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8詞典 1分類詞匯 287
《漢語大詞典》:纓導(dǎo)(纓導(dǎo))
冠上飾物。周書·武帝紀(jì)下:“﹝ 宣政 元年三月﹞甲戌,初服常冠。以皁紗為之,加簪而不施纓導(dǎo),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國語辭典》:墜腳(墜腳)  拼音:zhuì jiǎo
1.置于末尾?!段饔斡洝返谄咚幕兀骸感闹邪迪氲溃骸翰幌f了!但是巡山的,必有個風(fēng)字墜腳。』」
2.掛在器物末端,做為裝飾的小東西?!都t樓夢》第三回:「總編一根大辮,黑亮如漆。從頂至梢,一串四顆大珠,用金八寶墜腳?!挂卜Q為「墜子」。
3.累贅?!缎咽酪鼍墏鳌返诎肆兀骸赋堑乃苄謧兯缆曁詺獾?,帶著個老婆還墜腳哩!」
《漢語大詞典》:珠寶盒(珠寶盒)
專為裝珠寶飾物而設(shè)計(jì)的一種小箱(盒)
《漢語大詞典》:桌幃(桌幃)
亦稱“ 桌帷 ”。亦稱“ 桌圍 ”。 圍在桌子邊的裝飾物,多以布或綢緞做成。 宋 洪邁 《夷堅(jiān)志補(bǔ)·鬼國母》:“鬼母導(dǎo) 楊 伏於桌幃,戒以屏息勿動?!?span id="vtqskb1" class="book">《紅樓夢》第十四回:“一面又搬取傢伙:桌圍、椅搭、坐褥、氈席、痰盒、腳踏之類。”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當(dāng)下公子夫妻進(jìn)去,見堂屋里佛爺桌兒上換了簇新的黃布桌圍?!?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 黃 妻把從房里取出來的紅桌帷系在桌子的這一面?!?/div>
《漢語大詞典》:昭君套
古代婦人的頭上飾物。用條狀貂皮圍于髻下額上,如帽套。相傳為 昭君 出塞時所戴,故稱。紅樓夢第六回:“那 鳳姐 家常帶著紫貂昭君套,圍著那攢珠勒子。”紅樓夢第四九回:“﹝ 史湘云 ﹞頭上帶著一頂挖云鵝黃片金里子大紅猩猩氊昭君套。”
《漢語大詞典》:吻螭
獸頭,屋脊上的一種裝飾物。 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碑碣石趺非屓贔》:“按 明 楊慎 《升庵外集》載龍生九子:一曰屓贔,好負(fù)重,今碑下砆;二曰吻螭,好望,今屋上獸頭?!?/div>
《漢語大詞典》:屋獸(屋獸)
我國古建筑屋脊上的一種獸形裝飾物。 宋 陶谷 清異錄·瓦停仙:“鸛多在殿閣鴟尾及人家屋獸結(jié)窠,故或有呼瓦亭僊者?!?/div>
《國語辭典》:穗子  拼音:suì zi
1.植物莖端叢聚成串的花實(shí)。如稻穗子、花穗子等。也稱為「穗兒」。
2.綴成穗狀的絲線裝飾物。也稱為「穗兒」。
《漢語大詞典》:桃卯
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飾物。宋書·禮志一:“舊時歲旦,常設(shè)葦茭、桃梗、磔雞於宮及百寺門,以禳惡氣。《漢儀》,則仲夏之月設(shè)之,有桃卯,無磔雞。”參見“ 桃印 ”、“ 剛卯 ”。
《國語辭典》:沿條兒(沿條兒)  拼音:yán tiáo ér
縫合衣物邊緣所用的條形飾物。
《漢語大詞典》:钖面(鍚面)
即當(dāng)盧。馬頭上的鏤金飾物。隋書·禮儀志五:“此六輅,又以六色漆而畫之……皆鍚面、金鉤,就以五采,俱十有二。”
《漢語大詞典》:依翠偎紅(依翠偎紅)
指同年輕女子廝混的風(fēng)流韻事。翠,翡翠一類飾物;紅,脂粉唇膏一類化妝品?!按洹迸c“紅”均借指女人。《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不如且討紅裙趣,依翠偎紅院宇中?!?/div>
《國語辭典》:瑤環(huán)瑜珥(瑤環(huán)瑜珥)  拼音:yáo huán yú ěr
瑤、瑜,美玉。環(huán),玉環(huán)。珥,耳飾?,幁h(huán)瑜珥指以美玉制成的飾物。比喻資質(zhì)美好。唐。韓愈〈殿中少監(jiān)馬君墓志〉:「幼子娟好靜秀,瑤環(huán)瑜珥,蘭茁其芽,稱其家兒也。」
《國語辭典》:靨鈿(靨鈿)  拼音:yè diàn
古代婦女面頰上的飾物。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八。黥》:「近代妝尚靨,如射月曰黃星靨。靨鈿之名,蓋自吳孫和鄧夫人也?!?/div>
《漢語大詞典》:靨飾(靨飾)
古代婦女面頰上涂點(diǎn)的妝飾物。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詁箋四:“﹝靨飾﹞自 吳 宮有獺髓補(bǔ)痕之事。 唐 韋固 妻少時為盜刃所刺,以翠掩之,女粧遂有靨飾?!?杜甫 《琴臺》“野花留寶靨” 仇兆鰲 注引 清 朱鶴齡 曰:“ 唐 時婦女多貼花鈿於面,謂之靨飾?!?/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