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8詞典 1分類詞匯 287
共287,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花毦
耳飾
鉤佩
鈿瓔
鐐琫
厲飾
鸞門
領約
金鴟
旌繁
頸飾
夾囊
啷當
銀揲子
纓毦
《漢語大詞典》:花毦
用彩色羽毛制作的裝飾物。隋書·音樂志下:“伎人皆衣錦繡繒彩。其歌舞者多為婦人服,鳴環(huán)佩,飾以花毦者,殆三萬人?!?/div>
《國語辭典》:耳飾(耳飾)  拼音:ěr shì
耳朵上的裝飾物。
《漢語大詞典》:鉤佩(鉤佩)
佩帶上的飾物。后漢書·楊賜傳:“詔賜御府衣一襲,自所服冠幘綬,玉壺革帶,金錯鉤佩?!?/div>
《漢語大詞典》:鈿瓔(鈿瓔)
金花、貝片、玉珠之類飾物。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漢語大詞典》:鐐琫(鐐琫)
古代佩刀鞘上近口處銀制的裝飾物。詩·小雅·瞻彼洛矣“鞸琫有珌” 毛 傳:“鞸,容刀鞸也。琫,上飾;珌,下飾……大夫鐐琫而鏐珌?!?/div>
《漢語大詞典》:厲飾(厲飾)
亦作“ 厲飭 ”。 戎裝,軍服。一說,佩猛厲之飾物。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厲飾,執(zhí)弓挾矢以獵。” 鄭玄 注:“厲飾謂戎服,尚威武也?!?span id="c7pu7rh" class="book">《呂氏春秋·季秋》:“是月也……天子乃厲服厲飭,執(zhí)弓操矢以射?!?陳奇猷 校釋:“謂佩猛厲之飾物,備取禽也……飭,飾通?!?/div>
《漢語大詞典》:鸞門(鸞門)
鑄有鳳鸞飾物的宮門。借指宮廷。 唐 王勃 《乾元殿頌》:“貞明啟運,齊玉鏡於鸞門;易簡成功,偃銅符於鶴仗?!?/div>
《漢語大詞典》:領約(領約)
清 代皇后、貴妃、妃和嬪套于頸間的飾物,用以區(qū)別身分。貴妃、妃和嬪所用同。《大清會典圖·冠服·領約》:“皇后領約,鏤金,飾東珠十一,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絳二,中各貫珊瑚,末綴緑松石各二。”清史稿·輿服志二:“﹝皇貴妃﹞領約,鏤金為之,飾東珠七,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絳二,中貫珊瑚,末綴珊瑚各二。”參閱 周錫保 《中國古代服飾史》第十四章第六節(jié)。
《漢語大詞典》:金鴟(金鴟)
宮殿屋脊上金屬制成的形狀像鴟尾的裝飾物。古人以為可鎮(zhèn)火災。太平御覽卷一八八引《會要》:“ 漢 柏梁殿 災后, 越 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厭火祥。時人或謂鴟吻,非也?!?清 閻爾梅 《大同覽勝》詩:“空山石馬 祁皇 隧,古剎金鴟 道武 宮?!?/div>
《國語辭典》:旌繁  拼音:jīng fán
旌旗、繁纓,為車馬的裝飾品?!蹲髠?。哀公二十三年》:「有不腆先人之產(chǎn)馬,使求薦諸夫人之宰,其可以稱旌繁乎?」
分類:車馬飾物
《漢語大詞典》:頸飾(頸飾)
頸項上的飾物。
《漢語大詞典》:夾囊
1.夾層佩囊。晉代品官朝服上的飾物。
《國語辭典》:啷當(啷當)  拼音:lāng dāng
佩戴在身上的零星飾物。如:「她身上所佩戴的啷當,是上回旅游時買的。」
《國語辭典》:銀揲子(銀揲子)  拼音:yín shé zi
一種銀制舌形或箕形的帽子?!队魇烂餮?。卷三三。張古老種瓜娶文女》:「這里安排車仗,從里面叫出幾個人來,都著紫衫,盡戴花紅、銀揲子?!?/div>
分類:飾物
《漢語大詞典》:纓毦(纓毦)
用毛制成的穗狀飾物。后漢書·西南夷傳·莋都“齎黃金,旄牛毦” 李賢 注引 南朝 陳 顧野王 曰:“毦,結(jié)毛為飾也,即今馬及弓槊上纓毦也?!?/div>
分類: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