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91,分2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題詩
題名
品題
留題
題句
新題
題字
題品
題壁
題詠
詩題
封題
題柱
題襟
分題
《國語辭典》:題詩(題詩)  拼音:tí shī
把所作的詩寫在墻上、石上或器物上。唐。白居易〈送王十八歸山寄題仙游寺〉詩:「林間暖酒燒紅葉,石上題詩掃綠苔?!乖?。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崔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國語辭典》:題名(題名)  拼音:tí míng
1.題記姓名。如:「題名留念」。
2.唐代舉人及第后有曲江會(huì)題名席,進(jìn)士張莒亦有雁塔題名的故事,因此以題名為應(yīng)考錄取之意。如:「金榜題名」。
3.文體名。為留下紀(jì)念或表揚(yáng)人事而作的文字。清。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題名〉:「按題名者,紀(jì)識(shí)登覽尋訪之歲月與其同游之人也,其敘事欲簡而贍,其秉筆欲健而嚴(yán),獨(dú)昌黎集有之,亦文之一體也?!?br />4.作品的命名。如:「有新作出版,請長輩題名。」
5.說出來?!毒劳ㄑ浴>砣?。皂角林大王假形》:「莫怪,不知道是真的。若得回東京,切莫題名!」
《國語辭典》:品題(品題)  拼音:pǐn tí
1.評論人物,定其高下。唐。李白 與韓荊州書:「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quán)衡,一經(jīng)品題,便作佳士。」《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從杜先生一番品題之后,這些縉紳士大夫家筵席間,定要幾個(gè)梨園中人,雜坐衣冠隊(duì)中,說長道短,這個(gè)成何體統(tǒng)!」也作「題品」、「題評」。
2.部類的題目?!逗鬂h書。卷六八。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xiāng)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div>
《國語辭典》:留題(留題)  拼音:liú tí
游覽風(fēng)景名勝時(shí),就地題詠詩詞文章,以為留念?!都t樓夢》第一七回:「抬頭忽見山上有鏡面白石一塊,正是迎面留題處。」清??咨腥巍缎『隼住返诙觯骸噶纛}處盡名登仕途,那討個(gè)碧紗籠句到寒儒?!?/div>
《漢語大詞典》:題句(題句)
(1).謂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圖寫上一句(或幾句)話以表示自己想法。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訪僧 紅葉寺 ,題句 白云房 ?!?br />(2).指題寫的字句。 宋 委心子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讖兆門下·遐周阿環(huán)》《青瑣》:“ 李遐周 有道術(shù), 天寶 中作題句以兆 祿山 之亂,曰:‘ 燕 市人皆去, 函關(guān) 馬不歸;若逢山下鬼,環(huán)上記羅衣?!?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死魂靈百圖〉小引》:“移譯序文和每圖的題句的,也是 孟十還 君的勞作;題句大概依照譯本,但有數(shù)處不同,現(xiàn)在也不改從一律;最末一圖的題句,不見于第一部中。” 魯迅 《書信集·致孟十還》:“倘有,乞借給我一用,照出后即奉還,如能將圖下的題句譯示,尤感?!?/div>
《漢語大詞典》:新題(新題)
詩文的新題目。 唐 李商隱 《細(xì)雨成詠獻(xiàn)尚書河?xùn)|公》:“府公能入詠,聊且續(xù)新題?!?宋 范成大 《送郭明復(fù)寺丞守蜀州》詩:“潭潭相業(yè)堂,新題我所刊?!?/div>
分類:詩文題目
《國語辭典》:題字(題字)  拼音:tí zì
1.在書畫、器物上寫字。一般具有紀(jì)念或標(biāo)示作用。如:「同學(xué)們在畢業(yè)照背面題字留念。」唐。盧照鄰悲昔游〉:「題字于扶風(fēng)之柱,系馬于驪山之松?!?br />2.書畫、器物上的署名或題款。如:「這幅畫上的題字娟秀脫俗。」宋。梅堯臣得曾鞏秀才所附滁州歐陽永叔書答意〉詩:「袖銜藤紙書,題字遠(yuǎn)已認(rèn)。」
《國語辭典》:題品(題品)  拼音:tí pǐn
評論優(yōu)劣,定其高下?!端问贰>砣鹞?。楊億傳》:「當(dāng)時(shí)文士,咸賴其題品;或被貶議者,退多怨誹?!挂沧鳌钙奉}」、「題評」。
分類:品評
《國語辭典》:題壁(題壁)  拼音:tí bì
在墻壁上書寫詩文。唐。孟浩然 秋燈張明府海亭詩:「染翰聊題壁,傾壺一解顏?!埂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改侵?jiǎng)偛蓬}壁,硯臺(tái)上的墨已凍成堅(jiān)冰了?!?/div>
《國語辭典》:題詠(題詠)  拼音:tí yǒng
詠詩題句?!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雖見此詞,只道是王氏賣弄才情,偶然題詠,不曉中間緣故?!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嘶兀骸笇磉€要帶到南京去,遍請諸名公題詠?!?/div>
《漢語大詞典》:詩題(詩題)
(1).詩的題目。 唐 陸龜蒙 《懷楊臺(tái)文楊鼎文二秀才》詩:“釣具每隨輕舸去,詩題閒上小樓分?!?宋 徐鉉 《和錢秘監(jiān)與邊諫議南宮同直贈(zèng)答》:“筵上詩題共筆牀,罇前酒興話 高陽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三:“上思有以難之,值乙未會(huì)試,欽命詩題為‘燈右觀書’四字?!?br />(2).詩的題材。 宋 楊萬里 《寒食雨中同舍人約游天竺得十六絕句呈陸務(wù)觀》之九:“城里哦詩枉斷髭,山中物物是詩題?!?span id="28m4iyi"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景大先生 么?這樣好天氣,他先生正好到 六橋 探春光,尋花問柳,做 西湖 上的詩。絶好的詩題,他怎肯在店里坐著?”
《國語辭典》:封題(封題)  拼音:fēng tí
1.封信題名。唐。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信手把筆,隨意亂書,封題之時(shí),不覺欲曙。」
2.科舉時(shí)將所出的題目,封緘于函套中,以求保密。明。李東陽《麓堂詩話》:「元季國初,東南人士重詩社,每一有力者為主,聘詩人為考官,隔歲封題于諸郡之能詩者。」
《國語辭典》:題柱(題柱)  拼音:tí zhù
題字于柱上。如:「他在涼亭里揮毫題柱,寫下了一副對聯(lián)?!?/div>
《漢語大詞典》:題橋柱(題橋柱)
漢 司馬相如 初離 蜀 赴 長安 ,曾于 成都 城北 昇仙橋 題句于橋柱,自述致身通顯之志,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事見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太平御覽卷七三、藝文類聚卷六三引此,橋名作“升遷”。后以“題橋柱”比喻對功名有所抱負(fù)。 清 趙翼 《蕓浦中丞復(fù)奉命來撫江南以詩即贈(zèng)》:“似償少日題橋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 題橋 ”、“ 題柱 ”。 唐 蘇颋 《利州北佛龕前重于去歲題處作》:“歲年書有記,非為學(xué)題橋?!?宋 蘇軾 《復(fù)改科賦》:“雖負(fù)凌云之志,未酬題柱之心。”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當(dāng)時(shí)題柱,正酬了今生夫婦。”
《漢語大詞典》:題襟(題襟)
抒寫胸懷。 唐 溫庭筠 、 段成式 , 余知古 常題詩唱和,有《漢上題襟集》十卷。見《新唐書·藝文志四》、 宋 計(jì)有功 《唐詩紀(jì)事·段成式》。后遂以“題襟”謂詩文唱和抒懷。 清 錢謙益 《和東坡西臺(tái)詩韻》之二:“肝腸迸裂題襟友,血淚模糊織錦妻?!?清 曹寅 《程霱堂至詩以慰之》:“暫止題襟淚,江鄉(xiāng)近若何?!?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下》:“既而用宏於題襟,途廣於贈(zèng)答,語妙書工,旁開藻飾,鐫崖鋟木,渙衍寰區(qū),巨可及於江山,瑣亦周於厠溷?!?/div>
《國語辭典》:分題(分題)  拼音:fēn tí
舊時(shí)詩人聚會(huì)分派題目而賦詩。宋。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體》:「有擬古,有連句,有集句有分題?!?/div>