氣。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一:“澗道餘寒歷氷雪,石門斜日到林丘?!?宋 陸游 《小舟游西涇度西岡而歸》詩:“小雨重三后,餘寒百五前。” 沙汀 《淘金記》十四:“等到早上的余寒退了,寡婦全家人便都從內(nèi)室里走出來,散坐在太陽下面?!?/div>
《漢語大詞典》:自余(自餘)
猶其馀;以外;此外。晉書·孝友傳序:“自餘羣士,咸標(biāo)懿德。”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陰溝水:“碑字所存惟此,自餘殆不可尋?!?宋 蘇軾 《與章子厚書》:“初到一見太守,自餘杜門不出?!?清 顧炎武 《贈潘節(jié)士檉章》詩:“謂惟 司馬遷 ,作書有條理。自餘數(shù)十家,充棟徒為爾?!?/div>
分類:此外
《國語辭典》:其馀(其餘)  拼音:qí yú
1.其他、剩下的?!墩撜Z。為政》:「多見闕殆,慎行其馀,則寡悔。」《三國演義》第二回:「蹇碩設(shè)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馀不必妄加殘害?!?br />2.有馀。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恰轉(zhuǎn)過雕闌數(shù)曲,行不到百步其馀?!?/div>
分類:其余其他
《漢語大詞典》:余意(餘意)
不盡之意。 唐 錢起 《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yè)》詩:“東皋指歸翼,目盡有餘意?!?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黃鶴樓詩:“余又嘗論諸詩,古人不以餖飣為工,如 鸚鵡洲 對 漢陽 樹, 白鷺洲 對青天外,超然不為律縛,此氣昌而有餘意也?!?/div>
分類:不盡盡之
《韻府拾遺 蕭韻》:馀條(馀條)
魏書刑罰志:侍中孫騰上言:比執(zhí)事苦違,好為穿鑿,律令之外,更立馀條,通相糺之路,班捉獲之賞。斯乃刑書徒設(shè),獄訟更煩,法令滋彰,盜賊多有,非所謂不嚴(yán)而治,遵守典故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