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8詞典 1分類詞匯 287
共287,分20頁(yè)顯示  上一頁(yè)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yè)
分類詞匯(續(xù)上)
鬧裝
素蛾
珠環(huán)
列錢
秀華
炫金
青螭
金珂
鈿朵
連乾
朝珂
比余
貼金
金就
插戴
《國(guó)語辭典》:鬧裝(鬧裝)  拼音:nào zhuāng
以寶石雜綴而成的帶狀佩飾?!端疂G傳》第六二回:「身穿鴉翅青團(tuán)領(lǐng),腰系羊脂玉鬧裝。」也作「鬧妝」。
《漢語大詞典》:鬧裝花(鬧裝花)
古代一種頭飾。剪絲綢或?yàn)踅鸺垶榛ɑ虿菹x之形。 清 翟灝 通俗編·服飾:“閙裝花:《余氏辨林》:‘京師兒女多翦綵為花或草蟲之類,曰閙嚷嚷,即古所謂閙裝也……’ 元 強(qiáng)珇 《西湖竹枝詞》:‘湖上女兒學(xué)琵琶,滿頭多插閙裝花。’”參見“ 鬧蛾 ”、“ 鬧鵝 ”。
《漢語大詞典》:素蛾
(1).淡畫的蛾眉。 五代 閻選 《謁金門》詞:“雙髻綰云顏似玉,素蛾輝淡緑?!?br />(2).白色的蛾兒。古代婦女插戴的飾物。 宋 晁沖之 《上林春慢》詞:“素蛾遶釵,輕蟬撲鬢,垂垂柳絲梅朵。”
《漢語大詞典》:珠環(huán)(珠環(huán))
綴珠的環(huán)形飾物。 晉 傅玄 《艷歌行有女篇》:“珠環(huán)約素腕,翠羽垂鮮光?!?唐 權(quán)德輿 《旅館雪晴因成雜言》詩(shī):“狐裘獸炭不知寒,珠環(huán)翠珮聲珊珊。” 清 鈕琇 觚賸·嗣姑化男:“見人低首尚含羞,珠環(huán)小髻烏蠻樣?!?/div>
《漢語大詞典》:列錢(列錢)
宮殿墻上的裝飾物。用鑲嵌著玉石的金環(huán)排列在一條橫木上,象連貫成串的錢,故稱。文選·班固〈西都賦〉:“金釭銜璧,是為列錢?!?李善 注:“列錢,言金釭銜璧,行列似錢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587'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班固傳》:“是為列錢。” 李賢 注:“謂以黃金為釭,其中銜璧,納之於壁帶,為行列歷歷如錢也。”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皎皎白間,離離列錢?!?李善 注:“列錢,金釭也。”
《漢語大詞典》:秀華(秀華)
秀美的花。《漢書·禮樂志》:“金支秀華,庶旄翠旌?!?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樂上眾飾,有流遡羽葆,以黃金為支,其首敷散,若草木之秀華也?!贝酥笜菲魃匣ǘ湫蔚娘椢铩?/div>
《漢語大詞典》:炫金
以金飾物。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三十年:“舉天下以奉一君,何患不給?一體炫金,不足百兩,一歲美衣,不過數(shù)襲?!?胡三省 注:“炫金,今之銷金是也?!?/div>
分類:金飾飾物
《漢語大詞典》:青螭
(1).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青龍。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乘游龍飛鳳之輩,駕以青螭。”
(2).喻盤屈的樹身。 唐 皮日休 《公齋四詠·小桂》:“稜層立翠節(jié),偃蹇樛青螭?!?br />(3).宮殿佛寺陛階上刻鑿的飾物。因常用指宮殿、佛寺。 唐 王勃 《游廟山賦》:“懷妙童與真女,想青螭與碧鸞?!?br />(4).碑碣上的螭頭裝飾。因借指碑碣。 唐 羅隱 《經(jīng)耒陽杜工部墓》詩(shī):“ 屈原 宋玉 鄰君處,幾駕青螭緩鬱陶?!?/div>
《漢語大詞典》:金珂
(1).馬勒上的金屬飾物。 唐 獨(dú)孤申叔 《漢文帝卻千里馬賦》:“噴玉勒而沫素,鳴金珂而響清。” 唐 李元纮 《綠墀怨》詩(shī):“征馬噪金珂,嫖姚向北河?!?br />(2).借指馬。 唐 韓愈 《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詩(shī):“橫飛玉盞家山曉,遠(yuǎn)蹀金珂塞草春。”
《國(guó)語辭典》:鈿朵(鈿朵)  拼音:diàn duǒ
花鈿。婦女的頭飾。唐。杜牧 長(zhǎng)安雜題詩(shī):「草妒佳人鈿朵色,風(fēng)回公子玉銜聲?!?/div>
《漢語大詞典》:連乾(連乾)
亦作“ 連乹 ”。馬飾物。晉書·王濟(jì)傳:“ 濟(jì) 善解馬性,嘗乘一馬,著連乾鄣泥,前有水,終不肯渡。 濟(jì) 云:‘此必惜鄣泥?!谷私馊ィ愣??!?唐 段成式 《戲高侍御》詩(shī)之七:“豹錢騘子能擎舉,兼著連乾許換無?” 唐 吳融 《寒食洛陽道》詩(shī):“連乹馳寶馬,歷祿鬭香車?!?明 高啟 《君馬黃》詩(shī):“君馬金匼匝,我馬錦連乾?!?/div>
分類:馬飾飾物
《漢語大詞典》:朝珂
(1).大臣上朝所乘之馬。珂,馬籠頭上的飾物。 唐 李商隱 《鏡檻》詩(shī):“豈能拋斷夢(mèng),聽鼓事朝珂。” 馮浩 箋注:“隋書·志曰:馬珂,三品以上九子,四品七子,五品五子。”
(2).泛稱馬。 宋 柳永 《西施》詞:“斷腸最是金閨客,空憐愛,奈伊何,洞房咫尺,無計(jì)枉朝珂?!?/div>
《漢語大詞典》:比余
古人辮發(fā)上的一種金屬飾物。史記·匈奴列傳:“服繡袷綺衣、繡袷長(zhǎng)襦、錦袷袍各一,比余一……使中大夫 意 、謁者令 肩 遺單于。” 司馬貞 索隱:“比音鼻。 小顏 云‘辮髮之飾也,以金為之’……按 蘇林 説,今亦謂之‘梳比’,或亦帶飾者也?!?/div>
《國(guó)語辭典》:貼金(貼金)  拼音:tiē jīn
本指在神佛塑像貼上金箔,以示崇敬或還愿。見《洛陽伽藍(lán)記。卷五。城北》。后比喻為誇耀自己。如:「實(shí)實(shí)在在做事,別老要功,往自己臉上貼金?!?/div>
《漢語大詞典》:金就
用金黃色綢緞扎的球狀飾物。后漢書·輿服志上:“朱兼樊纓,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span id="rvdzn6d" class="book">《晉書·輿服志》:“繁纓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
《國(guó)語辭典》:插戴  拼音:chā dài
訂婚時(shí)男方送給女方的定禮。《醒世姻緣傳》第二五回:「擇了吉日,彼此來往通了婚書,又落了插戴?!?/div>
《國(guó)語辭典》:插定  拼音:chā dìng
訂婚時(shí)男方送給女方的定禮。《金瓶梅》第四二回:「他家既先來與咱家孩子送節(jié),咱少不得也買禮過去,與他家長(zhǎng)姐送節(jié),就權(quán)為插定一般,庶不差了禮數(shù)?!埂度辶滞馐贰返谌鸹兀骸赶铝瞬宥ǎ瑩袢諆?nèi)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