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假馀光
借壁光
匡衡壁
穿鄰舍壁
光偷鑿壁
鄰燭馀光
鑿鄰家壁
穿壁借光
燭借鄰壁
相關(guān)人物匡衡
《西京雜記》卷二~077~
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簡釋
借壁光:詠勤學(xué)。清錢謙益《蟲詩十二首·燈蛾》:“未許因人熱,那能借壁光?!?/p>
例句
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堅(jiān)。
覽卷試穿鄰舍壁,明燈何惜借馀光。
秋螢短焰難盈案,鄰燭馀光不滿行。
鑿壁年雖異,穿楊志幸同。
窮愁讀書者,應(yīng)得假馀光。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歸。
兩京貧病若為居,四壁皆成鑿照馀。
典故幾兩屐
平生幾兩屐
蠟雙屐
人生幾兩屐
阮生屐
幾屐了平生
幾兩平生屐
幾緉英雄草履
蠟屐年光
蠟屐阮
身能幾屐
吾屐能銷幾
此生幾屐
屐能銷幾
幾屐了余生
平生幾兩謝屐
阮孚多屐
消幾兩屐
一生消幾屐
相關(guān)人物阮孚
《世說新語》中卷上《雅量》
「祖士少好財(cái),阮遙集好屐,并恒自經(jīng)營,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詣祖,見料視財(cái)物。客至,屏當(dāng)未盡,馀兩小簏箸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詣阮,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dāng)箸幾量屐?』神色閑暢。于是勝負(fù)始分?!?/span>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瞻弟)阮孚〉~365~
初,祖約性好財(cái),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詣約,見正料財(cái)物,客至,屏當(dāng)不盡,馀兩小簏,以著背后,傾身障之,意未能平?;蛴性勅?,正見自蠟屐,因自嘆曰:「未知一生當(dāng)著幾量屐!」神色甚閑暢。于是勝負(fù)始分。
簡釋
阮家屐:喻指特別愛好。唐王維《謁培上人》:“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p>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贈(zèng)劉師服【贈(zèng)劉師命】〉
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我今牙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爛飯穩(wěn)送之,合口軟嚼如牛齝。妻兒恐我生悵望,盤中不饤栗與梨。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懸知漸莽鹵。朱顏皓頸訝莫親,此外諸馀誰更數(shù)。憶昔太公仕進(jìn)初,口含兩齒無贏馀。虞翻十三比豈少,遂自惋恨形于書。丈夫命存百無害,誰能點(diǎn)檢形骸外。巨緡東釣儻可期,與子共飽鯨魚膾。
《漢書》卷七十一〈雋疏于薛平彭列傳·疏廣(兄子)疏受〉~3040~
廣既歸鄉(xiāng)里,日令家共具設(shè)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數(shù)問其家金馀尚有幾所,趣賣以共具。居歲馀,廣子孫竊謂其昆弟老人廣所愛信者曰:「子孫幾及君時(shí)頗立產(chǎn)業(yè)基阯,今日飲食費(fèi)且盡。宜從丈人所,勸說君買田宅?!估先思匆蚤f暇時(shí)為廣言此計(jì),廣曰:「吾豈老悖不念子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今復(fù)增益之以為贏馀,但教子孫怠墯耳。賢而多財(cái),則損其志;愚而多財(cái),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養(yǎng)老臣也,故樂與鄉(xiāng)黨宗族共饗其賜,以盡吾馀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說服。皆以壽終。
典故耳馀
張耳陳馀
相關(guān)人物張耳
陳馀
《漢書》卷三十二〈張耳陳馀列傳·陳馀〉~829~
陳馀,亦大梁人,好儒術(shù)。游趙苦陘,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馀年少,父事耳,相與為刎頸交?!?dāng)是時(shí),燕、齊、楚聞趙急,皆來救。張敖亦北收代,得萬馀人來,皆壁馀旁。項(xiàng)羽兵數(shù)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xiàng)羽悉引兵渡河,破章邯軍。諸侯軍及敢擊秦軍,遂虜王離。于是趙王歇、張耳得出鉅鹿。與馀相見,責(zé)讓馀,問張黡、陳釋所在。馀曰:「黡、釋以必死責(zé)臣,臣使將五千人先嘗秦軍,皆沒。」耳不信,以為殺之,數(shù)問馀。馀怒曰:「不意君之望臣深也!豈以臣重去將哉?」乃脫解印綬與耳,耳不敢受。馀起如廁,客有說耳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今陳將軍與君印綬,不受,反天不祥。急取之?!苟伺迤溆。掌澉庀?。馀還,亦望耳不讓,趨出。耳遂收其兵。馀獨(dú)與麾下數(shù)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由此有隙。……趙王歇復(fù)居信都。耳從項(xiàng)羽入關(guān)。項(xiàng)羽立諸侯,耳雅游,多為人所稱。項(xiàng)羽素亦聞耳賢,乃分趙立耳為常山王,治信都。信都更名襄國?!趴投嗾f項(xiàng)羽:「陳馀、張耳一體有功于趙?!褂鹨遭挪粡娜腙P(guān),聞其在南皮,即以南皮旁三縣封之。而徙趙王歇王代。耳之國,馀愈怒曰:「耳與馀功等也,今耳王,馀獨(dú)侯?!辜褒R王田榮叛楚,馀乃使夏說說田榮曰:「項(xiàng)羽為天下宰不平,盡王諸將善地,徙故王王惡地,今趙王乃居代!愿王假臣兵,請以南皮為捍蔽。」田榮欲樹黨,乃遣兵從馀。馀悉三縣兵,襲常山王耳。耳敗走,曰:「漢王與我有故,而項(xiàng)王彊,立我,我欲之楚?!垢使唬骸笣h王之入關(guān),五星聚東井。東井者,秦分也。先至必王。楚雖彊,后必屬漢?!苟邼h。漢亦還定三秦,方圍章邯廢丘。耳謁漢王,漢王厚遇之。馀已敗耳,皆收趙地,迎趙王于代,復(fù)為趙王。趙王德馀,立以為代王。馀為趙王弱,國初定,留傅趙王,而使夏說以相國守代。漢二年,東擊楚,使告趙,欲與俱。馀曰:「漢殺張耳乃從?!褂谑菨h求人類耳者,斬其頭遺馀,馀乃遣兵助漢。漢敗于彭城西,馀亦聞耳詐死,即背漢。漢遣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馀泜水上,追殺趙王歇襄國。贊曰:張耳、陳馀,世所稱賢,其賓客廝役皆天下俊桀,所居國無不取卿相者。然耳、馀始居約時(shí),相然信死,豈顧問哉!及據(jù)國爭權(quán),卒相滅亡,何鄉(xiāng)者慕用之誠,后相背之盭也!勢利之交,古人羞之,蓋謂是矣。
典故 驕妻妾
笑齊人
墦間得醉
墦乞驕
乞墦祭
乞墦客
乞祭人
齊人乞墦
乞祭余
人乞祭余
《孟子注疏》卷八下〈離婁章句下〉~56~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良人之所之也?!乖槠?,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wù)?。卒之東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dá)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簡釋
乞墦:指人生活困窘或?yàn)橹\利而不擇手段。宋蘇軾《送安節(jié)》之十:“乞播何足羨,負(fù)米可忘艱?!?/p>
乞祭余:謂向祭墓者乞求所馀酒肉。后以"乞祭余"指乞求施舍。宋黃庭堅(jiān)《清明》:“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典故 明珠薏苡
薏苡冤
收薏苡
傷薏苡
遭薏苡
伏波薏苡
馬援載薏苡
明珠恨
明珠來戚里
所載無南物
薏苡成珠犀
薏苡蜚語
薏苡為文犀
薏苡無車
珠薏馀生
伏波被讒
明珠一車
薏苡嗟
薏苡遺恨
相關(guān)人物馬援
《后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馬援〉~846~
初,援在交阯,常餌薏苡實(shí),用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南方薏苡實(shí)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時(shí)人以為南土珍怪,權(quán)貴皆望之。援時(shí)方有寵,故莫以聞。及卒后,有上書譖之者,以為前所載還,皆明珠文犀。馬武與于陵侯侯昱等皆以章言其狀,帝益怒。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shù)畝地槁葬而已。賓客故人莫敢吊會(huì)。嚴(yán)與援妻子草索相連,詣闕請罪。帝乃出松書以示之,方知所坐,上書訴冤,前后六上,辭甚哀切,然后得葬。
例句
珠璣當(dāng)盡擲,薏苡詎能讒。
不須留薏苡,重遣世人疑。
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
歸時(shí)無所欲,薏苡或煩君。
侏儒飽笑東方朔,薏苡讒憂馬伏波。
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銜薏苡冤。
薏苡殊非謗,羊腸未是艱。
桂枝芳欲晚,薏苡謗誰明。
典故 繞紅梁
歌繞夜梁
三日響
歌從雍門學(xué)
歌聲梁上浮
韓娥音
清歌繞飛梁
繞塵梁
繞棟宇
繞梁唱
送曲韓娥
馀聲三日飛
歌響拂雕梁
梁上歌聲繞
聲飛梁
相關(guān)人物薛譚
韓娥
《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77~
薛譚學(xué)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duì),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fù)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fā)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span>
簡釋
余音繞梁:喻指歌聲宛轉(zhuǎn)悠揚(yáng)。唐孫覿《長樂寺》:“雍門已陳跡,余音空繞梁?!?/p>
韓娥:泛指歌女。唐貫休《酷吏詞》:“韓娥唱一曲,錦段鮮照屋?!?/p>
例句
萬梭為一素,世重韓娥色。
徒惜越娃貌,亦蘊(yùn)韓娥音。
韓娥絕唱唐衢哭,盡是人間第一聲。
不是楚詞詢宋玉,巴歌猶掩繞梁聲。
敧枕正牽題柱思,隔樓誰轉(zhuǎn)繞梁聲。
歌繞夜梁珠宛轉(zhuǎn),舞嬌春席雪朦朧。
潺湲隴水聽難盡,并覺風(fēng)沙繞杏梁。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三國文》卷八〈曹丕·典論·酒誨〉~095~
荊州牧劉表,跨有南土,子弟驕貴,并好酒。為三爵,大曰伯雅,次曰中雅,小曰季雅。伯雅受七勝,中雅受六勝,季雅受五勝。又設(shè)大針于杖端??陀凶砭茖嫷卣?,輒以劖刺之,驗(yàn)其醉醒,是酷于趙敬侯以筒酒灌人也。大駕都許,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zhèn)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松嘗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于無知,云以避一時(shí)之暑,二方化之。故南荊有三雅之爵,河朔有避暑之飲。
《新增月日紀(jì)古》卷之六上〈六月卷上·伏日〉~2085~
魏文《典略》:「大駕都許,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zhèn)袁紹軍,與紹子弟共飲宴,常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飲酒,至于無知,云以避一時(shí)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span>
典故荒宮馀辱井
三人出眢井
后主入井
龍沉古井
相關(guān)人物陳叔寶
《南史》卷十〈陳本紀(jì)下·后主〉~308~
庚午,賀若弼攻陷南徐州。辛未,韓擒又陷南豫州。隋軍南北道并進(jìn)。辛巳,賀若弼進(jìn)軍鐘山,頓白土岡之東南,眾軍敗績。弼乘勝進(jìn)軍宮城,燒北掖門。是時(shí),韓擒率眾自新林至石子岡,鎮(zhèn)東大將軍任忠出降擒,仍引擒經(jīng)朱雀航趣宮城,自南掖門入。城內(nèi)文武百司皆遁出,唯尚書仆射袁憲、后閤舍人夏侯公韻侍側(cè)。憲勸端坐殿上,正色以待之。后主曰:「鋒刃之下,未可及當(dāng),吾自有計(jì)。」乃逃于井。二人苦諫不從,以身蔽井,后主與爭久之方得入。沈后居處如常。太子深年十五,閉閤而坐,舍人孔伯魚侍焉。戍士叩閤而入,深安坐勞之曰:「戎旅在涂,不至勞也?!辜榷娙烁Q井而呼之,后主不應(yīng)。欲下石,乃聞叫聲。以繩引之,驚其太重,及出,乃與張貴妃、孔貴人三人同乘而上。
典故畫眉深淺入時(shí)無
相關(guān)人物朱慶余
《云溪友議》卷下〈閨婦歌〉
朱慶余校書,既遇水部郎中張籍知音。逼索慶余新制篇什數(shù)通,吟改后,只留二六章……清列以張公重名,無不繕錄而諷詠之,遂登科第。朱君尚為謙退,作《閨意》一篇以獻(xiàn)張公。張公明其進(jìn)退,尋亦和焉。詩曰:「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shí)無?」張籍郎中酬曰:「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齊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辭萬金。」朱公才學(xué),因張公一詩,名流于內(nèi)矣。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一〈過南陽〉
南陽郭門外,桑下麥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鳩鳴不停。秦商邈既遠(yuǎn),湖海浩將經(jīng)。孰忍生以戚【孰忍生以蹙】,吾其寄馀齡。
《春秋左傳·成公二年》
「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系桑本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余馀勇?!弧?/span>
簡釋
賈勇:指勇氣過人。唐駱賓王《從軍中行路難二首》之二:“天子按劍征余勇,將軍受脤事橫行。”
例句
伐謀師以律,賈勇士爭先。
天子按劍徵馀勇,將軍受脤事橫行。
典故雉過
魯恭化
乳雉馴
童子懷仁
使車聽雉乳
童子狎雛
狎雉
政成馴雉
雉留
車迎雉群
魯恭
相關(guān)人物劉馀(魯恭王)
《后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
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shí),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惯€府,具以狀白安,是歲,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書言狀,帝異之。
《東觀漢記》卷十三〈魯恭列傳〉
魯恭,字仲康,扶風(fēng)人。父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卒官。時(shí)恭年十二,弟丕年七歲,晝夜號(hào)踴不絕聲,郡中賻贈(zèng)無所受。及歸服喪,禮過成人。耽思閉門講誦,兄弟雙高。太尉趙喜聞魯恭志行,每歲時(shí)遣子送米肉,辭讓不敢當(dāng)。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數(shù)以禮請,謝不肯應(yīng)。母強(qiáng)遣之,恭不得已而行,因留新豐教授。丕舉秀才,恭乃始為郡吏。魯恭為中牟令,宿訟許伯等爭陂澤田,積年州郡不決。恭平理曲直,各退自相責(zé)讓。魯恭為中牟令,時(shí)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shí),使仁恕掾肥親往察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嘿然有頃,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治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三異也。府掾久留,擔(dān)擾賢者。」具以狀白安。
例句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歸時(shí)見魯恭。
老人驂馭往,童子狎雛嬉。
別曲鸞初下,行軒雉尚過。
童子懷仁至,中郎作賦成。
側(cè)聞魯恭化,秉德崔瑗銘。
應(yīng)宰鳧還集,辭郎雉少留。
愛君修政若修身,鰥寡來歸乳雉馴。
翔鳧猶化履,狎雉尚馴童。
雅琴馴魯雉,清歌落范塵。
典故魯恭文字
相關(guān)人物劉馀(魯恭王)
參考典故魯壁書
《史記》卷五十九《五宗世家》
魯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為淮陽王。二年,吳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為魯王。好治宮室苑囿狗馬。季年好音,不喜辭辯。為人吃。
《漢書》卷五十三《魯恭王馀傳》
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fù)壞,于其壁中得古文經(jīng)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